第一零五章 入主宣武

黃巢經藍田入商山,唐軍在後邊緊追不捨,可不是嘛?當年李唐在長安府庫裡那麼多東西都被黃巢帶走了,他們打了好幾年終於打下了長安,卻搶不到多少東西,不追着黃巢纔怪呢!

可黃巢也不傻,他知道這些藩鎮的兵丁要的是什麼,黃巢也不吝嗇,把大批的金銀財物遺棄在路上,各藩鎮都忙着撿東西分贓了,哪裡還有心情追黃巢,大傢伙打了這麼多年的仗,爲的不就是這些嗎?現在能夠不用拼命就憑白無故的撿到,哪能不高興?

黃巢順利的撤出了長安一路南下,孟楷帥萬餘人爲先鋒,秦宗權自蔡州逆戰,被孟楷打敗,黃巢的大軍兵圍蔡州,秦宗權不得已而投降了黃巢。

秦宗權本就野心極大,對李唐也沒有什麼忠心,說是被楊復光封了個奉節度使,其實管理的地方還是蔡州和周邊那麼幾座縣城,其他的地盤還不是靠自己打出來的?現在被黃巢的大軍圍困,他可沒有替李唐捐軀的覺悟,是以投降的很爽快,絕不拖泥帶水。

本來秦宗權身爲李唐的藩鎮,平時攻打相鄰的州縣還有些顧慮,現在既然投靠了黃巢,就更加肆無忌憚的四處擄掠,做強盜還能找到靠山,秦宗權還是比較高興的。

孟楷這一次立下大功,不由的有些志得意滿,越發的不把各州縣的人馬放在眼裡,一路浩浩蕩蕩向南進發,準備攻打陳州。卻不料在項城被陳州刺史趙犨(這名字起的太好了,諧音找抽)的弟弟趙昶伏擊,孟楷被生擒。

趙昶擒了孟楷之後知道黃巢不會善罷甘休,急忙帶領人馬押解着孟楷回了陳州。

趙犨道:“黃巢出了長安,定然向東南進軍,我陳州正是必經之路,如今你又擒了黃巢的大將孟楷。現在他黃巢豈肯與我們干休?倒不如據城而戰,我們人馬雖然不多,可也未必守不住陳州!”

他冷哼一聲道:“傳令下去,讓陳州城外六十里內的人全都撤入城中,就說黃巢的匪軍要來攻打陳州了,千萬莫要把糧食留在城外,我倒要看看他黃巢有多大能耐!”

黃巢的大軍包圍了陳州,要求趙犨那老傢伙趕緊放了孟楷,如若不然的話就要血洗陳州城。

趙犨可不是傻子。黃巢的話當然不能信,趙犨爲了讓黃巢死了心,就把孟楷給斬了,腦袋被掛在了北城門的門外。

這一下趙犨可是碰觸了黃巢的底線,黃巢與孟楷可是幾十年的老交情,沒有起兵之前兩人就是好友。當年在鹽幫中,黃巢是幫主,孟楷擔任護法。

現在見孟楷身亡,而且死的那麼慘,連收屍都不讓收,黃巢豈能不生氣?眼看着高高掛在城牆上的好兄弟的腦袋,黃巢出奇的憤怒了,命令將士日夜不停的攻城。自己就在城北建起了臨時的行宮,算是大齊的臨時行宮,準備不拿下陳州絕不撤兵。而且一旦攻入陳州,就要血洗陳州城,替好兄弟孟楷報仇。

可趙犨也不是傻子,他世代居住陳州,家資豪富,又有謀略,當年不過是陳州的一名牙將,後來王仙芝、黃巢起兵之後,陳州數百名豪傑公舉趙犨爲刺史,以求自保。

對於黃巢的撤退路線,趙犨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預料到了,趙犨做守陳州的打算已經做了好幾年。城中有的是糧食和精兵,陳州屬於忠武軍,忠武軍在中原各藩鎮中算是能戰的勁旅了。

趙犨不但緊守城門,而且還抽時機出城逆戰偷襲,黃巢竟然奈何他不得,一時間黃巢和秦宗權的二十萬大軍竟然就這麼在陳州城外耗上了。

這不得不說是黃巢的一個巨大的戰略失誤,本來憑藉着他的二十萬大軍隨便找一個地方就可以東山再起,可現在竟然在一個小小的陳州城下被絆住了腳。這也怪不得黃巢。他哪裡知道趙犨這麼難打?

城外二十萬大軍攻城,陳州的百姓豈能不怕?可趙犨正是利用了這一點讓陳州城軍民一起齊心合力守城,這才能堅持這麼長時間。趙犨是這麼對城中軍民說的:“如果黃巢攻入了陳州,陳州無論軍民定然被黃巢殺戮殆盡,大家都是熱血男兒,倒不如齊心守城,再聯絡附近各藩鎮前來支援。”

且不說陳州的情況如何,且說朱溫奉詔前去汴州赴任,不日到了大梁(汴州的治所,也是宣武軍的治所)。

如今雖然說朱溫是宣武軍的節度使,可宣武軍綱紀廢弛,驕兵悍將不聽朱溫號令也是情有可原的。可朱溫是何等樣人?豈容他們這些人胡鬧?

朱溫可是帶了三萬人馬來上任的,哪裡把這些人看在眼裡?殺了幾個不聽話的將領,其他人都老老實實的聽朱溫的吩咐了。

可現在朱溫面臨的問題很是棘手,汴州、宋州連年饑荒,存糧少的可憐,好多百姓連溫飽都是問題,就連大梁城中也不時有面帶菜色的乞丐到處乞討,只爲能夠勉力活下去。

朱溫嘆息了一聲,連大梁城中都已經如此了,那其他地方的百姓還不定成什麼樣子呢!加上黃巢的大軍就在附近的陳州活動,距離大梁很近。大梁城中也是人心惶惶,城外田地大都荒蕪了,因爲盜賊四起,百姓們種些莊稼都不夠那些盜賊們搶的。

朱溫瞭解了情況後,命人四處緝捕盜賊,加強對周邊的保護,並讓鄉間豪富組織民團以自衛,形勢日漸好轉。宣武的百姓無論貧富都十分感激朱溫的恩德,知道宣武軍來了一個好的節度使。

朱溫不但撫民安民,勸民耕種,還四處招募人才,手下雖然也有那麼幾員武將,可卻極度缺乏謀士,原來還有一個謝瞳,現在謝瞳去了成都,被李儇留在了身邊,光靠武將如何管理政事?

且說同州馮翊人敬翔屢試不中,就投靠在汴州擔任觀察支使的同鄉王發,王發詩文也很好,進士出身,在汴州做一個小官兒,也沒有多少俸祿,雖有心支持同鄉敬翔,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敬翔在汴州日漸窘迫,不得不找些營生來以求溫飽,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做體力活肯定不行,就想到了替那些不識字的兵丁代筆寫一些書信賺兩個零錢花花,由於他文筆很好,很多當兵的都喜歡找他幫寫東西,這樣以來敬翔的小日子過的倒也安逸。

後來一些軍官也讓他幫忙代寫一些公文什麼的,甚至有人想招他做幕僚,但被敬翔微笑拒絕。

時間一長,這件事就傳到了朱溫的耳中,朱溫就把王發找來,道:“聽說你有一個同鄉常常幫人寫書信的,不知此人姓甚名誰?王大人何不帶來讓本將軍見識見識?”

王發正想着向朱溫舉薦敬翔呢,卻不知該如何開口,現在倒好,朱溫主動提出來了,怎能不讓他高興萬分?急忙道:“卑職確實有一個同鄉名叫敬翔,字子振。爲人聰敏好學,卻不喜讀詩書,卻喜歡讀經史、《春秋》,平日就幫人代寫一些書信爲生。”

朱溫心中一動,莫不是後梁第一謀士敬翔不成?

朱溫心中暗喜,表面上卻淡淡的道:“你明日一早把他帶來我的府上,我要見一見這個敬翔。”

這天朱溫很是高興,因爲這個敬翔八成就是歷史上哪個敬翔,後來做到崇政院使的敬翔,這對朱溫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真是缺什麼來什麼。

朱溫滿臉喜意的回到後院的時候,張小惠和韋鳳正在教朱友寧他們讀書識字,朱友寧十分聰明,才四歲就能讀懂不少書了,講起話來還一套一套的。

張小惠見朱溫滿臉是笑的進來,笑道:“大人,什麼事這麼高興啊?”

朱溫笑道:“今天找到了一個天下少於的人才,雖然還沒有見面,可我知道這個人以後定當能成爲我的得力臂助。怎麼樣,這樣的理由夠高興了吧?”

張小惠和韋鳳紛紛道:“恭喜大人得遇良才輔佐,將來出將入相,列疆封侯也在所難免。”

朱溫笑道:“你們兩個就知道說好聽的,你們就不怕萬一我師父大軍打到大梁嗎?現在我自保都是問題,哪裡還想什麼列疆封侯?”

張小惠道:“大人莫要妄自菲薄,慢慢來就是了,哪裡能一口吃個胖子?”

朱溫又跟他們說笑了幾句,又教了朱友寧一些簡單的吐納之法,讓他用心修習,這纔回自己的書房去了。他是卻是不想老是面對這張小惠,因爲張小惠不但相貌長的像自己的妻子,就連說話做事也十分相像。說白了朱溫對於原來的妻子確實也有些放不下,是以纔會對張小惠也十分的照顧。

可現在張小惠一直住在府裡,表面上是一個義妹的身份,可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朱溫對這個義妹有一些與衆不同的感情,這一點傻子都能看的出來。張小惠對朱溫的情誼那更是幾乎是人盡皆知,這一點朱溫也十分了解。

可若是讓他娶了這個跟妻子一樣相貌的張小惠的話,黃穎怎麼辦?畢竟跟黃穎也有好幾年的感情了,還有了肌膚之親。感情的事情最讓人頭痛的,朱溫想。

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一一七章 張歸霸VS張璘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九十五章 猛將安敬思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一四四章 大勝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時溥第六十一章 宏偉藍圖第一二七章 黃巢敗退第四十七章 劉金枝的兒子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一零六章 劉金枝闖議事廳第一五七章 牛存節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八十章 糧草將盡第一四七章 又是一年第一一零章 奶奶太英明瞭第四十八章 朱友裕的心思(上)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十七章 宋州圍解第八十八章 朱晃這個名字的由來第六十六章 真的是你嗎第一三三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四章 名將高行周第一二六章 談笑用兵第七十章 大齊的困境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戰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九章 初見黃巢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三十二章 楊復恭出奔興元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二十章 升爲都將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一二一章 陰陵夜月第九十六章 朱珍的真正實力第一一零章 奶奶太英明瞭第二十二章 擒胡真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一零六章 劉金枝闖議事廳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四十九章 王建中伏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第一四零章 入主長安第七十章 高駢發威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煙再起第一二九章 洛陽之行(上)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一七二章 佔濮州第一三零章 上源驛(上)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零八章 河東軍變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一一八章 大戰採石磯第十七章 汾州之戰卷尾語第六十九章第六十六章 滅魏博牙軍第八十八章 自立門戶第二十三章 造訪朱府第一四九章 泰寧易主第二十六章 鐵匠王彥章第一五五章 吳興郡王第一四六章 王鐸之死第一二五章 狗日的關二爺第三十八章 李振來投第三十五章 火器高手第六十章 王重榮渡江第五十六章 試射榴彈炮第一八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六十九章 草原動盪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一五三章 秦宗權退兵第七十八章 呂用之的家當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一六八章 東平王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酒樓上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六十三章 韋鳳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九章 楊復光的離間計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敵第三十三章 原來他是龐師古第二十五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二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四十九章 朱友裕的心思(下)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時溥第一二九章 洛陽之行(上)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一零三章 尚讓提親第六十七章 完美伏擊(下)
第二十三章 計取長垣第一一七章 張歸霸VS張璘第七十四章 大敗錢鏐第一二一章 朱溫唱兒歌第九十五章 猛將安敬思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一四四章 大勝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時溥第六十一章 宏偉藍圖第一二七章 黃巢敗退第四十七章 劉金枝的兒子第三十九章 清寧宮的家宴第一零六章 劉金枝闖議事廳第一五七章 牛存節第三十三章 忙裡偷閒第八十章 糧草將盡第一四七章 又是一年第一一零章 奶奶太英明瞭第四十八章 朱友裕的心思(上)第二十九章 楊復光西進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十七章 宋州圍解第八十八章 朱晃這個名字的由來第六十六章 真的是你嗎第一三三章 殺人滅口第八十四章 名將高行周第一二六章 談笑用兵第七十章 大齊的困境第一三三章 雨夜苦戰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九章 初見黃巢第九十一章 共和制第三十二章 楊復恭出奔興元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二十章 升爲都將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一二一章 陰陵夜月第九十六章 朱珍的真正實力第一一零章 奶奶太英明瞭第二十二章 擒胡真第一三二章 上源驛(下)第七十八章 錢鏐渡江第一零六章 劉金枝闖議事廳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四十九章 王建中伏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第一四零章 入主長安第七十章 高駢發威第二章 穿越時空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煙再起第一二九章 洛陽之行(上)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八章 孟遷之死第一七二章 佔濮州第一三零章 上源驛(上)第一零七章 舉步維艱第一零八章 河東軍變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頭一用第一一八章 大戰採石磯第十七章 汾州之戰卷尾語第六十九章第六十六章 滅魏博牙軍第八十八章 自立門戶第二十三章 造訪朱府第一四九章 泰寧易主第二十六章 鐵匠王彥章第一五五章 吳興郡王第一四六章 王鐸之死第一二五章 狗日的關二爺第三十八章 李振來投第三十五章 火器高手第六十章 王重榮渡江第五十六章 試射榴彈炮第一八七章 梟雄末路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六十九章 草原動盪第一五零章 中原混戰(上)第八十五章 處士周樸第一五三章 秦宗權退兵第七十八章 呂用之的家當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一六八章 東平王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酒樓上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六十三章 韋鳳的心思第四十四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九章 楊復光的離間計第一三九章 奇兵退敵第三十三章 原來他是龐師古第二十五章 我什麼都沒看見第二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四十九章 朱友裕的心思(下)第四十三章 狡猾的時溥第一二九章 洛陽之行(上)第九十八章 一頓的糧食第一零三章 尚讓提親第六十七章 完美伏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