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打壓

美國加入停戰談判的目的是要保護其核心利益,而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得讓其他國家承認其大國地位。

說得簡單一些,只有成爲世界大國,美國的核心利益纔有所保障。

這是一場列強間的戰爭,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決定利益分配的也是列強,只有強國纔有發言權。

弱小國家,不但沒有發言權,還得任人擺佈。

比如,在法國宣佈投降之後,盧森堡與比利時就成爲了最大受害者。按照德法達成的停火協議,不但盧森堡將以〖自〗由邦的身份併入德意志第二帝國,比利時也將淪落爲帝國保護下的三流國家。又比如,在奧匈帝國解體之後,奧地利已經以德意志聯邦成員身份,成爲了德意志第二帝國下的〖自〗由邦。

問題是,美國是協約國成員,屬於戰敗者。

正是如此,在談判開始之後,美國一直堅持一點,即美國並不是戰敗國,而是爲了全球的和平,才與軸心國集團進行停戰談判,因此美國在談判中的地位高於英法、應該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平起平坐。

顯然,這個要求非常過分。

最初兩個月,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固僵持不下,德意志第二帝國始終認爲,美國屬於戰敗國,最多隻能獲得比英法稍高的地位,不可能與帝國平起平坐,更別想在談判桌上獲得在戰場上無法獲得的利益。

只是,首先堅拷不住的不是美國,而是德意志第二帝國。

雖然英法已經投降,而且德軍佔領了整個法國,但是英國的海外領地、乃至英國本土都不在德軍控制之下。由此產生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結果即在停戰之後,帝國國內秩序的恢復速度非常緩慢。

由此,引發了帝國民衆的嚴重不滿。

要知道,帝國是戰勝固,是這場大戰的勝利者可是在擊敗了英法之後,帝國民衆的生活條件並沒得到改善,也就沒有獲得能夠看得到的好處。別的不說,到六月底,帝國的糧食供應都沒恢復正常。

同樣存在問題的,還有英法。

英國就不用多說了,在帝國的封鎖下只能按量獲取糧食,因此絕大部分英國人仍然生活在飢餓線上。

法國的問題還要嚴委一些。

雖然法國是西歐最大的產糧國但是在投降之後,有百分之四十的糧食得輸往德意志第二帝國,剩餘的糧食不足以養活所有法國人。有趣的是在戰敗之前,法國一直沒有實施嚴格的糧食配給制,反而是在戰敗之後,因爲要用糧食來支付戰爭賠款,纔開始全面實施配給制。

可以說整個歐洲都處於飢餓狀態。

相反,美國卻沒有類似的問題。在整個大戰期間,美國都是資源輸出國,更是最大的糧食出口國。雖然英法戰敗,也給美國造成了一些衝擊,比如導致很多農民在一九一七年減少了耕種範圍,但是美國並不存在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甚至絕大部分美國人的生活都沒有受到影響。

拖下去,顯然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不利。

到八月初,德意志第二帝國終於做出讓步,承認美國並非戰敗國但是並不承認美國在談判上享有戰勝國的待遇。

所幸的是,美國也急於獲取戰爭紅利。

前面已經提到因爲英法戰敗,美國的糧價已經暴跌,有接近半數的農民因爲在之前兩年貸款擴大耕種範圍,現在都面臨着破產的威脅。至於美國各大銀行,也因爲經濟衰退而遇到了大麻煩。

可以說,歐洲的戰後重建將是美國經濟復甦的主要動力。

這就要求儘快在談判上取得進步,儘快解除戰爭狀態,因此美國也就必須在談判桌上做出讓步。

八月八日,美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達成了初步協議。在帝國承認美國非戰敗國、享受遠高於英法的地位之後,美國也承諾不再謀求與德意志第二率國同等的地位,只是要求做爲協約國集團主要成員參與談判。

到此,影響談判的主要因素才得以消除。

只是,並非沒有別的問題了。

在德意志第二帝國與美國進行磋商的時候,處境最爲尷尬的不是英法,而是與英國簽署了同盟條約,又一直搖擺不定的〖日〗本。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日〗本連參戰國都不是。

雖然在六月初,〖日〗本與英國斷絕了同盟關係,隨即就向英國宣戰,但是英國已經在此之前向德意志第二帝國投降。結果就是,在〖日〗本要求加入軸心國集團的時候,被德意志第二帝國拒絕了。

作爲非集團成員國,〖日〗本自然沒有資格加入談判。

顯然,這讓曰本當局非常惱火。

七月底,〖日〗本把艦隊派往渤海灣,名義上是對付英法在〖中〗國的殘餘勢力,實際上卻是在給東北軍閥張作霖撐腰…想讓張作霖進關,把吳鐵生的部隊趕出北京,扶持一個親日的〖中〗央政權。

此舉,立即在國際上引起了悍然大‘波’。

八月一日,德皇下詔,讓公海艦隊進入戰鬥狀態,並且責成馮承乾在公海艦隊的基礎上重組遠東艦隊。

緊接着,德皇又讓魯登道夫組建遠東軍團。

顯然,德皇對〖日〗本的魯莽行爲非常氣憤,才擺出了出兵遠東的架勢。

八月五日,在遠東艦隊成立的當天,〖日〗本當局才意識到,在這個時候與德意志第二帝國幹起來,與送死沒什麼區別。

要知道,帝國海軍擁有二十多艘主力艦,而〖日〗本海軍連十艘都不到。

更重要的是,山東半島一直在帝國控之下,而且帝國發來的第一批軍火已經到達,吳鐵生有足夠的軍力對付張開霜。更要命的是,在這個緊要關頭,張作霖並沒有打算入關與吳鐵生決戰,而是與吳鐵生進行了秘密會談。

眼看就要騎虎難下了,〖日〗本當局立即變卦。

八月七日,〖日〗本首相照會帝國首相,表示〖日〗本在遠東地區沒有任何野心,並且尊重帝國在遠東地區的一切利益。

當天,〖日〗本艦隊離開了渤海灣。

可惜的是,〖日〗本當局的行動依然慢了一步。

就在外‘交’照會到達前四個小時,由兩艘“拜仁”級戰列艦、三艘“德夫林格”級戰列巡洋艦與十二艘輕巡洋艦組成的遠東艦隊離開了威廉港,在斯佩海軍上將的指揮下,踏上了前往青島的旅途。

同行的,還有運送第二批援助軍火的船隊。

八月八日,由四個德軍師組成的帝國遠東軍團也出發了。只是這支部隊沒有直接從威廉港乘船前往遠東,而是通過鐵路到達海灣地區,然後再搭乘運輸船。如此一來,就能在印度洋與帝國遠東艦隊會合。

對於美國,帝國可以忍讓。

可是對於在大戰期間覷覦山東半島的〖日〗本,帝國根本不用、也沒有理由忍讓。

正是如此,在對日問題上,帝國一直採取高壓政策。

當然,這也與馮承乾有關。

德皇非常清楚,馮承乾肯定會回到自己的祖國,因此在德皇看來,未來的〖中〗國將是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天然盟友。〖日〗本在佔領朝鮮半島之後,還把手伸入〖中〗國的東北地區,對〖中〗國懷有很大的野心。

如此一來,德皇根本沒有理由對〖日〗本客氣。說得簡單一點,帝國在對日立場上越強硬,今後與〖中〗國結盟的基礎就越牢固。雖然現在的〖中〗國不但貧窮落後,還處於軍閥割據的四分五裂之中,但是誰能保證,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後,〖中〗國不會成爲一個強大的國家?別忘了,就在幾十年前,同樣是又窮又弱的〖日〗本,在經過了明治維新之後,就成爲了遠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

顯然,德皇用不着爲了〖日〗本而得罪馮承乾。

爲了拉攏馮承乾,德皇更得刻意打壓〖日〗本。

所幸的是,〖日〗本還不成氣候。

壓住〖日〗本,說動美國之後,停戰談判才正式開始。

事實上,談判進行得並不艱難,因爲已經有法國這個先例了。

在法國戰敗之後,帝國並沒有把太多的不平等條款強加到法國身上,只是出於帝國本土安全,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並且對法國軍隊、特別是法國陸軍的規模、裝備體系做了限制。比如,法國只能保留一支二十萬人的陸軍,不得擁有重炮等重型武器,重機槍的數量也不得超過兩萬‘挺’。在其他方面,帝國幾乎沒有刻意壓榨法國。比如,帝國沒有讓法國支付戰爭賠款,只是在戰爭結束之前,用本國糧食產量的百分之四十用來抵償帝國軍隊佔領法國的開支。

九月九日,停戰談判結束。

在對待英國的時候,帝國採取了類似的立場,即只限制英國的軍備,以及讓英國開放部分殖民地,並沒有讓英國支付戰爭賠款。

美國不是戰敗國,更加談不上支付戰爭賠款。

當然,這樣一來,英國就有能力支付在戰爭期間欠下的外債了。

顯然,這也符合美國的利益訴求。

問題是,這絕對不是最關鍵的一點。

真正的重點,正是在限制軍備上,而關鍵又是限制海軍軍備。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場大戰就是由英德海軍軍備競賽引發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戰爭並沒有真正結束,因爲美德還沒有分出勝負,但是在談判桌上,雙方都強調了限制軍備競賽、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性’,也就談到了最關鍵的問題。

如何限制海軍軍備競賽?!。

第586章 服軟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176章 重頭戲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42章 南下第6章 整裝待發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3章 倒計時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93章 挑戰書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34章 首敗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33章 停戰條件第70章 圈套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159章 反擊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54章 備戰第27章 底牌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77章 胸有成竹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379章 戰列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39章 轉折點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4章 營救第32章 總統特權第45章 選擇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67章 打就打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95章 情報天才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31章 技術投入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22章 投降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62章 機會第604章 援助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4章 戰爭之門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37章 受夠了第15章 開拓者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03章 餘波第126章 變局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5章 明爭暗鬥第106章 鬼鎮第101章 遠戰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78章 鬥智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1章 開天闢地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74章 各打各的
第586章 服軟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29章 驟起波瀾第360章 事半功倍第176章 重頭戲第96章 突來的戰鬥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142章 南下第6章 整裝待發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3章 倒計時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93章 挑戰書第374章 一意孤行第134章 首敗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56章 機遇與風險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33章 停戰條件第70章 圈套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159章 反擊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54章 備戰第27章 底牌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113章 高瞻遠矚第598章 再赴前線第77章 胸有成竹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45章 陸海之爭第379章 戰列第453章 次優選擇第298章 主力艦的舞臺第139章 轉折點第145章 與蛇共舞第14章 營救第32章 總統特權第45章 選擇第61章 戰爭危機第162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223章 跟隨戰略第67章 打就打第299章 虛幻的優勢第60章 盡力而爲第347章 刻不容緩第129章 破交與反潛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27章 大陸戰爭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95章 情報天才第479章 絕地反擊第31章 技術投入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199章 輕敵大意第82章 預料之外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54章 最後的和平第156章 歐戰烽煙第528章 包圍與突圍第122章 投降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149章 錯過的機會第371章 等待時機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39章 朽木難雕第162章 機會第604章 援助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144章 窮途末路第23章 士氣歸零第34章 戰爭之門第95章 參戰陰謀第137章 受夠了第15章 開拓者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307章 一決雌雄第103章 餘波第126章 變局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5章 明爭暗鬥第106章 鬼鎮第101章 遠戰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78章 鬥智第595章 洗心革面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428章 大兵壓境第41章 開天闢地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74章 各打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