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喧賓奪主

帝國風雲sodu

顧祝同對局勢的判斷確實非常準確。

四月底,在成立聯合司令部的事情告吹之後,中德意就在北大西洋上的作戰行動初步達成協議,即誰出兵誰獲益。

顯然,這正是中國海軍希望得到的結果,也是德意不得不接受的結果。

前面已經提到,在亞速爾羣島海戰中,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海軍都遭到重創,喪失了與美國海軍爭奪制海權的能力。這樣一來,就只能把希望寄託在中國海軍身上,讓中國海軍去奪回制海權。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在海軍指揮權上寸步不讓,那麼只會有一個結果,即中國海軍繼續在太平洋上用兵,推遲在大西洋上發起進攻的時間,從而讓兩國的軍隊失去攻擊美國本土的機會。

雖然這麼做,對中國軍隊來說也沒多大好處,畢竟中國也需要開闢新的戰線,才能以最小的代價取得勝利,但是從政治上講,這肯定是中國的必然選擇,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國在戰後的國際地位。

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來說,卻沒有這樣的選擇。

只要中國不肯出兵,那麼跨過大西洋攻打美國本土就是紙上談兵,至少在短期內根本不可能變成現實。

更重要的是,中國軍隊在美國西海岸地區正大踏步前進。

也就是說,大西洋戰線開打的時間越晚,對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越不利,只有儘快開闢這條戰線,兩國才能獲益。

說得簡單一點,德意志第二帝國與意大利只能着眼於攻打美國本土的作戰行動。

在此之前,必須把主導權交給中國軍隊。

五月初,馮承乾下令組建了第六艦隊。而且任命顧祝同爲第六艦隊、以及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司令官。

事實上,這是顧祝同提出的要求。

原因很簡單,當時田黛芳已是第四艦隊、以及北大西洋戰區司令官,顧祝同不想喧賓奪主,就只能另謀高就。

只是,第六艦隊成立的時候,只是一個空架子。

當然。所謂的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戰區司令部,也只是一個空架子。

雖然馮承乾已經決定。從第三艦隊抽調三支戰鬥艦隊派往大西洋,但是這三支戰鬥艦隊肯定會首先編入第四艦隊,在奪取了北大西洋的制海權,擊敗了美國海軍之後,纔會正式組建第六艦隊。

這樣一來,在正常情況下,顧祝同是沒有實權的。

說白了。作戰行動都得由田黛芳負責。

只是,馮承乾故意留了一手。這就是,在宣佈組建第六艦隊之後,馮承乾還決定重新整編所有戰區艦隊,或者說是在原來的戰區艦隊的基礎上,新成立四個方面艦隊,即本土守備艦隊、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與大西洋艦隊。本土守備艦隊就是原來的第一艦隊,太平洋艦隊下設第三艦隊、第五艦隊與第七艦隊,印度洋艦隊下設第二艦隊與第四艦隊一部,大西洋艦隊則下設第六艦隊與第四艦隊一部。這樣一來。因爲第四艦隊在名義上被拆分成了兩部分,所以大西洋艦隊司令由第六艦隊司令兼任,即顧祝同還是大西洋艦隊司令,田黛芳就成了他下屬。

顯然,這番安排,就是要讓顧祝同負責大西洋上的作戰行動。

所幸的是,顧祝同要應付的是田黛芳,而不是卓宇凡。

要知道。卓宇凡當時已是第二艦隊司令官,但是馮承乾沒讓他當上印度洋艦隊司令,而是把這個位置留給了李向龍。而擔任太平洋艦隊司令的則是魯志剛。爲此,卓宇凡還非常不服氣。

田黛芳沒有表示不滿。主要是第四艦隊並沒有被拆分掉。

原因很簡單,被編入印度洋艦隊的,只是第四艦隊留在開普敦與德班的艦艇,而且都是一些小型艦艇,以護航戰艦爲主,第四艦隊的主力全部在卡薩布蘭卡,也都順理成章的編入了大西洋艦隊。

更重要的是,這些戰艦都由田黛芳直接指揮。

也就是說,除了得聽命於顧祝同之外,田黛芳並沒有什麼損失。

相反,在馮承乾答應增派三支戰鬥艦隊之後,第四艦隊的實力反而得到增強,成了中國海軍中規模最大的艦隊。

要知道,第三艦隊在縮減之後,只剩下了三支戰鬥艦隊。

第四艦隊原本就有一支戰鬥艦隊,因此在增強後有四支戰鬥艦隊,不管是艦艇數量、還是總噸位都超過了第三艦隊。

此外,增派給第四艦隊的三支戰鬥艦隊裡面,核心都是“白起”級艦隊航母。

雖然總共只有七艘艦隊航母,但是論戰鬥力的話,這三支戰鬥艦隊肯定是中國海軍中最強的。

這麼安排,並不是馮承乾給了顧祝同特殊待遇。

主要就是,“白起”級艦隊航母更適合在大西洋上作戰。

年初的時候,也就是中國軍隊登陸美國本土西海岸之前,美國海軍發生了一次惡性安全事故,即服役不久的“倫道夫”號航母在訓練的時候遇到了暴風,結果開放式艦首被狂風掀翻,造成艦載機無法起飛。

如果在戰鬥中,這意味着“倫道夫”號徹底喪失了作戰能力。

後來,這艘倒黴的航母回到造船廠,花了一個月才修復,而且在維修中,把開放式艦首改成了封閉式艦首。

隨後,其他幾艘艦隊航母都進行了類似的改裝。

這起事故證明,那些適合在太平洋上作戰的艦隊航母,未必適合在大西洋上活動,主要是大西洋的天氣更加惡劣。

所幸的是,中國海軍有先見之明,或者說歪打正着。

“白起”級艦隊航母,採用的就是封閉式艦首,而是之前兩級艦隊航母那樣的開放式艦首。

當然,“白起”級在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過到大西洋上去作戰。

採用封閉式艦首,主要是因爲安裝了功率更大的彈射器,導致甲板艦首部位的重量大幅度增加。如果採用開放式艦首的話,就需要對艦首的承力結構進行加強,付出的代價並不比採用封閉式艦首小多少。相反,採用封閉式艦首的話,艦殼部分也能承受一些重量,而且保證了艦體的剛性。

實際使用中,封閉式艦首還有一個好處。

這就是,改善了機庫裡的作業環境,從而可以把維修車間、發動機測試車間等以往只能放在機庫後端的艙室放到機庫前端,在機庫後端設置更多的燃油補給站、彈藥掛載點,來提高艦載機出動前的準備工作效率。

當然,封閉式艦首的最大好處,還是提高了航母在惡劣氣象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事實上,在這方面,英國皇家海軍的經驗最爲豐富,因爲英國皇家海軍的艦隊航母全部採用了封閉式艦首,甚至採用了封閉式機庫。

也正是如此,在決定派艦隊航母去大西洋的時候,馮承乾挑選的全是“白起”級。

當時,因爲“衛青”號剛剛修好,還在進行維修後的測試工作,所以也只有七艘“白起”級可派。

當然,七艘艦隊航母已經足夠了。

要知道,美軍只有六艘艦隊航母,而且其中四艘是在年內服役的,真正有戰鬥力的就只有從太平洋撤回來的那兩艘。即便是主力艦,美軍也只有四艘,即兩艘去年建成的“依阿華”級與兩艘從英國撤回去的“南達科他”級。也就是說,不管是艦隊航母、還是主力艦,美國海軍都比中國海軍的大西洋艦隊少。

事實上,按照顧祝同的估計,三艘艦隊航母就足夠了。

即便考慮到美軍的另外四艘艦隊航母很快就能形成戰鬥力,如果把艦載航空兵、特別是飛行員的素質算上,也只需要四艘艦隊航母就有足夠的把握奪取北大西洋的制海權,只是不足以進軍美國本土。

要知道,不管是東海岸地區,還是墨西哥灣地區,美軍的防禦部署都要比西海岸地區強得多。

當時顧祝同獲得的情報是,在東海岸地區,美軍總共部署了近兩萬架作戰飛機,僅航程在四千公里以上的轟炸機就超過了七千架,此外還有大約兩千架遠程巡邏機,戰術飛機的數量則高達八千架。

可以說,這是一個讓人覺得非常恐怖的數字。

即便這些戰機平均分配在東海岸地區,可以同時到達任何一處地點的戰機數量也不會低於兩千架。

按照顧祝同的估計,要想在攻打美國本土的戰鬥中奪取制海權,需要投入的艦隊航母絕對不是十八艘,而是三十艘以上!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結果。

如果在戰術上下些功夫,就能減少兵力投入。

事實上,同時讓三十艘艦隊航母參戰,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爲根本不可能同時指揮這麼多的戰艦與艦載機。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要想從大西洋方向上攻打美國本土,首先就得奪取大西洋的制海權,也就得在海戰中擊敗美軍艦隊。

馮承乾將顧祝同派往大西洋艦隊,就是要他去擊敗美軍艦隊!

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02章 覆滅第87章 生於憂患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69章 打壓第4章 風起雲涌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36章 叢林求生第37章 出發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9章 被妞泡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章 政治體制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7章 戰略大師第79章 將計就計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244章 發現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505章 代價第167章 前奏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81章 內訌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588章 核技術第85章 嘎然而止第444章 減負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613章 反差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364章 性價比第7章 重工業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601章 威脅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79章 偷襲第55章 虛與委蛇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505章 代價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84章 大選第99章 犧牲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18章 輕重有別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50章 誰去誰留第45章 特立獨行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29章 據點第85章 陰差陽錯第613章 反差第137章 受夠了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79章 將計就計
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93章 各有千秋第102章 覆滅第87章 生於憂患第24章 帝國第一艦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97章 秘密潛入第169章 打壓第4章 風起雲涌第105章 最後的希望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36章 叢林求生第37章 出發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9章 被妞泡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456章 軍事冒險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99章 一鼓作氣第4章 政治體制第392章 繼續前進第135章 爭分奪秒第58章 急流勇退第17章 戰略大師第79章 將計就計第567章 默默無聞第424章 時間緊迫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153章 協同攻擊第248章 風雨欲來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244章 發現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487章 四道防線第505章 代價第167章 前奏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81章 內訌第73章 東線開打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588章 核技術第85章 嘎然而止第444章 減負第69章 謊言與真相第613章 反差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554章 預言城鎮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18章 無路可退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544章 最高難度第594章 政治體制第364章 性價比第7章 重工業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279章 恍然大悟第156章 戰略偵察機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26章 穩步推進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601章 威脅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140章 迎頭痛擊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79章 偷襲第55章 虛與委蛇第239章 從容應對第505章 代價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68章 拋磚引玉第184章 大選第99章 犧牲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506章 進軍古巴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547章 民族的裂縫第18章 輕重有別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50章 誰去誰留第45章 特立獨行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艦隊第386章 血戰到底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29章 據點第85章 陰差陽錯第613章 反差第137章 受夠了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79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