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天生缺陷

帝國風雲sodu

當然,帝國海軍的水面戰艦也不是毫無特色。

在決心發展航母之前,帝國海軍的水面戰艦有兩個主要使命,一是掩護戰略核潛艇前出到北大西洋執行巡邏任務,二是在可能的海戰中攻擊中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羣,以及掩護本國海岸線。

根據這兩個主要使命,帝國海軍的水面戰艦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流派。

這就是,帝國海軍的驅逐艦以反潛爲主,而巡洋艦則以制海爲主。

冷戰期間,帝國海軍建造了五個級別,十二個型號的兩百多艘驅逐艦,而且以大型反潛驅逐艦爲主。

這些反潛驅逐艦都有一個特點,即配備了大型反潛導彈。

顯然,這也是帝國海軍驅逐艦纔有的特點。

拿帝國海軍在一九八二年開始建造的“漢堡”級驅逐艦來說,其主要反潛武器是八枚射程高達五十五公里的反潛導彈,此外還配備了兩架大型反潛直升機,兩套五聯裝重型反潛魚雷發射管與四套火箭助推深水炸彈發射裝置。結果就是,在配備了這些反潛武器之後,該級驅逐艦就無法配備其他的武器系統了,其對海武器是一門一百毫米單管艦炮,防空武器則是兩座近程防空導彈系統。要知道,“漢堡”級的滿載排水量高達八千四百噸,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驅逐艦之一。在排水量相當的中國驅逐艦上,除了配備有足夠多的反潛武器之外。肯定還有反艦導彈與中遠程導彈防空系統。

與反潛驅逐艦一樣,帝國海軍的巡洋艦也極具特色。

以“易北河”級巡洋艦爲例,其主要武器是分別佈置在艦橋兩側的八座雙聯裝重型反艦導彈發射器,其配備的反艦導彈重達十二噸,射程高達六百公里,戰鬥部的重量更是在一噸以上。這種能夠以二點五馬赫的速度巡航飛行、末段以三點五馬赫的速度衝刺的反艦導彈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航母的頭號威脅。問題是,除了這十六枚被稱爲“航母殺手”的反艦導彈之外。滿載排水量高達一萬四千噸的“易北河”級巡洋艦隻配備了一套遠程導彈防空系統,以及用魚雷發射管發射的反潛導彈,其防空與反潛能力跟同一時期的中國巡洋艦都無法相提並論。

當然。這也反映出了帝國海軍水面戰艦的發展特點。

這就是,在帝國海軍中,任何一種水面戰艦都只有較爲單一的作戰能力。以艦隊的組成部分存在,只有由數種不同戰艦組成的艦隊才具備較爲全面的戰鬥力,也才具備在大洋上與中國艦隊對抗的資本。

當然,這也沒有什麼好奇怪的。

事實上,在冷戰初期,中國海軍也採用了類似的發展方式,即明確各種戰艦的職能,艦隊纔是最基本的戰鬥單位。

不同的是,中國海軍一直以航母爲核心,而帝國海軍則沒有這個核心。

由此造成的影響就是。帝國海軍的水面戰艦的武器配重更大,因此看上起帝國海軍的戰艦更注重進攻。

當然,這也與兩國的技術實力有直接關係。

這就是,中國掌握着更加先進的電子技術,而且在動力技術上也有明顯優勢。因此中國海軍擁有的彈藥,特別是導彈往往能夠做得更小一些,而帝國海軍在沒有這些技術優勢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增加彈藥的重量來實現某一種特定功能,從而讓帝國海軍的戰艦具備與中國艦隊抗衡的能力。

此外,較爲單一的打擊手段。也對帝國海軍的戰艦產生了巨大影響。

別忘了,在中國海軍中,航母能夠成爲絕對的核心,主要是航母不但擁有艦隊裡最主要的打擊力量,也是艦隊裡最主要的防禦力量,即強大的艦載航空兵賦予了中國艦隊全面的作戰能力。

問題是,帝國海軍並沒有強大的艦載航空兵。

這樣一來,艦隊的進攻與防禦都需要依靠戰艦,特別是戰艦配備的武器,因此帝國海軍也更加重視反艦導彈、反潛導彈與防空導彈,並且把導彈武器做爲了帝國艦隊最爲主要的打擊與防禦手段。

這一點,在“雷德爾”級航母上體現得極爲明顯。

要知道,“雷德爾”級是大型航母,而中國海軍的大型航母上都只配備了數量有限的近程防空系統,做爲大型戰艦所必須具備的攻擊與防禦能力都由艦載航空兵提供,而“雷德爾”級上不但配比了射程高達一百公里的區域防空導彈,還安裝了二十四枚垂直髮射的遠程反艦導彈。

說白了,帝國海軍的艦載航空兵不足以承擔起主要的打擊與防禦任務,也就不得不依靠導彈來提高艦隊的作戰能力。

最典型的就是“威廉大帝”級巡洋艦。

這種在一九七八年開工建造、首艦於一九八四年建成服役,滿載排水量達到了二萬八千噸,被中國海軍稱爲“最後與最強戰列巡洋艦”的戰艦,其主要武器並非大口徑艦炮,實際上該艦的主炮是一座雙聯裝一百五十毫米艦炮,其主戰武器是設與艦橋前方的四十八枚垂直髮射的重型反艦導彈。

從某種意義上講,“威廉大帝”級巡洋艦就是爲了搭載重型反艦導彈而設計的。

爲此,帝國海軍在這種戰艦上安裝了兩座核反應堆,賦予其三十三節的航速。爲了增強其防空能力,爲其配備了遠中近三套防空系統,總共有近兩百枚防空導彈,此外還安裝了六座用於攔截反艦導彈的速射炮。爲了增強其反潛作戰能力,設置了一座可以容納三架大型反潛直升機的機庫,並且配備了兩套能夠發射反潛導彈與重型反潛魚雷的發射系統,以及完整的聲納探測系統。

總而言之,“威廉大帝”級的設計,完全圍繞着反艦導彈進行。

說白了,爲了讓四十八枚重型反艦導彈在戰鬥中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帝國海軍才爲其配備了強大的防空與反潛能力。

顯然,帝國海軍戰艦的核心就是反艦導彈。

這一點與依靠艦載航空兵爲主的中國海軍截然不同。

很多人在感慨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冷戰時期研製了大量性能先進、威力巨大的反艦導彈的同時,忽略了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即導彈本身就是一種低投入低價值的武器系統,而且也是技術實現難度最小的武器系統。

說白了,中國海軍在冷戰時期擁有的導彈並不比德軍差。不同的是,人們更加關注的是中國海軍的超級航母、核潛艇與艦載機,而不是這些平臺使用的導彈。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沒有足以引起他人關注的航母與艦載機,因此其導彈系統成爲了焦點,也因此得到了外界的廣泛認識。

顯然,帝國海軍以導彈爲核心也是迫不得已的選擇。

不可否認,“威廉大帝”級巡洋艦非常強大,是大戰之後戰鬥力僅次於航母的戰艦,可是其侷限性也極爲明顯,即要讓反艦導彈發揮威力,就必須把交戰距離縮短到六百公里,甚至更近一些。問題是,在海戰中,以超級航母爲核心的中國艦隊,顯然不可能給予對手這樣的機會。要知道,在“威廉大帝”級巡洋艦形成戰鬥力的時候,中國海軍的第四代艦載戰鬥機已經大規模裝備部隊,而J-78的作戰半徑高達一千二百公里,即便是J-88的對海打擊距離也在八百公里以上。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的大型戰艦是徒有其表。

此外,如果“威廉大帝”級巡洋艦真有帝國海軍吹噓的戰鬥力,那麼帝國海軍爲什麼要在八零年代開始建造大型航母呢?

帝國海軍的發展方式,產生了一個誰也不能忽略的影響。

這就是,在整個冷戰期間,雖然帝國海軍是中國海軍最強大的對手,在七零年代末與八零年代初,還對中國海軍構成了極爲嚴重的威脅,但是直到冷戰結束,帝國海軍也沒有能夠成爲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海軍,更不具備挑戰與戰勝中國海軍的實力,且始終沒有能夠對中國海軍形成優勢。

要知道,即便在危地馬拉戰爭之後,中國進入了戰略收縮期,中國海軍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海軍。

從某種意義上講,帝國海軍面臨的問題與帝國空軍戰略航空兵非常相似。

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國在科技與經濟實力上的侷限性,使其在發展戰略性軍兵種的時候存在很多難以克服的技術與經濟困難,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國就算窮盡國力,也沒有能夠在冷戰中獲得壓倒中國的戰略優勢。

別忘了,海軍本身就是戰略性軍種,沒有人會把海軍限制在戰術層面上。

這種科技與經濟上的差距,根本不可能通過其他方式彌補,而這也就決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在冷戰中的最終結局。這就是,在不斷升級的軍備競賽中,德意志第二帝國最終將因爲內部問題而崩潰。中國在冷戰期間的所作所爲,最終都是爲了點燃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內部問題。

從某種意義上講,通過非戰爭手段打擊對手正是冷戰的主要標誌。RQ

第498章 僵持第98章 伏擊圈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612章 決裂第51章 攻守同盟第83章 神勇戰艦第498章 僵持第521章 難題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613章 反差第99章 犧牲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19章 賭注第138章 讓步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1章 撲空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76章 將星登場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96章 誘餌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47章 不怕死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86章 隱患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86章 相互妥協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99章 犧牲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38章 戰略目標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7章 皇朝末日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79章 偷襲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76章 重頭戲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377章 好與壞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451章 登陸前第94章 航空力量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19章 躲藏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97章 血戰蔚山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75章 出發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458章 激戰第3章 工業時代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157章 僱傭兵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9章 逃亡之路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80章 相互算計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192章 工程師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82章 拷問訓練第121章 拷問第170章 軍備談判
第498章 僵持第98章 伏擊圈第80章 全速北上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414章 走投無路第612章 決裂第51章 攻守同盟第83章 神勇戰艦第498章 僵持第521章 難題第88章 避戰與主戰第205章 謹慎應戰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574章 豁然明朗第613章 反差第99章 犧牲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19章 賭注第138章 讓步第406章 戰鬥到最後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14章 波濤再起第17章 戰略大師第21章 撲空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293章 準備開打第76章 將星登場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96章 誘餌第278章 勢均力敵第133章 生死關頭第122章 決戰在即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7章 軍人的職責第47章 不怕死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86章 隱患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86章 相互妥協第615章 簡單粗暴第99章 犧牲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38章 戰略目標第55章 虛與委蛇第57章 皇朝末日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625章 前進方向第531章 關鍵所在第79章 偷襲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460章 特種作戰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76章 重頭戲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377章 好與壞第167章 關鍵調整第259章 保守與積極第451章 登陸前第94章 航空力量第91章 轉攻爲守第119章 躲藏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97章 血戰蔚山第319章 別無選擇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51章 攻守同盟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75章 出發第133章 戰略決策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215章 聲東擊西第490章 飛蛾撲火第458章 激戰第3章 工業時代第329章 乘勝進軍第157章 僱傭兵第626章 厚積薄發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9章 逃亡之路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80章 相互算計第603章 先入爲主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192章 工程師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32章 攻擊爲上第170章 軍備談判第82章 拷問訓練第121章 拷問第170章 軍備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