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錯失良機

中國艦隊不去偷襲科倫坡,那會去哪?

斯科特能夠想到的,只有一點,即中國艦隊不大可能進入孟加拉灣,因爲那邊不太適合航母戰鬥羣作戰。**()主要就是,安達曼尼科巴羣島堵死了從安達曼海進入孟加拉灣的所有航道,而英國皇家海軍在布萊爾港部署了一些海上巡邏機,能夠搜索整個安達曼海,讓中國艦隊無處藏身。如果第二印度洋艦隊在安達曼尼科巴羣島海域待命,那麼中國艦隊在進入孟加拉灣之前就會遭到攻擊。

中國艦隊沒有去孟加拉灣,就肯定是從巽他海峽進入了印度洋。

接下來,中國艦隊肯定會深入印度洋。只要中國艦隊指揮官意識到第二印度洋艦隊埋伏在斯里蘭卡島附近,那麼中國艦隊就不會靠近斯里蘭卡島,至少不會直接進入第二印度洋艦隊的伏擊圈。

關鍵就是,中國艦隊會去哪?

想到這,斯科特意識到,中國艦隊很有可能採取反伏擊戰術。

道理很簡單,如果第二印度洋艦隊打算在斯里蘭卡島附近伏擊中國艦隊,那麼第二印度洋艦隊就會在斯里蘭卡島附近活動。因爲從班達亞齊起飛的中國巡邏機能夠飛到斯里蘭卡島上空,所以第二印度洋艦隊不大可能在斯里蘭卡島東面活動。此外,斯科特無法肯定中國艦隊沒有進入孟加拉灣,因此也不會率領艦隊進入孟加拉灣。斯里蘭卡島西北就是印度,因此能夠供第二印度洋艦隊活動的區域,就只有斯里蘭卡島西面與西南了。顯然。在斯里蘭卡島西面的話,第二艦隊就無法伏擊中國艦隊,因爲中國艦隊不可能航行到斯里蘭卡島西面再轟炸科倫坡。

由此可以推斷出,第二印度洋艦隊肯定在斯里蘭卡島西南方向上。

這下,斯科特不敢大意了。

只要大致確定了第二印度洋艦隊的活動範圍,那麼中國艦隊在到達附近海域之後,就能用偵察機找到第二印度洋艦隊。相反。斯科特只能確定中國艦隊不會出現在北面與東北方向上,根本無法推斷出中國艦隊所在方位。隨着時間推移,中國艦隊可能從除了北面與東北的任何方向上殺出來。也就是說,第二印度洋艦隊根本不可能憑藉艦載偵察機、乃至加上岸基巡邏機都不能保證找到中國艦隊。

繼續在斯里蘭卡島西南待機,顯然充滿了危險。

二十六日上午,第二印度洋艦隊就轉向到西北。

雖然斯科特有很大的把握做出準確判斷,即中國艦隊只要從巽他海峽進入印度洋。就會從斯里蘭卡島南面繞過來,如此一來,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向南機動,在中國艦隊搜索斯里蘭卡島西南海域的時候發起攻擊,但是斯科特卻不能這麼做,因爲第二印度洋艦隊各艘戰艦上的燃油僅夠航行三天。也就是說,三天之內必須與補給艦隊會合,而安全的補給海域肯定在靠近印度的近海。

第二印度洋艦隊轉向北上的時候,李向龍也在考慮同樣的問題。

當時,李向龍也想到。第二印度洋艦隊很有可能在斯里蘭卡島西南待機,而且在發現中國艦隊不會去偷襲科倫坡之後,很有可能轉向南下,在中國艦隊搜索斯里蘭卡島西南海域的時候發起攻擊。

有趣的是,李向龍並不認爲第二印度洋艦隊需要進行補給。

雖然所有可信情報都表明,第二印度洋艦隊在到達科倫坡的時候。剩餘燃油不多。急需進行燃油補給,但是李向龍卻認爲,這麼做太冒險了,斯科特不可能拿艦隊去冒險。因此很有可能在航行途中補充過燃油。如此一來,第二印度洋艦隊就不用急着進行燃油補給。還能在海上活動很長一段時間。

李向龍這麼想,也不是沒有道理。

在第21艦隊進入印度洋之前,中國海軍派往印度洋的就只有潛艇,而且主要集中在東印度洋上活動,沒有多少遠洋潛艇深入印度洋,因此也就沒有對那些在印度洋上航行的船隻構成太大威脅。此外,在德意聯軍控制了蘇伊士運河之後,印度到英國航線上的船隻全部改走好望角,即運輸船隻得從北到南穿越整個印度洋。從印度到南非的航線異常繁忙,隨時都有數百艘運輸船。這樣一來,斯科特艦隊在進入印度洋之後,隨時都可以從相遇的船隻那裡獲得燃油。如果英國皇家海軍早有安排,就會讓幾艘油輪與斯科特艦隊會合。別忘了,海灣地區有大量由英美控制的油田,而且海灣地區出產的石油主要供應給英國,在印度洋上有大量英國的油輪。

顯然,李向龍高估了對手,或者說英國皇家海軍的能力。

不可否認,海灣地區確實是最主要的產油區之一,只是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揮的作用還不是很大。整個大戰期間,英國的石油主要來自另外一個主要產油國,即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事實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美國就是全球頭號產油國,並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爲軸心國集團提供了百分之七十的原油。此外,在蘇伊士運河被封鎖後,從海灣地區到英國本土的航線近兩萬公里,運輸成本十分高昂,而且在北大西洋上,還有數百艘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潛艇嚴陣以待,大部分油輪在到達英國本土之間就被擊沉了,導致運輸效率十分低下。受此影響,英國很少從海灣地區進口石油,而且也沒有足夠多的船隻從海灣地區把石油運回來。

運輸成本上漲,以及巨大的航運風險,同樣導致印度的地位大幅度降低。

要知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來自印度的物資,幾乎是英國的生命支柱。在海運遭到破壞之前,英國消耗的糧食有百分之六十來自印度,此外還有大量礦產資源、經濟農作物等等都來自印度。

在蘇伊士運河被德意聯軍控制之前,印度同樣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只是,隨着同樣印度的捷徑被切斷,印度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主要就是,航運成本與航運風險,已經抵消掉了印度出產物資的價格優勢,讓英國從印度獲取物資變得得不償失。

雖然在一九四二年中期,印度洋上有大約一千艘英美船隻,但是絕大部分都是排水量在兩千噸以內的小型貨輪,五千噸級的中型貨輪不到一百艘,而萬噸級的大型貨輪只有三十艘左右,且都集中在靠近澳大利亞的東南印度洋上,主要負責爲部署在澳大利亞的美軍運送作戰物資。

在印度到南非的航向上,幾乎全是小型貨輪。

顯然,這些貨輪,根本不可能爲龐大的斯科特艦隊提供燃油補給。

比如,“威爾士親王”號與“約克公爵”號一次能裝載數千噸重油,需要五艘兩千噸級油輪。

此外,小型貨輪一般沒有自卸能力,即無法在航行途中爲其他艦船提供補給。

正是如此,英國皇家海軍纔沒有安排油輪爲第二印度洋艦隊提供補給,而是讓第二印度洋艦隊到達印度後再補充燃油。

如果李向龍考慮到這一點,他就能做出準確判斷,即第二印度洋艦隊在伏擊不成之後肯定會北上與從孟買港出發的補給艦船會合,而且會合地點很有可能就在印度西南的拉克沙羣島海域。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想到這一點。

當時,第21艦隊的一名參謀就想到了這一點,並且向李向龍提了出來,只是沒有被李向龍採納。

結果就是,第二印度洋艦隊北上的時候,第21艦隊還在向斯里蘭卡島西南航行。

如果當時第21艦隊把航向往右轉三十度,那麼兩天之後,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到達九度海峽,與補給艦船會合的時候,第21艦隊就能到達攻擊位置上,與第二印度洋艦隊的距離不會超過五百公里。

可惜的是,李向龍沒有把握住這個機會。

二十七日中午,第二印度洋艦隊率先到達九度海峽。

因爲航行速度慢得多,所以直到二十八日凌晨,從孟買出發的補給艦船才趕到。斯科特沒有讓艦隊在夜間進行補給作業,而是把補給安排在了次日清晨,並且命令反潛戰艦在夜間加強警戒。

當時,斯科特已經收到消息,在補給艦船出發後不久,有一艘中國潛艇在孟買附近發了一封電報。也就是說,那艘潛艇很有可能就跟在補給艦船的屁股後面,因此也就有可能在夜間偷襲第二印度洋艦隊。

事實上,那艘潛艇確實就在補給艦船後面。

只是,受反潛戰艦威脅,並沒有偷襲補給艦船,甚至沒有能夠在夜間發現第二印度洋艦隊。

直到二十八日清晨,潛艇艇長才通過望遠鏡,看到了第二印度洋艦隊裡的大型戰艦。

隨後,這艘潛艇發出了電報,向新加坡的艦隊司令部彙報了情況。

也直到這個時候,李向龍才知道,第二印度洋艦隊已經北上,而且在九度海峽與補給艦船會合,正在進行補給作業。

可惜的是,此時已經太晚了。

第21艦隊離九度海峽還有差不多一千公里,就算全速趕過去,也不可能趕在第二印度洋艦隊完成補給之前發起攻擊。(未完待續。。)

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81章 遭遇戰第50章 歐戰風雲第18章 輕重有別第49章 戰略儲備第7章 重工業第413章 出征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02章 覆滅第176章 生或死第66章 滅頂之災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98章 伏擊圈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0章 偷襲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9章 事在人爲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84章 高標準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72章 生死抉擇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3章 大型化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582章 立場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577章 信號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43章 拖累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91章 大工程第75章 臨時搭檔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22章 投降第484章 捷徑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150章 拷問第372章 誘餌第180章 分歧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7章 風波不歇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580章 新使命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503章 下一步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35章 出路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59章 主動權第23章 將計就計第74章 各打各的第228章 新戰場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03章 下一步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11章 越境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539章 硬碰硬第588章 核技術第385章 掉隊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43章 惡仗
第242章 血的代價第81章 遭遇戰第50章 歐戰風雲第18章 輕重有別第49章 戰略儲備第7章 重工業第413章 出征第358章 雪中送炭第102章 覆滅第176章 生或死第66章 滅頂之災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98章 伏擊圈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30章 偷襲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19章 事在人爲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332章 進軍悉尼第22章 迫敵決戰第52章 奮戰到底第284章 高標準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36章 曲線救國第72章 生死抉擇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23章 將計就計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3章 大型化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582章 立場第393章 避實就虛第577章 信號第218章 劍拔弩張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43章 拖累第323章 海峽之戰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91章 大工程第75章 臨時搭檔第98章 游擊隊員第122章 投降第484章 捷徑第354章 知難而退第150章 拷問第372章 誘餌第180章 分歧第168章 偃旗息鼓第527章 繼續前進第62章 勝負未定第47章 風波不歇第87章 生於憂患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580章 新使命第115章 準備出發第403章 沉着冷靜第165章 所作所爲第174章 射殺失手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08章 手段與目的第181章 總體戰局第503章 下一步第48章 戰爭的號角第135章 出路第130章 間接影響第389章 孤注一擲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168章 創造機會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59章 主動權第23章 將計就計第74章 各打各的第228章 新戰場第29章 落荒而逃第556章 衝出海灘第282章 臨陣磨槍第503章 下一步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11章 越境第529章 東進通道第13章 恐懼的滋味第608章 一錘定音第98章 軍人的眼光第539章 硬碰硬第588章 核技術第385章 掉隊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49章 中國式奇蹟第590章 爾虞我詐第265章 殊途同歸第36章 利益博弈第114章 小道消息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第343章 惡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