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雪中送炭

對於英國皇家海軍提出的要求,美國海軍沒有全部答應。

十一月底,英國海軍部長金上將借前往英國視察部隊情況,與英國海軍大臣詳細探討了大西洋戰場上的情況。在這個時候,英國海軍大臣當面提出,希望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美國海軍至少應該在大西洋上保留兩艘快速戰列艦,而且最好是能夠全面壓倒“腓特烈三世”級的新式戰列艦。

如果以“腓特烈三世”級爲對手,英國海軍大臣的要求並不過分。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腓特烈三世”級是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在建造了“俾斯麥”級之後,針對“俾斯麥”級存在的缺陷而進行改進設計的一種戰列艦,在本質上與“俾斯麥”級沒有太大的差別,算不上新式戰列艦,但是從戰鬥力上講,“腓特烈三世”比“俾斯麥”級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前面提到,在最初的時候,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希望爲“腓特烈三世”級配備口徑在十六英寸以上的主炮,而且當時克虜伯公司也在進行相關方面的研製工作,但是到“腓特烈三世”級完成設計的時候,克虜伯公司沒有完成四百零六毫米艦炮的設計工作,更別說進行正式生產了。至於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更想獲得的四百四十毫米艦炮,連完整的設計圖紙都還有呢。

受此影響,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三百八十毫米艦炮。這種代號c34的艦炮已經用在了“俾斯麥”級戰列艦上,實戰證明其威力已經足夠應付現有威脅了。

只是,“腓特烈三世”級沒有采用“俾斯麥”級的火力配製。

當時,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依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爲“腓特烈三世”級換上口徑更大的主炮。

受此影響,“腓特烈三世”級的主炮火力空前強大,在前後共安裝了四座三聯裝炮塔。

這是個什麼概念?

“俾斯麥”級只有八門主炮,而“腓特烈三世”級達到了十二門,比“俾斯麥”級高出了百分之五十,比“喬治五世”級多了兩門,比美國海軍的快速戰列艦多了三門。如果以彈藥投擲能力計算,“腓特烈三世”級超過了當時所有的快速戰列艦,絕對稱得上是世界上火力最強大的戰艦。

當然,由此也導致“腓特烈三世”級的排水量十分巨大。

與“俾斯麥”級相比,“腓特烈三世”級的排水量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左右,標準排水量高達五萬三千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六萬四千噸,不但超過了當時美英的所有戰列艦,比“依阿華”級還要高出一大截。在建成的戰艦中,“腓特烈三世”級是最大的,而把未建成的算上,也只僅次於“大和”級。

巨大的排水量,除了用來增強火力,還用來增強防護與提高速度。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掌握的情報是,“腓特烈三世”級採用了傾斜設置的主裝甲帶,而且厚度高達三百五十毫米,比“依阿華”級厚了百分之十五,因爲有更好的外形,實際防護效果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以上。此外,“腓特烈三世”級總共有三層水平裝甲,總厚度在二百四十毫米以上,也遠超過當時的任何一艘快速戰列艦。更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級採用了更好的抗沉設計標準,其裝甲隔艙的厚度在二百二十毫米以上,主炮炮塔的正面裝甲與司令塔裝甲的厚度都在四百毫米左右。

可以說,英國皇家海軍任何一艘戰列艦上的主炮都難以對付“腓特烈三世”級。

當時,能在火力上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而且能夠打穿其裝甲的,也就只有配備了最新式的十六英寸主炮的“依阿華”級,而且還得使用新式穿甲彈,“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的主炮因爲無法使用新式穿甲彈,即便口徑也爲十六英寸,在對付“腓特烈三世”級的時候都相當吃力。

至於航速,英國皇家海軍獲得的情報是不低於三十節。

當然,這只是保守估計。“腓特烈三世”級的主機推進功率高達十八萬馬力,加上採用四座炮塔拉長了艦體,有着良好的流體動力性,因此其實際最高航速很有可能在三十一節以上。

只不過,這根本不重要。

重要的是,“腓特烈三世”級的綜合戰鬥力肯定壓倒了當時美英的所有快速戰列艦。

說得嚴重一些,即便是“依阿華”級,也不見得能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因爲“依阿華”級的最大問題就是防護較爲薄弱,不然在戰後也不會有人認爲“依阿華”級根本不是快速戰列艦,而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巡洋艦。真正能與“腓特烈三世”抗衡的,只有被英國皇家海軍取消掉了的“獅”級、以及美國海軍還沒有決定是否建造的“蒙大拿”級,只是這兩種戰列艦都不可能在一九四四年服役。事實上,直到戰爭結束,“蒙大拿”級都停留在設計圖紙上。

當時,只有“依阿華”級勉強具備與“腓特烈三世”級抗衡的能力。

主要就是,“依阿華”級配備的是mk7型五十倍徑十六英寸艦炮,而且其藥室是按照使用新式穿甲彈設計的。在發射美軍研製的新式穿甲彈的時候,mk7型要比使用在“北卡羅來納”級與“南達科他”級上的mk6型強百分之三十以上,具備在通常交戰距離內打穿“腓特烈三世”級主要部位裝甲的能力。如果換成了其他戰列艦,根本不可能對“腓特烈三世”級構成致命威脅。

問題是,兩艘“腓特烈三世”級就能改變北海的局面嗎?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就只有這兩艘快速戰列艦了,而能夠與之配合作戰的僅僅是兩艘“沙恩霍斯特”級戰列巡洋艦。

不可否認,“腓特烈三世”級非常強大,但是數量太少了。

更重要的是,英國皇家海軍首先要考慮的不是來自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而是意大利海軍。

顯然,對付“維托裡奧-維內託”級戰列艦,根本用不了“依阿華”級。

此外,即便本土艦隊去攔截意大利艦隊,也不大可能受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威脅。

主要就是,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要在這個時候採取行動,而且收到效果,就必須讓公海艦隊冒險穿過英吉利海峽。顯然這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根本無法承受這麼巨大的風險。

據此,美國海軍部長明確提出,“依阿華”級肯定不會留在大西洋上。

當然,美軍也不會丟下英國皇家海軍,畢竟來自意大利海軍的威脅已經迫在眉睫,因此美軍將在大西洋上保留兩艘快速戰列艦,只不過是兩艘“北卡羅來納”級,用其協助英國皇家海軍作戰。

如果只是對付意大利艦隊,兩艘“北卡羅來納”級與四艘“喬治五世”級就足夠了。

問題是,在對付了意大利艦隊之後,誰也不能保證不會再次與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的公海艦隊決戰。

顯然,“北卡羅來納”級並不是合適的戰艦。

要知道,當時美國海軍並沒有對兩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做大改,而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肯定從中國獲得了新式穿甲彈。也就是說,再次交戰的話,“北卡羅來納”級不見得打得過“沙恩霍斯特”級。

當時,英國皇家海軍已經獲得了確切情報。在十月底的時候,中國海軍就通過海運把一批彈藥物資送到了埃及的紅海港口,然後通過陸路送往亞歷山大港,在十一月中旬,這批彈藥物資就經意大利送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國。在這批彈藥中,主要就是難以通過陸路進行長途運輸的大口徑炮彈。

顯然,這裡面肯定有二百八十毫米與三百八十毫米新式穿甲彈。

這樣一來,兩艘“沙恩霍斯特”級的戰鬥力將明顯增強,甚至具備了與快速戰列艦直接抗衡的能力。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美英雙方都讓了一步,即英國皇家海軍不再要求美國海軍把兩艘“依阿華”級留在大西洋,而美國海軍則表示將留下兩艘“南達科他”級,並且在必要的時候再增派兩艘戰列艦。

正是如此,在十一月底,美國海軍就決定把已有的四艘快速戰列艦派往太平洋。

在確定兩艘“依阿華”級快速戰列艦,以及兩艘“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均能在一九四四年初服役之後,美國海軍做了調整,決定把八艘主力艦編在一起,在一九四四年初再派往太平洋。

對太平洋艦隊來說,這無疑是雪中送炭的天大好事。

雖然當時,太平洋艦隊最需要的不是快速戰列艦,而是艦隊航母,因爲能夠奪取制海權的只有艦隊航母,但是對於嚴重缺乏大型戰艦的太平洋艦隊來說,特別是在必須守衛夏威夷羣島的情況下,快速戰列艦也有極大的價值。說白了,即便快速戰列艦無法從中國海軍手裡奪回制海權,也能在岸基航空兵的配合下阻止中國海軍攻打夏威夷羣島,從而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

當然,關鍵是如何使用這些主力艦。

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179章 兄弟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206章 閃擊戰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8章 逃跑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章 大國角力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64章 無力迴天第498章 僵持第84章 核心之爭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170章 報道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68章 再接再厲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23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精氣神第94章 決戰在即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63章 火藥桶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609章 國防部第31章 外交家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84章 見好就收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3章 犧牲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06章 閃擊戰第51章 正面交戰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55章 虛與委蛇第66章 滅頂之災第34章 厲害關係第49章 戰略儲備第372章 誘餌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60章 盡力而爲第24章 航母熱潮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77章 創造機會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21章 大清首輔第32章 立場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243章 消耗品第187章 優勢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87章 生於憂患第3章 工業時代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62章 用人之道第8章 人間地獄第144章 大老闆第19章 事在人爲第71章 下基層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70章 報道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00章 堅持
第605章 裁軍壓力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587章 技術決定未來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179章 兄弟第525章 轟炸難題第192章 拖延戰略第306章 最後的決定第206章 閃擊戰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245章 錯誤連連第18章 逃跑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20章 軍火貿易第2章 大國角力第231章 悲劇命運第64章 無力迴天第498章 僵持第84章 核心之爭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170章 報道第65章 生存競賽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68章 再接再厲第93章 特殊任務第627章 應急手段第23章 將計就計第32章 精氣神第94章 決戰在即第114章 主動迎戰第63章 火藥桶第455章 死戰難免第84章 見好就收第302章 衝動與理智第178章 毫無顧慮第609章 國防部第31章 外交家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477章 再接再厲第84章 見好就收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21章 迎頭痛擊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53章 犧牲第273章 打破僵局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206章 閃擊戰第51章 正面交戰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35章 等待時機第92章 快馬加鞭第115章 虛張聲勢第55章 虛與委蛇第66章 滅頂之災第34章 厲害關係第49章 戰略儲備第372章 誘餌第115章 火力兇猛第60章 盡力而爲第24章 航母熱潮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77章 創造機會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14章 海軍之父第131章 抱陳守舊第21章 大清首輔第32章 立場第310章 勇猛精神第118章 勝券在握第328章 傳統精神第481章 討價還價第243章 消耗品第187章 優勢第232章 陌生的對手第87章 生於憂患第3章 工業時代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62章 用人之道第8章 人間地獄第144章 大老闆第19章 事在人爲第71章 下基層第334章 進軍東南第146章 主動權易手第418章 進佔英國第226章 越俎代庖第382章 坐以待斃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108章 一網打盡第107章 戰爭繼續第164章 圍殲殘敵第170章 報道第52章 奮戰到底第100章 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