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馬歇爾

在去跟馬歇爾談判之前,顧祝同徵詢了馮承乾的意見。

與他預料的一樣,馮承乾並不重視這次談判。在回電中,馮承乾明確提到,馬歇爾的身份是美軍全權代表,而不是代表美國聯邦政府,因此即便談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未必能夠兌現。

也就是說,不管談判結果如何,這次談判的意義都不是很大。

只是,中國軍方肯定不能拒絕談判。

原因很簡單,談判是結束戰爭的方式之一,也是爭取和平的積極表現,而中國軍隊所做的巨大犧牲都是爲了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至少這是中國軍方的政治口號,因此就不能拒絕爲和平多做一次貢獻。

二月十一日,顧祝同在魯志剛安排的幾名軍官的陪同下,乘飛機離開了邁阿密。

談判地點在弗裡德里克斯堡,即位於里士滿與華盛頓之間的一座小城鎮,正好位於中美軍隊的實際控制線上。

當時,這座城鎮在美軍控制之中,爲了進行談判,美軍讓出了半邊城區。

談判場所在鎮子西面的一處莊園內。

相差,這座莊園曾經屬於某個擁有上千英畝土地的大地主,而在南北戰爭期間,此人支持南軍,並且在羅伯特-李率軍攻打華盛頓的時候,爲南軍提供過幫助。戰爭結束前,北軍按照當時出臺的法律,徵用了這座莊園。在此之後,莊園多次易主,但是每一位主人都沒有好的下場。

當然,這些都是傳聞。

二十二日上午,顧祝同與馬歇爾進行了首次非正式會面,談判安排在二十三日上午正式開始。

這是顧祝同第一次見到馬歇爾。

與照片上的肖像相比,馬歇爾顯得更加消瘦一些,大概是長期勞累所致吧。

對馬歇爾。顧祝同也略有了解。

在美軍中,馬歇爾是一名政治家型的軍人,深得美國前任總統,也是把美國拉入這場戰爭的羅斯福的信任與賞識。羅斯福住在白宮的時候,幾乎把所有軍事事務交給馬歇爾,只是並非言聽計從。

從某種意義上講,如果馬歇爾的主張得到了全面支持。美國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一九四零年底,馬歇爾就明確提出。美國不應該急於參戰,哪怕日本會因此戰敗,因爲參戰本身對美國並沒有好處。相反,繼續保持中立對美國更有利,而且美國在保持中立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爲友好國家提供支援。更重要的是,美國呆在戰場之外,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日本與英國來削弱中國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等到這兩個最主要的對手精疲力盡之後,美國才應該參戰。

必須承認,馬歇爾很有眼光,戰略判斷力超越了所有人。

嚴格說來,羅斯福也非常清楚,美國繼續保持中立的好處,更明白馬歇爾提到的那些原因有多麼重要。

可惜的是,羅斯福是總統,而不是總參謀長。

在聽取了馬歇爾的意見之後,羅斯福還要面對英國與日本的首相。需要考慮得更加全面與深入。

結果就是,美國並沒有繼續呆在戰場外面。

戰後,很多人就認爲,如果美國沒有在一九四零年底做出參戰的決定,而是把參戰時間推遲一年,恐怕大戰將有另外一個結局。這就是,在這一年裡,美國不但能夠完成經濟、特別是工業上的戰爭調整。還能夠集中力量爲英國與日本提供足夠多的援助,讓這兩個國家堅持下去,而美軍則能夠充分做好戰爭準備。等到一九四二年初。當美國參戰的時候,美軍就沒有那麼容易被擊敗了。

顯然。這種觀點有一定的道理。

比如,美國海軍的“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就受到參戰影響,建造進度嚴重推遲,如果美國在一九四二年才參戰,那麼“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就有望一九四三年服役,而不是推遲到一九四四年底。更重要的是,美國在一九四二年參戰的話,中國海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一九四三年獲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樣一來,強大的“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就能趕上大戰期間最重要的海戰,在美國海軍遭受慘重損失之前發揮作用,而美國海軍就有機會在太平洋戰場上擊敗中國海軍。顯然,太平洋戰爭決定了整個大戰的結局,當美國海軍主宰太平洋之後,中國肯定會戰敗,而德意志第二帝國獨木難支,根本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擊敗美國,甚至難以擊敗英國。

在一九四二年,馬歇爾還提出了一個極爲重要的建議。

這就是,暫時放棄歐洲與北大西洋戰場,僅爲英國提供最基本的援助,把重點轉向太平洋,爭取首先在太平洋戰場上取勝。

按照他的建議,美國海軍將不再向英國派遣戰艦,特別是主力艦,僅在北大西洋上保留用於反潛護航的中小型艦艇。作爲彌補措施,美國將增加部署在英國的航空兵,特別是戰略航空兵,承擔更多的轟炸任務,並且擴大轟炸範圍,力求通過轟炸來削弱德意志第二帝國海軍構成的威脅。

要知道,馬歇爾在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美軍還沒有在太平洋戰場上戰敗。

也就是說,如果當時他的建議得到採納,美軍就不會這麼快的輸掉太平洋戰爭,也就有可能迫使中德進行停戰談判。

可惜的是,馬歇爾的這個建議再次被羅斯福否決了。

當然,並不是說羅斯福不知道太平洋戰爭的重要性,而是羅斯福不可能拋棄英國,更不能讓英國遭到戰敗的威脅。

別忘了,在一九四二年的時候,英國還絲毫沒有戰敗的跡象。

有趣的是,當時羅斯福還給馬歇爾安排了一個任務,即讓他去策劃反攻歐洲大陸的作戰行動。更有點難以理解的是,馬歇爾確實制訂出了一份反攻計劃,而且非常全面,成爲了接下來美軍登陸北非的基礎。

只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馬歇爾並不支持反攻歐洲大陸。

原因很簡單,美軍處於戰略劣勢,在太平洋上被動挨打,而德意志第二帝國已經打敗了西歐的法國,東歐的紅俄也快要戰敗了,美國的首要任務是保住英國,而美國陸軍動員的兵力根本不算多,還要在西南太平洋上保衛澳大利亞。這樣一來,根本沒有足夠的兵力用來反攻歐洲大陸。

在馬歇爾看來,在太平洋戰場上反敗爲勝之前,美軍都不可能發起戰略反擊。

也正是如此,馬歇爾才強調了太平洋戰場的重要性,而且一再建議向太平洋增兵,甚至必須爲此犧牲英國。

當然,軍事上的正確建議,在政治上不一定行得通。

到一九四五年,隨着英國戰敗,馬歇爾第三次向羅斯福提出戰略建議,而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向羅斯福提出建議了。

這就是,在還沒有徹底戰敗的情況下,與同盟國集團進行停戰談判。

根據美國的官方資料,當時羅斯福很有可能會採納馬歇爾的建議,可是最終依然把這個建議擱置了起來。

當然,這次不是需要考慮哪個盟國,而是同盟國集團已經公開表示,美國必須無條件投降,不然就將打到美國投降爲止。

顯然,在政治上,羅斯福不可能讓美國無條件投降,特別是在美軍還能打的情況下。

只是,羅斯福高估了美軍的戰鬥力。

羅斯福去世之後,杜魯門住進了白宮。

雖然與羅斯福一樣,杜魯門也極爲倚重馬歇爾,不但讓馬歇爾繼續擔任總參謀長,還讓他兼任了白宮首席軍事顧問。但是杜魯門也是一名政治家,而且算不上是老練的政治家,在很多方面都不如羅斯福,其中就包括聽取建議。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在一九四六年與一九四七年,馬歇爾先後兩次向杜魯門提出,美國已經到了必須投降的時候,如果不能想辦法在投降談判中爭取到一些利益,那麼美國將失去一切,甚至會在戰敗後遭到肢解。在第二次提出建議的時候,馬歇爾還提到,美國可以放棄所有投降條件,只需要保留一條,即在投降之後,必須保證美國的國土完整,即不得肢解美國。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這不算是一個過分的要求。

說白了,如果美國在這個時候提出談判,而且只保留這一個條件,那麼同盟國集團很有可能接受。原因很簡單,在一九四七年的時候,中德都沒有肢解美國的方案,其他成員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發言權,而中國顯然不會爲了肢解美國再犧牲掉上百萬官兵,德意志第二帝國則急於結束戰爭。

可惜的是,杜魯門把馬歇爾的建議當成了耳邊風,還反問馬歇爾,既然一九四六年就必須投降,而到了一九四七年還沒有投降,那麼誰能夠保證美國不能堅持到一九四八年、甚至是一九四九年?

顯然,馬歇爾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結果就是,在一九四七年,美國錯過了最後一次有條件投降的機會。

到了一九四八年,中國軍隊攻打了古巴,並且登陸美國南部地區,戰火燒到了洛基山脈以東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馬歇爾能做的,只是儘可能的讓美國免於徹底戰敗。未完待續

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8章 逃跑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79章 兄弟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3章 銀行集團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26章 夾擊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86章 相互妥協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29章 驟起波瀾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71章 恐慌第451章 登陸前第9章 被妞泡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596章 關鍵點第63章 體能極限第71章 恐慌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51章 攻守同盟第81章 內訌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613章 反差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53章 犧牲第35章 逼談第116章 追擊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42章 低調行事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45章 駕駛員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11章 突防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92章 等待機會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521章 難題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47章 不怕死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71章 恐慌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378章 覺悟第132章 時機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191章 大工程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581章 印象第66章 滅頂之災第596章 關鍵點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44章 大老闆第112章 找事做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31章 外交家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37章 看熱鬧第59章 深謀遠慮
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18章 逃跑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179章 兄弟第355章 左擋右支第13章 銀行集團第324章 尖端技術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24章 轟炸機的剋星第151章 醒悟太遲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26章 夾擊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51章 自我犧牲第224章 險象環生第86章 相互妥協第81章 好運與黴運第29章 驟起波瀾第519章 市區混戰第71章 恐慌第451章 登陸前第9章 被妞泡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438章 聲東擊西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228章 厚積薄發第214章 臨機應變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352章 快馬加鞭第49章 戰略儲備第134章 集體決定第29章 落荒而逃第470章 等待機會第213章 難以揣摩第210章 此消彼漲第177章 緊急行動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596章 關鍵點第63章 體能極限第71章 恐慌第106章 積極應對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51章 攻守同盟第81章 內訌第163章 外交努力第102章 搶先一步第172章 簡單任務第613章 反差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53章 犧牲第35章 逼談第116章 追擊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147章 最後的機會第464章 老友相見第42章 低調行事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543章 轟炸與登陸第245章 駕駛員第31章 技術投入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111章 突防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92章 等待機會第421章 勢均力敵第255章 力量倍增器第380章 致命錯誤第521章 難題第66章 滅頂之災第425章 明確目的第103章 大獲全勝第47章 不怕死第441章 雙贏合作第71章 恐慌第163章 禍不單行第378章 覺悟第132章 時機第480章 鉤心鬥角第191章 大工程第165章 炮擊臘包爾第520章 戰略轟炸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581章 印象第66章 滅頂之災第596章 關鍵點第564章 夢想與現實第144章 大老闆第112章 找事做第390章 最後的炮擊第258章 尼米茲猜想第90章 戰略關鍵點第31章 外交家第446章 兵貴神速第37章 看熱鬧第59章 深謀遠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