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走向戰爭

對帝國來說,最關鍵的不是俄國、也不是法國,而是英國的立場。

雖然馮承乾沒有參與陸軍作戰計劃的制訂工作,但是提爾皮茨做爲帝國海軍司令,能夠獲得一些與陸軍有關的消息。根據提爾皮茨瞭解到的情況,不管是小毛奇,還是協助皇儲制訂作戰計劃的魯登道夫,都沒有把俄國與法國放在眼裡。在這些陸軍將領看來,如果沒有外來援助,俄國與法國聯合起來都不是帝國的對手。小毛奇甚至認爲,只需要半年就能打敗俄國與法國。雖然魯登道夫沒有這麼樂觀,但是他也認爲,有把握在半年內擊敗法國、在兩年內擊敗俄國。

關鍵就是,法國與俄國能否獲得外來援助。

能夠爲法國與俄國提供援助的,只有北海對岸的英國。

六月三十日,帝國駐英國大使林克瑙斯基向英國外交大臣格雷提交了外交照會,並且與帝國全權代表的身份與英國進行磋商。

林克瑙斯基的任務很簡單:搞清楚英國的立場。

說得再簡單一些,就是德國與法國、俄國開戰之後,英國是否會參戰,而且以什麼方式參戰。

有趣的是,在最初的接觸中,格雷的答覆很合德皇的胃口。

按照林克瑙斯基發回來的消息,英國依然保持中立,不會介入歐陸衝突,更不會幫助法國與俄國。爲此,格雷給出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理由,即英國國會不會讓政府爲兩個非盟國而與德意志第二帝國開戰。

顯然,這條消息讓德皇、小毛奇、提爾皮茨等人鬆了口氣。

只是,馮承乾一點都不覺得高興。

在他熟知的歷史中,英國在大戰爆發前也表示將保持中立,可是等到大戰爆發,就立即改變了立場。甚至可以說,正是英國在外交上耍的手腕,讓帝國做出錯誤判斷,最終在最不恰當的時候發動了戰爭。

可惜的是,馮承乾的擔憂,並沒得到德皇的重視。

七月十日,小毛奇向德皇提交了經過修改後的作戰計劃,明確提出,在法國還沒有完成戰爭動員的情況下,有絕對的把握在六週之內攻下巴黎,迫使法國投降,然後把主力轉移到東部戰場,在半年之內打垮俄國。

這份計劃很有野心,在大體上也符合施利芬元帥制訂的總體戰爭計劃。

只是,最關鍵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即德軍不會借道荷蘭,而是直接從阿登地區進入比利時,在攻克列日要塞之後佔領布魯塞爾,再向南轉向,以大回旋的方式從北向南攻入法國境內。

在兵力配置上,同樣存在嚴重問題。

比如,小毛奇依然堅持在與法國接壤的邊境地區部署四十個師,牽制正面法軍,而不是僅僅部署十八個師。

萬幸的是,德皇有着豐富的戰爭經驗。

在審覈小毛奇提交的作戰計劃時,德皇明確提出,放在邊境線上的牽制兵力過多,必然導致主攻方向上的兵力不足,也就難以保證按計劃攻佔巴黎。至於借道比利時,德皇反而沒有提出反對意見。

顯然,在德皇看來,只要英國鐵了心要參戰,帝國陸軍是否借道比利時並不重要。

七月十一日,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弗朗茨再次致電德皇,希望德皇能夠在處置塞爾維亞的問題上採取更加強硬的立場,並且表示,如果能夠得到德皇的支持,奧匈帝國將無條件的支持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此事件上採取的任何行動。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德皇還能保持中立嗎?

當天晚上,德皇再次召開御前會議。

雖然只隔了十多天,但是帝國大臣們的立場發生了重大轉變。

大概是受英國外長格雷的答覆影響,在這次會議上,主張和平的大臣少之又少,大部分大臣都認爲有必要打上一場。

當然,話說的沒有這麼露骨。

很多大臣都認爲,通過懲戒塞爾維亞,在巴爾幹地區打上一仗,能夠打擊俄國,有效遏止俄國的擴張野心。

這些人都認爲,戰爭將侷限在巴爾幹半島地區,就像前幾次巴爾幹戰爭,只是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不會演化成歐洲大戰,更不可能對帝國構成生死存亡的威脅,即便打敗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

顯然,那些輕談戰爭的人,都把戰爭看得太簡單了。

對此,馮承乾的立場非常明確,即不打就不說,真要打的話,就要做好打一場世界大戰的準備。

不管馮承乾的建議是否對德皇產生了影響,帝國大臣的立場,直接決定了德皇的立場。

七月十二日,德皇回電奧皇,表示帝國將支持奧皇提出的所有合理要求,並且將協助奧匈帝國採取任何懲戒性行動。

當日,駐紮在德奧邊境地區的第九軍團就開始了動員行動。

得到德皇的許諾,奧匈帝國在薩拉熱窩事件上的立場變得愈發強硬。

只是,到這個時候,仍然有很多人認爲,可以通過外交途徑化解危機,戰爭仍然可以避免。

這個時候,最積極的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國、也不是俄國與法國,而是英國。

從某種意義上講,薩拉熱窩事件與英國沒有多大關係,至少表面上如此。如果英國像其外長承諾的那樣,在歐陸政策上保持中立,那麼不管戰爭是否爆發,與英國都沒有直接的利害關係。

顯然,事實並非如此。

七月十五日,格雷照會了德、奧、法、俄、意等國大使,提出召開國際會議,共同商討解決薩拉熱窩事件。

可惜的是,格雷的行動晚了一點。

準確的說,只晚了一天。

就在格雷發出外交照會的前一天,奧匈帝國皇帝批准了由總參謀長康拉德提交的軍事動員令,讓面向塞爾維亞的四十個奧軍師進入戰爭狀態,隨即就批准了康拉德制訂的進攻塞爾維亞的作戰計劃。

按照該計劃,在塞爾維亞拒絕了奧匈帝國發出的最後通牒之後,奧軍將發動進攻。

有趣的是,在格雷發出外交照會之後,奧皇延遲了下達最後通牒的時間,似乎仍然對和平抱有一線希望。

由此可見,奧皇並不想發動戰爭,只是想表現得更加強硬一點。

問題是,奧匈帝國進行軍事動員,哪怕只是針對塞爾維亞的軍事動員,也必然導致局勢惡化。

七月十六日,沙皇開始考慮是否需要針對奧匈帝國進行軍事動員。

雖然沙皇沒有立即採納由軍方提出的建議,但是奧匈帝國準備攻打塞爾維亞,將使沙皇別無選擇。

對那些熱愛和平的人來說,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雖然奧軍算不上是一支強大的軍隊,不管是官兵素質、裝備性能、制度體系,都遠遠比不上德軍,甚至連俄軍都不如,但是最多隻需要半個月,奧軍就能完成動員工作,到時候就算不想打,戰爭也會爆發。

事實上,根本等不了半個月。

在這個時代,戰爭動員就意味着戰爭。

普法戰爭之後,克勞塞維茨等戰略家提出了較爲完善的戰略軍事學說,極爲強調戰爭動員的重要性。在此之後的幾十年間,歐洲強國都通過軍事改革,建立了較爲完備的戰爭動員體制,以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最爲完善。由此產生了一個結果,即在歐洲大陸上,戰爭動員就意味着戰爭。原因很簡單,兩個實力相當的強國,完成了戰爭動員的能夠輕易擊敗沒有完成戰爭動員的。更重要的是,戰爭動員所需時間往往長達數個月,即便是一場局部戰爭,也需要十多天。結果就是,當兩個國家處於敵對狀態時,只要其中一個國家開始戰爭動員,就可以看做戰爭已經爆發。

正是如此,在奧匈帝國開始戰爭動員的時候,俄國的將軍們也吵鬧着要進行戰爭動員。

沙皇按兵不動,不是不知道奧匈帝國的動員行動已經對俄國構成了威脅,而是俄國進行戰爭動員,必然導致德意志第二帝國進行戰爭動員,然後是法國進行戰爭動員,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將導致一場全面戰爭。

顯然,俄國不可能等到奧匈帝國完成動員之後纔開始動員。

從時間上看,沙皇必須在七月二十日之前做出決定,不然俄國就不可能在奧匈帝國發動戰爭的時候完成戰爭動員。

也就是說,最遲到七月二十日,如果還沒有通過外交途徑解決危機,歐戰就會爆發。

接下來幾日,英國外交大臣格雷展開積極行動。

可惜的是,奧皇提出了二十一項要求,塞爾維亞當局只答應了其中十八條,沒有答應最爲重要的三條。

七月十九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下達了最後通牒。

按照要求,塞爾維亞必須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對奧匈帝國提出的懲戒要求做出答覆,不然奧匈帝國有權採取必要行動。

對俄國來說,奧匈帝國正式向塞爾維亞下達最後通牒,等於開戰信號。

當天,沙皇批准了俄軍總參謀部提交的動員令,只是做了修改,即僅針對奧匈帝國進行戰爭動員。

隨後,沙皇還致電德皇,表示俄國對德意志第二帝國並無惡意。

問題是,這能消除德皇的疑慮嗎?

雖然沙皇尼古拉二世是德皇腓特烈三世的外甥,但是這種皇室間的親戚關係,根本比不上國家間的厲害關係。

顯然,沙皇的保證沒有半點作用。

第92章 快馬加鞭第86章 圍攻第458章 激戰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7章 重工業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212章 出動第142章 南下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38章 讓步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57章 錢第285章 目的第416章 解脫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36章 反擊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58章 激戰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32章 總統特權第486章 預警機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395章 爭取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459章 強攻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8章 逃跑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68章 不放棄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74章 僥倖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607章 放權第53章 倒計時第94章 混血兒第58章 面對偉人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看熱鬧第127章 不支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75章 出發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1章 撲空第199章 改造第607章 放權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84章 圈套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451章 登陸前第94章 航空力量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54章 南下第243章 消耗品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474章 各有所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51章 正面交戰第68章 倒計時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61章 下馬威第122章 投降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16章 追擊第79章 偷襲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72章 相識恨晚
第92章 快馬加鞭第86章 圍攻第458章 激戰第253章 進軍澳洲第146章 按兵不動第224章 一個人的戰爭第7章 重工業第106章 虛假的和平第212章 出動第142章 南下第27章 冷眼旁觀第138章 讓步第583章 威脅與合作第57章 錢第285章 目的第416章 解脫第158章 接二連三第436章 反擊第23章 最後的陣地第458章 激戰第573章 出其不意第619章 戰火熄滅第32章 總統特權第486章 預警機第44章 萬不得已第154章 結局已定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20章 以小搏大第395章 爭取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516章 轉向西進第111章 戰略失誤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195章 兩手準備第557章 陣地爭奪戰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459章 強攻第44章 新興強國第18章 逃跑第49章 職責與責任第193章 時代奇蹟第91章 棟樑之才第194章 主動攔截第68章 不放棄第427章 不再後退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20章 衰落的帝國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152章 正面決戰第74章 僥倖第391章 些微遺憾第607章 放權第53章 倒計時第94章 混血兒第58章 面對偉人第522章 精確轟炸第136章 未雨綢繆第37章 看熱鬧第127章 不支第229章 空中霸主第215章 急功近利第396章 一再推遲第75章 出發第602章 首腦會晤第111章 行動結束第21章 撲空第199章 改造第607章 放權第365章 急功近利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84章 圈套第10章 利益同盟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451章 登陸前第94章 航空力量第80章 全速北上第454章 南下第243章 消耗品第500章 深入內陸第474章 各有所第183章 雨季攻勢第89章 聯合進攻第100章 拖家帶口第51章 正面交戰第68章 倒計時第141章 巨大代價第369章 禍起蕭牆第61章 下馬威第122章 投降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95章 火速收場第27章 奉陪到底第116章 追擊第79章 偷襲第157章 搶先攻擊第109章 充分準備第340章 偵察干將第72章 相識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