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英烈祠
安大郎說道:“那竇家確實是權勢滔天啊!你講講具體情況吧。”
魏 宏業繼續說道:“.一公:竇融曾任東漢大司空;兩侯:竇融爲安豐侯,竇固爲顯親侯,三公主:內黃公主、沘陽公主、涅陽公主。
竇憲的祖父竇穆,因爲這權勢,那是相當的囂張。他的封地離六安國比較近,就想佔據六安,強迫六安侯劉盱休妻,改娶自己的女兒。這種明目張膽的行爲激怒了當政的漢明帝。漢明帝將竇穆免官,幾年後,又將其連同竇憲的父親竇勳、叔叔竇宣一起下獄,賜死於獄中。
這樣,竇憲很小就成了孤兒。”
崔道述問道:“那竇憲後來是怎麼發跡的?”
“雖說竇憲是孤兒,但家大業大,生活仍然過得相當優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和其他富家子弟在吃穿用度上沒有什麼不同。要說差別,就差別在少了家長的管教,小小年紀,天不怕,地不怕,爲所欲爲,無惡不作,成了一代混世魔王。而且,內心極度扭曲,睚眥必報,仇視世人,放拓不羈。竇憲有兩個妹妹,大妹長大後成了漢章帝的皇后,小妹也成爲了漢章帝的嬪妃。這樣,竇家很快又興旺發達起來了。
竇憲先後任侍中、虎賁中郎將,弟弟竇篤則任黃門侍郎。竇憲在朝中橫行霸道,足令王公側目。面對竇氏家族的胡作非爲,很多正直之士看不下去了,紛紛上書彈劾。對這些彈劾,竇憲根本不當回事兒。他表現得比祖父竇穆還霸道,直接霸佔了沁水公主劉致的莊園。沁水公主是光武帝劉秀的女兒,漢明帝的妹妹,漢章帝的姑姑,竇憲霸佔了她的莊園,只能用一個詞來形容:無法無天。漢章帝知道了此事,也不過切責幾句,讓他把莊園歸還公主,僅此而已。
不久,漢章帝駕崩,竇憲的妹妹竇皇后升格成了竇太后,竇憲的時代來了!
竇憲內主機密,外宣詔命,威權薰天,一時無兩。在漢章帝的葬禮期間,竇憲做了一件很有性格的事:殺死了齊殤王劉石的長子都鄉侯劉暢,並嫁禍於劉石的次子利侯劉剛。劉暢和劉剛都是光武帝兄長劉縯的曾孫,來頭不小,竇憲把事情搞得很大。竇太后爲了給天下人一個說法,不得不把竇憲禁閉在內宮之中,聲稱要大義滅親。
話雖這樣說,但畢竟是親哥哥,竇太后怎麼捨得說殺就殺呢?她積極想辦法,想給哥哥找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妹妹的眷顧之情,竇憲充分感受到了,感激涕零之下,也跟着一起想辦法。皇天不負有心人。開罪的機會,很快就被兄妹倆找到了。”
“什麼機會啊?”安大郎問道。
“笨蛋,肯定是匈奴內亂唄。”那喆譏諷道。
安大郎對那喆晃晃拳頭,他馬上就老實了。
魏 宏業接着說道:“匈奴內亂後,竇憲嗅到了裡面的戰機,也找到了將功贖罪的機會。他向竇太后毛遂自薦,聲稱自己願意統軍北伐匈奴,以贖死罪。有大臣反對,說,夷情反覆無常,其力量強時即侵凌弱者,力量弱時即向強者臣服。自漢興以來,國家數度征伐匈奴,空耗無數人力物力。現在,我朝得已經得到鮮卑歸順,鮮卑新銳之師,斬獲匈奴萬數,夷虜相攻,漢坐享大功,不費一兵一卒。而如若聽信南匈奴之策,讓其吞併北匈奴,則鮮卑人必然受到限制。鮮卑外不能侵掠匈奴,內不能向漢朝請功,必然侵掠漢邊境。竇太后爲了讓兄長建功,屏蔽掉了這些反戰論調,於章和二年(公元88年)秋天,任命竇憲爲車騎將軍,佩金印紫綬,合上南匈奴的部隊,征伐北匈奴。”
魏 宏業講的口乾舌燥,就停下來,喝了幾口水。
安大郎聽到要打仗了,馬上興奮不已,“二哥,你趕快講啊,我都要急死了!”
魏 宏業笑罵道:“你急個什麼勁,讓我歇一歇,馬上就講。”他又喝了一口,放下杯子,繼續說道:“第二年(公元89年)六月,竇憲兵分三路,分別從朔方雞鹿塞、滿夷谷、翩陽塞出師,分路合擊,約定在涿邪山會師,以期殲滅北單于之軍。
竇憲所率大軍在稽洛山與北匈奴單于遭遇。
爲了將北單于驅逐到涿邪山,以便由三路大軍合圍,一舉全殲,竇憲發一萬餘精銳騎兵與北匈奴單于展開大戰。
出乎意料的事發生了。
北匈奴軍飽受飢餓之苦,士氣低落,軍心煥散,根本經受不起漢軍的猛擊。北匈奴軍一敗塗地,北單于在亂軍中落荒而逃。竇憲整軍追擊,直追殺到私渠比鞮海,斬殺匈奴名王以下一萬三千人,生擒者甚多,還俘獲了各種牲畜百餘萬頭。而由大部落副王、小部落王率衆前來投降的,先後有八十一部、二十餘萬人。
想當年,戰神霍去病進擊祁連山,每次所俘不過數萬人。竇憲這一役之功,卻遠超前輩英雄。以後的事實證明,竇憲此戰的戰果之盛,非但空前,而且絕後。北單于既已遠遁,竇憲派人攜帶金帛沿路尋找、招降北單于。不久,漢軍就在西海上找到了北單于的蹤影,於是散發傳單,誘以重利,實施招降。
北匈奴人心離散,北單于自覺無路可逃,只好接受投降,願意前往洛陽拜見漢天子,並仿效當年呼韓邪單于歸漢的先例,做漢的藩屬,保國安民。這麼一來,涿邪山就不必去了,竇憲、耿秉率軍出塞三千餘里,登上北匈奴腹地燕然山。”
魏 宏業停頓了一下,見屋子裡的人們都聚精會神的聽着,就微微一笑,繼續講道:“當年,霍去病率兵長襲兩千裡,深入漠北,追殺匈奴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以及匈奴高官八十三人,仍然馬不停蹄,一直追殺到狼居胥山,築壇祭天,威武還師。竇憲效仿前人,在巍然屹立的燕然山頂上,不但祭天,還讓一代文豪班固寫了碑文,刻在石碑上,記載此次征戰的豐功偉績,振大漢之天威。
此地距離邊塞將近3千里。斬名王以下1萬3千級,獲得戰利品馬牛羊駱駝一百多萬頭。而北匈奴貴族聞犢須,日逐,溫吾,夫渠王柳緹等八十一個部落率衆歸降,前後約20餘萬人。
這千秋不朽的赫赫功勳,真是壯哉雄哉。竇憲與部衆登上燕然山,在山上立刻石碑,令大史學家班固作銘文記載漢家的功業威德。”
半天沒說話的杜大雷說道:“我知道,《漢書》就是班固寫的嘛。那可是大才啊!他竟然去拍竇憲的馬屁了,真是讓人想不到。”
趙子重見好好的會議變成了百家講壇,就站起來說道:“各位,我們是不是跑題了?還有許多事情沒有決定呢。我們還是先開會吧,等事情都商量完了,我們再繼續閒聊好不好?”
於是大家繼續開會,決定馬上着手恢復生產,重建被暴雨沖毀的鹽田,道路,農田等設施。
崔道述提議道:“給大家發一些錢吧,名義就是高溫補助,讓飽受傷痛的人們也高興一些。”
大家並無異議,決定每人發三貫錢的紙幣。
安大郎問道:“兄長,護衛隊戰死的兄弟,還有受傷的兄弟,是不是應該給一些補償?”
趙子重一拍腦門,“我都被杜大雷氣糊塗了,把這件事情給忘了。護衛隊不是有條例嗎?就比照執行吧。”
安大郎問道:“兄長,護衛隊的條例規定,戰死的每人五十貫撫卹,傷殘的每人三十貫,以後每月給三貫錢,直到死爲止。可大部分戰死的兄弟都沒有家眷,我們把錢給誰啊?”
大家的心情都很沉痛,護衛隊的小夥子們,絕大多數都是流民,家裡的人都已經不在了。他們都還沒有娶妻生子,連個繼承香火的人都沒有。
崔道述站起來說道:“我們應該修一座英烈祠,以供奉戰死的護衛們,每天爲他們燒香祈福。”
大家都說這個辦法好,於是決定先調撥一部分物資,馬上讓胡水洋開始施工,儘快的修建好英烈祠。
趙子重問道:“老胡,再過幾天就是七月十五了,你能不能修好啊?”
胡水洋斬釘截鐵的說道:“沒有問題,我可以讓工人和工匠們晝夜不停的施工,一定可以按時完成。”
那喆問道:“老胡,你是要做黑心包工頭啊?這樣不得把大家累死啊?”
胡水洋搖搖頭說道:“你誤會了,我是讓他們三班倒,大家分成三個班組,輪流幹活,不會累着工人們的。”
“三班倒,這個詞很新鮮啊,是誰先搞出來的?”樑大官人好奇的問道。
“是在鍊鐵作坊先實行的辦法,魏先生弄出來的。”
魏 宏業站出來解釋道:“我們鍊鐵作坊,如果每天早上生火鍊鐵,晚上熄滅爐子,就太浪費石炭了。所以我把工人分成三個班組,每個班組工作四個時辰,這樣就可以人歇爐子不歇,充分的節省了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