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定計(一)

第二十六章 定計(一)

安大郎問:“武松是誰?”

“武松是我們家鄉的一個豪俠,曾經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不過那時他二十多歲。比不過李存孝。”

“可惜不能和他較量一番。”

“大郎,你接着講啊!”

“我祖父是李存孝的私生子,李存孝出事時,他的好友帶走了我祖父。後來他們隱居起來,祖父恢復了安姓,但武藝傳了下來。我自幼隨父習武,後劉崇稱帝,建立漢國,到鄉下徵兵,我就從軍了。後經歷過無數戰陣,殺敵上百,高平之戰也立下大功。可統兵大將嫉賢妒能,不但不提拔於我,還處處打壓。我氣憤之下逃離了軍隊,因父母已亡故,家中沒有親人,我聽說江南富庶,遂南下杭州。後因家主賞識,就來到崔家。”

崔道述擺擺手:“以後叫我七弟,不要叫家主。”

“那怎麼行,某家不能造次。”

“以後你能成爲絕世名將,做你的兄弟,我很榮幸。我希望能等到你名震天下的那一天。”

安大郎有些感動,用力的點點頭。

那喆推了杜大雷一下,“李存孝是誰啊?你們給我講講唄?”

“李存孝,代州飛狐人,本姓安,名敬思,突厥族沙陀部落人。武藝非凡,勇猛過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是唐末五代第一猛將。 據說李存孝在十幾歲時爲救父親,赤手空拳把一隻惡虎打死。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衆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爲‘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個。古人言‘王不過項,將不過李!’項,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羽;李,指的就是李存孝。

史書記載他‘驍勇冠絕,常將騎爲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他天下無敵,人稱飛虎將軍。野史中曾說李存孝引領十八騎攻取了長安,雖說是誇張之詞,但也能看出李存孝的勇猛。”

衆人悠然神往,回想李存孝當年的英姿,鮑里斯羨慕的說道:“大郎,你力氣驚人,肯定是繼承了你們家族的傳統,你們家遺傳基因太霸道了。”

“什麼是遺傳基因?”安大郎不明白。

“就是家族的血脈。李存孝天生神力,經過幾代傳到了你身上,就叫遺傳。”

大家聊了一會,就散了。

第二天,崔道述拜託安大郎去護衛崔家的一支商隊,因爲這支商隊需要運送大量白酒到南唐,這條路上經常出沒盜匪,需要高手坐鎮。估計來回需要十多天。

黑板和粉筆做好了,姜五娘開始教孩子們識字,杜大雷有些惡趣味,他找了幾根木棍,送給姜五娘,讓她狠狠抽不認真學習的孩子。姜五娘瞪了他一眼,把木棍扔了。

崔道述派僕役將五人請到書房,大家坐下後,他開口說道:“我是故意支開安大郎的,我們幾個這幾天要閉門開會,制定今後的規劃,大郎在這會很不方便。”

大家並無異議,魏 宏 業發問:“你先介紹一下崔家的情況吧,好讓我們心中有數。”

“ 我們崔家是‘清河崔’的一支,唐末天下大亂,中原混戰不休,崔家先祖爲躲避戰亂,舉家南下,來到此地定居,現崔家有六房嫡脈,旁系衆多,整個家族人口有三百多人。”

“清河崔是怎麼回事,很有名嗎?”鮑里斯問道。

“清河崔氏在春秋時乃齊國公卿之一,至西漢時居住在清河郡,東漢以後成爲山東望族,其中崔琰曾投曹操門下。北朝隋唐時與博陵崔氏、隴西李氏、趙郡李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並稱爲‘五姓七家’。

唐代崔氏仍然顯赫,有二十多人做過宰相。唐初官員修訂《氏族志》,把崔氏列爲第一,唐太宗知後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無顯官,又無人才,憑什麼列爲第一?難道我李氏貴爲天子,還比不上崔氏嗎?’下令改以皇室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長孫氏第二,崔氏與其他山東士族列第三。雖然如此,崔氏仍爲士族高門。”

“這絕對是牛得不行的超級大家族,要是在現代社會,什麼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統統不在話下。也就羅斯柴爾德家族還差不多。”杜大雷又開噴了。

“現在崔家分六房,總資產大約七八十萬貫。長房資產在二十七萬貫左右,我個人名下的財產有十四萬貫,大多都是田地,商鋪等不動產。現金只有六萬貫左右。”

杜大雷用羨慕的眼光看着崔道述,“哥們,你纔是大土豪啊!讓我算算,六萬貫就是六千萬文,差不多就是六千萬人民幣,太有錢了,要不要哥哥我幫你花點啊?”

“別打岔,說正事呢。”趙子重思索着,“現在我們最好是能找到一個地方,作爲基地,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發展,儘快壯大實力,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

“找地盤啊,廣東行不行?”

“我看福建挺好。”

“廣西”

“四川”

崔道述眉頭一皺,“我認爲在大陸找地盤不可取,唐末五代混戰了差不多百年,這時各國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挺強的,我們這幾個人,還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那就找遠離大陸的地方,澳洲怎麼樣?”

“太遠了,並且那地方現在太原始了,簡直就是蠻荒之地,有什麼好東西也運不出來。”

“近點的,菲律賓。那地方物產豐富,金子、銅礦都很多,水稻能種三季。”

“可以考慮。列入備選名單。”

“海南島怎麼樣?”

“也不錯。”

“我看臺灣好。”

“臺灣是比海南強一些。”

大家議論紛紛,崔道述咳嗽一聲,“我有一個想法,說出來大家聽聽。我穿越過來六年了,起初也有自立爲王,闖一番天下的想法。就派人打聽周邊的消息,反覆思考如果要弄一塊地盤,在哪裡最合適。我認爲菲律賓,臺灣,海南現階段都不合適,因爲距離有些遠,運輸人員、物資時間長,消耗大,太不划算。另外這幾個地方現在人口很少,還處在蠻荒狀態,熱帶疾病橫行,光是瘧疾就夠我們受的。所以我認爲現階段舟山羣島是最合適的。”

他喝了口茶,接着說道:“舟山羣島離明州很近,大多數島嶼乘船一天就能到達。有利於快速運輸人員和物資。氣候很適宜,而且有些島嶼是無人居住的,如果我們鼓搗一些先進的東西,利於保密。另外舟山漁場的海產非常多,我們那個時代海鮮多貴啊,現在不吃白不吃。”

大家都笑了,趙子重有些疑問,“舟山是不是離大陸近了點?吳越國現在的軍事力量怎麼樣?如果我們在舟山發展,能不能威脅到我們?”

“吳越國幾十年來很少打仗,陸軍有七八萬,但戰鬥力不行。水軍還可以,大約有船千艘,人員一萬多。”

“一千艘船,這麼多啊!”

“大多是內河船,海船也就二三百吧。”

“那也不少了,螞蟻多了還咬死象呢。”

崔道述接着介紹情況:“吳越國在明州有水寨,有戰船幾十艘,人員二千多。設水軍統領一人管理。我們先期要儘量瞞住明州水師,我的想法是與他們的各級軍官接觸,用金錢賄賂,讓他們睜一眼閉一眼,不要爲難我們。”

“這是個辦法,可以去試試。如果我們在舟山立足,大家看先搞什麼東西出來比較合適?”

“玻璃,鏡子。”

“肥皂”

“香水”

“炸藥”

趙子重捏捏眉心,“好了,一個一個說,要具體的規劃,不要瞎嚷嚷。還玻璃,鏡子,你們誰能造出來啊?”

衆人面面相覷,都不吭聲。鮑里斯打破沉默:“我有個想法,前年我陪女朋友回她的家鄉寧波休假,她帶我去舟山遊玩。在衢山島上看到了大片的鹽田,許多人在曬鹽。”

“啊!”崔道述興奮的大喊,“我怎麼沒想到呢!鹽在這個時代可是大殺器啊!”

那喆疑惑的問:“怎麼鹽很值錢嗎?”

“現在明州鹽價在50--70文一斤,相當於五六十元人民幣一斤,你說值錢不?”

“這也太誇張了吧,怎麼這麼貴啊!”

崔道述解釋道,“現在都是煮海爲鹽,分制滷和煎煮兩個工程。約計一擔滷水須挑原料鹹泥四、五擔,又須挑三、四十擔海水灌溜而成。集聚足量滷水後,始砌盤煎鹽。煎鹽設備分鐵盤、篾盤、鐵鍋。盤後另設數鍋,利用餘熱溫滷。煎煮時間約1-2.5小時。一盤既成,再注滷續煎,迭次循環,晝夜不熄火。4-10日後伏火,稱爲“一造”。他日開煎,重新砌盤。煎煮時期,鹽民從制滷到煎鹽告成,終年驅妻逐子,舉家登場,含辛茹苦,似牛如馬,真是一顆一粒皆血汗凝成。而且官府還要收取重稅,所以現在的鹽價極貴。據說內陸地區有的地方鹽價高達二三百文一斤。”

第四百零三章 李繼隆第四百二十二章 堵門第四百二十章 沈玉奴第三百四十四章 獲救第一百九十四章 救災和重建第四百四十一章 摧枯拉朽般的戰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期貨的妙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團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建設開始第四百五十七章 傅紅玉的當頭棒喝第五十三章 鹽田第四百一十五章 忽悠趙大第四百三十章 汴梁大雨第四百零六章 滿庭芳第二十六章 定計(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兄弟齊聚第九十二章 水泥的效果第四百三十一章 慘絕人寰第三百七十二章 神藥頭孢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暴即將來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家宴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宴(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忽悠李繼隆第二十九章 大家一起逛明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狗兒的宏願第十六章 伏擊匪徒(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蝶戀花第二十三章 激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板甲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秋夜宴(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岱山西島第三百四十二章 衛生是個大問題第二十六章 定計(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進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沙門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岱山西島第二十三章 激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錢弘俶投降第二百五十章 買酒樓第二百七十五章 蒲城章氏準備服軟第四百二十章 沈玉奴第一章 都是流星惹的禍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耀武軍譁變第九十八章 荒島求生記(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見沈玉奴第三百二十八章 蒙古和女真第三百六十七章 牽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野豬第二百一十一章 商議抓捕海盜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備婚事第五十六章 崔道述的大禮包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子重要結婚第八十九章 上元節晚會(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死相依第一百八十章 樑瑋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武雙全的章楶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月幾時有第二十五章 結拜第一百六十六章 踢球變鬥毆第一百零一章 吊裝牀弩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英烈祠建成第三百四十四章 獲救第八章 發現土著部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那喆高燒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彬的震驚第七十五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擊水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備婚事第一百零五章 崔道述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沈玉奴第三百一十五章 送別第三百二十章 賺錢的路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發現土著第四十章 拍賣會(三)第四百六十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章 圍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期貨的妙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金齏玉膾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一)第九十六章 荒島求生記(二)第三十六章 樣板房第一百二十章 酒樓殺人第二百零六章 襲擊營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登陸舟山島第二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泰欽登島第二百二十三章 樑家的女人們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宴(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士彠第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三章  損失嚴重第一百三十二章 冰山融化了第十三章 黃龍府第二百八十章 烤鴨第一百零八章 土高爐
第四百零三章 李繼隆第四百二十二章 堵門第四百二十章 沈玉奴第三百四十四章 獲救第一百九十四章 救災和重建第四百四十一章 摧枯拉朽般的戰鬥第二百四十九章 期貨的妙用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團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三章 建設開始第四百五十七章 傅紅玉的當頭棒喝第五十三章 鹽田第四百一十五章 忽悠趙大第四百三十章 汴梁大雨第四百零六章 滿庭芳第二十六章 定計(一)第四百五十二章 兄弟齊聚第九十二章 水泥的效果第四百三十一章 慘絕人寰第三百七十二章 神藥頭孢第一百八十七章 風暴即將來襲第三百九十一章 家宴第二百四十五章 夜宴(八)第四百一十八章 忽悠李繼隆第二十九章 大家一起逛明州第一百八十九章 狗兒的宏願第十六章 伏擊匪徒(一)第二百五十六章 蝶戀花第二十三章 激戰(二)第一百三十章 板甲第二百九十七章 中秋夜宴(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岱山西島第三百四十二章 衛生是個大問題第二十六章 定計(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進城第四百三十九章 沙門島第二百八十六章 談判團第一百七十七章 岱山西島第二十三章 激戰(二)第四百五十一章 錢弘俶投降第二百五十章 買酒樓第二百七十五章 蒲城章氏準備服軟第四百二十章 沈玉奴第一章 都是流星惹的禍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四章 耀武軍譁變第九十八章 荒島求生記(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見沈玉奴第三百二十八章 蒙古和女真第三百六十七章 牽手第三百四十三章 野豬第二百一十一章 商議抓捕海盜第一百四十七章 進宮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備婚事第五十六章 崔道述的大禮包第一百五十七章 趙子重要結婚第八十九章 上元節晚會(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死相依第一百八十章 樑瑋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七章 文武雙全的章楶第二百二十六章 明月幾時有第二十五章 結拜第一百六十六章 踢球變鬥毆第一百零一章 吊裝牀弩第三百九十九章 進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英烈祠建成第三百四十四章 獲救第八章 發現土著部落第二百七十一章 那喆高燒第四百七十五章 曹彬的震驚第七十五章 伏擊第四百四十三章 攻擊水寨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備婚事第一百零五章 崔道述來了第四百二十章 沈玉奴第三百一十五章 送別第三百二十章 賺錢的路子第三百四十八章 發現土著第四十章 拍賣會(三)第四百六十章 審問第四百四十章 圍攻第二百四十九章 期貨的妙用第二百五十三章 金齏玉膾第三十八章 拍賣會(一)第九十六章 荒島求生記(二)第三十六章 樣板房第一百二十章 酒樓殺人第二百零六章 襲擊營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登陸舟山島第二百六十四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三百一十一章 泰欽登島第二百二十三章 樑家的女人們第二百四十四章 夜宴(七)第二百三十六章 武士彠第二第三百九十一章 家宴第一百九十三章  損失嚴重第一百三十二章 冰山融化了第十三章 黃龍府第二百八十章 烤鴨第一百零八章 土高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