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

換言之,這是哲學基礎。

而今日李曄觸碰到的帝道第三重境界的氣息,更像是方法.論——成就帝業的方法.論。

即掌控民心,令萬衆爲己所用的方法。

帝王成就大業,自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帶着許許多多的人共同奮鬥。而若是能令天下人都隨其奮軀,那麼不能成就帝業纔有鬼了。現在李曄明悟的,就是如何讓萬衆爲他所用。

即控制民心的方法。

成爲一個合格的帝王,需要精通很多方法,但讓萬衆齊心爲己所用的方法,無疑是最爲基礎的。沒有民衆的跟隨,就沒有帝王的存在。

李曄殺大當家、得到隊伍指揮權的過程,無疑是掌控萬衆情緒和思想的方法體現。

在李曄的意識中,不可描述的虛無之處,晦暗中有一扇古典滄桑的大門。他站在門外,看到大門上有一道龍紋,刻畫的是龍翔九天之圖,而在龍紋之下,則是萬里江山無數軍民。

現在這扇門的龍身,已經點亮了三個節點,門也開到了三四成的程度。

他嘗試走進這扇透出耀眼光芒的門,眉心處的天機畫卷無聲打開,只一步,就踏了進去。

眼前的景象再熟悉不過,腳下就是平盧五州之地,向北而望,可見山川縱橫,城池、村舍星羅棋佈,無數螞蟻大小的軍民分佈其間,儼然大唐北方疆域。

在李曄的仙園中,除卻平盧五州之地外,其他地域都是透明的。

而現在,李曄站在北方疆域的上空,心念一動,體內的龍氣竟然離體飛出,翱翔九天,發出高亢的吟叫。

與此同時,龍氣如日,散發出亮眼的青光,普照大地。那些星星點點的青芒,兀一落到疆土上,便讓疆土凝實了一分。

疆土上漸漸亮起無數顏色不同的星點,白色,黃色,赤色,各不相同,分佈在各個地方。點連成線,線連成面。李曄心有所感,那每一個光點,就是一個完全效忠於他的官、軍、民。

而在這些光點中,有些特殊的存在,本身還散發出一團光暈,好似具備影響周圍不亮的那些暗點的力量。

......

河東,太原城。

節度使府內,李振正在處理政務,書案上的案牘堆成小山狀,而且還不止一座,這將李振都整個擋在裡面。

李曄離開平盧的時候,已經任命李振爲河東節度使,現在他要主管河東一切軍政事務。

新得之地,要治理起來自然是千頭萬緒,李克用一黨的餘孽要甄別、剪除,山中賊寇要消滅,苛捐雜稅要廢除,水利灌溉設施要修繕,許多流民要安置......特別是要把平盧的施政措施,在河東全面推行,工程巨大。

油燈還未燃盡,晨光已經透過窗紗,撒在了書案上,沉浸在政務中的李振竟然沒有立即察覺。直到幾名丫鬟將早點送過來,叫了他好幾遍,他才擡頭回過神,驚覺竟然又是一整夜過去。

放下毛筆,李振來到餐桌前就餐。

通房丫鬟一面服侍,一面不無心疼的柔聲勸道:“廉使勤於政事,奴家本來沒資格多說什麼,但廉使總該憐惜自己的身體纔是。要是廉使病倒了,河東的政事不就要被耽擱?”

李振看了丫鬟一眼,微微笑了笑,“怕不是政事被耽擱,而是某些人的事情被耽擱了吧?”

作爲儒家士子,李振早已是文師境界,距離文宗也不過一步之遙,雖然儒家士子的修爲不在身體強悍、戰力出衆這些層面,但幾天不睡覺還真沒什麼影響。

丫鬟的目光觸及到李振揶揄的笑容,臉立即紅到了脖子根。被對方當面點破心裡那點小算盤,她羞臊得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偏偏李振還老不正經的一直看着她,這讓丫鬟只能落荒而逃,“廉使自個兒吃吧,奴家退下了!”

作爲李曄的左膀右臂,李振這些年忙於政事,常常通宵達旦,無暇娶妻,府上並無女主人,最“親近”的也只有幾個通房丫鬟罷了。

雖然是丫鬟,但也都是出自書香門第的閨秀,不僅懂得詩書,跟李振有共同話題可以聊,而且性子也婉約,懂得體貼知道疼人。

這都是李曄爲李振精挑細選的。

作爲一個合格的主公,李曄當然知道爲自己的臂膀多想想。

上午是坐鎮政事堂的時間,李振每日要頒佈什麼政令,召開什麼會議,或是下面的官員要彙報請示什麼工作,都在政事堂進行。

用完早餐,李振就到了政事堂。巳時時分,他正跟一名官員交流着什麼事,忽然心有所感,擡頭看向門外天空,眼中滿是震動之色。

他的震動是如此強烈,以至於丟下正在說話的官員,直接掠出房門,飛上屋頂,向東邊天空凝望過去,細細感應。

越是聚精會神的感應,李振心頭的震動就越強,不僅是他,官署裡那些儒家士子,但凡境界到了文士的,全都奔出了房門,來到院中向東天觀望。

“廉使,這是怎麼回事?”節度使府的長史來到李振身後,不無震驚的問道。

“看來大家都感應到了,那是殿下的氣息。”

李振默然片刻,目露思索之色,“但是奇怪的是,殿下的氣息裡,卻帶着一股再明顯不過的帝王之氣......殿下英姿非凡,之前身上就有這種氣質,但說到底也只是氣質而已,現在卻能形成氣息釋放出來?”

長史疑惑的問道:“可是殿下分明不在大唐,他的氣息怎麼會遠傳千里,讓我們這裡都如此清晰的感應到?”

這個問題李振也無法回答,他凝神靜氣,閉目感應。須臾,他睜開眼,眸中的震驚之色更濃:“本使竟然......感覺到自己的修爲,在方纔這一瞬,有莫大的精進?!就好像平白多了一股力量,推着本使的修爲往前......”

作爲文師,李振的道德文章,足夠教化一城之地的百姓,讓他們仁愛良善。但是現在他分明感覺到,他文章的輻射範圍,在剛剛這個瞬間,擴大了有足足兩成!

長史連忙也凝神感應,片刻就失聲道:“下官的修爲,竟然也精進了?!下官感覺自己文章的力量,提升接近兩成!廉使,這是怎麼回事?”

李振沉眉斂目,帶着崇敬之色鄭重道:“看來殿下在妖族領地,遇到了了不得的機遇,我們才能跟着獲益......只是這種事情,本使聞所未聞,殿下,究竟得到了什麼?”

思索了片刻,李振也沒想出個所以然。

不過他到底是節度使,知道這個時候該做什麼,於是下令:“傳令:太原城官吏中的所有儒家士子,一個時辰後,到政事堂集結,本使有重要指令傳達!再令:河東所有官吏中的儒家士子,但凡修爲達到文士的,半月內前來節度使府述職!”

長史知道事關重大,連忙領命。

一個時辰後,政事堂內外,聚集了百十名官吏。

李振在主位上環視衆人:“想必一個時辰前,大家都感應到了殿下氣息中蘊含的力量,諸位的修爲也有不同程度增長,此事乃是絕密,不得外傳,泄密者斬!”

“本使令,自即日起,以一月爲限,諸位將手頭政務移交同僚,各自前往太原府轄下的各縣、鄉,傳政佈道,教化百姓,宣揚殿下之仁義之名。一月後,本使在此爲諸位論功!”

官吏們俱都躬身領命。

等官吏們都散去,政事堂就只剩下李振一人。

他來到門外,站在屋檐下,望着東天,神情莊嚴而神聖,目中帶着一往無前的虔誠之意:“殿下,長安被破,陛下西遷鳳翔,朱溫攻掠周邊藩鎮,勢大於中原,天下節度使,除卻北方,幾乎都全都在各行征伐。大唐大亂,當此之際,正該是殿下立漢光武功業的時候。振,定當竭盡全力,爲殿下治理地方,教化百姓,以壯殿下之威勢!”

......

午後,李振在東書房草擬公文,長史來報:“廉使,徐曾明到了。”

李振眼神一凜,放下毛筆:“傳他來見。”

徐曾明,代州徐家家主。代州,河東北境邊地,乃是代北邊軍的大本營。徐家,代州最大的世家。族中不僅有道門、釋門修士,還有兵家戰將,便是連儒家文士都有,家大勢大,不容小覷。

其族中子弟中的俊彥,更是多半都在代州及代北邊軍任職,可以說河東北部邊防力量,有四成掌握在徐家手中。

而且徐家跟代州及河東各個顯赫世家,都有姻親,實力龐雜,影響力巨大。甚至有傳聞,河東北部幾股大的山匪,都跟徐家有所來往,便是連草原部族,都要賣其幾分面子。

一言以蔽之,徐家這種存在,就是最爲讓地方主官頭疼的地頭蛇。那根本就不是隨便派出幾名大修士,粗暴將其剷除,就能簡單解決問題的存在。

李振坐鎮河東後,徐家一直是讓他頭疼的對象,對方自恃勢重一方,對他的政令陰奉陽違,桀驁難馴,影響十分惡劣,對官署的威嚴已經造成很大損傷。

因爲出任河東節度使的時間還很短,李振之前沒能騰出手來,真正解決徐家的問題。

前些時日政事稍微理順之後,他接着徐曾明壽辰的機會,令人給徐家送去了一些禮物,藉此邀請徐家家主到太原城來,準備着手抽絲剝繭,將徐家的問題徹底解決。

須臾,一名身着儒衫,但氣質如鐵的中年男子,和一名高壯的黝黑男子走進房門。

“下官代州長史徐曾明,拜見廉使!”

“下官代州司馬徐曾壽,拜見廉使!”

兩人兀一進門,看到從主座上起身的李振,立即下拜行禮。

“兩位不必多禮,請入座。”李振熱切的招呼。對方舉止規矩,行禮的時候腰彎得很低,很是溫順守節的模樣,讓他略感意外。

“謝廉使。”徐曾明和徐曾壽先行謝過,這才眉目低垂的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從始至終,他們都不曾直視李振,好似是畏懼他的威嚴。落座的時候,這兩人也沒有坐牢靠,僅僅是沾了個椅子邊。

“早就聽說徐家多豪傑,今日一見長史和司馬,方知世人誠不欺我。”李振笑着寒暄,對方謹小慎微的姿態,讓他有些疑惑。

前些時日徐曾明壽辰,李振派去送賀禮的官員回來說,跟對方見面的時候,徐家的人很是傲慢,對他禮數不周不說,還處處生氣凌人。徐曾明最後答應來太原城的時候,姿態也好像是施捨,似乎要藉此機會給李振一個下馬威。

那名官員是李振的心腹,秉性正直,李振知道他不會說謊,那麼眼下徐曾明和徐曾壽這副模樣,又是什麼原因?

“廉使謬讚了,跟廉使和殿下相比,下官等只不過是土雞瓦狗。”徐曾明連忙拱手,誠惶誠恐的說道,連土雞瓦狗這種詞都用了出來。

李振審視着對方,想要看看對方是否在惺惺作態,借誠惶誠恐的誇張舉動羞辱於他。

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一章 世子第十四章 北上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四十五章 就是拼不過啊(三更)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十九章 攻城(2)第二十一章 蓬萊大計第五十九章 你懂我的意思吧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十八章 攻城(1)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八章 接收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懼第八十八章 王來了(5)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七十七章 害怕(下)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十三章 初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鹿洞之謀(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利的成果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謀(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九十章 有禮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十四章 襲擊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二章 龍氣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五章 出手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七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九十一章 決戰(1)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十九章 大人第十七章 聯合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六章 李克用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一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一百五十三章 軍勢洶涌第五十八章 輪迴大陣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二十一章 少男少女第六章 吳鉤第四十五章 就是拼不過啊(三更)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三十九章 你要爲孤王負責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八十四章 威嚴第一百四十七章 指日可定第六十三章 風雲(2)
第十二章 交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宮變(3)第九十七章 都給你第一章 世子第十四章 北上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四十五章 就是拼不過啊(三更)第三十二章 趕考第八章 夠仁慈了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四十五章 開戰第四十二章 只屬於你一個人(三更)第一百一十八章 自己做主第十九章 攻城(2)第二十一章 蓬萊大計第五十九章 你懂我的意思吧第十一章 不要面子的(第二更)第四十六章 無路(3)第十八章 攻城(1)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八章 接收第一百六十二章 恐懼第八十八章 王來了(5)第一百二十一章 硬拼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一百二十一章 深意第七十七章 害怕(下)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十三章 初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白鹿洞之謀(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勝利的成果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混沌封印第五十六章 生死第三十四章 不要出門(第三更)第七十章 最後的戰爭(4)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謀(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浴血同袍 操戈爲敵第三十二章 妖族的真貌第九十章 有禮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十四章 襲擊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二章 龍氣第三十章 因勢利導(第四更)第五章 出手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七十一章 迎難而上第八十九章 特別對待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一百零五章 傳說第九十一章 決戰(1)第二十九章 襲爵第二十七章 羣賢畢至 風雲際會(1)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二十六章 殺神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五十章 突然開竅第十九章 大人第十七章 聯合第十九章 漠南之殤(4)第六章 李克用的困境第五十八章 一劍第一百五十四章 長安艦與白牛第一百五十三章 軍勢洶涌第五十八章 輪迴大陣第二章 朋友與敵人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二十一章 少男少女第六章 吳鉤第四十五章 就是拼不過啊(三更)第五十二章 主從之爭第八十二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上)第七十章 大道與未來第三十八章 應對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四十一章 花明(6)第五十一章 聖姬第四十章 文明的戰爭 真正的大亂第三十九章 你要爲孤王負責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一十六章 讓他們記起來第六十七章 行刺(2)第四十二章 流光,大傘,飛矢第九章 各爲其主必相殺(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二十章 很好很銷魂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七十二章 好手段好算計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六十四章 計謀(三更)第八十四章 威嚴第一百四十七章 指日可定第六十三章 風雲(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