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被扭轉的關係

李曄沒打算在蘭州城盤桓太久。

戰時這裡是前線,兩軍對壘的關鍵要地,戰後就沒什麼太值得關注的地方。譬如說月神教大神廟,就在鄯州,李曄倒是不介意去青海一趟。

河西之地,吐蕃人很多,李曄也沒打算實行種族滅絕政策,戰事結束後,一切就要回到正常軌道上。活下來的吐蕃老弱婦孺,李曄給了他們繼續活下去的權利。

畢竟,土地需要人耕種,草場需要人放牧,前者姑且不言,後者還是吐蕃人幹得比較嫺熟。李曄只需要給他們少量的生活必須物,他們就能給大唐供應軍馬,這是個很划算的買賣。

況且,高原之地,實在不適合生活,漢人很難適應那裡。漢人嘛,耕種肥沃的土地,在氣候適宜的地方過日子就好了,犯不着去高原苦寒之地受罪。

當然,前提是全真觀進駐高原,宗教控制吐蕃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修士控制吐蕃人的身體和生活規則,同時,對吐蕃人進行必要的漢化。

這樣一來,不用大軍苦戰,一段時間後,高原就不會再有大患。

漢文明對山河民衆的漢化能力,可不是吐蕃文化能夠比擬的,吐蕃佔據河西百年,漢人依然是漢人,漢人真正控制高原二十年,吐蕃人也就多半是漢人了。

收復由吐蕃月神教控制的十二州後,李曄的實力自然而然上升了一個臺階,眼看着就要成就金仙境。他估摸着,是不是趁現在形勢不錯,還有一點時間,去把北邊溫末部佔據的州縣也攻下來。

溫末部是高原釋門的地頭,若是能夠把釋門也解決掉,整個高原就相當於完全落入了他手中。

若能如此,“青海只今將飲馬,黃河不用更防秋”的局面就會實現。大唐西部,也就徹底穩定下來。

大唐要恢復盛世大業,向北要跟契丹人死磕,向西到了地球上稱之爲中亞,也就是大唐西域衆多羈縻州設立的地方,難免會碰上伊斯蘭。

契丹跟匈奴、突厥這些遊牧民族不同,他們是建立了大遼皇朝的。

遼,那也是北方遊牧民族建立的,第一個大軍縱橫中原,攻佔漢人京師,並且數百年佔據中國祖宗疆土的皇朝。

遼後,金甚至佔據了淮河以北廣袤的中原之地,不是佔領一時,而是真的統治。此後,蒙古人的事業就更大了,直接建立了元朝。

可以說,自大唐滅亡,契丹興起之後,漢人跟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局勢,勝負天平就被徹底顛倒,千餘年中,除了明朝短暫中興,一直是北方遊牧民族佔據上風。

李曄要扼殺這種趨勢,就得先把契丹打下去。

在此之前,收復整個河西,乃至西域,徹底平定中國,是他必須要走完的路程。

“把這幫該死的吐蕃蠻子從地圖上抹掉!必須要徹底抹掉!”

岐王正用一口好牙撕咬一隻油光水滑的羊腿,聽完李曄北行的打算,立即表示支持。她嘴裡吐出的字音雖然模糊不清,但語氣異常堅決有力。爲了表現自己堅定豪烈的意志,另一隻手拼命揮舞着。

李曄數次把岐王揮舞的手,從自己面前撥開,不這樣做,他就沒法對付手中盤子裡的肥美羊肉。

兩人坐在一堆篝火前,正在吃烤全羊。燒烤羔羊當然不用他倆親自動手,吐蕃人的手藝比較好,現在渾身大汗淋漓、全神貫注對付架子上烤羊的,正是羯木錯的兒子,鑔拏卜。

說起來,鑔拏卜的命很不好,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生活,只享受了十多年,就從天堂墜落地獄;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他的命其實又不錯,至少他當夜沒死在城主府裡。

張長安抱着自己父親的屍體離開城主府之前,去找了他那個苦命的姐姐。進門的時候就發現,姐姐雙手攥着一把鮮血淋漓的剪刀,正坐在桌前出神,而渾身赤裸的鑔拏卜,則雙手捂着下體,痛苦的在地上滾來滾去,血流了一地。

漢人攻打城主府的時候,自以爲高枕無憂的鑔拏卜,完全沒有外出應敵的意思,這讓他撿了一條命。但他無端升起的邪念,也讓他丟了自己最後的尊嚴。

張長安自然想殺了鑔拏卜,他姐姐卻說這樣太便宜這小惡賊,讓張長安把他帶回張家,打落爲奴僕,一輩子伺候張家的人,爲他的父親羯木錯贖罪。

這個建議自然是極好的,張長安也不想便宜了鑔拏卜,這就同意了姐姐的想法。鑔拏卜這個紈絝子弟——如果野人也能被稱爲紈絝的話,雖然性情不怎麼樣,但人並不笨,至少燒烤羊羔的手藝很不錯。

李曄打算明日就離開蘭州城,所以在今夜宴請蘭州之役的功臣,張長安聽說李曄想要吃烤全羊,便隆重推薦了鑔拏卜,結果李曄很滿意。

跟李曄圍坐在一起的,除了岐王外,只有張家祖孫、劉柏符楚錚師徒,其他人就只能坐在別處。

鐵板和鄭婆婆坐在一起。

鐵板命很大,全身都沒一片好肉了,竟然還能活下來。鄭婆婆已經不是老婆婆,恢復了原本容貌,卻是一個妙齡婦人,原本矮小的身材,現在看起來嬌小玲瓏、曲線完美。

鄭婆婆不停給鐵板佈菜,賢惠又嬌羞,後者很拘謹,不時擾頭傻笑兩聲,這場面是個人都看得出來,兩人往後會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能夠守得雲開見月明,這是他們應該得的。

聽說安王有意向北,張長安和楚錚同時丟了手中羊肉,一下子站起來,不約而同下拜,相視一眼,齊聲請戰:“我等願隨殿下征討蠻賊!”

李曄笑着擺了擺手,示意他倆落座,轉頭問跟手中羊腿廝殺慘烈的岐王:“爲收復河西,我抽調了國中大半真人境和練氣高段修士,岐王覺得,若是此番我再度北行,離長安更遠,王建會不會趁機兵發關中?”

岐王忙裡抽閒的迴應道:“他又不傻,怎麼會做這麼糊塗的事?就算他這回能趁虛攻入長安,等到我們回程,他連蜀中都會守不住,自家性命也是難保。”

李曄道:“他不趁虛攻入長安,等到我們回程,他就守得住蜀中了?”

岐王一愣,腮幫子裡的肉都忘了嚼,對着瘦了一半的羊腿怔怔道:“說的是啊......”

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但岐王只是稍微停了片刻,就繼續跟羊腿戰鬥,一點想出應對之法的覺悟都沒有。

她當然清楚,李曄既然把這個問題提出來,就應該已有相應的對策。她才懶得爲此分神,過往的慘烈記憶已經證明,自己最好不要在李曄面前顯露智慧。

李曄的打算其實很簡單,讓岐王回去坐鎮長安。

有她在,王建沒有必勝把握,斷然是不敢輕舉妄動的。同是從天道秘境走出來的王者,王建除非腦子被驢踢了,纔會認爲自己必勝岐王。

岐王腦子果然還是清楚的,過了一陣,就自己想明白了李曄的打算,放下已經乾乾淨淨的羊腿,轉頭看着李曄道:“你要讓我回去?”

李曄笑道:“岐王難道不方便?”

岐王沉默片刻,說了一聲方便,就又嚷嚷着叫鑔拏卜再給一隻羊腿。

鑔拏卜一人燒烤四隻肥羊,忙得雙腿不停打顫,也虧得是他是個修士,不然肯定吃不消。就是他雙腿抖得這麼厲害,也不知是給累的,還是因爲某些地方不舒服。

吃完烤羊,喝空酒壺,宴席也就進行的差不多。至於沒盡興的,可以邀三五個好友,回去接着喝,安王這裡肯定是不繼續招待了。

張鍾黎、劉柏符等人相繼起身,跟李曄和岐王行禮告辭,在其他人都轉身後,張長安卻沒有立即動身,而是看了看鑔拏卜。

因爲傷在關鍵地方,修爲跌了不少的鑔拏卜,已經累得上氣不接下氣,此時卻把汗巾往肩上一搭,麻利的小跑到張長安面前。

沒去注意衆人奇怪的目光,鑔拏卜噗通一聲跪在張長安面前,匍匐前行,最後伸長嘴,小心翼翼的親吻了,張長安那雙並不乾淨的靴子。

做完這些,鑔拏卜才大大喘了口氣,起身低眉順目的站到張長安身後,等候跟着對方離開。

這一幕讓岐王看得直撇嘴,李曄也是意興闌珊。

張長安連忙解釋道:“安王殿下,岐王殿下,並不是長安逼迫他必須這樣做,而是他自願的。兩位殿下可能不知道,鑔拏卜自覺他們父子倆,過往對我們張家罪孽深重,怕我什麼時候就不讓他活了,或是殘酷折磨他,這才執意如此。”

李曄瞭然的點點頭,揮了揮手,示意張長安可以離開。

張長安行禮告退。

李曄沉吟片刻,對站在身旁的岐王道:“張遜當年忍辱偷生,爲的是其他族人的生命,就算如此,他也夜夜無法安寢;而現在,鑔拏卜跪得這麼幹脆、諂媚,不過是爲了自己能夠活下去,看他低眉順目的樣子,已經完全把自己當成了奴僕。兩相一比,漢人跟吐蕃人高下立判。”

岐王點點頭,肅然說道:“在河西,甚至在青海、高原,往後,都只會有吐蕃人給漢人下跪,恭敬親吻漢人的鞋子。讓關係得到這種扭轉,這就是我們戰鬥的最大意義!”

李曄看了看北方涼州的方向,又看了看西北西域的方向,默然半響,道:“還有很多地方的漢人,在等着我們去扭轉這種關係。”

......

次日一大早,岐王就要南歸,李曄正待送她出城,就得到稟報,有一羣僧人在大門外求見。

聽說是僧人,李曄怎麼會猜想不到,那多半是高原釋門的門徒?岐王這下也不必着急走了,形勢可能有另外的變化,她至少應該留下來先看看。

兩人一起在大廳接見了對方。

爲首的僧人已經老得不成樣子,手裡拄着柺杖,彷彿哪一步沒走穩就會倒下。左後跟着一名面容剛毅的中年和尚,很有金剛怒目的氣勢,另外一人卻是個徐娘半老的師太,風韻很是養眼,讓李曄頗感意外。

至於其他僧人,沒有得到見安王、岐王的資格,被安排在偏廳。

第八十五章 佈局第三章 應對(第三更)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八十六章 故人與故事(下)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四十九章 殺破(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面戰爭(三更)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三章 無人打擾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八十三章 宴席(3)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戰(2)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醉仙樓第十七章 漠南之殤(2)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六章 吳鉤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四章 相見(第三更)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明爭暗鬥第六十一章 天師傳承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二十八章 相視而吐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十七章 漠南之殤(2)第七章 水妖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九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六章 練氣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三十九章 成全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七章 找上門第六十章 王(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賊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
第八十五章 佈局第三章 應對(第三更)第十九章 怎能上山?(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新舊仙帝第七十六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二章 王威在上第六十一章 王(下)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三十八章 花明(3)第一百一十七章 宮變(2)第七章 有什麼厲害第八十六章 故人與故事(下)第一百二十章 勸降第二十二章 朋友第五十一章 奪運第八十九章 激戰第七十四章 對手(3)第一百一十一章 如何成爲一個賭徒第九十九章 意外第四十一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8)第八十章 他們的面目第九十一章 險惡交鋒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九十二章 高手(2)第三十六章 身死道隕(第十更)第四十九章 殺破(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一百一十二章 全面戰爭(三更)第六十三章 香消玉殞(第三更)第二十二章 心懷愧疚(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成第九十八章 和尚第一百四十章 不危險不累第三章 無人打擾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八十三章 宴席(3)第九十七章 平壤之戰(2)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七十三章 夢醒時分(第三更)第五十六章 醉仙樓第十七章 漠南之殤(2)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七十五章 對手(4)第五十五章 帝道第三境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十九章 反目成仇第八十一章 滾滾向前的馬車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六章 吳鉤第一百零五章 進入第四章 相見(第三更)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四十三章 明爭暗鬥第六十一章 天師傳承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六十五章 英雄你不能死第八十四章 溜了溜了(三更)第五十七章 危機與勝利(5)第三十四章 好兄弟第一百二十三章 如見老友第三十四章 絕境反擊(第八更)第八十六章 攔截第二十四章 猴子的因果第七十三章 勝負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二十一章 你只能死在這了(第三更)第一百一十一章 見面即分生死第四十六章 徒使豎子成名(1)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二十八章 相視而吐第六章 以天下爲棋 換立錐之地(上)第八十三章 牧羊女的光輝時刻(下)第十七章 漠南之殤(2)第七章 水妖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一百二十一章 金甲仙人第三十五章 再見第九十五章 高手(5)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六十一章 天下第一(二更)第九十四章 山重水複第一百一十章 怨靈與交鋒第六章 練氣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勾結第三十九章 成全第十一章 先鋒(第二更)第六十四章 漸漸習慣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七十六章 嗷嗚?第二十一章 答案第七章 找上門第六十章 王(上)第一百三十一章 逆賊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九十章 年輕人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