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蜀軍之敗(上)

天已經亮了。

洛陽防禦使轄境,汝州。

軍中大營內,王建結束一整夜的修煉睜開眼,長長吐出一口靈氣。

對曾入仙人境現在境界只有陽神真人的蜀王而言,修煉並不能讓他的修爲增進半分,崑崙通道關閉後,他的修爲註定只能維持在陽神真人大圓滿之境,寸步也不得進。

但即便是這樣,王建依舊保留了每日用修煉代替睡眠的習慣,在他看來,這是他通向更高層次必不能捨棄的東西,就像他率兵征戰中原。

“總歸是有用的,有朝一日......”

王建腦海中浮現出一組畫面:他站在長安宮城太極殿前,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賀;他將李氏宗廟中的靈位換成王氏先祖;在祭壇上向天下昭告天下歸屬,萬千百姓面北而拜,山呼萬歲。

王建嘴角漸漸有了笑容,水波般徐徐擴散開來。

他想到:“等到那一日,我要再開九合定鼎大陣,聚集人間所有力量,將崑崙通道徹底毀去,讓天地徹底隔絕。從此,我就會是天下真正的主人,天子一怒伏屍百萬,哈哈......哈哈哈哈......”

他眼中滿是慾望的光芒,充斥着瘋狂之意。

好半響,王建纔將思緒從未來拉回放回當下。

他想起安王。

昔年在長安的一幕幕浮上心頭。

王建面上浮現出一絲冷笑,“什麼安王,也就是出身好些,有皇帝支持,佔了先機,這才能在之前揚名天下。但那又如何?最大的諸侯反而滅得最早......笑到最後的纔是贏家!”

他又想起李茂貞。哦,在長安那會兒,李茂貞還叫宋文通。

王建輕蔑的撇撇嘴:“一個腦子不太清楚的蠢貨!”

這話有些信口胡謅的意味,平心而論,王建覺得自己不太瞭解李茂貞。

在神策軍任職的時候,他們就是朋友,真正的朋友,未必能夠託付生死,但絕對可以互相幫襯。

彼時,他們共同見證了朝廷的羸弱、皇帝的昏聵、吏治的黑暗,看得久了,他們也就意識到,這樣的皇朝距離倒塌已經不遠,而且無法逆轉。

亂世將至......大丈夫當趁勢而起,建功立業,光宗耀祖,留名青史。

一直以來,王建很好的隱藏了自己的這個心思。他知道什麼叫韜光養晦,尤其是在自己實力不夠的時候。所以他總是一副憨厚老實、簡單無害的模樣。

但李茂貞不同,他向來鋒芒畢露,毫不掩飾自己對官場的失望,和希望站在高處的野心。在鳳翔軍那會兒,李茂貞作戰最爲英勇無畏,當鳳翔節度使企圖挾持天子的時候,也是他找到王建,說服他兵行險招,跟節度使決裂。

按理說,這樣的李茂貞應該最瘋狂,當他攻破長安之後,篡位稱帝纔是符合他脾性的事。挾天子以令諸侯,哪有自己做天子來的暢快?

但他沒有。

“最不濟,也要借天子之手,每日給安王下令,讓他回長安,交出權柄。安王若是回長安,有的是手段害他,安王若是不回長安,就是逆臣賊子。”

王建站在李茂貞的立場上思考着,“這樣一來,整個河北,包括平盧,最終不就屬於李茂貞了?”

可李茂貞偏偏沒有這樣做。

“一個傻子,活該現在被我和高駢欺辱!”王建下了結論。

念及於此,王建情不自禁得意起來,“說起來蜀地偏狹,很難成就大業,是李茂貞給了我這個機會。要不是爲了對付他,高駢怎會主動跟我聯手,將許州、洛陽拱手相讓?”

“若是如此,我連進入漢中都困難,又何談逐鹿中原,擁有眼下這般大好局勢?等到我佔據洛陽,進能圖謀整個中原,退能兩面進軍漢中,大好地盤唾手可得!如果說這都不是天命,什麼是天命?天命,哈哈,天命就是讓我王建成事!”

王建站起身來,一甩衣袖負手在後,眉宇軒昂,意氣風發。

他已經佔據了忠武軍的所有地盤,而今更是一路高歌,打進了洛陽防禦使境內。接下來只需要攻克汝州,洛陽就會向他敞開大門。

而無論是汝州還是洛陽,都只是尋常州縣、藩治,不具備抵擋他的實力。

形勢一片大好,未來無限光明,大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王建費了很大勁,才憋住笑聲。

他現在準備去軍營轉轉,鼓勵一下將士,準備即將到來的攻城之戰。

“汝州刺史見本王來了,竟然不主動獻城投降,真是不知所謂!還有那些汝州百姓,難道不知道本王大軍已到?刺史不肯獻城也就算了,他們竟然也不迎接王師,實在是人心不古!”

王建邊走邊如此想着,“等本王破城而入,定要三軍將士劫掠三日,讓他們知道本王的威嚴!如此,纔好威懾洛陽,讓他們懼怕。說不定到時候他們就主動歸降了!”

沉浸在自己的美夢中,王建走到了簾子前,正準備掀簾出門,面前陡然衝來一個人影,差些跟他裝了個滿懷。

王建一把就將對方掀翻在地,怒斥道:“活膩了不成,敢闖本王大帳?”

來的是他的親衛統領,職司中軍大帳警衛。王建那一巴掌打在他腦門上,直接給他轟出了鼻血,但他沒時間擦拭,暈暈乎乎的行禮,急急忙忙道:“殿下,有敵情!”

“敵情?什麼敵情需要這般慌張?”王建眉頭一皺,怒氣非但不見消減,反而更深了兩分。

幾乎沒費什麼力氣攻下許州後,王建雖然得意,但並未放鬆警惕。大軍如今到了汝州境內,雖然他不認爲有什麼能夠威脅自己的力量,但還是派出了許多遊騎偵查四方,同時散播了許多修士出去,嚴密監控各處。

在王建看來,這就是他跟普通統帥的區別。征戰在外,勝不驕敗不餒,在任何時候都保持謹慎,保持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這是他引以爲傲的素質。

自己如此英明,王建常常爲此感到得意。

爲了維持這份得意,又讓他鞭策自己變得更加英明。

這是一個良性循環,很少有人能夠做到。

王建做到了,所以他認爲自己必然成事。想不成事都不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有意料不到的敵情,在他得到遊騎、修士探報的時候,對方也必然遠在數十里之外。

敵軍遠在數十里之外,蜀軍有的是時間準備應戰,有什麼需要驚慌的?

因爲王建的呵斥,親衛統領稍稍鎮定了些,但焦急並未消失,他連忙道:“天亮之後,營中哨塔將士發現,十數裡處忽然冒出了一支大軍,觀其規模有數萬之衆!而且......而且還不止一處,正向大營攻來!”

王建一腳就給親衛踹翻,覺得這廝在說夢話,應該是還沒睡醒。

數萬敵軍接近到了十數裡外,大營才發現蹤跡?就算對方趁夜隱蔽進軍,口銜枚、馬裹蹄,那也不可能!

在此之前,他安排在營外的那些遊騎、修士,怎麼會沒有警報?

難不成他派出去的數百遊騎、修士,都被對方悄無聲息清理掉了?

這就更加荒誕了。

那裡面可是有許多練氣高段,甚至真人境修士的!

普天之下,沒有哪個藩王的修士團體,具備這種力量。

哪怕是曾經的安王,趁着黑夜襲擊,就算王建的遊騎、修士因爲剛剛的勝利大意懈怠,這種情況也絕對不會出現!

這並不是說他的遊騎、修士並不能被隱蔽解決掉,而是要做成這件事,需要的高階修士力量太過龐大,必須在佈置周密、行動隱秘的情況下,具備完全碾壓他麾下修士的實力!

簡單說,這至少需要兩個藩王聯手,盡遣麾下修士精銳!

如此,才能讓王建麾下數百遊騎、修士,連警報都來不及發出,就消失在了黑夜裡。

王建對此有無比清楚的認知,所以才覺得親衛統領沒睡醒。

嗯,等等......

等等!

王建忽然想到什麼,禁不住悚然一驚,背後冷氣直冒。

兩個藩王聯手,盡遣麾下修士精銳......難道,難道是,李茂貞那廝跟高駢聯合了?他們聯起手來對付我?!

普天之下,只有三個藩王了,除了王建自己,就只有李茂貞和高駢!

高駢跟我聯合是假,跟李茂貞攜手是真,他們從一開始就密謀好了算計我?!

王建再也無法保持淡然,當即拔地而起,升入高空,縱目四下遠眺。

因爲修爲夠強,所以他站得夠高,也能看得更遠。

數十里之內的山川、阡陌、村莊,在他眼中如棋盤畫卷般鋪開。

這一看,王建不禁四肢發寒,如墜冰窟。

王建此番進入中原,麾下兵馬足有五十萬——他在蜀中招兵買馬擴充實力已經多時,共有戰兵七十多萬。

但這麼多兵馬,肯定沒法都帶出來,還要留一部分固守本鎮。畢竟他這回是遠征中原,蜀中若是有事難以及時回援,不得不留下三分之一的兵馬應對意外——譬如說李茂貞不爭中原了,去襲擊他的老巢。

五十萬大軍,自然不會擁擠在一條路線上進軍,眼下他身邊的是主力,有二十多萬將士。

然而現在,王建發現自己被包圍了,四面都是潮水般洶涌而來的軍隊!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三十章 莫不是福星?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九十九章 爲安王討回公道(三更)第四十五章 南宮第一的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第四十二章 該來的離別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九十三章 高手(3)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六章 李克用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拜見老安王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三章 無人打擾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三十三章 格桑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謀(中)第四十八章 殺破(2)第三章 味道如何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十章 得定州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十二章 大聖大鳥(第三更)第七章 養豬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二十章 對決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二十九章 妖族的依仗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零二章 退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福星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八章 龍女(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六章 震懾第六十二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第一章 勤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十三章 不利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十四章 初戰(3)
第一百二十四章 最後時刻第七十七章 老夫做不到第五十五章 知之甚深第二十一章 攻城(4)【第四更】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九十三章 新艦 人選第三十章 莫不是福星?第四十三章 驕傲(第二更)第五十一章 找揍第十五章 如此秘辛(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唐萬威第九十九章 爲安王討回公道(三更)第四十五章 南宮第一的困境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第一百零八章 倭國第四十二章 該來的離別第二十八章 你一點用處都沒有(第三更)第一百一十四章 他想反殺?第九十三章 高手(3)第七十一章 最後的戰爭(5)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六章 李克用的困境第八十二章 親上前線第二十八章 祖孫有三人 東望是長安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八十一章 宴席(1)第七十四章 側漏了第一百二十三章 拜見老安王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二十五章 御使天下第三章 無人打擾第九章 生存與功勳第三十五章 行動第十五章 殺戮的大唐修士(上)第七十九章 想去看大海第六十六章 是心動的感覺(三更)第五十八章 危機與勝利(6)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三十三章 格桑第二十八章 菜園子與儒家之學第一百三十七章 白鹿洞之謀(中)第四十八章 殺破(2)第三章 味道如何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二十二章 書生與軍卒第二十七章 相得益彰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十章 得定州第八十五章 先走一步第十二章 大聖大鳥(第三更)第七章 養豬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二十章 對決第一百四十一章 宰相第五十六章 世人不知第二十九章 妖族的依仗第四十三章 此間酒盡 再無故人(上)第十八章 漠南之殤(3)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六十九章 兄弟之情(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人才第六十五章 世界和平第五十章 興趣(五千字)第九十七章 是分是合(二更)第六十五章 分化第一百零二章 退意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後的機會第一百三十章 追殺第二十二章 兩百斤山第一百五十七章 福星第一百零六章 走得太快走得太遠第一百二十八章 天道之力第五章 夕陽動人心第八章 龍女(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一百一十五章 殺妖王 得魂珠(三更)第二章 聖子與蜚妖第六章 震懾第六十二章 故人相見(第二更)第一章 勤王第一百三十五章 參見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驚喜第一百三十八章 再見天機第十三章 不利第九十五章 聖姬?岐王?(三更)第六十一章 尾聲第九十五章 誰寫的命運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五十五章 勝負第一百零七章 看上我了第九十四章 決戰(4)第五十章 平靜的時刻第四十五章 無路(2)第六十六章 那股力量第十七章 面對的是什麼第七十二章 又完美實現了(三更)第二十五章 蛟魔王與凌雲渡第十四章 初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