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退意

在劉大正率領本部精銳,於戰陣中勇猛精進,想要擊敗眼前的河東軍戰將,直接鑿穿河東軍軍陣時,金盔金甲的李克用出現在他面前。

李克用身後的戰陣,陡然升起三丈白芒。這白芒如此耀眼,連正午的陽光都被擋在外面。白芒之下,是重如山巒,硬過鉅艦的戰陣。

劉大正感到自己好似被重錘當面砸了一下,臉色瞬間蒼白。

整個一往無前的戰陣,前衝之勢爲之一頓,被迫停下了前進的腳步。

嘴角溢出一絲鮮血,劉大正擡頭盯向氣定神閒的李克用,心頭不無駭然。在忽然的正面交手中,兩座戰陣之間存在明顯的力量差別。受傷的不止是劉大正本人,他身後的戰陣將士,也個個難受得很。

兵家戰陣,將軍與軍士氣息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不愧是隴西郡王,竟然將兵家戰將修煉到了如此境界!”劉大正拉起面甲,抹去嘴角血跡,看李克用的眼神充滿忌憚,但卻沒有多少意外。

李克用表現出來的,同樣是兵家上將的境界,不過已經到了後期,戰力跟他這個步入中期境界後就再難寸進的戰將,有着明顯差別。

怪不得李克用敢讓李存孝賦閒在家,原來他有如此依仗。

只不過,在近年的征戰中,李克用率領大軍出擊,真正在陣前出力死戰的,都是十三太保,需要李克用出死力戰鬥的場面,已經是多年不曾碰到。以至於很多人都有意無意的忽略了,這位曾今名動天下的年輕驍將,其實也被評價過有名將之材。

雖然有名將之材,不一定真能成就名將,跟李存孝那註定的名將命格,還是有着差別,但即便是天下大爭的亂世,一時之間又能有幾個名將?

有名將之材,能夠成就大將境界,已經足以掃平一方。

淡淡瞥了一眼到劉大正充滿忌憚的眼神,李克用不屑的冷哼一聲,“真以爲成了兵家戰將,打贏了幾場戰鬥,就能夠橫行沙場了?這天下大得很,井底之蛙能看見多大一塊蒼穹?”

言罷,李克用長槊斜指,意氣勃發,帶領戰陣當面衝殺過來,如狼似虎。

李克用居高臨下的嘲諷,讓劉大正忌憚之色盡消,取而代之以昂揚戰意:“同是兵家上將,郡王真把本將當土雞瓦狗了?”

兩個戰陣衝殺在一處。

劉大正雖然落在下風,但他並不着急,他在這裡拖住了李克用,上官傾城就沒什麼像樣的對手了。等她解決了那兩個兵家戰將,就能過來支援他。

到時候他倆聯手,斷不至於被李克用擊敗。

劉大正的打算沒錯,但上官傾城的處境,並沒有他想的那麼輕鬆。

河東軍兩名戰將,在她出現之後,就不再分領戰陣與平盧軍作戰,而是果斷合併一處向她發起進攻。

兩名兵家戰將,對戰一名兵家上將。

如果是平常時候,上官傾城依舊會勝。

但是眼前的情景有所不同。

她面前的兩名戰將,是十三太保中的符存審、康君立。

康君立沒什麼與衆不同的地方,特別的是符存審。

符存審,十三太保之一,也即李存審。

唐末李克用稱霸北方,麾下良將如雲,除卻李存孝戰無不勝卻英年早逝外,還有兩人在“後李存孝時代”堪稱河東雙壁。那就是李存審與周德威。

符存審戎馬一生大小百餘戰,屢破朱溫建立的後梁皇朝的大軍不說,還坐鎮幽州抵擋契丹南侵多年,死後被追封秦王。他雖然不是戰無不勝,但也未嘗敗績。

也就是說,他主持的戰鬥,最差也是跟對手打成平局。

不僅如此,符存審生子九人,人人都是良將,基本都能官居節度使。四子符彥卿做官做到了北宋,還被封魏王。

河東軍(後來稱晉軍)以北方相對貧瘠之地爲基礎,卻能在李克用、李存勖父子手上,擊敗朱溫極其後人,佔據中原建立後唐皇朝,不是沒有理由的。

眼下,符存審的修爲,就到了距離兵家上將,只差臨門一腳的境界。

以如此修爲,配合兵家戰將康君立,共同對抗上官傾城,雖然依舊沒有贏的希望,但至少能夠穩住陣腳,不會很快潰敗。

這樣一來,上官傾城就被他們拖住,無法實現快速破陣再去支援劉大正的意圖。

兩軍之戰,由是陷入暫時膠着。

河東軍跟平盧軍底牌盡出,全力拼殺,一時半刻不會分出勝負,戰場形勢的膠着,形成一種平衡之局。

在這個時候,若是有人在天平的另一端加一些砝碼,則平衡立刻就有被打破的可能。

在太原城外,這樣的砝碼可有?

當然有。

昭義軍大營的望樓上,聚集着十來人,正在密切關注平盧軍、河東軍的戰況。爲首三人,正是昭義軍節度使康承乾,天平軍節度使薛威,橫海節度使劉敬思。

三人神態並無不同,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沉重之色,有種想要拯救時艱的大義凜然,和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奈之意。

“平盧軍跟河東軍,都是訓練有素、上過沙場的精銳,平盧軍軍備優良,莫說我等及不上,也明顯勝過河東軍,但河東軍中的沙陀兵,素來驍勇輕死......這場戰鬥到底會鹿死誰手,實在是難說。”

說話的是天平軍節度使薛威,他摸着下巴上並不存在的鬍鬚,面色凝重。

康承乾等人聽了這番話,都是微微點頭表示贊同。

康承乾道:“河東軍的確多悍勇輕死之輩,之前有平盧軍在前面頂着,我等並未遭受多少壓力,現在正面對上,才知道河東軍能夠名揚天下,不是沒有道理。”

他說這話的時候,一直看着昭義軍大營,彼處,萬餘河東軍攔在大營前,將昭義軍想要去幫助平盧軍的路堵了個半死,雙方正在激烈交戰。

不僅昭義軍大營,天平、橫海兩軍支援平盧軍的主要路線,也被河東軍堵住。

被攔住的只是主要路線,是三軍配合平盧軍,從側翼進攻河東軍的方位,也是河東軍最忌憚的方位。

三軍中人數最少的也有近十萬人,現在卻被萬餘河東軍攔住,不得寸進。

劉敬思搖頭嘆息:“李克用發了狠,河東軍將士現在個個拼命,戰力上升了何止一個層次。而我軍將士失去安王這個統帥,士氣低落,戰力又下降一個層次。此消彼長,要突破河東軍的防線,非得數倍兵馬日夜猛攻才行。”

薛威看了一眼太原城,若有所思道:“太原城高溝深,城防嚴密,這樣的堅城一旦有十萬兵馬防守,要攻下來非得百萬雄師不可。”

康承乾點頭附和。

三軍側擊河東軍、呼應平盧軍的路線被河東軍攔住,無法及時發動有效支援,那麼進攻太原城,讓河東軍首尾難顧,就是配合平盧軍的最好戰法。

如此淺顯的軍略常識,三位節度使當然都看得出來。

但他們沒有對太原城發動進攻。

就像他們十萬大軍,無法突破萬餘人的阻截一樣。

康承乾摸着下巴,滿臉憂愁之色,嘆息道:“安王不在,李克用無人壓制,便能在戰場上縱橫來去,劉大正根本敵不過。這樣下去,局面遲早會崩壞。”

戰局如果崩壞,接下來就是各自撤退、逃命了。那時候誰的軍力、戰力保持得更完整,誰就更有全身而退的機會。

康承乾看了衆人一眼,見衆人雖然不說話,但都有贊同他話的意思,遂繼續道:“其實眼下的局面,我三軍不輕舉妄動,纔是對平盧軍最好的支援。眼下局面大體平衡,我等還能支撐一些時日,而一旦我們中有人貿然行動,遭受重創,率先敗了,那就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會讓整個戰局崩潰。”

三鎮兵馬,要想迅速突破河東軍的阻截,或者直接去攻打城池,都必須拿出至少一半以上的戰力。而這個戰力,是誰也損失不起的。

就眼下的局勢而論,他們有可能遭受這個損失嗎?河東軍有能力對他們造成這個損失嗎?

可能性極小。

但並非沒有一丁點可能。

潛在的可能性,是李存孝。

如果李存孝出戰,只需率領五千精銳,就足以突破三軍中任意一軍,爲河東軍撕開得勝的口子,他們根本擋不住。

這個風險,雖然小的可憐,但三鎮不願意冒。

如果李曄在,他們根本不會去考慮這些,還會爭先恐後全力出擊。

但是現在李曄不在,他們對勝利毫無信心。相反,對失敗的憂慮被放大,他們只會選擇龜縮自保。

康承乾、劉敬思、薛威等人憂心忡忡。

憂心忡忡並不是作僞。他們出戰河東,是爲了跟着李曄立功受賞,之前一直戰事順利,所以三鎮兵馬都已傾巢而出。此刻身家性命都在太原城,而李曄卻不知何時能夠再出現。

三人嘴上沒有明說,但心底都已經萌生了退意。

撤離太原,撤離河東。

......

秘境的穹頂永遠是陰沉的,沒有半分陽光透射進來,這裡有山有水卻唯獨沒有風,氣氛壓抑得讓人渾身不適。

一座橫跨百丈大河的石橋西端,五六名佛域僧人正在趕路。幾個時辰前,他們在一座廢墟中經過激烈戰鬥,擊敗對手後收集到了銅塊,現在正要趕往中心區域。

爲首的僧人面色黝黑,他回頭看了一眼身後,目露忌憚之色。紫藍電網距離他們不過數百步,他們必須儘快拉開距離,否則再碰到廢墟,連戰鬥的時間都沒有。

河流湍急,奔上石橋,水聲入耳更顯清晰。黝黑僧人往兩邊看了一眼,這是一處險灘,河水落差頗大,兩側的地形也頗爲陡峭,怪石嶙峋,林木蔥蘢。

不知爲何,黝黑僧人忽然打了個寒顫,他隱約覺得心悸。不過他並沒有停下來,反而暗罵了自己一句,堂堂佛域僧人,心比金堅,怎會被環境亂了心神?

然而下一刻,他們剛剛靠近石橋東端,就有人仰面倒下。

倒下,是因爲被弩矢射中。

弩矢從橋頭的怪石堆和林子裡射出來。

猝不及防之下,僧人們已經一死二傷。

不等黝黑僧人怒吼,便有矯健的人影,緊隨弩矢之後,燕雀一般掠出。

待看清對方,黝黑僧人四肢發冷,動作僵硬,滿眼驚恐之色。

對方是妖族修士!

足有十五六人!

爲首的那個,身着玄袍,平靜的眉眼中隱藏着凌厲的殺氣,不是佛域大敵李曄又是誰?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一百零一章 吐露心聲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劍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五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退意第九十一章 決戰(1)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二十八章 萬葉飛花與赤手白練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一百一十九章 宮變(4)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八十九章 王來了(6)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十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粗茶一碗 濺血十步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三十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3)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二十八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1)第二十八章 萬葉飛花與赤手白練第三十二章 你這是在賣命啊(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十二章 大聖大鳥(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四十二章 該來的離別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四十五章 這很合理吧第七十八章 原來是白狼大人(三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放棄第六十一章 不是我願意的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近的一次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馬海戰(4)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宴席(3)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七十一章 仙帝 天意 殺機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九十四章 開戰前夕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第四十一章 制勝(2)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三十三章 四方震動(第七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
第一百三十一章 原來早已找到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食哈里發第一百四十六章 血氣盈野 劍開星夜第六十一章 大難臨頭第三十六章 叫你一聲敢應嗎?第四十八章 扛起就跑第一百零一章 吐露心聲第二章 浮沉不知命 北面見安王(中)第二十三章 需要的時候第十六章 野望與難題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七十二章 一刀一劍第六十七章 四境平(3)第九十三章 放與不放第二十一章 廢功第一章 絕頂論道第五章 出手第一百二十五章 費盡心思第九十四章 站在絕景上的人第一百零二章 退意第九十一章 決戰(1)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二十八章 萬葉飛花與赤手白練第一百二十二章 並不簡單的郡主第十章 沒準備好第一百一十九章 宮變(4)第二十三章 仙帝大謀 李曄一擊第一百三十三章 擊殺(二更)第一百五十二章 心驚第一百二十九章 吸納第五十五章 歸義軍的隱患第八十九章 王來了(6)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一百五十章 軍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規矩第六十六章 翻身與同情第十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四章 粗茶一碗 濺血十步第十六章 改變自己的對手第六十八章 值得第五十八章 果然是要搶錢第四十七章 殺破(1)第一百零九章 原初第一百一十七章 耀武揚威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十八章 成就仙人境第十二章 所謂的長沙王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三十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3)第三十八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5)第二十八章 驚天鉅變 背水一戰(1)第二十八章 萬葉飛花與赤手白練第三十二章 你這是在賣命啊(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你還可以第二十七章 大少司命與黑白小魚第十二章 大聖大鳥(第三更)第三十一章 佈局第十三章 夜鶯的夜晚(第六更)第九十章 勝負已分(上)第四十二章 該來的離別第六十四章 她的故事第四十五章 這很合理吧第七十八章 原來是白狼大人(三更)第一百三十九章 得天機第九十一章 勝負已分(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放棄第六十一章 不是我願意的第十五章 一戰而勝第三十九章 天下相合 大開天門(6)第七十三章 帝道第三境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近的一次第六十八章 蜀軍之敗(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五十三章 人的名第一百一十四章 對馬海戰(4)第五十一章 收服第六十八章 行刺(3)第六十五章 臭猴子與沒有資格第一百一十六章 宮變第六章 吞噬(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宴席(3)第一百三十一章 遠洋航線第一百四十三章 宿命的聚首第一百三十章 敵至第一百零六章 要不要賞我一些法寶?第七十一章 仙帝 天意 殺機第三十七章 花明(2)第一百四十八章 斯人如舊第三十三章 竟敢對安王有想法?(第三更)第五十四章 佈置第九十四章 開戰前夕第四十四章 撥雲見日第四十一章 制勝(2)第三十六章 一場勝 一聲喚第六十二章 這就是兵家第三十三章 四方震動(第七更)第四十八章 你找死(三更)第七十三章 對手(2)第一百三十八章 白鹿洞之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