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簡在帝心

沈華善將沈則敬留下來,說的正是京兆的勢力分佈情況,也是爲了討論京兆局勢的走向,他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覺得大永朝局從此會波浪翻滾,而身處波浪中心的朝臣,更是少有平靜的時候了。

“二皇子即將和兵部尚書結親,陳家的助力必定是要歸於二皇子的。五皇子又因爲使臣一事得皇上青眼,三皇子孃家周家的勢力也不少,周家和穆太妃的交情也甚深。如此一來,這京兆局勢就更難測了。”沈華善這樣說,將京兆的局勢理一理,這三個皇子都各有勢力,而且都成年了,而別的皇子,也會陸續長大以後的變數恐怕會更多,讓沈則敬多些警醒。

“按照兒子觀察,這水尚未清,大家都還不敢下去淌,吏部衆官員近來都是很平靜。”要說有風吹草動,除了殿中省就是吏部消息最靈通了,但在沈則敬看來,京兆這水太深,又渾濁,大家都還在持觀望態度,沒有官員敢輕易下水,朝堂之上倒是很平靜。

“太子的身體……”沈則敬說了開頭,卻又停住,沒有再說下去,沈華善也知道他的意思了,儲君的身體健康,是大家都十分關心的,卻也是不可刺探的;再則,沈華善始終認爲,這個儲君,自幼體弱,從來不過問政事,就連詹事府的也不配設,多年來對朝政影響有限,實在和大局無關緊要。

太子體弱,是他自身的不幸,更是整個大永王朝的不幸,如果太子康健,諸皇子就不會起了不該有的心思,這京兆的局勢不會是如今這樣動盪了。

“尚藥局那邊也沒有什麼消息傳來,總歸還是那樣吧,只要皇上一日未動,我們做臣子的,也不可妄動,再者,寧兒她們也都還小,現在五皇子都十八歲了,要挑選正妃的話,一時也不會挑上她們,我們沈家尚有許多餘地。”沈則敬沉默了半響,就這樣說道。這幾個月來在京兆任職,他更加清晰地感受得到隱藏在平靜下面的暗流。奪嫡之爭,從龍之功,外戚權臣,稍有不慎就是抄家滅族的禍害,沈家也不敢輕易就踏出這一步,所以他懷着無比謹慎的心來對待京兆的一切。

“京兆最不缺的,就是謹慎的官員。這一步至關重要,誰也不敢輕易邁出啊。不管怎麼說,西燕和大永暫時平靜,就算朝中有什麼爭端,也不怕腹背受敵,只是,不知道這樣的爭端要持續多久啊,平和難得啊。”沈華善有些感嘆,只要太子一日不薨,這樣的局面便一日維持,作爲臣子的他們,就定不了心思。

“父親說得是。幸好這一次互市的問題順利解決。現在京兆的局勢還不顯,我們且觀望着吧。孩兒也感覺這一段時間的事情不會少。”沈則敬有些憂心,或許自己的憂心,也是大多數京兆官員的憂心,這局勢,未明啊。

“總之,現在還不是站隊的時候……”這次的書房對話,以沈華善這句話作結。

與此同時,五皇子府,上官長治和許三思等人也在討論着長泰帝的心思。雖然沒能在互市爭端上有所表現,但畢竟還是得到長泰帝的賞識了,同時鴻臚寺的官員也對他多有親近,母妃也升爲貴嬪了,上官長治對近來的一切也感到滿意,他看着那條馬鞭,想起老二和老三嫉恨的表情,面上也略帶了一絲得意。

“諸位說說看父皇賞賜這條馬鞭是何用意?”雖然也得意,上官長治也猜不出長泰帝的用意,是真的對他嘉許還是把他放在火上烤?從贏了西燕騎術那一刻開始,他就知道必然要陷入這樣一種矛盾之中,可是他不想輸,就算是勢力尚未穩固,他也不想輸,他必須讓長泰帝和朝廷官員都知道,除了二皇子、三皇子,還有一個五皇子,並且這個五皇子能文能武,是可以繼承大永皇室意志的皇子,他想要引起長泰帝的注意,所以他不能輸。

可是贏了這條馬鞭,等於提早面對其他兩位皇兄的打量和考究,父皇賞賜這條他在潛龍時使用的馬鞭,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他想不明白,便召來了五皇子府的幕僚來解惑。

“皇上聖明燭照,自然有用意。”李則安想了想,認爲長泰帝必定有其他心思。妄揣上意是死罪,但是不想清楚,等待他們的,將會比死更難受。太子一日未薨,其他皇子就只能暗中較量,長泰帝在位已經三十五年,當年也是非嫡非長,最後卻登上皇位,如今這局勢和當初何其相似,若說他沒有別的想法,在場幾個人都是不信的。

“聖上的兄弟如今只剩幼王一人,近日來的做法倒像是在爲諸皇子積蓄勢力,爲二皇子拉攏兵部勢力,又爲主子晉升了貴嬪娘娘,如果接下來對三皇子還有其他安排,那麼這個說法就通了。”今日的五皇子府,多了一個人,這個人一向不怎麼參與五皇子府的日常事務,這一次是上官長治特地請了他來的,說這話的,正是這個人,他指出長泰帝這麼做的原因是爲了給這幾個成年的皇子增添勢力,也就是指出,長泰帝心目中真正屬意的儲君人選,不會是這幾個成年皇子。

“那麼,也就是說,萬一太子薨,那麼儲君之位絕對不會落在我、老二、老三頭上了。”順着這個意思,上官長治想得更深刻,也更明白,當然,臉色也就更駭人。如今他嶄露頭角,已經在長泰帝和朝臣那裡留下了印象,讓長泰帝和朝臣知道,他也是有一爭太子之心的。如果將來太子的人選不是他,那麼等待他的,將會是什麼,就再明顯不過了。輕則閒散逍遙王,重則被圈禁,無論是輕重哪一種,都不是上官長治想要的!可是,自己對太子之位的那一點心思,能瞞得過在位三十五年又長於帝王心術的父皇嗎?對此,上官長治不抱什麼希望。

什麼?皇上真正屬意的人選另有其人?會是誰呢?十皇子?還是十二皇子?可是他們的年紀都那麼小,有可能嗎?萬一這個猜測是真的,那麼……那麼……幾個幕僚都面色微變,不敢再想下去。

“也沒什麼好想的,自然是按照父皇的意思去辦,他既然讓我們積蓄勢力,那麼我們正好趁此機會發展我們的勢力,剛好我五皇子府現在勢弱,正是最需要發展實力的時候……”良久,上官長治這樣說道,臉上還是如常的溫和文雅,只除了那雙眸似有陰鷙而深不可測,那掩在桌面下的手也握緊滿是青筋。

“正是如此,我們只當不知道……”許三思不久也反應過來了。帝心難測,也不能測,所以甚爲臣子的他們,最好就是不着痕跡地順着長泰帝的心思去做,不然,等着的,就是死路一條。當然,順着帝心辦事,他們自己的心願也能遂,這纔是爲人臣子的應有之道。

“殿下想得很對,我們目前就應該這麼做。殿下在與西燕比試中勝出,已經引起了皇上的注意,只要將這注意一直加深、持續,皇上對殿下定會另眼相看的,太子一時半會也沒有什麼起色,殿下正好趁此機會發展自己的勢力。”那個人聽了上官長治和許三思等人的話語,然後點點頭說道。

“那麼敢問叔父,現今之勢,該如何發展勢力呢?老二已經和陳家定親,原本我是打算在花朝節破壞這次婚事的,可恨讓那陳家女逃過了一劫!老二原本就有不少勢力,再得了陳家相助,必定遙遙領先了。”雖然想到了趁機發展自己的勢力,但是上官長治也沒有個具體的章程,像老二一樣聯姻?可是那還得等幾年啊,況且前面還有一個老三,等到自己的時候,怕是大勢都去了。

“殿下不必憂慮。微臣從尚藥局打聽到的消息是,太子殿下的身體還能撐個三五年,只要太子尚在,二殿下、三殿下礙着大義名分,只能默默等待。這幾年,就是殿下的機會了。”那人的聲音有些笑意,卻並未正面回答上官長治的提問。

“爲此,微臣有三策,請殿下細聽。一策,物色合適的五皇子妃人選,在這幾年裡,殿下要清楚知道,得哪家相助會對奪嫡更有幫助,那麼五皇子妃就會從哪家出,並且要打好和這家的關係,須知重臣之家,這親事,就不會輕易應允;二策,在朝野樹立賢明之聲,只要贏得朝臣的心、贏得百姓的心,這奪嫡就贏了一半,所謂人心所向,皇上定會考慮到這點的。這幾年,殿下要看準局勢,要不吝嗇人、財,要抓住機會顯露聲名,如資財賑災、不吝自身這樣的表現;三策,贏得帝心。殿下要在皇上面前表露自己的孝心和才能,就要多多前往紫宸殿請安、問事,最好還能在紫宸殿安插一兩個人選,以便互通消息,這一點,微臣會利用職務之便,幫殿下辦成此事;而宮中的貴嬪娘娘,也要成爲殿下的助力,若是皇上對貴嬪娘娘的寵愛在所有妃嬪之上,那麼皇上對殿下的看重就在所有皇子之上!殿下和貴嬪娘娘母子同心、裡外相通,何愁事不成?”

那個人的一番話,說得上官長治笑逐顏開,他的眼神熠熠發亮,這三策,就是五皇子府應對當下局面的三個良策!

“只要順着這三策去做,不管皇上有怎樣的心思,不管局勢會如何發展,殿下定必如願。這就叫:簡在帝心。”那個人微微一笑,最後這樣說道。

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323章 政績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391章 帝爲棋第237章 見太子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318章 鬥錢多第146章 太子薨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335章 風波現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43章 身死!第327章 變數第536章 不逃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520章 不臣第237章 見太子第64章 變化之前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322章 歸心第45章 餘緒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53章 出西燕記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503章 帝后第342章 帝視朝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64章 變化之前第242章 三策第219章 圍絕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339章 不慈第242章 三策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511章 將亡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341章 毒殺子第219章 圍絕第519章 清醒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70章 放餌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288章 朝徵第453章 奇計第176章 國之動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38章 偷天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14章 垂死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154章 計成第484章 爭時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522章 扶幼主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346章 想不到第542 舊仇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416章 悲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216章 錯了!第24章 使團比試第17章 莊子避暑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284章 不能第487章 祥瑞現第56章 再遇應南第443章 改元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4章 晚梅有香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54章 妄動第377章 君有疑第339章 不慈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50章 流言四起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346章 想不到第149章 封宮第261章 洗心
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549章 孫伯揚來第323章 政績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330章 清平侯府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391章 帝爲棋第237章 見太子第42章 三皇子的安北行第236章 東宮屬官第318章 鬥錢多第146章 太子薨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335章 風波現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343章 身死!第327章 變數第536章 不逃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520章 不臣第237章 見太子第64章 變化之前第128章 家族的力量第322章 歸心第45章 餘緒第485章 取其首級第229章 重返局勢第53章 出西燕記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503章 帝后第342章 帝視朝第283章 家族生意第161章 大理寺審訊第64章 變化之前第242章 三策第219章 圍絕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339章 不慈第242章 三策第124章 丫鬟失儀第511章 將亡第148章 皇后的作用第69章 不死不休第403章 後方百鬼第341章 毒殺子第219章 圍絕第519章 清醒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70章 放餌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288章 朝徵第453章 奇計第176章 國之動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6章 塵埃落定第538章 偷天第357章 南越一族第314章 垂死第145章 要變天了第154章 計成第484章 爭時第427章 疑心生暗鬼第522章 扶幼主第187章 大戲即登場第346章 想不到第542 舊仇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416章 悲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216章 錯了!第24章 使團比試第17章 莊子避暑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284章 不能第487章 祥瑞現第56章 再遇應南第443章 改元第434章 天子失德第4章 晚梅有香第108章 太后病重第524章 陰險手段第254章 妄動第377章 君有疑第339章 不慈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50章 流言四起第158章 撾登聞鼓第346章 想不到第149章 封宮第261章 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