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變化之前

關於考課的進程,沈寧大體是知道的,在隨伺書房期間,沈則敬會時不時提到關於考課的相關內容。不過,她並沒有過多在這個事情上發表自己的見解。事實上,關於具體考覈,也是考功司的保密內容之一,沈則敬並沒有深入和她說。

銓衡人物、擢盡賢才是吏部和考功司的職責之一,沈則敬雖然只是官居五品,但是多年在地方各地任職,接觸經歷的事情很多。父親是三品大員,又有恩師葉正純的指點教導,岳父家是一時名儒大家,可以說,從最初,他就站在一個別的官員難以企及的高度,思考問題也不一樣,所以在篩選人才上,還是有一定心得的。此刻他正在書房,結合考課的事情來給沈寧講解選拔人才的原則

“知人之事,自古爲難,故考績黜階,察其善惡。在太平盛世之時,選拔官員要才德並行,才德都有了可任用。如果這個人是仁德的,那麼即使才能一般般,也成不了大禍害;是如果一個人有才幹,但心思陰險貪濁,會藉着官職魚肉百姓爲禍一方,纔是大禍害!亂世之時又不一樣,亂世之中只要求一個人有才幹就可以了,只要有才幹就能開創局面,這就是因時選人的道理。”這些想法,是沈則敬在上任考功司之後就開始思考了的,到現在纔有一個比較完善的表達,藉着教導沈寧的機會,也是對自己想法的梳理。

用人唯善這個觀點,是有不足的地方的,沈則敬認爲用人唯善之後加一個用人唯才,這是兩個標準和兩個要求。當然,他沒有和沈寧說的是,在他心目中,用人唯善和用人唯才都是有一個前提條件的,那就是用人唯親,如果不是親近可信的人,誰會用他?這是情理之中,尤其是在這樣國國家家的時代,一個官員的力量微薄,正是唯親之人才交織成一張大網托起這個官員的,姻親、故舊、門生、同窗等……

沈寧點點頭,一副受教的樣子,心裡剔透得很。想來父親是有感於這些日子考課的事情,纔會跟她說了這些的。考課的事情進行到現在,已經快要到收尾階段了,雖然沈則敬和沈寧說的都是考課面上的東西,但她知道目前爲止一切都好的,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只要能安安穩穩度過這考功的第一年,父親的前途就無可限量了。

歷年來,只要沒有在考課之上出現差錯,考功司的主官都是一路高升的。比如現在的尚書左僕射蕭厚仁大人,當年就曾任過考功司郎中一職,還有嶺南道刺史丁文翰也是從考功司出去的。沈寧對此有了解,只要父親度過這一關,局面就不一樣了,再說有葉正純坐鎮京兆,父親這次應該會大步跨過,沈寧也鬆了心。

中秋節纔過去沒幾天,和別家尚沉浸在團圓喜慶的場景不一樣,兵部尚書府裡則是緊張和寂靜。那寂靜之下彷彿還有一絲慌亂,兵部尚書陳知浩正和嫡長子陳書舟在書房議事,兩個人的氣息都有些敗壞。

“祖母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所有大夫都搖頭了,百年老參吊着的一口氣也維持不了幾天了。”陳書舟向陳知浩彙報着陳府老太君的身體狀態。陳老太君是陳知浩的母親,年紀也七十好幾了,放在哪個家裡,都算是喜喪了。本來在陳家,也應該是如此的,只是,陳太老君一死,陳家衆男丁,包括兵部尚書陳知浩在內,都要丁憂三年,這就是問題所在了。陳家和二皇子一系已經緊緊綁在一起了,現在這樣的局勢,正是奪嫡之勢形成的時候,陳老太君實在死不得啊。這正是陳知浩和陳書舟憂心的事情,爲了這事,他們憂愁得連中秋節都沒有過好。

“大夫都是私底下找的,口風也密,一時半會也傳不出去,不過這也瞞不了太長時間,我們還是要做好準備纔是。”見陳知浩沒有說話,陳書舟補充道。陳書舟也在朝中任職,一旦老太君病逝,他也要丁憂在家,這問題倒是不大。關鍵是陳知浩的兵部尚書一職,還有二叔陳知闊的岑州刺史一職,都是頂重要的。陳家無法在這些位置上呆着,二皇子的勢力將會因此大打折扣,陳書舟很着急。

“再私底下找幾個大夫再來看看,你祖母身體本來還不錯的,有底子在,儘管現在病得嚴重,說不定能熬過這一次去。不過要通知二皇子那邊早作準備。”陳知浩想了想說道。入秋以來天氣反覆,母親一下子就病倒了,這讓他驚慌不已。除了擔憂母親的身體,更多的是擔憂母親過世後帶來的不良影響,他的想法和兒子一樣,陳老太君在這個時候,實在是死不得啊。

二皇子府很快就知道了陳老太君病重的消息,陳婉柔倒還好,她和這個曾祖母相處的時日不多,平素接觸得也少,除了對親人將逝有些感傷之外,日常生活也沒有因此受什麼影響。二皇子上官承佑就不一樣了,他着急不已,連忙召來了幕僚商討這件事情。這次商討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商量接替陳知浩的人選。這個接替人選必須是二皇子一系的人,只有這樣,在陳知浩三年丁憂期間,他還能保持在兵部的影響力!

兵部的勢力,絕不能因此而失去,這是上官承佑和幕僚的共識。上官承佑的決心尤其堅定,爲了取得兵部的勢力,他付出了很多,娶了陳婉柔,讓自己寵愛的姜氏小產,如今因爲陳老太君病逝要失去這些,這怎麼可以?!

直到此時,他才發覺兵部的勢力對自己來說是多麼重要,也發覺自己對那個位置的渴望是多麼深刻!原本的柔和之心,被這樣的變故一衝擊,就已經粉碎,或者,是心底下潛藏的慾望被這事激發了出來。一定要保住陳家的位置,一定要保住兵部的勢力,他的眼神閃爍着莫名的光芒,似是堅定,又似覺醒……

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227 千里奔喪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216章 錯了!第542 舊仇第546章 死脅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558章 噩耗第173章 先機第290章 走險第45章 餘緒第247章 大危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215章 有奸第5章 姨娘庶妹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317章 覺醒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347章 本心第349章 新勢力第550章 有病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03章 帝后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305章 奠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117章 紅袖死第50章 流言四起第369章 逼反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18章 鬥錢多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81章 盯梢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84章 爭時第260章 有戲看第550章 有病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39章 大換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68章 殘害第455章 援兵到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12章 保不得!第218章 斬盡第268章 心思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112章 國有喪第261章 洗心第335章 風波現第27章 簡在帝心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305章 奠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14章 花朝節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528章 下一步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175章 不祥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290章 走險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467章 趕緊走!第536章 不逃第499章 左半朝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58章 賑災之策第24章 使團比試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
第65章 兵部尚書丁憂第227 千里奔喪第105章 南北分榜(二)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393章 一彼一還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216章 錯了!第542 舊仇第546章 死脅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558章 噩耗第173章 先機第290章 走險第45章 餘緒第247章 大危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215章 有奸第5章 姨娘庶妹第83章 解危和仁政第325章 他竟然死了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317章 覺醒第205章 一線生機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512章 抗旨不遵第347章 本心第349章 新勢力第550章 有病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1章 吳越沈 七月沉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03章 帝后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305章 奠第21章 中元祭自身第117章 紅袖死第50章 流言四起第369章 逼反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18章 鬥錢多第496章 拖你下水謀反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13章 兩路叛軍第281章 盯梢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484章 爭時第260章 有戲看第550章 有病第559章 死守善道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239章 大換血第275章 沈得善的壓力番外三天家二三事全文完第197章 將相城府第16章 開悟與懷念第465章 太常失瑞第368章 殘害第455章 援兵到第26章 塵埃落定第37章 三十萬人情(二)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461章 君臣義斷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12章 保不得!第218章 斬盡第268章 心思第447章 沈則思反?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112章 國有喪第261章 洗心第335章 風波現第27章 簡在帝心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38章 三日無大小第305章 奠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14章 花朝節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528章 下一步第389章 書房有計第175章 不祥第350章 初定典謨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290章 走險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467章 趕緊走!第536章 不逃第499章 左半朝第185章 開始出手第58章 賑災之策第24章 使團比試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