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三策

長泰帝的宣召,打斷了東宮內太子等三個人的說話。宣口諭的內侍離去之後,太子還有一小會整理衣裝的時間,沈華善才抓緊時間將自己想要說的話一股腦說出來。

“殿下,給事中之所以位卑權重,完全是爲了皇上、爲了社稷啊。人有好惡喜憎,皇上也不例外,要是皇上特別喜歡某個人,不顧其昏庸要升他職怎麼辦?要是皇上特別厭惡某個人,就算他正直清廉也要罷他職怎麼辦?這個時候,就需要給事中了啊,使皇上朝正道行;給六品卑位之官,是爲了警戒他們貪戀權位,防止他們不察不糾,免得他們違背此職的應有之義。”

“所以給事中這麼重要,它怎麼能撤掉呢?”沈華善總結道,將他反對的原因用最直白的語言表達出來。

“太子殿下,您將來是要登基爲帝的,也要緊記這一點。皇上也有可能會犯錯誤,皇上也是需要人來監督的,體現在官制上,那就是給事中了。”沈華善又說道。

這些話語,由一個臣子說出來,或許是不恰當。但是發生了要撤給事中這樣的事情,沈華善還怎麼能夠沉默呢?

須知道,沈家爲了阻止這件事,這幾年多了多少事情?難道竟然一點效果都沒有嘛?沈華善想自己不能接受!

一旁的邱盛年聽了沈華善這一番說話,忍不住激動地點點頭,他也認爲撤掉給事中是不行的。

但是,他只知道是不行的,卻沒能想到沈華善這樣周全。當即,他看着沈華善的目光更是欽佩。

“太子殿下,微臣已經站出來反對了,這是朝上所有官員都知道的態度了。現在東宮應對這個事情,微臣有三策,請太子殿下細聽。”沈華善嘆了一口氣,說道。

他是反對撤給事中的,但是身爲太子詹事。他也要爲太子拿出應對的章程來,且看太子會選擇哪一策吧。

“下策:置身事外,殿下現在尚未有參政之權,可以當作不知道、不關注此事,對東宮沒有任何影響;中策:認同皇上的旨意,同意撤掉給事中,可以體現殿下和皇上父子同心。或會得皇上歡心;上策:直接表態反對撤給事中。殿下是國之儲君,皇上會贊同殿下的上表。這樣一來,既是爲了朝政、社稷長久打算,也會在朝中獲得令名,可以在朝中施加影響力,積聚殿下自己的勢力!”

沈華善說道,上中下三策。太子會選擇哪一策?

太子聽了若有所思,他始終認爲,違背父皇的旨意是沒有任何好處的。但是獲得令名、有自己的勢力,這又是一個巨大的誘惑,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一時間,太子也不知道該如何取捨。

沈華善給邱盛年使了個顏色,邱盛年便說道:“殿下剛被冊立不久,也應該爲朝政、爲社稷做些事情,所公侯大臣都知道,殿下乃是天意所屬於。乃是最適合的儲君人選!”

是了,自己前面還有幾位封王的皇兄呢,朝中大臣會怎麼看待自己這個太子?這的確是爲自己正名的機會,可是,父皇會不會惱怒呢?

直到他衣飾都準備妥當了,出發去紫宸殿之前,他還沒有想好究竟該選定上中策哪三策。是穩妥爲上呢還是爲了謀劃自己的勢力呢?

這麼短的時間,他真的很難想!就算沈華善和邱盛年告訴他什麼是上策。他還是猶豫。

而沈華善和邱盛年看見他隨內侍離去的身影,心裡也頗爲躊躇不安,不知道皇上召見太子是所爲何事,若是詢問撤給事中之事。太子會如何應對呢?

話說太子應詔來到了紫宸殿,先是給長泰帝恭敬地請了安,然後才侍立一旁,等待長泰帝的說話,整個人看起來有些緊張和拘謹。

雖然長泰帝對他極好,但是太子總是記得容貴妃說的那一句話:“君父君父,先是君,然後纔是父。皇兒你和皇上相處,定要守住自己的本分,切不可忘形,免得惹皇上不喜。”

容貴妃這一番話,太子片刻不敢忘,所以太子在紫宸殿的時候,總覺得不如在鍾粹宮自在。

長泰帝看到太子這個樣子,倒也不以爲意,太子年紀不大,會緊張拘謹是自然的,自己當年見到先帝時,也每每緊張得口不成言。可是還不是這樣一步步過來了?

想到年輕時候的事,長泰帝的心情還是不錯的,笑着讓太子坐在一旁,然後問道:“你對撤給事中一事有何想法?”

太子聽到長泰帝的問話,眼神略微縮了縮。一時不明白長泰帝到底是什麼意思,又不清楚長泰帝此時是喜是怒,不免惴惴不安。

“不必拘謹,心裡有什麼想法就對父皇說,你知道早朝時候發生的事情了吧?”長泰帝問道,不知道沈華善他們會對太子說些什麼,會教太子做些什麼。

“兒臣知道了。詹事府的官員已經和兒臣說了早朝的事情。父皇要撤掉給事中職位,將原來四名給事中另調他處,朝中大臣對此爭論不一。兒臣不熟悉給事中職務設置,但兒臣認爲父皇這麼做,必定有父皇的理由,故而兒臣沒有特別的想法。”太子的心神漸漸穩定下來,想起沈華善對他說的話,這樣說道。

“那麼,你知道太子詹事沈華善反對撤給事中嗎?你是怎麼想的?”長泰帝顯然對他的回答不甚滿意,又再問道。

“兒臣知道這個事情。沈大人和邱大人正在和兒臣說這個事情,他說給事中一職是爲父皇、爲社稷着想,是爲規勸導正帝王之用,是撤不得的。但是話沒有說完,兒臣就接到父皇的宣召了。父皇,這……”太子將沈華善的話說一半藏一半。

他並不敢在長泰帝面前說那上中下三策,他不笨,若是讓長泰帝知道自己有培植勢力之心,那就麻煩了,說不定父皇對沈華善的怒氣會轉移到自己身上。

“那麼,你是覺得父皇的做法對呢?還是贊同沈華善的話呢?”長泰帝又問道。

太子見到長泰帝的臉色並沒有不豫,語氣也是和緩,知道此刻他的心情或許不錯,便立刻回答道:“兒臣正爲難,無法判斷,請父皇訓下。”

這幾句話,倒是料着長泰帝的心思了。而長泰帝此刻,也是一心想着教導太子了。

長泰帝說道:“父皇之所以要在這個時候撤給事中,就是爲了讓你能更好地做皇帝,做一個更加自由不受臣下拘束的皇帝。父皇這麼做的原因,就是爲了集權,這也是帝王心術之一。父皇用了四十年,才能在現在把給事中這個職位撤掉,這也是爲了大永的江山,不然,按照這樣發展下去,大永皇帝的權力會越來越小。”這是他作爲一個帝王的考慮,和臣下的想法,當然不一樣。

“你要記得,一個帝王,絕對不能受臣下壓制,也絕對不能被臣下左右。反之,你可以左右他們、壓制他們,平衡朝中的勢力。這樣,你纔會在這個位置坐得舒服。父皇在位四十一年,到了晚年,才知道,這個位置,父皇一直坐得不舒服,所以父皇要爲你掃清障礙,讓你坐得舒服。”

想到早年有諸皇子壓制,中年有盛王隱患,晚年又受給事中掣肘,長泰帝便覺得周身不自在。

倘若做皇帝都不能隨心所欲,那麼還做來做什麼呢?可恨自己臨到老年之時,纔想明白這個道理。他一定不能讓皇兒也像自己一樣,一定要讓他舒心自在不留任何遺憾。

太子想起鞠場那件事,自己想營建一個鞠場都不可以,還引起了那麼大的腥風血雨,對長泰帝這一番話是感同身受,認爲長泰帝這樣的想法做法是完全正確的。

“父皇只是做了第一步,以後的事情還需你做下去的。這給事中一職,父皇是無論如何都要撤掉的。但是皇兒你可以利用這一次的事情,去獲得沈華善等官員的信服,漸漸在朝中建立令名,來來,爲父告訴你,東宮在這次事件中,應該怎樣做。”

然後,長泰帝就小聲地交代太子要做的事情,聽得太子眼神發亮,嘴角不自覺地揚起。

末了,長泰帝又說:“父皇老矣。詹事府沈華善等官員,是父皇給你的磨刀石,你可以用他們,卻不能夠信他們!你年紀小,還要依靠和倚仗他們,等你積聚了自己的勢力,有了自己的威信和資本,再便宜行事。沈華善建議你上表反對撤給事中,也是想讓你在朝中有自己的威信,這一點,你可以照辦,餘事,父皇自會代你辦妥!你且在一旁看着,父皇教你如何用朝臣而不信朝臣。”

對於長泰帝的話語,太子一一聽取,心裡也漸漸有了計較。待他返回東宮的時候,見到沈華善和邱盛年仍等候在宮門外,便將事先想好的語詞說了出來。

他認爲父皇說的那些話,實在是一箭三雕的好辦法,比沈華善說的上中下三策好多了!

ps:

四更!之所以這麼多次提到給事中一職,我認爲它正是沈家勢起的根源所在。哈。

第63章 考課進程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474章 有溫情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22章 測帝心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41章 毒殺子第314章 垂死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216章 錯了!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211章 露端倪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453章 奇計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511章 將亡第34章 喜事多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335章 風波現第332章 小登科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07章 嬌客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464章 氣數盡第225章 未定第400章 首亂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11章 前奏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41章 遺策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554章 合作第146章 太子薨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558章 噩耗第412章 將才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12章 國有喪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220章 利器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46章 太子薨第310章 決裂第429章 死地第261章 洗心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356章 來了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97章 災星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536章 不逃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7章 隨伺書房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525章 攻心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337章 削爵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153章 離間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85章 出事了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40章 神兵第558章 噩耗第261章 洗心
第63章 考課進程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474章 有溫情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122章 測帝心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424章 一月尚書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341章 毒殺子第314章 垂死第61章 開始熱鬧了第216章 錯了!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211章 露端倪第123章 容嬪是誰?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473章 西燕入侵第166章 沈家尚主第431章 準備反撲!第212章 僅此而已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46章 第一次進宮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453章 奇計第407章 轉運司之因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511章 將亡第34章 喜事多第51章 所謀爲何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181章 顯貴一堂第374章 死局怎麼破?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335章 風波現第332章 小登科第198章 安排後路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326章 思考班底第307章 嬌客第338章 釜底抽薪第464章 氣數盡第225章 未定第400章 首亂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11章 前奏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541章 遺策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554章 合作第146章 太子薨第523章 順勢而爲第101章 春闈案四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224章 奸臣至極第334章 一家登臺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558章 噩耗第412章 將才第506章 七大罪狀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135章 太子病重第112章 國有喪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220章 利器第231章 點閱之災!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146章 太子薨第310章 決裂第429章 死地第261章 洗心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345章 竟然是她!第132章 人哪裡去了?第183章 原來是他!第452章 國有忠義哭鄭閒第356章 來了第172章 移花接木第497章 災星第110章 沈家避勢第536章 不逃第214章 冬至夜宴第7章 隨伺書房第479章 一觸即發第525章 攻心第238章 東宮憂患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337章 削爵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第153章 離間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469章 禮樂征伐第85章 出事了第120章 任職中書侍郎第540章 神兵第558章 噩耗第261章 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