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妄動

太子納良娣當天,出了換冠那樣明顯到幾乎不可能出現的差錯,令得沈華善和邱盛年等官員是一頭冷汗。這個事情過去之後,沈華善覺得,是有必要將詹事府的官員召集起來訓一訓了。

“本官知道,諸位都有朝職在身,又加上在忙碌太子大婚諸事,所以太子納良娣,一時疏忽也是正常的。但是,這樣的事情,僅此一次!以後絕對不能發生了!”

“太子舍人張棻生病不能督導太子左右,此事怎麼沒有上報?內侍何德翻找庫房,怎麼也沒有人來報?太子在服吉服之時,怎麼會沒有詹事府官員在側?非得要等到太子出寢殿,才發現這個錯誤?幸好此事是在東宮範圍內,若是此事傳到皇上耳中、傳到百官耳中,會有怎麼樣的後果?!”沈華善沉着臉說道。

上任太子詹事一來,他還是第一次這麼嚴厲地對這些下屬說話。這個儀服小事,體現的是東宮、詹事府出現了嚴重的監管漏洞。

幸好這次只是戴錯了頭冠,還能及時換下來。若是別的事情呢?若是別的嚴重一點的事情呢?整個詹事府的官員都避不過問責追究!

邱盛年等詹事府的官員都沒有作聲,在最初的慌亂過去之後,他們有一種深深的自責。說到底,是自己這些詹事府的官員失職,沒有對太子納良娣一事加以重視,纔會讓太子犯這樣的錯誤,此事若是傳到皇上耳中,詹事府官員失職之罪是逃不掉的了。

“不學禮,無以立!這些最基本的禮儀我們如果都不能使太子達知,還使得太子頭戴九旒冠納太子良娣之差錯,我們又怎麼可以教導太子爲政之道?失職之罪乃是其次!”頓了頓,沈華善繼續說道。

“太子尚小。雖然已經納良娣、參知政事,但是還要我們詹事府的官員在一旁協助、勸諫、教導。君待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個道理,諸位是否忘記了?朝中職責自然要盡心。但是詹事府的職責也不可輕忽!”沈華善也是後怕了,在訓導這些官員之前,他早就深深自省了一次。

“諸位要認識到錯誤,還要制定出防止錯誤的辦法。少詹事邱盛年擬一份詳細的東宮管理規則出來,以後太子身邊定要有專職官員提點、教導太子禮儀之事;還要查補東宮的漏洞,防止內侍翻庫房的事件再次發生!這一次的事情,本官就不追究了。也不會讓這事傳到皇上、貴妃娘娘耳中,諸位請放心!”

最後是說到解決辦法了。說到這裡,沈華善就感到頭疼不已,從主子到僕從。這東宮,處處都是要補的爛攤子啊。

此事後,沈華善給太子舍人張棻、通事舍人凌雲高下了一個功課,就是給太子講解《大永大典》,儀服之事。百官禮制等等,雖然不用太子精通這些禮儀,卻也不能犯常識性錯誤。

至於內侍和宮女這裡,則請了容貴妃再次梳理了一番。愚鈍、見識少的內侍,一律清退。實在是清無可清了。才請來宮中年長得力的內侍、宮女來給東宮的這些內侍、宮女講授相關知識,但凡禮儀、避諱、禁忌等等,這些內侍和宮女都要熟悉,並且精通,若是太子在這些事情上出現出錯,首先問罪的,就是這些內侍和宮女。

當這些後續事宜都做好之後,沈華善才稍微送了一口氣。幸好這事已經落幕了,接下來太子迎娶太子妃一事,有禮部、太常寺、少府監看着,倒也不怕出這樣的岔子。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他再次想起了兄長沈從善這句話,深感爲是。

十二月,所有人都在準備過年事宜,整個京兆籠罩着熱烈歡樂的氣氛,而即將到來的太子大婚,更是推高了這種過年的歡樂,皇城、京兆處處張燈結綵,上至妃嬪下至百姓都在期待着太子大婚的到來。

太子詹事府的官員這下可不敢有任何鬆懈了,他們緊緊盯着太子大婚的每一個流程,就算有太常寺、禮部和少府監的官員在全程打點太子大婚的事宜,詹事府的官員也會再三覈對當中的每一個環節,就是怕會再出現九旒冠那樣的事情。

太子的身邊,必定會有詹事府的官員跟隨在側,不是太子舍人張棻就是通事舍人凌雲高,就連左右庶子唐鐸、楊簡銳等官員也時不時在太子身邊提醒着:大婚當天具何服、戴何冠,當天有哪幾個流程,每個流程太子需要做什麼……這樣的話語,聽得太子耳朵生繭。

而且,不僅僅是提醒的這些說話,就連張棻和凌雲高時時跟進跟出的,也引起了太子的不快。

唐鐸等官員也讓官員也不是沒有眼色的,見到太子明顯厭煩的神色,也很適時地收了聲音。其實他們也覺得爲難,提點督促多了,每個人都會厭煩,不止是太子,就連普通人也覺得受不了的,但是沒有這樣的提醒,他們又怕出現差錯。

一時之間,詹事府的官員都有一種感覺,就是太子殿下像燒紅的金錠,捧不得,放不下。

這樣的情況,沈華善也看在眼內,他也知道這樣的情況不能這樣持續下去。人不自長,取禍。關鍵是要太子能夠有所進,他們這些官員才能夠放下心來,才能避禍。

沈華善深知,就算官職設置得再細緻,人員安排得再到位,也總有不察的時候。如何讓太子有所進呢?這也是沈華善經常思考的問題,也曾召集了沈家諸人來商討這一點。

卻沒能得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話說在納了良娣之後,兩個良娣都很盡責地教導太子敦倫之事,太子過了一段十分滋潤的日子,也就沒有那個精力去折騰什麼了,在朝堂之上的表現也很不錯。

這令沈華善等人覺得多少有點安慰,看來那些提醒和督促還是有效果的。

男女之事,其實也就是那麼一回事,所以沒有多久。太子就有些厭了。不用等到詹事府的官員提醒他“欲不可縱”,他就開始冷落兩位良娣了。

敦倫帶來的樂趣很快就淡了,大婚的事宜在有條不紊地推進。太子對即將到來的大婚也沒有絲毫緊張和期待。他每日裡的內容,就是每早站在朝堂之上聽朝奏。下朝之後,又要聽詹事府官員和三品朝官講述爲君、爲政之道。

這樣的太子,讓詹事府的官員再一次感到安慰:太子不耽於女色,這是好事。無形之中,他們的監督力度就有所減弱了。

加上良娣已入東宮,君臣有別,男女有防。詹事府的官員也能輕易進入東宮了。更多的時候,他們是在詹事府內和太子相處、管理東宮事務。

一日,太子從紫宸殿請安回到東宮的時候,照例看見東宮所有人都在如臨大敵去準備着迎娶太子妃事宜。太子照例感到無聊,便踱步到了詹事府。

在走近詹事府的時候,他剛好聽見少詹事邱盛年和左庶子唐鐸等人在閒話。再仔細一聽,便覺得生活終於有些意趣了。

“聽說《歸安圖》現世了?是不是真的?不會又是臨摹的吧?歷年來這樣的情況也出現不少了,聲勢倒是張得很大。不過最後都是仿冒的。”這是邱盛年的聲音。

“這也不知道啊,只是京兆衆人傳得甚囂塵上,攪亂了一衆書畫、收藏人士的心思。除了太子大婚,就是這一件事最受京兆官員關注了。” 唐鐸的聲音是有些低沉的。

“若是有生之年能一睹《歸安圖》真跡,真是死而無憾了。”魏慕白感嘆地說道。語氣也頗爲寥寂。也不知道這一次《歸安圖》是真的還是假的,如果是真的,他一定要想辦法見一眼。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太子已經能知道說話的是詹事府哪一個官員了,原來他們在討論的是《歸安圖》。

《歸安圖》是前朝大安朝的皇家典藏,是大安初年號稱詩畫獨絕的永安居士的唯一存作,上面描繪的是大安朝初立、四野歸朝的盛大場面。它既記錄了大安朝的史實,又顯示了無可超越的繪畫水平,所以這《歸安圖》自作成以來,就已經是當世的典範。

《歸安圖》一直被大安皇室收藏着,上面加蓋着歷代大安皇上的鈐印,這是它最珍貴的地方之一。只是後來烽火戰亂,《歸安圖》就失去了下落。

據說《歸安圖》在大永初年還曾出現過,上面還有大永太祖上官伏的鈐印,只是這一點無法覈實,因爲自太宗朝以來,就沒有人見過《歸安圖》了。

“若是本宮得到了真的《歸安圖》,那就太好了。真想看看上面有沒有太祖的鈐印,而且這幅畫作用來作爲太子妃的聘禮,那麼京兆兩件大事都盡歸東宮了。”太子這樣想着,對《歸安圖》起了心思。

他派出了心腹內侍夏奇按照京兆流傳的線索去尋找,看看這《歸安圖》是不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不用理會了,如果是真的,最好是能得到它。

夏奇是在東宮九旒冠事件之後被調到太子身邊來的,他是宮中的老人了,先前曾在紫宸殿當差,對宮中的大小事務、規矩禁忌都十分清楚,所以容貴妃放心地將他調到太子身邊。

夏奇是個鬼精的人,此刻聽了太子的吩咐,便欣然應允,他想着剛來東宮,一定要做件大事讓太子對他信任看重纔是,恰好這《歸安圖》就是個契機。

夏奇,是個鬼精的人,鬼精的人,又怎麼會知道”妄行,則身不安“這個至簡道理

ps:

三更!推薦糖水菠蘿的書《浮世謠》 /iq7znj誓要入世隨俗的田初九拜別師父下山,以販賣巫術爲生。一路捉小三,打惡鬼,收狐妖,泡美男。田初九:“拍賣咯!貌端體健,品種優良的男妖一隻,掃的了廳堂,洗的了茅廁,釣的了富婆,暖的了被窩,沒事拴着養眼,有難拿他擋刀!”楊修夷:“都說男女有別,人鬼殊途,偏你不男不女,又像人又像鬼,毫不矛盾。”原清拾:“哦,水桶掉井裡了?沒事,我們還有她的腰呢。”花戲雪:“你是我見過最迷人的水鬼,看那皎潔無瑕的月亮,我對你的愛比她還純淨……嘔!不幹了!野猴子!出來別躲了!老子說不下去了!”

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554章 合作第417章 高唱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7章 莊子避暑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64章 玩完了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74章 登場第141章 廷杖(一)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244章 沈餘憲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176章 國之動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42章 廷杖(二)第520章 不臣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76章 誰的人第220章 利器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07章 嬌客第164章 玩完了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22章 扶幼主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98章 春闈案一第528章 下一步第533章 出與入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75章 不祥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3章 攏軍心第489章 弩威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00章 首亂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64章 玩完了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21章 順平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64章 變化之前第9章 新生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69章 不死不休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367章 皇家宴第311章 前奏第309章 驅夢魘第385章 離朝第515章 清君側第341章 毒殺子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62章 奪職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42章 廷杖(二)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25章 互市之爭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91章 出手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
第233章 準卿所奏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116章 神秘婢女第404章 奶孃有毒第159章 勢力出動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92章 誅九族之論第316 章 金剛怒目第554章 合作第417章 高唱第82章 考第之危第17章 莊子避暑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64章 玩完了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293章 事成一半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274章 登場第141章 廷杖(一)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36章 三十萬人情(一)第194章 不虛此行第244章 沈餘憲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176章 國之動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43章 大永朝的悲哀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518章 夫妻重逢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142章 廷杖(二)第520章 不臣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67章 朝暾宮之殤第376章 誰的人第220章 利器第38章 猜猜我是誰?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298章 主政昆州第307章 嬌客第164章 玩完了第442章 一代帝師第522章 扶幼主第468章 沈則思現身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39章 衍嗣和祭祖第98章 春闈案一第528章 下一步第533章 出與入第8章 上任考功司第292章 縱橫捭闔第365章 王室後裔第201章 白氏身份第439章 出乎意料第445章 不祥開局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75章 不祥第422章 卞家暴露第109章 二甲第一名是誰第43章 攏軍心第489章 弩威第163章 登聞鼓真相第400章 首亂第457章 離開和造勢第164章 玩完了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321章 順平第509章 國子監事件第64章 變化之前第9章 新生第102章 春闈真相第69章 不死不休第213章 開始佈局第336章 斷子絕孫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151章 上官長治得勢第367章 皇家宴第311章 前奏第309章 驅夢魘第385章 離朝第515章 清君側第341章 毒殺子第392章 誰高一籌第456章 貪天之功第13章 二叔家的“神棍”第462章 奪職第210章 韜光養晦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142章 廷杖(二)第94章 探花古文瀾第25章 互市之爭第501章 自掘皇陵第291章 出手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421章 京兆窩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