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清醒

京兆有旨:沈家起兵,罪實謀反,西寧、嶺南助紂爲虐,罪不容赦,令江南、河內兩衛即成招討司,立即出兵嶺南道平亂!

同時,以江南衛大將軍於鴻圖爲招討使,以金吾衛副將軍張戈爲行營都尉,集江南、河內兩衛共二十四萬兵力,朝嶺南道開拔。

果然,如沈家人之前所料的那樣,朝廷對於沈家的起兵,果然是以謀反論之,“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朝廷根本就承認!

“大永,都動了!”曲江邊上,沈華善說出這麼一句,聽得葉正純、俞正楷等人心頭惻然。

是啊,大永都動了。

蔣博文謀反,佔據北疆、隴右道,關內衛和劍南衛聯合出兵,被拖在了隴右戰場上;京兆朝政動盪,自不用說;如今,因爲沈家起兵,嶺南衛相隨,江南衛和河內衛,又被捲進嶺南戰局中。

至此,大永七大道,都被戰火波及。加上河內道洪災等天災,大永真的是搖搖欲墜了。

在沈華善等人看來,大廈將傾無可扶持。因四處有戰事起,百姓流離失所。據如流處查探,隴右道每日都有亂民流出,就連附近劍南、關內兩道,都多了很多流民。

原因太簡單了,朝廷將所有的錢財、人力、物力都用於平息蔣博文謀反。這樣一來,官員的俸祿、官構的維持,都要大量削減開支,卻仍是捉襟見肘。

官員連俸祿安家都不太能保證,又怎麼有心處理政事?因爲戰亂,各種溝通往來被阻斷,商事不繁,官員和世族又顧着攏財掠奪,以增加亂世保命的機會。這種情況下,又怎麼會沒有亂民?

國之大者,唯戎與祀。當一國有徵戰,耗費大量的錢財和物品的。苦難的,還是百姓。

就連如今的嶺南道,沈華善等人也不知道這樣的和平昌樂,還能維持多久。唯一可以慶幸的是。西寧商道的打通,爲這兩道積聚了大量的財富,還有這兩道物華豐盈,不會像河內道那樣時有天災。

朝廷令江南、河內兩衛聯合出兵,雖然不會立即抵達嶺南道,但沈家,必須做好準備了。

朝廷的兵力雖少,畢竟是大永皇朝的正統。一旦交戰,誰也不知道會怎麼樣。

在知道朝廷的旨意之後,沈家。還有袁煥、朱敦實等人,全部都動了起來。

沈家安放在南嶺深山中的兵器司,再次募集了大批的工匠,加緊趕製胡弩牀和各式弓弩;

還有西寧道的原料礦藏,昆州楊步勳和沈則學。正在竭盡所能將這些迅速運來嶺南道;西寧道許多礦藏,礦工們一批輪着一批,礦藏開採就沒有停過;

還有千秋錢莊、胡氏安和堂等人,都在想辦法在這個亂世中,靠着嶺南衛和沈家這一點遮護,儘可能保證百姓們的從事生產。只要百姓有糧食種、有工作有收入,能吃得飽。就不會亂。

嶺南道的沈家,在做着這種種準備的時候,京兆的左家卻氣急敗壞。不管是皇后左氏、左良哲還是左彥,似乎都在走上一條瘋狂的道路。

沈家“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傳到京兆的時候,左良哲驚得茶杯都“咣噹”落地四碎!

沈家竟然反了,沈華善真的做了那亂臣賊子。左良哲怎麼都不能相信這一點!

可是,就算他再不相信,這些事情都發生了,局勢也越來越危急了。沈家起兵,有“誅左氏、清君側”的旗號。有十五萬兵力;嶺南衛袁煥反,聯合沈家,對朝廷有壓迫……

這一個個彙報,被送到左良哲那裡。左良哲這個監國大臣,連夜召了金吾衛大將軍魏延慶和兵部尚書鄭棣恆等人,前去兵部府衙商討對策。

魏延慶和鄭棣恆對左良哲再有意見,在這樣的大事面前,也都放下了成見,期望找出對策,遏制大永不斷危急的局勢。

朝廷都還沒有將蔣博文鎮壓,隴右的戰局還在僵持,如今又多了沈家起兵,同樣是需要調兵鎮壓的大事,魏延慶和鄭棣恆都眉頭深鎖。

鄭棣恆的杖傷纔好沒多久,就要爲兵事戰局憂心。兵部府衙內的官員,和鄭棣恆的表情差不多,頻發的戰事,已經讓他們素手無策了!

左良哲作爲監國大臣,意思就只有一個,沈家起兵實是謀反,不管打着什麼大義的旗號,都是謀反!對於謀逆大罪,朝廷是絕對不會姑息的,出兵鎮壓就是唯一之途!

在知道沈家起兵之後,左良哲第一時間就給沈家定了謀反的罪名。如今,召魏延慶等官員前來,就是讓他們具體執行。怎樣設置招討司,以誰爲招討使,糧草輜重供給,鎮壓檄文,等等這些,自然是鄭棣恆等官員的事情。

鄭棣恆知道,在這個時候,皇上昏迷,左家監國,沈家“誅左氏,清君側”這個旗號,朝廷是絕對不會承認的。朝廷就只能出兵鎮壓,沒有別的選擇。

若是皇上能夠醒來,說不定還能對沈家行安撫之策,現在……鄭棣恆沒有辦法了。

“招討司設置倒不難,關鍵是糧草輜重。戶部要劃撥足夠的錢銀下來才行。”鄭棣恆隨即說道。

出兵鎮壓,當然沒有問題,兵力和招討使,都是馬上就可以確定的。關鍵是供應招討司的的糧草輜重等,兵部是沒多大辦法的了,戶部能用多少力?

鄭棣恆的話語,讓左良哲啞口。是了,糧草輜重,這個纔是大問題!朝廷應付隴右戰事,已經很吃力了,如果對關內衛和劍南衛的後勤支援能夠充足,局勢也不至於一直僵持。

如今,嶺南戰局又起,招討司出兵,又要供應大批的糧草輜重,朝廷真的沒有那麼多錢!年年增加賦稅,卻年年沒有剩餘,左良哲都不知大永朝廷的錢都用到哪裡去了!

如今左良哲能夠想到的快速增加朝堂財富的辦法,就只要增加賦稅了!

“如今正是秋收之時,大永百姓手中有餘糧,增加賦稅以解當前燃眉之急。戶部立刻下令,將政令文書張貼出去……”

可是他的話,還沒有說完,一個讓在場官員震動的消息,就從紫宸殿傳出來了。

左良哲瞪大了眼睛,似是不敢相信聽到的話語,而魏延慶和鄭棣恆,則是喜形於色。

“增加賦稅一事情,關聯甚大。照本官看,還是緩一緩吧。”鄭棣恆立刻這樣說道了,看了左良哲一眼,意味難言。

紫宸殿中傳出來的消息,是景興帝已經醒過來了!尚藥局的太醫證實,景興帝這一次醒來,非是迴光返照,而是病情有了大好轉!

如今景興帝仍然十分虛弱,但的的確確是醒過來無疑了!

左良哲的震驚,和鄭棣恆的喜悅,都是因爲景興帝醒來了!

左良哲心知,景興帝是中了毒,那種毒,不會立刻要人命,卻會讓人一直昏睡虛弱下去的。他根本就沒有給解藥景興帝,他怎麼就好轉了?

還有尚藥局的太醫,是怎麼一回事?不是尚藥局奉御劉太醫一直在照看皇上的嗎?皇上突然醒來,怎麼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

左良哲百思不得其解,就連宮中的皇后左氏,聽到這個消息,也十分錯愕。紫宸殿,經她清洗之後,基本都是她的人了,怎麼景興帝突然好轉,都沒有人彙報?

皇后第一時間趕到了紫宸殿,只見到劉太醫也是一臉疑惑的神色,而景興帝則是背靠着龍牀,眼睛正睜着。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能醒來,臣妾高興得不知說什麼纔好,真是太好了,太好了……”

左氏拿着帕子,印着簌簌落下的淚,臉上喜極而泣,心裡卻是驚恐不已。

景興帝醒過來了,皇城內外,又重歸他手中了。那麼左家監國,還有淑、德兩妃之死,還有朝臣離散。景興帝若是細究,那麼等待左家的,會是什麼?

“朕……無恙。唐密呢?”景興帝覺得自己似是睡了很久。好不容易纔睜開眼睛,卻發現自己說話都十分吃力。

這是怎麼回事?景興帝環顧了一週,卻發現紫宸殿中的內侍宮女,全是生面孔。就連一向侍候他的內侍首領唐密,都不見了。

“唐密……先前出了意外,已經不幸身亡了。所以臣妾才擢了張內侍爲首領。”

左氏又印了印眼角,淚掉得更厲害了。

當左良哲和魏延慶等官員進入紫宸殿的時候,見到的,就是皇上醒來皇后哭泣的畫面。清醒着的景興帝,他們已經多日沒有見到了。

“微臣給皇上請安,願皇上龍體康健,皇上能夠醒來,臣等感激上蒼……”

魏延慶這個武將,忍不住心中的激動,這樣說道。雖然景興帝不是個好皇帝,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皇上醒着比昏迷好太多了。

起碼,左良哲再不能隻手遮天把持朝政了。

想到這裡,魏延慶看了一眼左良哲,眼中的譏誚和幸災,一點都不隱藏,等於是在直接告訴左良哲:皇上醒來了,看你怎麼死!

左良哲跪着,和皇后左氏一樣驚懼。皇上醒來了,皇上怎麼會在這個時候醒來了呢?

ps:

今天就只有這一更。感謝傲翔於宇宙的星羣的粉紅,感謝sunflower889和蘇子的打賞!

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373章 見太后第537章 佈防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122章 測帝心第429章 死地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246章 變故第3章 前因後情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5章 開春吏事第380章 朝京行第537章 佈防第64章 變化之前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536章 不逃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337章 削爵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522章 扶幼主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17章 紅袖死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5章 餘緒第503章 帝后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274章 登場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62章 姑姑用意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315章 寇色第29章 布謀北疆第497章 災星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46章 想不到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555章 逼宮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85章 出事了第281章 盯梢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31章 出嫁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146章 太子薨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539 萬骨枯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68章 結果第404章 運籌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82章 代價第367章 皇家宴第539 萬骨枯第58章 賑災之策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531章 緩稱王第310章 決裂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67章 趕緊走!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4章 花朝節第453章 奇計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286章 局勢第309章 驅夢魘第522章 扶幼主第247章 大危第224章 奸臣至極
第354章 第一道旨意第228章 湘湖悟道第190章 超級重磅人物第373章 見太后第537章 佈防第530章 後宅之功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420章 京兆有動第122章 測帝心第429章 死地第255章 與天子爭利第246章 變故第3章 前因後情第438章 這個局有點大第82章 考第之危第35章 開春吏事第380章 朝京行第537章 佈防第64章 變化之前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536章 不逃第390章 香餌死魚不?第337章 削爵第223章 順勢而行第152章 春熙宮鬧鬼第522章 扶幼主第33章 第一次見他第534章 逼近京兆第507章 監國大臣第32章 過年和元宵第35章 開春吏事第117章 紅袖死第60章 離京與返京第45章 餘緒第503章 帝后第207章 良醞署之因第548章 意外調兵第274章 登場第402章 平亂之人第62章 姑姑用意第551章 出發救夫第208章 絕地反擊第315章 寇色第29章 布謀北疆第497章 災星第129章 走私弓弩第59章 治水良人第346章 想不到第81章 蟄伏和危前第555章 逼宮第230章 乘雲騅現世第99章 春闈案二第174章 和親使團第85章 出事了第281章 盯梢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72章 太子上官如初第331章 出嫁第470章 嶺南人事第146章 太子薨第460章 這下壞了!第539 萬骨枯第340章 背後之人第68章 結果第404章 運籌第11章 半閒居和五皇子府第182章 代價第367章 皇家宴第539 萬骨枯第58章 賑災之策第495章 民心所歸第126章 容家恩怨第451章 守城死戰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531章 緩稱王第310章 決裂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282章 均安樓之盟第269章 局勢影響第467章 趕緊走!第217章 一個女人的怨恨第430章 左氏血脈來換!第206章 還有一局第12章 花朝節準備第466章 誰在挖坑?第477章 後方努力第88章 沈華善回來了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127章 五皇子登門第14章 花朝節第453章 奇計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286章 局勢第309章 驅夢魘第522章 扶幼主第247章 大危第224章 奸臣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