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國之動

紫宸殿出現了不祥的預兆,這令得長泰帝不再提和親的事,就連西燕使者的請求,他也無暇理會。

長泰帝交代方從哲好吃好喝好玩地接待着西燕使者,一切暫且拖延着。他自己則焦急等待着司天臺的消息。

後宮中的李貴嬪露出瞭如願的笑容,而容貴嬪和慕妃則深感愕然:明明中書省連詔書都上報了,怎麼就沒有下文了?

一打聽,才知道紫宸殿出事了,竟然會有那種種種不祥的事情,怎麼會那麼湊巧?這怎麼可能?兩人都猜想這是上官長治的手筆無疑,可是苦於無真憑實據,一時也無可奈何。

沈寧也從沈餘樂那裡知道了君復樂爲紫宸殿占卜的事情,君復樂因卦象說事,恰恰被上官長治鑽了空子,將卦象解說引到和親一事上去,這才使得長泰帝暫延了和親的事情。

看來紫宸殿的所有事物都是殿中省那位陳大人做的了,不然不會那麼湊巧,君復樂的解說就成輔助證據了。可見,上官長治將這些人,能夠計算得恰到好處啊!

既這樣,那麼我也利用司天臺來成事吧,兄長沈餘樂在司天臺呢,若說到要藉助司天臺的人來成事,自己可比上官長治更有優勢啊!

想到這裡,沈寧微微一笑,帶着冬賦,去了沈餘樂的易居。

沈餘樂正憂心呢,因爲他也占卜出了國將有大禍,他也和君復樂一樣。他不知道這大禍是什麼,一時心憂不已。這就好像有許多好吃的擺在前面卻不能吃一樣,實在令人氣悶。

沈餘樂這幾天下朝之後都把自己關在易居,不眠不休地查典籍搖錢卦。就連梳洗,有時都忽略了。當聽到堂妹沈寧來易居找他時,他才從一堆書籍中擡起頭來,略微整理了一下亂糟糟的頭髮和衣裳。然後才帶着通紅的雙眼去見沈寧——他知道這個小堂妹是沈家的智囊之一,可不敢輕慢。

“兄長,我是想來問問兄長,司天監大人那卦象的事可有眉目了?”甫坐下,沈寧就表明了來意,就是爲了君復樂那卦象。

這卦象的事對外或許是保密,或許三品以下的官員都不知道君復樂卜出大凶之卦象。但在沈家,沈華善、沈則敬等人都是知道的,當然沈寧也不例外。

“暫無頭緒。只知道有大災。只是預兆太少。尚不知道是何災。”沈餘樂苦悶道。忽而又想到連君大人都無法,他自己也只是白忙活而已,卻始終無法放下心。

“術業有專攻。這個我就幫不了哥哥了。不過卦象既預兆是大災,妹妹想來國之大災無非就是大水、大旱、地動等令百姓受苦受難之事。或許哥哥可以從這些方面反推?”聽了沈餘樂的話,沈寧笑着說道。

她的嗓音清脆悅耳,隱隱中讓人有一種信服感。她故意這麼說,當然就是爲了說服沈餘樂,這是她多日來翻查大永史書和曆法書,好不容易纔想到的辦法。

既然我們無法準確占卜出,那麼就只能大膽推測想象了。

聽了沈寧的話語,沈餘樂心思一動,是了,大災可以反推啊,將接下來的日子時辰、卦象演化和大災之象相結合反推,那大災就很有可能被推中的。

沈餘樂覺得正是這個道理,便順着沈寧的話語想下去。現在是秋冬之交,非是大水大旱之時,那麼最大的可能就是大雪和地動這兩個大災了。

九月大雪?這個可能性也不大,所以沈餘樂決定先從地動之災入手反推,如果卦象對得上,那就再好不過了。

“那妹妹就不打擾兄長了。祝兄長早點找出卦象所示,若能提早做準備,這大永百姓可以就可以少遭災難了,這就是大福氣了。”沈寧見沈餘樂似有所動的樣子,便連忙告辭了。

不知道爲什麼,她相信沈餘樂必定能卜算出準確的卦象,免百姓大災禍。離開易居前,沈寧回頭看了一眼“易居”這兩字,神色有點複雜。

前一世裡,這個時候並沒有什麼大災禍,不然她早就告訴沈餘樂了,不僅會使得對付上官長治的計劃順利得多,更重要的是能夠免百姓苦災。但是,沈寧根本就不知道那大災禍是什麼,只能等着沈餘樂的結果。

覆鬥形的司天臺內,司天監君復樂神色凝重看向司天臺主事沈餘樂:“你說的是真的?確信沒有卜錯?這個卦象,真的沒有錯?”

君復樂問的,其實是同一個問題,只是這樣意思強調下來,倒令沈餘樂有些緊張和猶豫。可是想到自己反覆推算的卦象,沈餘樂又堅定了自己心中所想。

“回大人,是這樣沒錯。主變卦:乾爲天(乾宮))之天風姤(乾宮),【空亡:戌、亥】,本卦爲乾爲天,這個卦象是六爻全爲陽爻,剛猛之極,乾也爲龍像,龍在水裡爲王,龍不能動,龍動必興雲吐霧、地動山搖;大地受克之象明顯,卯木之位……所以下官推斷東方有地動之災。”他朗朗說道,將自己所得告訴君復樂。

其實沈餘樂還有不少想不通的地方,比如這個災禍具體在哪一天,延綿的範圍究竟有多廣,這些他都不能確定。

但是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必須早把這個卦象所兆上報皇上,使朝廷和民衆早作預防和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災難。寧可朝官辛勞,也不可使得百姓有損!

想到這裡,沈餘樂對自己的卦象更加堅定,再次說道:“是這樣沒有錯,下官已經反覆推斷過了,下官確信!”

聽了沈餘樂的話,君復樂自己繼續又起了一卦,卻仍然和之前一樣,看不出什麼內容來。君復樂心知自己最擅長的並不是卜算,所以眼前這小傢伙卜算比他厲害也是完全有可能的,難道他說的是真的?

君復樂早知道沈餘樂極有天賦,而且已經開悟了,卻還是被他的本事嚇了一跳,看來他的本事,比自己想象的還有厲害一些啊!

看到沈餘樂堅定的眼神,他選擇了相信沈餘樂的結論,火速將這個卦象告訴了長泰帝,讓他下令朝廷早作準備。

“初十日前後東方有地動?靠近京兆?或許波及東市?”聽了君復樂的彙報,長泰帝的臉色都綠了。

地動乃是天大的災禍,而且這災禍不可避免,大永立國以來也發生過地動,可是先帝一朝,到如今的長泰一朝,都沒有過地動的災禍啊,這可怎麼辦?

隨即,長泰帝聽從了君復樂的建議,一條條的詔令火速傳達:令京兆東市百姓迅速轉移,直至朝廷宣佈可以返回爲止;令戶部、工部和京兆府兵隨時待命,做好救災賑災準備;令全京兆百姓提高警惕,密切注意異常情況,如果發現,立即報京兆府;令京兆府最好地動安全傳揚工作……

長泰帝的詔令引起了京兆官員和百姓的一陣慌亂,東市的百姓更是呼天搶地,他們的房屋、值錢的傢什都在東市,若真是地動了,他們就損失慘重了。

可是有什麼比得上人命重要呢?所以東市的百姓也早早搬離了東市,本來熱鬧的東市變得冷冷清清了。

一連幾天,全京兆的人都在緊張地等待着地動的出現,司天臺的官員更是緊張,不知道這卦象是否準確。

初十過了,十一也過了,整個京兆一片平靜,連風動的跡象都沒有,百姓開始躁動了,到了十二,午時過了,酉時都過了,眼看着戌時都要過了,便有百姓開始嚷嚷着明日就要搬回東市。

突然,正在嚷嚷着的百姓忽然覺得有有些不對勁,看着那桌子開始搖晃起來,桌子上放着的杯碗斜着“砰”地掉到了地下,再看看那牆,似乎也在搖動,猛地有百姓驚恐地大叫起來:“地動啦!地動啦!大家快跑啊!”

長泰帝三十八年九月十二,京兆東邊發生大地動,京郊東邊一帶所有的房屋都被掀翻,地動的裂痕一直蔓延到京兆城內,波及了京兆東市的大部分房屋,連位於京兆正北的皇城內也有搖動感,可見這次大地動之激烈。

所幸東市百姓及時搬離,京兆城內少有百姓傷亡,可是京郊的百姓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大多喪身於大地動之中,永久地埋在了他們的房屋之下。

大地動不過是片刻,卻令大永損失慘重。天災,最深重莫過於此!

九月十三,長泰帝下罪己詔,詔曰:“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業,奉宗廟,託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羣生。乃者地動京兆、皇城,幾至宗廟毀壞,朕甚懼焉。永懷悼嘆,若附淵水。咎在朕助不逮。”

長泰帝下罪己詔的同時,令戶部、工部、京兆府全力賑災,同時下令徵兆京兆大商的善款義捐;

隨即,中書侍郎沈華善自請前往東市主理賑災事宜,立下“不可使一戶一人因災自困”之令狀;

護國寺、報恩寺和天寧寺等京兆寺廟的高僧們則自發前往京兆地動之處,爲亡魂唸誦《往生咒》,爲亡靈超度……

ps:

一更!

第265章 舊情第257章 族令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86章 刺殺後續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15章 平安度過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41章 遺策第459章 產子第62章 姑姑用意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290章 走險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5章 姨娘庶妹第313章 望君歸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227 千里奔喪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80章 棋局之後第56章 再遇應南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303章 救彭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52章 移勢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76章 誰的人第415章 宣傳戰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342章 帝視朝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74章 入坤寧宮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368章 殘害第153章 離間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54章 妄動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42章 三策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54章 水患始現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417章 高唱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26 謎團迭起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7章 隨伺書房第358章 兵器司!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7章 莊子避暑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04章 運籌第459章 產子第533章 出與入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00章 弒父第446章 驚變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542 舊仇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416章 悲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265章 舊情第4章 晚梅有香第483章 天有哭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540章 神兵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503章 帝后第215章 有奸第347章 本心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239章 大換血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
第265章 舊情第257章 族令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86章 刺殺後續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363章 突襲韶縣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15章 平安度過第324章 再度入局第541章 遺策第459章 產子第62章 姑姑用意第84章 軍戶稅事件第155章 打老虎的決心第290章 走險第476章 女人的影響第5章 姨娘庶妹第313章 望君歸第245章 太子妃之爭第227 千里奔喪第397章 大采選的憂慮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104章 南北分榜第144章 道心所向第244章 申科逝後第80章 棋局之後第56章 再遇應南第兩百六十二二章 有寇第136章 叔祖來了第553章 沈家的刀劍第303章 救彭第79章 燕都棋局第252章 移勢第137章 大婚之喜第376章 誰的人第415章 宣傳戰第189章 鄭家教女第342章 帝視朝第41章 家事和家事第74章 入坤寧宮第505章 不作不死第277章 紈絝彭瑾第475章 提前出兵吧!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44章 尚書右僕射第532章 兩亂三死第368章 殘害第153章 離間第472章 蔣博文反第254章 妄動第482章 不負梅香第106章 春榜結果第四百零六 中暗中交手第242章 三策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410章 犯令當誅!第54章 水患始現第432章 千秋誰主第417章 高唱第508章 專權狠毒第226 謎團迭起第361章 和談準備第87章 使團返回京兆第7章 隨伺書房第358章 兵器司!第100章 春闈案三第139章 餘字輩登臺第191章 溪山俞氏第516章 帶兵離開第17章 莊子避暑第180章 表字退之第47章 慈寧宮刺殺第404章 運籌第459章 產子第533章 出與入第526章 坑招討司的!第419章 枯骨在下第300章 弒父第446章 驚變第280章 誰更聰明?第490章 嶺南衛到!第542 舊仇第131章 走私事發第454章 陶陽之戰第416章 悲第436章 宮闈波瀾第265章 舊情第4章 晚梅有香第483章 天有哭第31章 三叔和大哥迴歸第540章 神兵第10章 洗三禮和起色第203章 大難臨頭第503章 帝后第215章 有奸第347章 本心第235章 京兆局定第239章 大換血第401章 去河內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