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是朝廷征討叛逆文書,如今竟然由叛軍發出,這當真是諷刺!沈華善、古大存等官員第一感覺是哭笑不得。
哭笑不得過後,沈華善和古大存的臉色就開始陰沉了。這個檄文的出現,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一點:西路叛軍的勢力更強了!
不管是他們自身有了長足的進步,還是有了外力的相助,這個檄文的出現,就是一個標誌。標誌着這些叛軍有了一套完整的應對出略,與之相應的一套嚴密系統,甚至可以想見的是,有了相應的官職配備,這也就是說,西路叛軍已經是一個縮小的朝堂了!
不然,不會有這個檄文。
“雖然我是個粗人,可是這篇檄文,寫得真是好!光是看字面,就讓人熱血沸騰。更何況,叛軍必定會派出整羣整批人,去高聲宣讀這一篇檄文。那樣的感染力,威力就驚人了。我倒不知道,我的舊部何時有了這等人才!”
說這話的,是古大存。他的語氣,十分平靜,然而最後那句話,卻讓人感受到深深的怒意。
那一篇檄文,傳遍鄂州、晉州和鄭州三地的檄文內容,出現在他的軍帳內,沈華善、張戈,還有招討司十營中郎將,如今都出現在古大存的軍帳內,就是爲了商討如何對付這兩路叛軍。
本應該出現在軍帳內的副將軍洪啓,已經自絕身亡了。在古大存下令將他關押之後,他就咬舌自盡了。他一死。古大存就更不清楚他的用意了,也不知道他和叛軍到底有什麼關聯。
洪啓的事情,就這樣不了了之了。如今擺在古大存和沈華善等人面前的。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應對這篇西路叛軍的檄文!
“這篇檄文,已經傳遍鄂州、晉州、鄭州三地了。百姓們受這檄文蠱惑,聽聞又有不少的百姓去投奔這兩路叛軍了。”張戈說着斥候彙報上來的最新消息。
這對於招討司而言,不是個好消息。可是就如古大存所說,這篇檄文的感染力實在是不一般,非二三十年官場文壇浸淫。寫不出這樣的文章。西路叛軍,大多數都是武將官兵,他們很多人。連字都不認識的,怎麼可能會寫出這樣的文章?
“難怪百姓們會受蠱惑,此乃大國手的手筆!你們聽聽:蓋聞國之將亡,必有大災禍。河內道旱蝗之災。蓋因君主無德。施政無綱。忠臣難以立權,百姓難以存生。朝廷無復護民愛民之意,反爲生民之巨害,君非明主也。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以清妖孽……”
沈華善拿起了檄文,讀了起來。語氣隨着檄文的內容動盪起伏,整個軍帳之內。就只聽到他的聲音。
“檄文裡還禁止官員添置私產,縣令貪贓者滅族。並聲言將引軍北上,克京兆。能夠寫出這樣文章的大國手,對於朝堂官職設置,對於官員的調度使用,必定也諳熟的。看來,西路叛軍已經整合了。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鄂州一帶,情況要比晉州一帶更爲不妙!”讀完了這篇檄文,沈華善再補上了這一句話。
雖然感嘆着大國手的檄文,可是沈華善的語氣可不是這麼輕鬆。他想到了最壞的可能,就是西路叛軍有這樣的武力基礎,若是再有嚴明的紀律,輔以行之有效的官職設置,如此一來,等於是在鄂州之地自成一朝了。這樣的叛軍,是會有大生機的!
叛軍的大生機,是招討司和河內衛的大危機!
“看來,叛軍也知道了,這三地的百姓,纔是他們倚仗的關鍵。越多的百姓支持他們,他們的力量就越強大。本使就不明白了,河內道發生暴動到現在,就只有一個多月時間。這西、北兩路叛軍形成氣候,也不過是半個多月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百姓怎麼會對這些反賊這麼支持?”
這是沈華善深思的。從斥候的彙報中,可以得知,叛軍對百姓有濟糧的惠舉。可是在旱災之後,這三地的官員也不是毫無動作的,他們也在賑災救民的,不然錢同式和張段等人,也不會在河南這裡沒了性命!
“說到底,還是因爲這一場大旱災,還是因爲備荒糧!說起來,動亂首先在這三地爆發,是有原因的。此三地的百姓,一向彪悍,又有盜匪猖獗,民心不穩,不是一兩年的事情。觀察使錢大人這幾年想穩定民心,卻受到當地世家的阻撓,一直沒有成功。”
對於河內道的情況,在場沒有人比古大存更清楚了。這三地的民情,就是如此,再由旱荒蝗災一激發,就成了如今的局面。局勢變化太快,很多事情古大存也並不完全知道,但這一條脈絡卻是清晰的。
“當地世家?想必動亂起,這些世家必定受到攻擊了吧?這些世家還復存否?”聽了古大存的話語,沈華善這樣問道。
所謂世家,是門第高貴且代代相沿的大姓氏家族。世家得以傳承,有一個重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承平之年。動亂之時,家族子弟的性命都難有保障,何來世家?所以現在大永能號稱世家的,大多的只有一百多年至兩百年的時間。
當然有極少數世家大族是從前朝大安之時延續下來的,但九成九之數,都在朝代交替、政局動亂中被湮滅了。
沈華善會有此問,是想到了這兩路叛軍的旗號。這兩路叛軍中的“平免”“不公”這樣的旗號,又打着爲百姓着想、爲底層官兵作主的名義,那麼必然要向這三地的世家大族開刀了!
想到叛軍們濟糧的惠舉,沈華善更確信了這一點。就連官府的備荒糧倉都空了,這些叛軍怎麼可能會有餘糧來惠民?唯一的可能就是,這些叛軍從這三地的世家大族之中得到了糧食。
世家大族的糧財儲備之豐,會比一地的官府還要多!
“這三地的世家,主要有晉州的裴氏和太康謝氏。在動亂爆發不久,這兩個大家族就被暴民、反賊們洗劫一空了。如今這兩路叛軍所用之糧財,有半數是出自這兩大家族。聽說這兩族的不少子弟,都被叛軍殺害了。”
古大存的回答,正如沈華善所猜測的那樣。
世家大族在動亂中傾覆,這太正常了。這些家族原先還爲了自身的利益,阻止錢同式緩和這裡的民怨,如今動亂起,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們。這不得不說是玄妙因果了。
這些家族,有沒有想到動亂會爆發呢?有沒有預測得到如今的局勢?不知道他們可會後悔當初的阻止?
這些問題,沈華善不知道,但他知道,應付眼下的檄文問題,有辦法了!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總不會都死光了。不管是爲着他們的家族,還是爲了當初的阻止,他們也總該爲朝廷做些事情了。
“本使認爲,這些世家大族剩存的子弟,與這兩路叛軍有血海深仇,這可以作爲招討司的助力。既然稱得上的世家大族,隱才肯定有不少的。如果有這樣一批人,在晉州、鄂州與我們裡應外合,平亂之事就好辦很多了。大將軍以爲如何?”
“這兩族剩下的子弟不少,但想必活下來的,都不是有骨氣志氣之輩,或許都是紈絝子弟,不然叛軍也不會對他們網開一面。這樣的人,能做什麼事情呢?況且,眼下應對檄文才是最重要的,絕對不能讓百姓們受了這些叛軍的蠱惑。”
古大存回話了。他是勇猛戰將,在戰場殺敵,從未有膽怯的時候,他所帶領之兵將,是以勇猛見稱的。這樣的戰將,是有一個明顯短板的,那就是勇猛有餘,以致奇策不足。
兵將勇猛,用兵佈陣得法,這纔是戰役必勝之法。
缺了哪一樣都不行。
古大存一直在等待招討司的到來,這當中固然有副將軍洪啓迷惑之故,卻也是因爲他一直想不出什麼好辦法,能繞過這三地的百姓,直接對付這兩路的叛軍。
是以,他纔會對沈華善的話語有這樣的疑惑。
“再怎麼紈絝,都是有用的。至起碼,這些子弟都能寫會畫!這些子弟,就是應對檄文的最佳辦法,得憑藉他們將叛軍前面的百姓搬開,這樣招討司就能順利平亂了!你且聽我一一道來……”
沈華善眯着眼說道,語氣中的信心,不由得讓古大存和張戈等人心神一震。
原來,要對付這兩路叛軍,不是要繞過這三地的百姓,而是要將這三地的百姓爭取過來,要讓百姓對朝廷歸心,那麼對付叛軍就不難了。
百姓,弱而不可勝,愚而不可欺。要想他們歸心,不是容易的事情。
“受招討使大人啓發,末將另有一計補充。在這批子弟行動的同時,我們也可以從這三地百姓本身着手,我們可以如此……”
在沈華善說話之後,三營中郎將段宏說話了,他補充了一個應對檄文的辦法,正是對沈華善之計的補充。
“這樣雙管齊下,到時候朝廷的檄文一出,平亂指日可待了!”這一次,還是古大存最先說話了。
有了招討司的七萬士兵,再有這等計策,原先膠着的河內道局勢,必定會不一樣了。
隨着這兩計的不斷完善,招討司的士兵也在不斷向鄭州挺進,已經進入鄭州境內了,離兩路叛軍,可謂是近在遲尺了。
ps:??這麼熱的天,都不想動。推薦小夥伴的書《大能重修記事》書號:3152030大能淪爲**絲的奮鬥史,廢材逆襲大能的修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