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0171仁義之名

苻堅聞慕容垂來投,高興得親自迎到郊外,握着他的手說,“天生的英雄豪傑,一定要聚在一起才能建立大功,這是自然法則;我正盼望與你共同努力,平定天下。”

苻堅愛慕容垂、慕容令、慕容楷父子叔侄之才,皆厚相待,賞賜鉅萬;關中的士人和平民,也都非常仰慕慕容垂父子,都以結交他們爲榮。

王猛深知慕容垂有雄略,怕將來引以爲患,所以警告苻堅,“慕容垂父子好比水中蛟龍、山中猛虎,不是可以輕易能夠馴服的,不如將他們除掉。”

苻堅不聽王猛的勸告,說道,“我現在正在招收天下英雄,建不世之功,怎麼能對他們隨意誅殺?慕容垂是英雄,殺了他誰還敢投我?況且他們剛來時我已推心置腹,一個平民尚不可背棄自己的朋友,何況國家領袖?”

苻堅不聽王猛的勸告,遂以慕容垂爲冠軍將軍,封賓都侯。

苻堅原本還因爲慕容暐毀諾生氣,如今得了慕容垂這個頗有忌憚之心的前燕大將,所以立即以王猛爲元帥討伐他。

王猛乘機請求慕容令參贊軍事,充當嚮導。

臨走時,王猛拜會慕容垂,筵席上酒過三巡之後,他便從容不迫地問道,“現在就要告辭,不知你有什麼可以送我的,也好讓我睹物思人?”

慕容垂很感動,當即解下佩刀相贈。

慕容鮮卑有佩刀的習慣,他把最貼身的東西贈給王猛,也是希望藉此緩和兩人的緊張關係。

王猛到了洛陽後,用重金買通了慕容垂的心腹金熙,讓他以金刀爲憑,假裝傳達慕容垂的話給慕容令,“你我父子來此,只是爲了逃命,可王猛卻當我們是寇仇,一天比一天嚴重。如今天王待我們如上賓,可真實的想法又會是什麼呢?大丈夫逃死而終不免,徒使天下人嘲笑。我聽說君上和太后對我們逃亡的事很後悔,所以決定回燕國,我已走了,你也尋找機會趕快走。”

慕容令對這些話有些懷疑,只苦於無法求證,他猶豫了一天後,終於還是僞裝出獵離開了大軍,投奔燕國。

王猛立刻上表朝廷,說慕容令反了。

慕容垂大懼,只得帶着家屬再次逃跑,剛逃到藍田就被苻堅派來的人抓了回去。

苻堅非但沒有責備慕容垂,反而安慰道,“你因爲和朝廷不和而投奔於我,你的兒子卻不忘根本,人各有志,也沒什麼可追究的。燕國馬上就要亡了,一個慕容令又怎麼能讓它生存?可惜他是羊入虎口啊。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你不用害怕若此!”

王猛的金刀妙計雖未置慕容垂於死地,但伐燕大軍卻節節獲勝,最後破鄴城,俘慕容暐,滅亡前燕。

王猛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傑出人物,但傑出人物也是人,是人就有弱點。

對慕容垂的栽贓陷害,正是他偉大事業中的一個人生污點。

如果王猛不是穿越者,那他一定沒有預知能力,他之所以對慕容垂下手,或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羨慕嫉妒恨。

王猛之才,不下諸葛亮,可他卻從未受過三顧茅廬的禮遇。

他出身平民,全靠苻堅慧眼識人才得以上位,可苻堅對慕容垂郊迎的姿態,着實嚇壞了他。

或許他當時擔心的正是,有了慕容垂,天王還會一如既往地信任我嗎?

如果苻堅最先遇到的是慕容垂,結果又當如何?

如果慕容垂不出奔,前燕又會如何?

而現實是,歷史沒有如果!

慕容垂的第一次出奔,導致前燕盛極而衰,終於被滅。

苻堅顯然是一個累世難尋的大英雄,他一生仁慈,從不濫殺。滅亡前燕後,他便將前燕慕容皇族共四萬戶遷來了長安,但他這樣的做法已爲慕容氏復國埋下了隱患。

其後,也許是處於王猛或者苻氏重臣的授意,社會上謠言四起,說鮮卑人圖謀復國。甚至有人闖入明光殿大呼,“甲申乙酉,魚羊(魚羊即爲鮮卑的鮮字)食人,悲哉無復遺。”

秘書監朱肜、秘書侍郎略陽趙整等乘機請符堅誅殺諸鮮卑人,但符堅未聽,慕容垂再逃一劫。

慕容垂及鮮卑人就這樣如履薄冰般的過了幾年,直到王猛病逝,才得以解脫。

王猛死後,前秦內部的社會矛盾逐漸暴露出來,慕容垂也從那種急急如喪家之犬的狀態中恢復了過來。

陽平國常侍慕容紹看清了這一點,遂對他的兄長慕容楷說,“前秦疆域雖大,軍隊雖多,卻一直打仗而沒有好好發展,後方很不穩定啊。冠軍叔(慕容垂)仁愛、智慧、氣度出類拔萃,一定能恢復燕國的國統。”

慕容垂的兒子慕容農私下對他說,“自從王猛死後,前秦的法律制度,日益荒廢,如今再加上奢侈,災禍快要臨頭了;圖讖中的話,行將應驗。大王應該結交招納勇武傑出之人以稟承天意,時機不可喪失!”

慕容垂此時已有復國之意,爲防外泄,便笑着說,“天下的大事不是你所能預知的。”

直到淝水之戰前夕,所有人都反對苻堅做出的進攻東晉的計劃時,慕容垂和姚萇卻選擇了支持苻堅。憑藉慕容垂的才智,難道他看不清苻堅現在已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做出的是急功近利的計劃嗎?

或許他最希望看到的,便是前秦的鎩羽而歸。

只要前秦分崩離析了,他纔好從中漁翁得利,趁機復興大燕。

有了慕容垂和姚萇看似堅定卻虛與委蛇的支持,苻堅終於下定進攻東晉的決心,然後他就獲得了理所當然的大敗。

淝水之戰後,前秦百萬大軍大潰,唯有慕容垂所部全身而退。

行至半路時,有偵騎來報,天王苻堅率千餘敗騎投靠他的大軍。

慕容垂諸子侄及手下諸將人人歡呼雀躍,個個摩拳擦掌,認爲現在正好是殺死苻堅、成功復國的最佳時機。

他的兒子慕容寶進言道,“國家滅亡,天命人心都歸屬於你,只是因爲時機未到,咱們才韜光養晦的。如今苻堅兵敗,將身價性命都交給我們,正是興復大燕的最佳時機啊。做大事的人不拘小節,行大仁的不念小惠,希望父親不要因爲義氣和小恩小惠而忘了復國的重大責任。”

慕容垂回答得大義凜然,“你說得對!可他以一片赤誠對我,我又怎能做出小人的行徑?如果天要收他,就不要擔心他不死。不如行啊保護他,以報他當日的恩情,至於咱們的計劃,可以徐徐圖之。這樣既不負我們的報恩之心,又能堂堂正正地得到天下!”

王猛曾數次要加害慕容垂,苻堅則數次出面保護他,所以慕容垂纔會爲了報這恩情而不肯痛下殺手嗎?

顯然不是!

慕容垂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認爲慕容寶說得對,復國纔是最重要的事;可現在若是落井下石,一定會背上不仁不義的罵名。

若是失去了名望,如何號令羣雄?

他的小弟慕容德並不同意慕容垂的說法,認爲宋襄公因仁喪師,韓信因義亡命,婦人之仁自古都是取敗之道。

一時間,羣情激奮,慕容垂的親信們隨聲附和,勸慕容垂殺苻堅。

慕容垂仍不爲所動,徐徐道,“我曾經不容於慕容評,走投無路之下才逃到秦國,苻堅卻以國士待我;後來被王猛反覆算計,每次都是他爲我證明清白,這樣的恩情怎麼能忘?如果氐族的氣運到此爲止,我自當收拾關東的殘局,恢復祖先的基業,但也僅此而已。我發誓絕不取關西!‘君子不恃亂,不爲禍先,’咱們還是靜觀其變吧。”

慕容垂遂將苻堅迎入軍中,將這三萬大軍的兵權交給了他。

慕容垂一副信誓旦旦、大義凜然的形貌,並不是他真的想報苻堅的恩情,而是他對現在手上的三萬混編部隊沒有絕對的信心,擔心他們不跟着自己造反。

他只是不願做作亂的出頭鳥,但卻已明確道出了復國戰略,——攻取關東,恢復燕國。

在慕容垂的心中,苻堅的生死與他復國完全沒有太大關係,他要的是關東,而非關西之地。

若此刻殺苻堅,自己豈非身敗名裂,從此成爲衆矢之的?

慕容垂不遠做叛亂的出頭鳥,丁零人率先在洛陽舉起了反旗;隨着他們的叛亂,各地的反秦勢力也在蠢蠢欲動,與前秦官吏之間磨擦不斷。

當苻堅收拾殘兵抵達洛陽時,仍有部衆十餘萬,文武百官、儀仗、陣容等也都粗略恢復了舊觀。

慕容農對慕容垂道,“您在險境中沒有落井下石,這仁義的聲譽足以感動天地,我記得圖讖之中記載‘燕國復興當在河陽’。在果子未成熟時採摘和等到它們落地時才撿起來,時間上的距離不過相差十餘天,但難易程度和滋味的好壞,卻相去甚遠!”

慕容垂的兒子很多,死去的長子慕容令驍勇剛毅、慕容農沉穩優雅、慕容隆雄果英壯、慕容寶姿質雍容、慕容麟狡黠詭詐,這些都是一時之雄。

最懂慕容垂心思的,還是這個慕容農。

慕容農,字道厚,小字惡奴,在兄弟幾個中排行第二;因是小妾所生,所以他並不被慕容垂所重。

但他在爲人處世方面卻最像慕容垂,所以他的這番話可謂是說到了後者的心裡。

慕容垂會心一笑,找苻堅去了。

正文_0235十國並立正文_0366人生若只如初見正文_0399水深火熱的北魏朝堂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449搶奪水門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394滅蜀歸來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134先做私活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116老人範寧的煩惱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386輕騎衝陣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107匠作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380公主受傷了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003破壞約戰的正確打開方式正文_0212茄鯗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235十國並立正文_0022傳說中的司馬道子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385重騎兵正文_0339贏得最輕鬆的偷襲戰正文_0443尾隨而至正文_0427對陣北涼軍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386輕騎衝陣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201梅嶺的戰略性地位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067羅馬帝國一分爲二正文_0039一大波少女進了範府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392入城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385重騎兵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375攻下豫州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18米賊的堡壘正文_0263夜襲武昌正文_0303猜疑鏈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435飛蛾撲火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038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368寧州爨氏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035神奇的黃泥水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439主動出擊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453稱帝遷都正文_0423謗佛正文_0298向自己人舉起了刀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301北府軍的家園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
正文_0235十國並立正文_0366人生若只如初見正文_0399水深火熱的北魏朝堂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449搶奪水門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157二鍋頭與英雄血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340心中有愧正文_0194從天堂到地獄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004月光照我去戰鬥正文_0072雷恩加爾的家底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345逆江而上的北府軍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243三頭同盟的瓦解正文_0394滅蜀歸來正文_0436三交口正文_0134先做私活正文_0051新四大家族(第三更)正文_0452後燕慕容熙正文_0116老人範寧的煩惱正文_0429壞消息和好消息正文_0057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正文_0386輕騎衝陣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107匠作正文_0147付諸洪喬正文_0337守株待兔正文_0068世界上最好的糖正文_0331妍皮不裹癡骨正文_0397藉機改革正文_0380公主受傷了正文_0029瓦官寺命案的真相正文_0077進擊的混血兒正文_0282北冥有魚,其名爲鯤正文_0003破壞約戰的正確打開方式正文_0212茄鯗正文_0291勢在必行正文_0065我愛晉國,所以我怕她亡了正文_0103建軍思路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216厚此薄彼的尷尬正文_0235十國並立正文_0022傳說中的司馬道子正文_0154截髮留賓正文_0385重騎兵正文_0339贏得最輕鬆的偷襲戰正文_0443尾隨而至正文_0427對陣北涼軍正文_0032偶遇一隻野生“思密達”正文_0073人人都愛二公子正文_0362三權分立正文_0386輕騎衝陣正文_0152天師道金符正文_0433一路向西正文_0201梅嶺的戰略性地位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320最後一條路正文_0208琅琊王伯輿,終當爲情死!正文_0442科技的碾壓正文_0247再入江陵城正文_0067羅馬帝國一分爲二正文_0039一大波少女進了範府正文_0213宣紙的誕生正文_0026讓國民活得有尊嚴正文_0163詠絮謝道韞正文_0344一邊倒的戰鬥正文_0392入城正文_0108大功告成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正文_0385重騎兵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311袁山鬆升職記正文_0375攻下豫州正文_0390兵圍廣固正文_0166一炮而紅正文_0318米賊的堡壘正文_0263夜襲武昌正文_0303猜疑鏈正文_0411三山城正文_0125中原的月亮比羅馬圓正文_0435飛蛾撲火正文_0188一場鬧劇正文_0038畫面太美我不敢看正文_0300青山不改,綠水長流正文_0368寧州爨氏正文_0113隊率葉添龍正文_0035神奇的黃泥水正文_0378謝靈運的請柬正文_0439主動出擊正文_0253身先士卒正文_0453稱帝遷都正文_0423謗佛正文_0298向自己人舉起了刀正文_0091不完整的君子六藝正文_0301北府軍的家園正文_0245華麗麗的武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