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

第191章 通縮與通脹

貨幣超發這個問題,即便是在後世也是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

無論哪個國家,無論何種政體,即便是金本文和銀本位的幣制,也一樣會存在超發的問題。

尤其是後世在全球建立起了貨幣體系的某個國家,更是通過一手超發,讓全世界爲他的經濟問題買單。

所以超發問題是無可避免的,關鍵是如何控制超發。

不過眼下朱高熾所提到的匯票超發問題,在朱瞻埈看來倒是並不嚴重。

這一方面是錢庫裡有足夠的存銀,這種程度的超發並不至於引起貨幣擠兌讓錢庫和匯票的信用破產。

另一方面則是朱高熾所說的,匯票一兩銀子的面值能當一兩五使用,這可不是什麼好現象。

在後世的經濟學裡,這種現象叫做通貨緊縮,指在現行價格條件下,由於貨幣供應量的減少,以致商品和勞務的供給超過需求,於是市場緊跟趨緊,貨幣流通速度轉慢,貨幣價值高估,物價水平下跌。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市面上流通的錢不足以滿足老百姓用錢的需要,於是錢變得更值錢,老百姓也就不願意用錢,導致經濟發展變慢。

也就是現在匯票所面對的局面,貨幣的實際流通價值要高於幣值。

至於相反的情況,則就是寶鈔所面對的情況,大量超發造成貨幣貶值,錢變得不值錢,而這則同樣會重挫經濟發展。

而這種情況就是通貨膨脹了。

在後世,無論通脹還是通縮對於經濟來說都是一件壞事,各國政府和設立的央行都會根據市場情況以及本國當年的經濟增長速度來適當增發或者減少貨幣的發行量。

當然,後世一般不會這麼直接的操縱貨幣,而是會採用銀行加息或者減息的方式來進行適當調節。

至於說某些根本沒有節操可言的政府直接大肆印鈔,利用本國經濟與世界的高度綁定來讓全世界來爲他的通脹買單的行爲則不屬於正常調控的範疇。

不過對於如今的大明來說,這種掉節操的玩法也是可以操作的。

以如今大明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大明的貨幣都不需要進行什麼兌換就能夠直接在周邊小國使用。

就好比倭國,因爲本國缺少鑄幣技術,就一直在使用大明的銅錢。

而諸如朝鮮、暹羅等國,也都是一樣,他們雖然有一定的本國貨幣,但面對大明鑄造精美、幣值堅挺的銅錢,還是會更願意使用大明的貨幣。

只不過之前大明一直在用寶鈔這種自家人都不願意用的擦屁股紙,也就使得周邊國家同樣不敢使用寶鈔,纔沒有讓大明的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嫁接到周邊國家頭上。 至於眼下的匯票,朱瞻埈可以很肯定的說朱高熾和夏元吉印的太少了。

當然,這不是說匯票要進行超發。

事實上錢庫所發行的匯票,並不是貨幣,它只是在大明如今特殊的環境與需求下,承擔了一部分貨幣的職能。

本質上來說,匯票更類似於銀行存單或者債券,因爲市場對其看好,才造成了其升值。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朝廷只是把它當成存單或者債券來使用,那自然不需要增加其流通量,甚至有必要的話還需要人爲的增加其價值。

但朝廷弄出新錢庫和匯票這兩樣東西,本身就是爲了通過發行新鈔來解決舊鈔濫發所引發的通脹問題,所以這個時候朝廷應該做的是更多的發行匯票,擴大其流通性,從而逐漸取代原本的寶鈔。

當然,這種增發和超發是截然不同的,合理的增發反而有助於貨幣流通以及經濟的發展,而超發則還是會引發通貨膨脹。

所以在綜合考量了各種因素之後,朱瞻埈給朱高熾的答覆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是按照瞻埈你所說的,需要儘可能的增發匯票來讓它流通開來,可這不也還是和你原來跟我講的發行量和存銀量要大致相等矛盾嗎?”朱高熾雖然理解朱瞻埈講的這一大堆東西,但他還是沒能轉過彎來。

雖然朱高熾已經是這個時代少數能夠對經濟有着全面認識的人,但這種東西只能靠自己領悟,沒有人會教,儒家士大夫們更不會將這些知識整理成冊出版刊印,只會將其斥責爲奇技淫巧,然後來一句君子恥於言利。

所以朱高熾一時轉不過彎來倒也很好理解。

好在他有個能夠搞懂這一套東西的兒子,雖然朱瞻埈也不是什麼經濟學家,可以兵不血刃搜刮掠奪一個國家,但他至少搞得懂並且也說得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想爹你誤會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以前跟伱說的存銀量與發行量之間的關係,指的是國庫和國家法定貨幣之間的關係,而現在擺在你面前的是一家銀庫與銀庫發行的匯票,也就是存銀憑證之間的關係。”朱瞻埈點出了朱高熾所走入的思維誤區,隨後解釋道:“爹你和夏尚書現在是在把匯票當成一種貨幣在使用,民間也同樣如此,但本質上它卻不是貨幣,而只是一張存銀的憑證,能夠從錢庫兌換得出銀子,也能夠用來給官府交稅而已。

如果它只是存銀的憑證,那你們多寫一張都是錯的,超發了八十萬兩的匯票足以讓整個新錢庫的信用破產,只需要稍稍有人別有用心的擠兌,就能把整個新錢庫擠兌垮。

但它並不只是存銀憑證,而是朝廷打算拿來通行全國的新鈔,其背後託底的是整個大明財政!區區八十萬兩算什麼?就算新錢庫現如今發行的兩百萬兩匯票對於整個大明來說也不值一提!

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高達兩千多萬,這兩百萬匯票連十分之一都沒有!就更別提和整個大明的財富相提並論了。

所以爹你其實並不需要擔心超發的問題,因爲你要把匯票變成貨幣的話,你該看戶部有多少錢,而不是看新錢庫有多少錢。”

“原來如此,你這麼一說我就白了,等於是有戶部在後面託着,新錢庫多發一些匯票也沒問題?”朱高熾瞭然的點了點頭,但他卻又隨即搖了搖頭,像是在警示自己一樣說道:“新錢庫有戶部託底,但戶部卻沒有託底,所以當新錢庫發行的匯票變成戶部發行的新鈔的時候,就一定不能超發,此當寫入國法!”

(本章完)

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97章 孔家之亂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190章 超發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69章 人道封神363.第360章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254章 4k二合一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41章 絕天地通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28章第137章 聽濤水閣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203章 出征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122章 造船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82章 黑土地355.第352章 誅神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196章 計劃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94章 朝堂隱憂第96章 準備“化龍”第54章 修運河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82章 地脈佈陣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69章 新府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94章 朝堂隱憂第95章 當他放屁338.第335章 熱議第145章 出征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83章 疲兵之策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5章 袖裡乾坤338.第335章 熱議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215章 榷場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275章 大婚前夜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54章 4k二合一請假條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324.第321章 招募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67章 欲求長生法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268章 交給太孫338.第335章 熱議第14章 皇帝遇刺382.第379章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122章 造船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3章 洞天葫蘆第19章 殿興有福?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79章 金甲門神第64章 副將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
第218章 夜話商稅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97章 孔家之亂337.第334章 自負盈虧第150章 攻倭方略第134章 小琉球國第190章 超發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69章 人道封神363.第360章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254章 4k二合一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41章 絕天地通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28章第137章 聽濤水閣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203章 出征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122章 造船第170章 年輕武士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82章 黑土地355.第352章 誅神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149章 風調雨順第285章 倭女內鬥第5章 五十年的朱果第196章 計劃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94章 朝堂隱憂第96章 準備“化龍”第54章 修運河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236章 鄭王側妃第303章 真龍出關第282章 地脈佈陣358.第355章 “淨”天地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69章 新府346.第343章 忙不完的審計第94章 朝堂隱憂第95章 當他放屁338.第335章 熱議第145章 出征第33章 考校胡善祥第68章 長生久視之道第83章 疲兵之策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339.第336章 鄭王庶長子朱祁鈞261章發重了,內容已修改第47章 分筋錯骨手第30章 背後的靠山第15章 袖裡乾坤338.第335章 熱議第197章 孔家之亂第58章 官員的俸祿第215章 榷場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275章 大婚前夜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254章 4k二合一請假條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305章 搏命還是躲災324.第321章 招募第143章 牝雞司晨,惟家之索第67章 欲求長生法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第268章 交給太孫338.第335章 熱議第14章 皇帝遇刺382.第379章367.第364章 錦繡前程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122章 造船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3章 洞天葫蘆第19章 殿興有福?第61章 朝廷的信譽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295章 南海龍王第55章 修建碼頭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48章 朱棣要練兵第79章 金甲門神第64章 副將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17章 說服太子妃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