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琉球國

第134章 小琉球國

幹清宮內,一張巨大的海圖懸掛在宮殿的一側,鄭和正陪着朱棣一起聽着朱瞻埈的徵倭安排。

“這三個月裡,我的青玉衛除了對海上倭寇進行了清繳之外,還沿着海路北上,抵達了小琉球。”朱瞻埈的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了一條線,隨即繼續說道:“小琉球一帶島嶼衆多,並且不少島嶼上還有人居住,若是征討倭國大軍由此前往倭國,沿途補給可以省很多事不說,即便海上遭遇風暴,也可就近在這些島嶼躲避,免去像前元一樣被颱風摧毀船隻的結局。

另外小琉球國國王久慕中原王化,一直想要前來進貢,但其國國小力卑,國中善造船者還是洪武年間,由太祖皇帝下令遷居小琉球的閩人三十六姓,國中無有大船,每每想要派使節來朝,都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

若是朝廷能夠向琉球提供一些幫助,或者在小琉球諸島建立起據點,用以開闢倭國到我大明的海上商道,這既便利了我大明海上貿易和對倭國的掌控,也可以讓小琉球國獲得實惠,彰顯我大明上國仁德。”

聽着朱瞻埈的話,朱棣倒是頻頻點頭,隨即看向了一旁的鄭和,對他問道:“三保,你怎麼看?”

作爲如今大明最通海事者,朱棣還是很器重鄭和,並且很在乎他的意見的。

鄭和略作思考,隨後便點了點頭贊同的說道:“鄭王殿下的方略確實不錯,如果我大明能夠在小琉球諸島派駐士卒,以船隻巡視海洋,整個小琉球諸島便可納入我大明的掌控之中了。

只是有一個問題,不知鄭王殿下可有考慮?這小琉球諸島地域狹小,資源貧瘠,人口亦是稀少,雖說可以爲海上商道提供補給,也可以減少倭患,但蕞爾小國於我大明何利?

若是派兵駐紮,每年還要朝廷運送糧食上島,這開支和花銷……”

鄭和所說的,也正是華夏文明自秦漢以後不願意再大肆擴張領土的主要原因之一,征服這些地方實在是沒有有多少利益可以獲得。

雖說華夏文明的疆域範圍歷朝歷代都有變化,或擴張或縮小,但其核心區域卻始終集中在黃河、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是華夏文明的祖地,數千年以來的開發早已使得這裡非常的成熟和繁榮,即便經歷戰亂,曾經漢唐盛世的繁華不再,但這片區域依舊人口稠密、經濟和文化的底蘊還在。

宋朝時期雖然經濟、文化的重心南移,衣冠南渡,但也還是沒有脫離原本就已經開發成熟的區域範圍,只不過是從黃河流域遷移到了長江流域,有限度的在對長江以南的地區進行開發。

而這還是因爲北方黃河流域的領土已經被開發到了極限,無法再承載那麼多的人口,再加上游牧民族的騷擾,才讓華夏文明的重心向南移動。

但即便是如今的大明王朝,其核心領土依舊沒有脫出秦漢時期的藩籬,還是固守在黃河長江流域。

爲什麼不繼續向外開拓了?華夏文明失去了進取心嗎?

並不是,而是因爲華夏文明太強了,強的對於周邊文明和國家來說,就像是一個黑洞一樣在吸引着一切。

所以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天底下的好東西都在自己家,周邊那些小國是什麼臭魚爛蝦?也就北邊的遊牧民族能打才值得中原王朝高看一眼,但也從來不把他們的地當什麼好地方。

不然爲什麼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想南下,和中原王朝死磕了幾千年,從春秋的山戎東胡,到秦漢的匈奴,再到魏晉南北朝的烏桓、鮮卑,唐代的靺鞨、突厥,宋代的契丹、女真,再到蒙古人和滿人,這些少數民族花費了整整兩千多年的時間,爲的就是南下。 他們傻麼?和中原王朝死磕兩千多年。

不,他們不傻,因爲和中原王朝的富饒土地相比,北方的草原?那就是窮鄉僻壤、鳥不拉屎。

牧馬放羊聽起來浪漫,但實際上,一場風雪死掉一半的牲畜,常年四季不斷的遷徙追逐水草,偌大的草原連棵長成材的木頭都是稀罕東西,日子是很苦的。

漠南或許還好,但漠北?那是真正的苦寒之地,都快到西伯利亞了。

所以這也就讓中原王朝的統治者養成了一種慣性思維的認知,那就是周邊都是破地方,打下來的土地還抵不上花掉的軍費。

就好像永樂七年朱棣北伐一樣,換了朱高熾當皇帝,他絕對不會打這一仗,而是會鞏固邊防,擋住蒙古人南下就行。

這樣固然無法解決蒙古人犯邊的問題,但只要擋住了蒙古人南下,對於朝廷來說就已經是勝利了,而且花掉的錢還少。

雖說這樣做會留下很多問題,朝廷需要常年在北方擺着重兵以隨時預防蒙古人南下,但屯兵和出征打仗的開銷可是完全不一樣的。

要知道朱棣北伐雖然只打了幾個月的時間,但江南七省的賦稅可是全都填進去了,要不是國庫實在是掏不出錢來了,朱棣怕是還不會回來。

朱瞻埈能夠說服朱棣徵倭,也還是以倭國有金山銀山爲誘餌的。

而且不光是空口白牙的就這麼說,在朱瞻埈說倭國有金山銀山之後,朱棣就從錦衣衛派出了最精幹的人手去了倭國,直接去了朱瞻埈所說的有金礦的地方進行了勘察,查明瞭是真的有金礦和銀礦,朝廷才鬆開了口子允許徵倭的。

不然,就算朱棣放開了藩王領兵的限制,也不會允許六個藩王聯手去征討藩屬國的。

但征討倭國是征討倭國,對待小琉球國則又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儘管以維護航道爲理由也是可以說服朝廷的,但這終究是一筆投入,長期駐軍的花費也是不小的開支,總歸會被人找藉口否了的。

而面對鄭和的這個問題,朱瞻埈則只是笑了笑之後說道:“琉球其國氣候土壤都很適合種植甘蔗,若是廣泛鼓勵其民種植甘蔗,製成蔗糖,也不失爲一筆財源。”

明代的大小琉球,就是今天的臺灣和沖繩列島,大琉球是臺灣,小琉球是琉球國

(本章完)

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3章 不爭爲爭第38章 丹藥出爐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14章 恢復第215章 榷場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266章 抄家第189章 分歧第94章 朝堂隱憂355.第352章 誅神第276章 親迎禮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108章 尚服局第147章 天津衛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6章 太極拳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371.第368章 小兵衛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96章 準備“化龍”356.第353章 剝皮347.第344章 斬神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69章 新府第83章 疲兵之策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148章 種水稻第46章 北鎮撫司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311章 昔日二人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122章 造船第231章 互相算計382.第379章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215章 榷場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17章 敕封鄭王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166章 龍珠第247章 謠言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42章 教授武藝第75章 鴛鴦陣改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85章 貶爲馬前卒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74章347.第344章 斬神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94章 朝堂隱憂第81章 魚和熊掌第97章 真龍之血第234章 人選第77章 漢王和趙王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1章 歡迎收藏第52章 募兵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82.第37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141章 再入詔獄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88章 定身術第39章 初試成藥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239章 遷都之議363.第360章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92章 巨蟒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38章 丹藥出爐
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67章 沒有問題就是最大的問題第188章 張氏教子第13章 不爭爲爭第38章 丹藥出爐369.第366章 斬斷倭國龍脈第214章 恢復第215章 榷場第244章 全城大索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266章 抄家第189章 分歧第94章 朝堂隱憂355.第352章 誅神第276章 親迎禮第91章 你將來也是要就藩的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第108章 尚服局第147章 天津衛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6章 太極拳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371.第368章 小兵衛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96章 準備“化龍”356.第353章 剝皮347.第344章 斬神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第269章 新府第83章 疲兵之策第281章 重塑肉身第148章 種水稻第46章 北鎮撫司348.第345章 不輸不入第311章 昔日二人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122章 造船第231章 互相算計382.第379章第211章 封狼居胥第59章 父子不着家第280章 返回福港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215章 榷場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17章 敕封鄭王344.第341章 財政支出第22章 皇帝召見第274章 準備大婚(4K)第166章 龍珠第247章 謠言322.第319章 神靈屬官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235章 邊疆治理第42章 教授武藝第75章 鴛鴦陣改第231章 互相算計第181章 最窮藩王第126章 徵倭方略第85章 貶爲馬前卒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74章347.第344章 斬神第156章 李褆造反第94章 朝堂隱憂第81章 魚和熊掌第97章 真龍之血第234章 人選第77章 漢王和趙王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1章 歡迎收藏第52章 募兵第178章 百萬兩白銀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382.第379章第142章 “人我殺了”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141章 再入詔獄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184章 一百萬兩白銀第88章 定身術第39章 初試成藥第205章 飲馬河畔第313章 佛道兩門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204章 大軍先鋒第239章 遷都之議363.第360章第133章 海上強軍第24章 夏元吉的好奇第286章 藍琪兒尋夫第292章 巨蟒373.第370章 處置俘虜第38章 丹藥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