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朝廷的信譽

第61章 朝廷的信譽

“正是因爲用錢不方便了,才讓新錢庫和戶部分開,夏尚書還沒想明白這裡面的道理嗎?”朱瞻埈面對着夏元吉的疑問,向他反問道。

“故意給自己設置麻煩,殿下這可把我問着了,臣確實想不通爲什麼要這麼做。”夏元吉並沒有正面回答朱瞻埈的問題,反而表示自己確實沒想明白。

這個回答並沒有出乎朱瞻埈的預料,至於說夏元吉是真的沒想明白,還是不想想明白,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不過對於朱瞻埈來說,夏元吉想沒想明白,自己都要讓他明白。

所以朱瞻埈在夏元吉面前坐了下來,看着這位掌管着國家財政的大明管家說道:“夏尚書,朝廷想要建立新錢庫的目的就是爲了取信於民,改革鈔法,讓寶鈔不至於變成廢紙一張,讓朝廷財政富庶。我想這一點你沒有疑問吧?”

“這自然是沒有疑問,而且臣也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才建議將新錢庫納入戶部管轄,畢竟這天下還有什麼比朝廷更值得信任呢?”夏元吉兩手一攤,擺出了一副無奈的樣子的同時,話裡話外的意思都在表達他是在一心爲國。

夏元吉是否一心爲國,朱瞻埈對此倒是不懷疑,只是這一心爲國之外有沒有私心,或者其他想法那就不好說了。

不過對於夏元吉想要把新錢庫納入戶部管轄這一點,朱瞻埈倒是能夠明白他的一些理由。

於是他便就這夏元吉的話向他反問道:“老百姓若是信任朝廷,朝廷發行的寶鈔又是怎麼變成廢紙的呢?夏尚書,大家都是自己人,就沒必要在我們父子面前演這一套,有什麼想法就直說吧!

你想把新錢庫納入你們戶部的管轄,無非是爲了增加伱這個戶部尚書的權柄,除此之外你還想要做些什麼?”

儘管猜到了夏元吉肯定還有一些其他目的,但朱瞻埈相信夏元吉應該不是想爭權奪利,又或者是想從中漁利。

畢竟夏元吉也算是史書記載的永樂朝名臣,朱棣去世的時候還特意留了一句“夏元吉愛我”這樣的遺言,可見夏元吉對永樂一朝到底有多麼重要的作用。

別的不說,永樂一朝二十多年時間裡,五次北伐、六次下西洋、編纂永樂大典、遷都北京,哪一條不是花了大錢的項目?

雖然永樂年間朝廷的收入確實還可以,可沒有夏元吉這個戶部尚書當着這個家,把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條,永樂朝能不能做成這麼的多事也是要打問號的。

所以對於史書上已經蓋棺定論的夏元吉,朱瞻埈還是不太相信他會是個貪官或者權臣。

至於說夏元吉想要增加戶部的權柄這也好理解,明朝自從朱元璋廢相以來,就是以掌管人事的吏部尚書爲百官之首,其次就是夏元吉這個掌管天下財政的戶部尚書。

吏部清貴,卻又位高權重,夏元吉固然一心爲國,卻也未必願意鬱郁久居人下。

畢竟吏部掌權和戶部掌權,從主政的風格到執政的思路,都會截然不同。 只是面對朱瞻埈的問題,夏元吉卻有些不願意回答,只是對朱瞻埈說道:“殿下誤會了,臣一心爲國,絕無其他想法,朝廷發行的寶鈔變成廢紙,不是百姓不信任朝廷,而是朝廷超發的寶鈔太多才造成這個原因,只要改過來就好了。”

聽到夏元吉這句改過來就好了,朱瞻埈意味深長的看了夏元吉一眼,似乎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

於是不再追問夏元吉,轉而對夏元吉解釋起來爲什麼要把新錢庫和戶部分開:“夏尚書剛纔也說了,天下沒有什麼比朝廷更值得信任,這一點我贊同,但老百姓對朝廷的信任不是無限的。

當年洪武皇帝發行寶鈔,之所以能夠通行天下就是因爲我朝新立,天下的百姓對我大明充滿了信任,所以寶鈔這張紙才能夠真的當成錢來花。

這就好像有人向夏尚書你借錢,他信譽好,你願意多借他一點,可即便這個人信譽再好,借的多了你也不會再願意借給他了。

於國家而言也是一樣,當年洪武皇帝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勤政愛民設立大誥,在老百姓心中有着無與倫比的地位和信任,老百姓才願意相信朝廷,使用寶鈔。

可是隨着朝廷不斷的超發,這寶鈔也就像是不斷借錢的人一樣,消耗着朝廷在百姓心中的信譽。

如今我大明朝政穩定國家富足,老百姓最多嫌棄寶鈔不好用,讓這寶鈔貶值嚴重,可要是到了朝政不穩,國家內外交困的時候,老百姓可就不只是嫌棄寶鈔不好用,而是嫌棄這個朝廷不好用,要換一個新的了。”

“殿下言重了,我大明如今政通人和、君王賢德、朝政清明,正是上下一心勵精圖治的時候,老百姓怎麼可能想着換皇帝呢?”夏元吉自然是聽得出來朱瞻埈話裡的意思,畢竟這話都說的這麼明白了,但他卻並不能卻接這個話茬。

朱瞻埈對此也不在意,只是繼續說道:“建立新錢庫,就是要把以前的爛賬都翻篇,重新建立百姓對朝廷的信任,所以這重中之重就是如何取信於民。

我想夏尚書該不會是那種覺得朝廷一封政令下去,天下老百姓就要聽從的庸官、昏官吧?”

“臣當然不會這麼認爲,朝堂上袞袞諸公也不是這種酒囊飯袋!”在這一點上,夏元吉還是很有操守和堅持的。

面對夏元吉這樣的態度,朱瞻埈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繼續說道:“既然夏尚書認同了這一點,那事情就好解釋了,朝廷的新錢庫是要吸納天下商賈富戶和士紳百姓將錢存入其中,並以此爲基礎發行新鈔。

這就好像夏尚書你將一筆錢放在朋友那裡,朋友給你開了收據,你拿着收據隨時可以把這筆錢要回來一樣。

若是朋友不經過你同意,就把這筆錢花掉了,夏尚書你還會信任你的朋友,下次還把錢放在他那嗎?他開給你的收據或者向你借錢,亦或是說什麼話,夏尚書你還會信任他嗎?”

(本章完)

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18章 秦淮聽曲353.第350章 羣魔亂舞第288章 鐵騎突圍請假條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149章 風調雨順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45章 出征第185章 加九錫第40章 不死藥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64章 副將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78章 城門口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9章 殿興有福?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88章 定身術第20章 亡國之禍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48章 朱棣要練兵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請假條第64章 副將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55章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233章 解縉還活着嗎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8章 進獻朱果第62章 夜談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24章 蠱惑四王請假條第225章 日月所照325.第322章 王命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199章 掏袖子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76章 親迎禮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198章 瓦剌南下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85章 加九錫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84章 毒過絕戶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228章354.第351章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186章 我回來第62章 夜談第273章 4K,二合一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第19章 殿興有福?第189章 分歧第183章 還朝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61章 徐妙雲324.第321章 招募第93章 上架感言第83章 疲兵之策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89章 虛無僧第72章 羅盤造價第18章 秦淮聽曲
第194章 鳳陽朱 小家氣第141章 再入詔獄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121章 海鹽和糧食第18章 秦淮聽曲353.第350章 羣魔亂舞第288章 鐵騎突圍請假條第252章 曲阜縣令第222章 大明的修行者第149章 風調雨順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145章 出征第185章 加九錫第40章 不死藥第163章 一鼓而下第206章 勿蘭忽失溫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64章 副將第245章 聖旨?給他寫一張第86章 朱高煦的驚訝第78章 城門口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04章 福氣與天衣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9章 殿興有福?第43章 朱瞻基想練兵第88章 定身術第20章 亡國之禍第314章 召見徐濱第48章 朱棣要練兵333.第330章 放眼海洋請假條第64章 副將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55章第51章 詔獄裡的人才第164章 倭人集結第35章 兌換準備金第233章 解縉還活着嗎第168章 寧王借兵第293章 洛水巨蛇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8章 進獻朱果第62章 夜談第20章 亡國之禍第124章 蠱惑四王請假條第225章 日月所照325.第322章 王命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199章 掏袖子第125章 瓜分倭國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第276章 親迎禮第310章 不值錢的人命359.第356章 七絕伐天劍陣第198章 瓦剌南下380.第377章 皇帝 藩王閒話儲位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80章 朱棣的心思第185章 加九錫第195章 千古第一漢奸世家第89章 青璃增陽丹第160章 運糧和出征第216章 大明分羊第312章 知無不言第11章 打賞的紅寶石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84章 毒過絕戶第227章 威壓草原第171章 臨時湊合的管理第228章354.第351章第176章 王爺天恩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186章 我回來第62章 夜談第273章 4K,二合一第213章 祭天斬龍第282章 地脈佈陣第28章 不當皇帝的逍遙王爺第19章 殿興有福?第189章 分歧第183章 還朝第137章 聽濤水閣第90章 奴兒干都司第261章 徐妙雲324.第321章 招募第93章 上架感言第83章 疲兵之策326.第323章 氣運制約第165章 猴子騎狗第308章 青袍小吏第289章 虛無僧第72章 羅盤造價第18章 秦淮聽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