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第381章 玄門兩宗

在東宮用了久違的晚飯之後,朱瞻埈便帶着孟青鱗返回了自己的王府。

朱瞻埈回京後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無數人的關注,甚至於他打個噴嚏都能讓整個南京城裡無數人睡不着覺。

除了太孫黨和鄭王黨之外,那些修真者自然也在關注這位已經被好事者起了個“當世第一仙”的名頭的惟一一位在世仙人的一舉一動。

然而朱瞻埈的種種行爲,都讓這些修行者很是摸不着頭腦。

在傳統修行觀念當中,修行是需要避世的。

紅塵俗世紛紛擾擾,諸多掛礙無益於修行,所以修行者纔會尋訪名山大川人跡罕至之處,結廬修行。

這種說法不能算錯,因爲在名山大川修行本身就是一種更能獲取天地靈氣的做法,避開世間紛擾也確實可以更專心的修行。

但對於朱瞻埈這樣藉助國運在修行的人來說,完全的避世就不可取了。

然而這一點對於如今大明的修行者們而言,多少還是有些不理解的。

不過不理解卻不代表他們能夠置喙,畢竟這是當世唯一的在世仙人,他的一舉一動必定大有深意,看不懂是你悟性不夠,參不透仙人的真意。

然而面對一位在世仙人,對方還是朝廷的藩王,一衆修行者顯然也不可能就靠猜來推測他的想法,該登門拜訪的還是少不了。

考慮到這是位在世仙人,本身又是藩王,位高權重、身份尊貴,誰去拜訪他也成了修行者們討論的重點。

這當中最積極的當屬龍虎山,畢竟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可是剝奪了龍虎山天師的尊號,雖說後面冊封龍虎山張家爲正一教主,可教主哪有天師聽起來有派頭?

於是乎張家人也就上躥下跳的,希望能夠通過這次的事情,想辦法把張家天師的尊號再給撈回來。

有人積極,自然就有人反對,比如佛門對此就比較冷淡。

畢竟朱瞻埈是仙不是佛,仙道大昌,那衰落的可不就是佛門了嗎?

然而佛門也不能說自己不參與,畢竟真要是不和朝廷合作,那等待佛門的必然是被道門趕絕。

真別以爲道士們都是清靜無爲的好好先生,當年兩晉時期道門伐山破廟清理天下淫祠野祀的時候,那殺性可不是一點半點。

現今流傳的道士降妖除魔的神話故事,大多都來源於這一時期,當中真被斬了毛神可不在少數。

所以縱使佛門不願意,也還是在盡力爭取拜訪朱瞻埈這位在世仙人的名額。

除去這玄門兩大宗之外,北方的道門此時也站出來表示自己需要拜會仙人,領悟仙家真意。

北魏時期,天師寇謙假託老君之名,改良的五斗米道,因爲其在北方傳播,又將龍虎山天師道稱之爲僞法,於是這道門便分裂成了南北兩派。

加之這一時期南北分治,北方道教得到了北方朝廷的承認,於是乎道門也就有了北天師道和南天師道的區別。後來到了宋末元初的時候,王重陽創立全真教,傳到丘處機手中的時候又得到了成吉思汗的支持,於是北方道門大興,到丘處機的弟子尹志平時,已經是北方道門魁首了。

但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元庭佔據中原不到百年便已經失了江山,隨着洪武大帝驅逐蒙元恢復中華,南方道門抓住了機會拍着了朱家的龍屁,成了天下正一教主。

而北方道門在這一時期多少有些因爲和元庭走的太近而受到了牽連。

如今雖然不能說式微,但也多少受到了一些打壓。

如今有機會改變,北方道門又如何會放過這次機會呢?

就連北方道門都是這樣的態度,相應的那些散修的態度就可想而知了。

只是到底只是旁門散修,在這種事情上話語權是不如玄門兩大宗的,吵來吵去也只搶來了兩個名額,推舉出了兩位旁門散修中的德高望重之輩,和玄門兩宗一起拜會朱瞻埈。

於是乎鄭王府便在第二天迎來了一羣看起來十分特殊的訪客,不僅僧俗道尼全有,更一個個看起來都仙風道骨,鬚髮皆白,看起來頗有一些年紀。

爲首的更是現任第四十四代龍虎山天師,授正一嗣教光祖演道大真人,主領道教事張宇清。

見來的是龍虎山天師,鄭王府的門房不敢怠慢,趕忙將這一行人來訪的消息通報給了朱瞻埈,而朱瞻埈很客氣的大開中門迎客,算是給足了他們面子。

以張宇清爲首的一衆修行者代表也沒敢倨傲,同樣依照世俗禮儀拜見了朱瞻埈。

雙方一番客套之後,才落座談起了正事。

“爾等的來意孤已經知曉,爾等的訴求孤也有所瞭解。”朱瞻埈並不喜歡無謂的客套,所以他開門見山的說道:“朝廷對你們的承諾都是真的,靈石朝廷確實可以提供,但作爲交換,修行者也需要爲朝廷服務。”

聽到朱瞻埈這麼說,當即就有修行者的變了臉色,想要開口說些什麼。

然而朱瞻埈只是擡手示意,隨機繼續說道:“聽孤先說完,孤明白你們的意思,覺得自己是方外之人不該受朝廷驅使,這一點孤可以理解。

但是,靈石是朝廷所掌握的資源,更準確的說是朝廷掌握了抽取地脈之力轉化爲靈石的方法。

所以所有的靈石都是出自於朝廷,你們想要獲得靈石,就只能從朝廷獲取。

而從朝廷獲取靈石的方法,除了爲朝廷服務,接受朝廷的驅使之外,便是與朝廷交易,用有價值的東西來進行交換。

孤不喜歡巧取豪奪,你們選擇何種方式從朝廷獲取靈石是你們的自由。

但你們需要謹記,那就是遵守朝廷的法度,畢竟就算是修行者也算是我大明的子民,要遵守我大明的律法。”

說到這裡,朱瞻埈毫不客氣的放出了自己的威勢,如同一座大山一樣壓在了所有人的身上與心裡:“如果有人不願意遵守朝廷法度,那麼孤和孤的大軍就會告訴他,什麼是朝廷法度,以及爲什麼要遵守它。”

第265章 選秀女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6章 太極拳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264章 神道之說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93章 上架感言第243章 刺殺第18章 秦淮聽曲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38章 順天府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214章 恢復第96章 準備“化龍”第29章 死馬肉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215章 榷場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6章 皇帝封賞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15章 袖裡乾坤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301章 繼續閉關361.第358章第166章 龍珠第241章第196章 計劃第60章 戶部衙門第247章 謠言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181章 最窮藩王356.第353章 剝皮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53章 義烏兵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290章 神社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10章 着爲永例第166章 龍珠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265章 選秀女第40章 不死藥第159章第60章 戶部衙門第107章 風雨欲來第95章 當他放屁318.第315章 鄭王黨375.第372章第74章 勳貴站隊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47章 天津衛第278章 返程之議第276章 親迎禮第234章 人選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69章 人道封神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61章 徐妙雲331.第328章 借兵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253章 深夜拜訪365.第362章 收穫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246章 時代變了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210章 慶功352.第349章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50章 永樂大典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210章 慶功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53章 義烏兵第169章 檢地第113章 朕意已決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98章 化龍丹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
第265章 選秀女360.第357章 金丹九轉342.第339章 銀子和黃河第16章 太極拳328.第325章 雲南沐家第264章 神道之說368.第365章 改天換地第93章 上架感言第243章 刺殺第18章 秦淮聽曲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38章 順天府第187章 坤載復魂第214章 恢復第96章 準備“化龍”第29章 死馬肉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第215章 榷場第284章 倭人獻女第6章 皇帝封賞第152章 “世宗大王”第15章 袖裡乾坤第106章 紀綱的野心第304章 洞天之寶第301章 繼續閉關361.第358章第166章 龍珠第241章第196章 計劃第60章 戶部衙門第247章 謠言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181章 最窮藩王356.第353章 剝皮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53章 義烏兵第103章 星槎拓海第290章 神社334.第331章 海貿之利第151章 仁川登陸第110章 着爲永例第166章 龍珠341.第338章 本州島上340.第337章 伐毛洗髓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265章 選秀女第40章 不死藥第159章第60章 戶部衙門第107章 風雨欲來第95章 當他放屁318.第315章 鄭王黨375.第372章第74章 勳貴站隊第173章 菱刈金礦第135章 三路攻倭第147章 天津衛第278章 返程之議第276章 親迎禮第234章 人選第79章 金甲門神第140章 眼界不夠開闊第69章 人道封神第55章 修建碼頭第261章 徐妙雲331.第328章 借兵第267章 收攏人心第253章 深夜拜訪365.第362章 收穫343.第340章 治理黃河第253章 深夜拜訪第100章 挑選法寶第128章 踏海巡卒第153章 朝鮮的廷議第246章 時代變了第249章 錦衣衛指揮使第10章 小宮女胡善祥第4章 胖老爹朱高熾第158章 登陸濟州島第45章 荒唐的朱瞻基第116章 天雷降世第198章 瓦剌南下第208章 兩軍衝陣第210章 慶功352.第349章349.第346章 朱瞻埈抵達第50章 永樂大典336.第333章 開放海禁第63章 天下豈有六十年之太子乎?第127章 朱高燧的心思第210章 慶功第299章 重訓錦衣衛第53章 義烏兵第169章 檢地第113章 朕意已決第57章 十萬兩白銀第98章 化龍丹第175章 遷徙和分地350.第347章 肉身供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