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威壓草原
朱棣的諭令既然已經頒下,那麼就沒人可以違揹他的意志。
在現如今的這個世界上,大明可以說是最強大的國家,而執掌這個帝國的朱棣,就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
面對着大明最鼎盛的兵鋒,還沒有人敢於挑戰這當世第一帝國,試試它的武力是否能夠碾碎自己。
縱使他們是當年征服了歐亞大陸,被譽爲萬王之王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在被大明持續按在地上錘了差不多快五十年了之後,也已經把他們的驕傲都打沒了。
所以,在朱棣下達口諭之後的第三天,所有能趕到的蒙古部落的頭人和可汗們,都感到了朱棣所在的豐州,前來參加這次由大明召開的劃分草場的集會。
“參見大明皇帝陛下!願陛下萬壽無疆!”看着眼前幾十個蒙古頭人和可汗跪着向自己行禮,朱棣頗有一種志得意滿的情緒。
畢竟就算是他爹滅了元朝,也沒能讓蒙古人跪下來向大明俯首稱臣,從這一點上來說,朱棣算是超越他爹了。
“大明不是當年的蒙元,不會把人劃分成三六九等,只要你們真心歸順大明,無論是蒙古人還是漢人,朕都一視同仁。”朱棣坐在主位上看着眼前這些蒙古頭人和可汗,還是按照事先商量好的方針說着寬慰的話,安撫着這些頭人和可汗的情緒。
畢竟大明才把瓦剌按在地上錘了一頓,前兩年還把韃靼也揍了個半死,雖然是他們挑釁大明在先,卻也不能消除眼前這些人對大明的恐懼。
不過這對於大明來說不是什麼壞事,畢竟這些草原部落都是畏威而不懷德的,你只有比他強,打到他心服口服,纔會真的對你恭順。
否則的話,只要伱稍微對他們表現的仁慈一點,就會被當成軟弱。
和這些人講仁義道德是講不通的,因爲他們並不能理解大明的仁義道德是怎麼回事。
事實上就在朱棣這麼說着的時候,朱瞻埈就明顯看到有幾個頭人和可汗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輕蔑,似乎是覺得大明也不過如此,只要假意臣服,就能夠矇混過關了。
以後等自己強大起來了,還要像成吉思汗一樣,重新徵服中原。
朱瞻埈能夠感受到這些人的野心,主位上的朱棣自然也一樣,只不過朱瞻埈靠的是細緻入微的五感和神念,朱棣則是憑藉自己多年的人生經驗。
所以隨後,朱棣便換了一副語氣,臉上露出了嚴厲的表情說道:“但如果有人假意臣服,覺得我大明不知道他那點小心思,還打算學着當年的成吉思汗想要南下作亂,那我大明也就不客氣了,想這麼做的,可以試試我大明的刀鋒到可鋒利否!”
朱棣的這番話可謂是殺意十足,配合上此刻周圍明軍將士一齊高呼的“吾皇聖明!”一下子就震懾住了這些蒙古頭人和可汗,朱瞻埈甚至注意到其中幾個膽子小的甚至快要被嚇得尿褲子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朱瞻埈和朱棣都是滿意的,因爲只有把對大明的畏懼刻進這些人的骨子裡,讓他們想起大明來就嚇得尿褲子,才能夠真正一勞永逸的解決草原上的問題,讓大明的北部疆域徹底安定下來。 wωω ★ttκā n ★¢ ○
所以朱棣今天穿的也不是龍袍,而是戰甲!在說完這番話之後也沒有再開口,只是大馬金刀的坐在主位上,俯視着這些蒙古頭人和可汗,將主持劃分草場的事情交給了朱瞻基。
作爲大明未來的皇太孫,此時的朱瞻基還稍顯稚嫩,但同樣一身戎裝的他站在朱棣的身邊,展開一道黃絹,朗聲誦讀着經過討論之後對蒙古各部的草場範圍劃分,頗有一種乳虎嘯谷的威勢,少年儲君之相已然顯現。 朱棣對於今天朱瞻基的表現無疑是滿意的,但他在看着朱瞻基的同時也將視線投向了一旁的朱瞻埈。
這兩兄弟身形相貌其實都大差不差,雖說當年朱瞻埈一睡八年導致身體瘦弱,但在後來使用了靈藥進補,又重新修煉成就真龍之軀之後,他已然從外表上看不出來曾經一睡八年不起。
反倒是身形挺拔健壯,面容丰神俊朗,任誰都要說一聲好一個風流佳公子!
加上這一次北征朱瞻埈親自騎馬衝陣,還生擒敵酋,讓他看上去就更平添了幾分英武之氣。
若是不說,一眼望去反倒是比朱瞻基更有威儀一些。
說的不好聽一些,朱瞻埈是望之更似人君,朱瞻基和他相比多少還是稚嫩了一些。
也正因爲如此,朱棣陷入了一個幸福的煩惱之中。
對於任何一個君王來說,有優秀的繼承人都是值得高興的事情,但若是有兩個都很優秀的繼承人,這就是煩惱了。
因爲會陷入究竟選擇哪一個的苦惱之中,畢竟足夠優秀的人是不會甘於失敗的。
就像當年李世民會發動玄武門之變,朱棣會起兵靖難一樣,兩個同樣優秀的繼承人,他們是輕易不會承認自己不如別人的,選擇一個,就意味着放棄另一個,被放棄的那個又怎能甘心?
除非是一出生就關係很好的親兄弟,兄弟感情深厚的可以無視這一點。
可是從古至今,那麼多的帝王將相,他們的子孫後代當中,又有多少能夠做到兄友弟恭呢?
權勢的味道最是誘人,他朱棣自己都抵擋不了的東西,又怎麼能奢望子孫後代能夠在這上面免俗?
而且對於朱棣來說,爭比不爭好。
一輩子都在馬上的皇帝,信奉的是強者爲尊,誰強誰纔有資格坐這個位置。
所以當年他纔會挑起老二和老大之間的競爭,爲的就是看看老大和老二之間究竟誰更出色。
對於朱棣來說,他確實更偏袒老二一些,但在挑選繼承人這件事上,朱棣並不會摻雜私人感情,誰更優秀,誰就能坐這個位置。
老大身爲太子雖然各方面都讓朱棣不滿意,但作爲帝國的繼承人,朱高熾是合格的,而且可以說是遠勝朱高煦的,尤其是在培養後代這方面。
“老大生的好兒子啊!”朱棣心裡感慨一聲,想了想之後決定自己不煩這個事了,等老大繼位之後,讓老大自己去煩究竟該在兩兄弟之間選誰繼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