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來哈哈笑了起來:“厲隱兄,別日後了,那就這麼決定吧,你做他們師傅我也放心。只是不知道我需要準備什麼,且到時兩個村的村民一起過來,我們的桌椅板凳可能不夠。”
“這個好辦。只不過……”厲隱有一些躊躇,他想了想,問道,“你們覺得清水村如何?”
周春來沒想到會說這樣的話,他笑道:“還是不錯的吧,青山綠水,是個好地方。”
“你們舉村同來,有沒有想過以後還是一個村?”
“什麼意思?”
看着周春來被他問蒙了,他笑着說道:“建個‘清水北村’吧,哪怕是周家村也行。”
“這……”周春來有些爲難了,畢竟他們是外來者,一到此處就建個清水北村,未免……太囂張?
“爹,可以考慮考慮。”週二郎忽然的插嘴。
周春來的動作便是一頓:“二郎,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週二郎重重地點頭,緊抿着嘴脣說道:“爹,你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李狗蛋敢那麼胡來?他的性格整個清水村的應該都知道吧,何況是作爲清水村的村長,可是他是怎麼處理的?”
周春來聽後深思了起來,表情有些凝重。
“更何況……”週二郎眼睛清亮地看向周春來,又看向昕寶,“更何況,此次我們直接逼走了李狗蛋和丁氏。表面上看,他同意了,可在清水村村民的眼裡,我們是逼着清水村把他們的村民逼走了。”
周春來的眼神變了,他明白了週二郎的意思,也明白了厲隱的意思,這是要把隱患掐死在搖籃裡——與其未來與清水村起衝突,結仇之後再另立村子,不如從一開始就另立一村!
想明白之後,周春來也沒有什麼異議了,他點點頭,看向厲隱:“我明白了,我會盡快去衙門看一下,具體需要怎麼做。”
厲隱見周春來想通了,便道:“這個不急,既然是我讓你們過來的,我自然會把後續的事情幫你運作一番,當務之急,你要辦的是儘量讓村裡的人建好房,等申請建村的文書辦好,住哪裡纔是最緊要的事情。”
說實話,週二郎這小子不錯,一點即透,比周春來還要通透,看來是個人才!
可惜這小子全部的心思都花在學醫上,若是能分一半,不對,分三四成的精力在練武上,未來亦可期呀!
厲隱都不需要出村,便能把建村文書拿到手,可他還是早出晚歸了兩天,看得厲陌不只一次對他翻白眼。
當然,不是後話。
周春來見事情談得差不多了,帶着週二郎和周靈昕回了院子。
他第一時間找來了周大柱和王郎中,沒辦法,周大柱和王郎中正好在閒聊。
等周春來把事情跟兩人說明之後,周大柱終於點了頭:“這樣也好,雙方還未發生矛盾,若矛盾變大了,逼走村民的事情到時還不知道會傳成什麼樣子呢。”
王郎中也點點頭:“村長之爭,即便咱們不稀罕,可也要讓一起逃荒的咱自己村裡的人安心才行。”
“爹和王叔都贊成?”周春來沒想到兩位長輩這麼通透,都不用他另外說明,兩人都已經想通了。
周大柱哈哈大笑起來:“贊成,當然贊成!這非你一人之事,更非咱一家之事,是咱們村一村之事!至於村長一職,老村長還是不錯的,再不行老村長那兒子也行,總之一句話,厲隱都支持,便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這話一出,連王郎中都贊同地點頭。
周春來又和周大柱商量了一下如何辦喬遷宴的事情,周大柱想了一下,便道:“直接找村長,問他們村以往要是辦喜宴有沒有人請過廚子,若是有便去請兩個廚子回來,你媳婦和春花最近都累着了,就讓她們休息休息。”
他又抽了兩口旱菸,繼續說道:“如果廚子有桌椅板凳,便租用一下,最多咱們村小夥子不少,幫着搬一下便是,主要是咱村那麼多戶沒有多少,租用了還便是了。至於菜色,就聽那廚子怎麼說,讓他列些清單下來,我們一份,他們村長一份。”
周春來明白了,至少在分村之前,得一視同仁。即便不把所有的桌椅板凳集中在一處辦宴,可廚子和菜單在,也可少不少麻煩,可不能把好事辦成壞事!
有了思路,周春來便來了幹勁兒,他風風火火地去找了清水村的村長。
村長自然是熱情招待,等明白周春來的來意之後,他親自帶着周春來去請了兩個廚子,順便直接把菜單也定下來了,三喜臨門之事自然也傳了出去。
清水村附近的村子都在傳,新來的外來戶周春來家不得了,三喜臨門,要請整個村子三四百戶人家吃酒,一時周家的風光盛過了所有人。
更有一些有心人的心裡開始活泛起來了,這個周家,據說男丁不少,若是自家女兒嫁去那邊……
嘿嘿,那家是不是也可以跟着風光風光……
周春來自然是不知道的,即便是知道也只會一笑置之,反正他們“外來戶們”都快要崛起了,這不過只是個開頭而已。
周靈昕並不知道這些,她現在正和她的新院子較真呢,她種下了棗子和栗子樹,還種下山楂樹,還進行了分區,分別種上一些常見的草藥,尤其是分別在春夏秋冬的季節會開花的草藥。
她還在自己的院子裡單獨留了一個屋子,放着不只是採摘到的草藥,還讓週二郎去府城的時候去藥鋪帶些草藥回來,她在家裡備着。
週二郎自然是願意跑腿的,畢竟他師傅王郎中也要住在他家裡,常用的草藥肯定是不能缺的,萬一村裡的人頭疼腦熱的,也能及時把脈及時煎藥,纔不至於拖延病情。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很快便到了喬遷宴當天。
由於三四百人,人數上實在是太多了,周春來早就和清水村村長商量好了,廚子的菜單都是一致的,清水村原本的村民就在清水村吃席,同周春來一家一起逃荒的村民就周春來家吃席。
至於拜師之類的,不會對外請人觀禮,只請了相熟的幾家過來沾沾喜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