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只想有個家

不知道現在還沒有人記得那部和西雙版納有關的電視劇,叫做《孽債》,也許現在愛看韓劇泰劇的人早已經忘記了。

溪殃第一次看《孽債》的時候還在讀小學,那時候的印象並不是很深刻,只是記得主題曲很好聽,調子還記得,而歌詞早就忘記了。第二次看的時候是高中的時候,那個時候我一集一集的追着看,眼淚就一直的往下流,怎麼也止不住。

那是一個特殊的時代,幾十萬熱血知識青年響應號召奔赴雲南邊疆。十年一夢,大返城的洶涌狂潮又把他們捲回城市。在邊疆,他們拋下的不只是紅土地,流沙河,橡膠林……還有他們的青春情懷和愛情結晶——孩子。

歲月荏苒,光陰似箭,歷史走到了九十年代的今天,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有的隱隱約約知道了自己的生身秘密。於是他們中一些膽大的便呼羣結伴,瞞着養父母偷偷踏上了開往上海的列車,去探究自己的生命奧秘,尋找生養了自己,又拋棄了自己的親生父母。

然而,上海的親生父母都有了新的家庭,新的兒女。千里尋父的孩子們哪裡知道,他們的到來就像一枚枚炸彈,將給父母的家庭掀起多大的衝擊波瀾……

後來,有了電腦,有了百度,溪殃很容易的就找到了裡面的主題曲,看一次歌詞,腦子裡總會幻想那個年代、那些人的哭和累: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美麗的西雙版納/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麼大/沒有我的家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爸爸呀/媽媽呀

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爲什麼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

上海那麼大/有沒有我的家

爸爸一個家/媽媽一個家

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餘的

爸爸呀/媽媽呀

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爲什麼

爸爸呀/媽媽呀

能不能告訴我/這到底是爲什麼

溪殃就邊抽紙巾邊看着電視,有時還得擦擦眼鏡。溪殃的爸爸就笑話溪殃說,“囡囡,要來杯茶不?補充點水分。”

中國人有落葉歸根的情結,可是落葉歸根也得知道那個根在哪裡啊!就像《孽債》裡面的孩子們,卻是家在哪裡都不知道的,他們是知青時代的產物,後來爸爸有了一個家,媽媽也有了一個家,還會有他們各自的孩子,卻不包括自己。

在這裡溪殃想講的一個故事,雖然並不是找不到家,但還是想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家的女孩子的故事。

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前面溪殃說過一個《典妻》的故事,男主是程金,在他喝農藥自殺,被搶救回來後,得養身體,沒有錢,是他的妹妹,叫愛妹的女孩承擔起了這不菲的費用。現在溪殃要說的就是關於愛妹的故事。

愛妹,一個今年三十歲的女人。在去年十月份結婚了,有了一個真正家,。今年十一月年時候生了一個兒子,一個有着她血緣的孩子。她實現了自己小的時候的夢想。

愛妹是在五歲的時候,知道了自己並不是父親和母親的女兒。

愛妹的母親生了五個兒子,在那個重男輕女很嚴重的年代,她的母親在別人眼中是非常的偉大的,在家裡是有位置的,有兒子就意味着在家裡有話事權。連生五個兒子的母親一直想要個貼心的小棉襖,可是已經四十多了,一直沒法實現。

愛妹的母親見到愛妹時,是在供銷社門口,那個時候菜市場也在供銷社門口。愛妹的母親去買菜時,看到愛妹時,小小的一個,被一件紅色的小花棉襖緊緊的包着,放在一個有點破爛的紙箱子裡。眼睛還睜不開,臉上紅得

像猴子的屁股,皺皺的,和普通的剛剛出生的嬰兒一樣,非常的難看,偶爾發出幾聲嚶嚶的聲音。

母親蹲下來,輕輕的抱起愛妹,沒發現孩子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想着自己一直想要個小棉襖,就撿了回來。

那個時候,藍萍的母親剛剛撿到藍萍纔是一個星期過去。愛妹的母親家和藍萍的母親家裡居然還是隔壁鄰居,所以愛妹和藍萍是一起長大的,非常親密的那種。

愛妹家裡因爲有五個哥哥,沒有女兒。母親教育哥哥們要愛護妹妹,照顧妹妹,哥哥們問妹妹叫什麼名字時,父親抽着水煙筒,對哥哥們說,“你們老是說要愛護妹妹,不如就起名叫做‘愛妹’好了。”

於是,愛妹這個名字伴隨着她走到了現在三十年了。

愛妹和藍萍都是家裡唯一的一個女兒,不同的是,藍萍家裡的條件比較好。藍萍的父親是在油行裡工作的,在那個油缺少的年代,能在那裡工作是一件非常體面的事情,收入也不錯的,家裡有三個哥哥,都很愛護藍萍,所以藍萍幾乎是嬌養長大的。

而愛妹的父親則是典型的貧農,一條褲子都穿到爛,真的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幾個哥哥的衣服都是打得穿不下了,小的接着穿,還小的時候,愛妹都是撿哥哥們的衣服穿,如果是去外婆家的話,則是向藍萍借衣服穿。儘管家人都疼着,但是畢竟條件有限,都是吃番薯的多。

儘管現在許多人都說番薯很有營養,可是那個年代只是粗食。沒有任何的油水。該乾的活,愛妹從來就沒有偷懶過,大了點父親母親哥哥們的衣服都是她在洗,再大了點的時候,家裡的破爛衣服都是她在修補。她養成了勤勞的習慣。

在愛妹五歲的時候,知道了自己並不是父親母親的親生孩子,也曾問過母親,自己的親父母在哪裡。母親沒有像其他父母那樣,說是自己生的,或者是大河裡飄來的,而是直接告訴她說,我也不知道,撿到你的籃子裡只有你的出生日期和你的名字,可是我們不懂字,後來,生產隊長告訴了我們,你叫做林秋蟬。不過,我們想秋天哪裡還有知了的,那不是瞎扯嗎?再說,叫愛妹也挺好聽的。

愛妹在不開心時,會哭鬧着,要自己的父母,第一次父親母親還會安慰她,後來就不理睬了。愛妹也懂得了,不是自己想要就有的。

後來愛妹讀書之後,才知道原來秋蟬是一個很有意境的名字,不過那個時候,大家都叫習慣愛妹了,也就沒必要改了過來了。後來上戶口了,也叫“程愛妹”。

愛妹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村子裡來了個城裡的年輕老師。第一天,老師沒有上課,而是問他們有什麼夢想,將來想做什麼。輪到愛妹的時候,愛妹很認真的說,“我想有個家,做一個妻子,生幾個娃,就像木偶戲裡的那樣,做個賢妻良母。”

全班人都笑了,因爲別人的夢想不是解放軍就是醫生,不是核彈科學家就是到美國訪美。那個時候,尼克松訪華過去還不久,估計在黑白電視看給人們的印象還是挺深刻的。

可是愛妹的夢想,不得不讓許多孩子們都笑了起來,就連年輕的老師笑了,然後就糾正愛妹說,“夢想應該是偉大的,能爲別人做貢獻的。你再想想自己的夢想是否正確。”

愛妹依然認真的回答說,“可是這就是我的夢想啊!我覺得滿偉大的。”

老師滿頭黑線,“那這位同學,你請坐下,在認認真真的思考,有空我們再來聊你的夢想。那現在其他同學來回答一下。”

……

後來,愛妹和藍萍一起讀完初三就出來打工了,還是在同一間電子廠,藍萍和四川巴中市的蔣相和走到了一塊,並且最後爲了愛情拋棄了麪包跟着蔣相和去到了他的老家巴中市紮根了。

同樣的,也有個外省的小夥子追愛妹,和蔣相和不同的是,他家在上海,在那個繁華的城市,家裡的條件各

方面都挺好的,但是後來愛妹沒有答應,因爲愛妹覺得自己的家就應該在父親母親還有哥哥們待的那個城市。

後來,愛妹的父親離開了人世,愛妹在哥哥的介紹之下,回到了父親母親還有哥哥們待的那個城市,在一間賣汽車的公司做銷售員。

這時,她的親生父親和母親找到了她,想認回她。親生父母那邊的條件比較好,在城裡都有了房子。父親和母親都是城裡戶口,還是國家的工人,這個在九十年代還是很吃香的。親生父母希望她能回去和他們一起生活,介紹她進城裡工作,到時候也能在城裡找個不錯的小夥子,總比待在鄉下好很多。

當初,他們都是下鄉的知青,一方面是對回城不抱有希望了,另一方面是年輕人禁不住誘惑,結合在一起,有了孩子。可又碰上可以回城的機會,於是孩子便成了被放棄的那一個。

後來穩定了,想找回孩子,可是一直找不到,直到現在。現在條件好了,有了環境,可以給愛妹介紹些有前景、肯上進的男孩子,將來就不用那麼的吃苦了,他們都覺得對不起這個女兒。

望着親生父母渴望的眼神和養母忐忑的表情,最後,愛妹選擇了留在養母身邊。養母太老了,養父也不在了,幾個哥哥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嫂子也不是那麼好相處的。她放心不下,放心不下讓養母一個人生活。不過,還是答應了親生父母有空會去看他們。

愛妹從十九歲開始在汽車公司幹,一直到了去年的年底,整整十年。在其中也不乏愛情,可是一直找不到可以和她一起建立個屬於她自己的理想中的家。

在去年的九月份的時候,她大嫂去別人家做年例(年例是粵西地區的一個習俗節日,比新年還要熱鬧,許多人也許新年不回家過年,但是年例是一定會回家過的。),認識了她現在的愛人,大家開玩笑的問他有沒有對象了,他說都三十了但還是緣分沒到。

愛妹的大嫂回家後,想了想,覺得他和自家小姑挺適合的,就託人去問了他,有沒有意願見一面,他同意了。

愛妹的母親不斷的催愛妹回來,一開始愛妹不大願意回來,畢竟女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矜持。新時代了,沒有幾個月自己心裡是願意去相親的,覺得相親都是非常的古板外,更多的是相親場面的尷尬。雙方的幾個家人或者朋友在一起,然後互相追根刨底的問對方的祖宗八代,父母工作荷包,家裡成員的工作荷包,自己的工作荷包,甚至的三圍,問完之後,就互相湊合起鬨,說什麼結婚,婚後生幾個孩子。往往這些場面讓主要的兩個人,尷尬不已,直接想甩門而出,可是個人的素養,還有家人的面子什麼的都得顧忌着。

後來母親催得緊,因爲這個男生是施工來的。施工給老一輩人的印象是代表着銀子,面子。男生過幾天就得到珠海去接工程了,如果錯過這次的緣分,以後可能很難再找到了,畢竟愛妹也不小了,二十九歲的女人傷不起啊!

母親和大嫂催得緊,愛妹也就只能向公司請假,開車回去見了一面。還是那樣的相互揭底子,愛妹心裡沒什麼看法,就當對母親的安慰。

後來,先是那個男生有意願的,然後是不停的發短信,後來是打電話,最後還經常抽空回來,約個會什麼的。

感覺到了,也就順其自然的在一起了。

去年結了婚,兩個母親,還有親生父親都在場,那天是愛妹覺得最開心的一天,也希望自己接下來的每一天都是笑着渡過的。

今年生了個孩子,有了血脈延續的家,那種幸福的感覺更是浮現於臉上。溪殃在昨天見到她來孃家出月子,覺得她真的挺幸運的。至少她的夢想實現了,做一個賢妻良母。

而小的時候,夢想着當科學家,當醫生的那些同學都成了市裡的打工一族。

人生有的時候真的很難預料,沒有走到最後一步,誰知道誰更幸福呢?!

(本章完)

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一章 何時能三嫁第七章 麪包還是愛情離婚後的同居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丈夫還有個妻子後悔沒改嫁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十四章 婆婆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不要愛情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十四章 婆婆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十三章 只想有個家第十一章 白領孤旅第四章 另類婚姻第十章 表姐弟的愛情第六章 典妻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後悔沒改嫁第二章 婚姻墳墓第四章 另類婚姻第十五章 我是一個小姐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二章 婚姻墳墓下輩子我做男人不要愛情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十章 表姐弟的愛情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二章 婚姻墳墓第十二章 夫妻相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丈夫還有個妻子下輩子我做男人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下輩子我做男人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第六章 典妻丈夫還有個妻子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二章 閃婚第十三章 只想有個家第一章 何時能三嫁第七章 麪包還是愛情下輩子我做男人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十四章 婆婆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三章 換個老婆後悔沒改嫁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離婚後的同居第九章 三十年後的結婚證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四章 且等三年第七章 麪包還是愛情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二十二章 閃婚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一章 何時能三嫁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離婚後的同居第二十二章 閃婚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八章 女人四十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第十章 表姐弟的愛情第九章 三十年後的結婚證第四章 另類婚姻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
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一章 何時能三嫁第七章 麪包還是愛情離婚後的同居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丈夫還有個妻子後悔沒改嫁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十四章 婆婆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不要愛情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十四章 婆婆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十三章 只想有個家第十一章 白領孤旅第四章 另類婚姻第十章 表姐弟的愛情第六章 典妻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後悔沒改嫁第二章 婚姻墳墓第四章 另類婚姻第十五章 我是一個小姐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二章 婚姻墳墓下輩子我做男人不要愛情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十章 表姐弟的愛情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二章 婚姻墳墓第十二章 夫妻相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丈夫還有個妻子下輩子我做男人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下輩子我做男人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第六章 典妻丈夫還有個妻子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二章 閃婚第十三章 只想有個家第一章 何時能三嫁第七章 麪包還是愛情下輩子我做男人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十四章 婆婆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三章 換個老婆後悔沒改嫁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離婚後的同居第九章 三十年後的結婚證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二十四章 且等三年第七章 麪包還是愛情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二十二章 閃婚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三章 換個老婆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一章 何時能三嫁第五章 青春的苦果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離婚後的同居第二十二章 閃婚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第二十九章 我們都在坐牢第二十七章 半邊顏第二十五章 兩個孩子的媽第二十六章 女追男隔層山第三十章 大妻子小丈夫第八章 女人四十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第二十八章 會鬧的女人第十章 表姐弟的愛情第九章 三十年後的結婚證第四章 另類婚姻第二十三章 賣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