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未雨綢繆

隴西的戰事已經全面拉開。

不過,由於郡城被奪回來,加之臨洮平安無事,使得近十萬羌騎被壓制在洮水以西。

戰事非常慘烈,羌人也很清楚,如果不能攻破隴西郡城,一俟大雪來臨,十幾萬羌騎都將面臨嚴重的饑荒。到時候,不僅僅是馬匹沒得吃,連人都要忍受飢寒。

在這裡,卻不得不說一下牛輔。

董俷一直覺得,牛輔的能力很一般。可是大戰一開始,他就發現了牛輔的不凡。

這是個很謹慎的人!

寧可坐失戰機消失,也不會冒半分險。

據城而守,任憑羌騎把牛輔的祖宗十八代罵過來,他還是一樣心平氣和。反正是你要打,我就守。你退隨便你,想要我出城野戰,那是休想。隴西郡城是興建於光武皇帝時期,當時是有伏波將軍馬援親自督建,爲的就是防禦羌人跨過隴西。

此後,皇甫規和張奐在這裡經營多年,更把這隴西郡城建造的是極爲堅厚。

城內備有充足的糧草和防禦武器。只要是指揮得當,十萬大軍拼光了都未必能破城。

當初董俷能攻破隴西,說實話是運氣。

如果沒有龐德突然的倒戈,一千多人想攻破隴西,簡直是癡心妄想。

牛輔雖然是才能不顯,但並非是無用之人。任憑羌騎猛攻,隴西郡城卻安穩如泰山一般。

韓遂和北宮伯玉都沒有出現在郡城下。

北宮伯玉因爲要調集各部羌人,所以沒有參戰。而韓遂,北宮伯玉可不相信他,就是盯着他,不讓他到第一線。甚至連金城韓遂的本部人馬也都打散,除了閻行和四大都尉,韓遂身邊可說是一個兵都沒有。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無處施展。

也難怪,畢竟這傢伙是受脅迫而參戰。

北宮伯玉不相信他,帶上韓遂,一方面是爲了用他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要報復。

不過韓遂倒也很平靜。

你不讓我上去,我就呆在湟中。

帶着家人去騎騎馬,要麼就是坐在帳篷裡讀書。

但即便是這樣,北宮伯玉對韓遂的看管,依然是非常的森嚴。

幸好這兩個人沒去,否則董俷會不顧一切的衝到戰場上。連老夫人私下裡都說:“這韓文約和北宮伯玉倒也是明事理的人,知道我家阿醜要成親,就如此的配合。”

這話當然是有開玩笑的意味。

不過好日子一天天的逼近,牧場裡的人們,也變得越發興奮起來,等待着十一月初二的到來。

董綠閒暇之時,會和滕麗兒指導任紅昌如何領導虎女營。

滕麗兒擅長馬戰,而董綠則是因爲隨着董俷旁聽了多年的兵法,也算是熟知兵事。

而董媛,自從和董俷說過之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

不是呆在房間裡看書,就是跑去拉着王姬聊天。聽王姬彈琴,陪老夫人說話,一副乖乖女的模樣。當然,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着實讓老夫人和董夫人都嚇了一跳。

直到確認董媛沒什麼毛病之後,這兩個人才算是放下了心事。

也難怪,經歷過戰陣中那種血肉橫飛的巨大刺激之後,難免都會出現一些變化。

至於任紅昌……

董俷沒有見過。

其實也不是沒有見過,只是每次見到任紅昌的時候,她臉上都帶着一副青銅面具。

整張臉只露出了個下巴。看體形,倒是婀娜誘人,只是不曉得長什麼樣子。

私下裡詢問董媛,這才知道其中的原委。

這任紅昌原本是幷州人,自幼就出落的格外水靈,如花似玉。

正應了那句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諺語,小丫頭因爲漂亮,遭了很多的禍事,甚至連父母也因此而送了命。她流落在幷州,後來遇到馬嵩,被馬嵩帶了回來。

本來依着馬嵩的意思,是要把這小丫頭送給董俷當侍婢。

可誰想到又被董媛看到,硬是從馬嵩那裡搶過來。有感於小丫頭的身世坎坷,董媛就給任紅昌出了一個主意。帶上那副妖魔鬼怪一般的面具,以避免去招惹是非。

董俷聽罷,不由得唏噓。

還是覺得這名字耳熟,可還是想不起來這人是誰。

要說他不好奇任紅昌的長相,那是胡說八道。聽董媛說,任紅昌長得是非常好看。

不過,董俷是個很容易滿足的人。

有董綠在身邊,他對女人的興趣也就大減。至於王姬,若非她長得像董玉,董俷甚至不會出手去救她。

這一日,董俷來到了那些黃巾俘虜的營地,看着他們搭建營地,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身邊,跟隨着陳到和黃劭。

三人騎馬上了一個山崗,董俷手搭涼棚,向遠處觀望。

此時已經進入隆冬,秋草枯黃,天地一派蕭條的景象,令人不由得生出一絲傷感。

“叔至,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要請你做。”

陳到一怔,“主公有事,儘管吩咐就是。”

說起來,陳到如今也已經沒事了。董俷一肩擔下了殺死皇甫嵩的責任,對陳到而言,絕對是一種解脫。同時,對董俷更生出了無比的感激之情,甚至有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

想他一介平民,無權無勢。

而董俷好歹也是官宦子弟,比之陳到猶如天壤之別。

如此傾心對待,陳到又怎能不感激。故而聞聽董俷詢問,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下來。

董俷卻沉默了,呆呆的看着天空中清冷的太陽。

“主公?”

“叔至,我真的可以相信你嗎?”

董俷扭頭,靜靜的看着陳到,輕聲說:“此事事關重大,更關係到我董家闔府上下的性命。”

陳到聞聽,倒吸一口涼氣。

不自覺的向黃劭看了一眼,卻發現這個和他配合多時,甚至頗有靈犀的男人,也是一臉的迷茫。

“主公何出此言。”

“俷視叔至如兄長,更甚至叔至大才……只是不知道,在你眼中我董府如何?”

陳到想了想,“興旺!”

“是,眼前看上去的確是興旺,可凡事都有兩面性。興旺過去,就是衰落!”董俷好像自言自語,言辭之間帶着一些很獨特的未來詞彙。他也不管陳到是否能聽明白,接着說:“世上沒有一個家族能世世代代的興旺下去。俷沒有什麼大理想,只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莫要看到董家衰落就行……叔至,老黃,我需要你們幫助。”

陳到和黃劭下馬,恭敬的說:“願爲主公效死命!”

“莫要生啊死啊的,我不要你們死,相反我需要你們活着,活着才能幫我!”

董俷說完,甩蹬下馬,從象龍背上的兜囊中,取出三卷書冊和一卷牛皮地圖。

“叔至,我這裡有兵書三卷,地圖一卷。你要考慮清楚,一旦接受這兩樣東西,你就和我董家休慼相關。若你將來揹我,那不管你走到天涯海角,也不管你是將相帝王,我都會殺你。”

語氣很冷淡,表情也很平靜。

可是就在這冷淡和平靜當中,陳到感受了董俷那強烈的殺意。

心中不知爲何,生出了一種恐懼感。

這是個說到就會做到的人……

陳到猶豫了片刻,從董俷手中接過了書冊和地圖。

“陳到在此立下誓言,主公在一日,陳到定不負主公。”

這話說的很巧妙,但是也很真誠。

我服的是你董俷,而不是董家。你活着,我就絕不會揹你,可是如果你死了的話……

董俷聽出了陳到話中的意思,臉上綻放出了笑容。

廢話,我只要你臣服於我,我若死了,你負不負我,與我又有什麼干係?

一死百了,我若死了,只怕董家也不會繼續存在了吧!

“叔至,如今涼州大亂,我與未雨綢繆,效仿孟嘗君狡兔三窟之法,以應未來之變化。兵書是當年伏波將軍馬援所遺留,上面有當年伏波軍的訓練紀要。地圖上繪的是涼州和西域的地圖,我把我麾下的巨魔士和秦胡兵全部給你,共五千人……裴元紹、董召、董棄和韓德爲部將,老黃做你的軍師,儘快給我佔領住張掖。”

“張掖?”

“不錯,就是張掖……佔領張掖之後,我會設法將這裡的犯人陸續送往你那裡,行當年定遠侯之子班勇的舊事,於張掖屯軍。記住,控制住山丹馬場,並且向西擴進。不過也不要太過興師動衆,總之我要你們把握好尺度,給我釘死在張掖。”

陳到和黃劭二人,不禁暗自吃驚。

董俷這是把他手裡的全部家當都交給了二人。

一方面感動,另一方面卻有一種沉甸甸的感受。二人不明白,董俷爲何要佔據張掖?

“天下事大都是興衰交替,有分有合。我董家越是強盛,就越是會遭人嫉妒。父親如今看似風光無限,殊不知有多少人在暗中算計。今日他殺人,他日就有人殺我們……總之,小心無大錯。我把我董府闔府上下幾十口人的性命,就託付給你二人了。”

陳到和黃劭聽完了董俷這番話,同時跪在了董俷的面前。

“我等必不忘今日主公所說的話語,但有一人,尚存一息,絕不令張掖落他人之手。”

第61章 惺惺相惜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333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一)第304章 開始吧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14章 殺戮(二)第103章 單福先生第91章 絞肉機(三)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81章 太平亂起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392章 十年(二)第397章 十年(七)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6章 伏波遺寶(2)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487章 長安(六)第80章 龐德公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60章 雙醜會第50章 荒野偶遇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69章 轉戰青徐第4章 殺人歌(1)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85章 長安(四)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491章 蔡美人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426章 當陽(二)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439章 封國第31章 再見,姐姐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255章 求賢令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13章 殺戮一(下)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250章 漢安軍第25章 黃河九曲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312章 戰徐州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7章 求官(2)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392章 十年(二)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80章 家與國第28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8章 緣深緣淺第2章 董卓幼子第464章 溫侯(二)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章 董卓幼子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
第61章 惺惺相惜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333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一)第304章 開始吧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14章 殺戮(二)第103章 單福先生第91章 絞肉機(三)第294章 並非那麼簡單(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26章 宴無好宴(2)第151章 鐵馬金戈入夢來第189章 袁隗計,二虎爭食第81章 太平亂起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231章 羣雄鬥呂布第275章 司馬防(一)第129章 公子大才少有人及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392章 十年(二)第397章 十年(七)第411章 呂蒙獻三關第100章 左中郎將第6章 伏波遺寶(2)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487章 長安(六)第80章 龐德公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60章 雙醜會第50章 荒野偶遇第182章 雍丘之戰(一)第69章 轉戰青徐第4章 殺人歌(1)第237章 戲志才之死第211章 帝非帝,王非王第485章 長安(四)第381章 陳宮論連橫第279章 雒陽烽火紀(三)第435章 僧與帝(一)第155章 流言四起第491章 蔡美人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402章 關中橋頭堡(二)第224章 孺子心歹毒(四)第159章 韓與馬(一)第243章 雒陽一夜(四)第30章 身處險境(1)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426章 當陽(二)第248章 董卓亦有遠慮第439章 封國第31章 再見,姐姐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88章 以漢之名(二)第5章 欲學萬人敵(2)第242章 雒陽一夜(三)第155章 建春門血案(一)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291章 南山桃花源(三)第142章 董俷進雒陽第468章 大野澤(一)第285章 亂亂亂(二)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111章 孟德登場第403章 袁紹亦躊躇第255章 求賢令第330章 西域二三事(完)第261章 雞鹿塞(一)第175章 驚州來人第13章 殺戮一(下)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359章 小溫侯(二)第495章 決戰之襄陽第250章 漢安軍第25章 黃河九曲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90章 奉旨募兵第312章 戰徐州第23章 阿醜相隨(1)第17章 求官(2)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392章 十年(二)第84章 董卓不立危牆下第131章 野牛奔走燒當第96章 董卓會三英第423章 錦帆賊(一)第42章 少年蒲元(2)第480章 家與國第283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48章 緣深緣淺第2章 董卓幼子第464章 溫侯(二)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404章 水淹七軍(一)第2章 董卓幼子第218章 孺子心歹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