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奉孝出馬

卓依舊是很猶豫。

他猶豫,是否應該把董俷再派出去冒險。不管怎麼說,他只有這一個兒子。當初薰俷說要去遊學,結果卻出現了這麼大的風波,惹出了這麼多的麻煩,讓董卓很擔心。

可不答應?董俷能答應嗎?

“阿醜,此事不急,容爲父三思,三思!”

薰卓沉吟片刻後回答了一句,然後急急忙忙的把話題一轉,“文正,奉孝賢侄,你們誰能和我解釋一下,你們究竟是什麼意思?怎麼我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呢?”

郭嘉做了個手勢,示意請李儒講話。

這個時候,李儒也不客氣,當下起身道:“主公,長社城外是白登河,爲潁川地區中,除穎水之外的幾大水流之一。不過,白登河水勢徐緩,河道也很窄,更兼兩岸生有水草,聚集了大量泥沙,使得白登河的河牀比之普通河流的河牀要高。”

郭嘉這時候開口道:“不但如此,嘉生於潁川,故而對這白登河很瞭解。在過去十年中,白登河風調雨順,沒有出現過特別嚴重的災害。平日裡,白登河的水只有膝蓋深,唯一值得憂慮的就是每年四五月,會出現一次春汛。春汛一至,河水暴漲。”

薰卓已經明白了郭嘉二人的意思,忙問道:“春汛時,河水能有多高?”

“大約可至嘉的胸口!”

李儒說:“儒在來的路上,曾向一些當地人請教。白登河上游,也就是大約在三十里之外,有一個隘口。隘口以西,河面寬廣。隘口以東,河面立刻變窄。我等只需要在堵住隘口,兩天之後定然會令水勢暴漲……到時候掘開隘口,則白登河道兩岸都會被洪水淹沒。”

薰卓眼珠子一轉,問郭嘉道:“賢侄可知道春汛是在何時?”

“按照往年的慣例,大概會在三十天內。不過今年雨水頗豐,潁川在過去十天裡接連有雨水降落……所以我預計,春汛會比往年提前,應該是在十天之內到達。”

“那就是說,我需要拖住張寶十天?”

李儒走到中軍大帳的門口。看了看天色,扭頭說:“主公,如今我們營寨的位置,地勢比白登河河牀持平。如果洪水到達,營寨也難免會出現危險。儒建議,不妨全軍入城。據長社而守之……以儒之見,十天地時間。只怕會很容易就熬過去。”

“如此,就依文正所言!”

薰俷一看這邊的正事都已經安排妥當,可偏偏他的事情還沒有着落,不禁大急。

酒宴結束後,大家也就隨之散去。

薰俷看薰卓往大帳外走,急忙追過去,想要詢問。

可是在大帳門口,卻被李儒一把拉住。

“阿醜,莫要着急。父親之所以不答應。還是擔心你出危險。你不知道,你這段時間音訊全無,父親整日擔驚受怕。母親說,他經常半夜裡驚醒。大叫你的名字。”

薰俷說:“我知道父親關心我,可是宛縣有我結義的兄弟,怎能不去營救?”

“我也沒說不讓你去。只是你需向我保證一件事情,我就答應你,向父親去求情。”

薰俷急道:“姐夫,那你快說是什麼事情?只要我能做到,定然從命。”

李儒那略泛濁黃的眼珠子轉了轉,嘆了口氣說:“阿醜,姐夫要求你的事情很簡單。若事有不可違,切勿一味的蠻幹。更不能像昨夜那般頭腦發熱的去冒險。你不爲自己考慮,也應該爲父親考慮,奶奶考慮。若你出了事情。奶奶又會何等難過?”

“這個……”

“以我之見,你最好還是找個幫手,能和你一起前往宛縣,時時能督促於你。”

薰俷問:“那以姐夫之見,我應該找誰幫忙?”

李儒一笑,“你那師兄,就是被你稱之爲鬼才的郭嘉,不正好可以陪你一同前往?此人年紀雖小,可心思比你更加縝密。我今日試了試,確實當得起鬼才這二字。”

“那……好吧,我去求師兄。”

“你若能求得他地幫助,我就替你向父親求情。”

薰俷插手,深施一禮道:“多謝姐夫!”

說完,就急匆匆的跑出去找郭嘉。不過,董俷出來的時候,郭嘉三人已經準備離開。

“師兄,你們這是要去哪裡?”

荀彧笑道:“我們剛向董中郎告辭,準備回去。如今左中郎將身邊有文正先生,我們倒也放心了。我們三個打算回田莊,等潁川戰事結束了,準備結伴外出遊歷。”

薰俷吃了一驚,看着三人道:“你們要走嗎?”

陳羣點點頭,“只要令尊左中郎將能擊敗張寶,潁川的戰事也就等同於結束。我三人留在這裡也沒什麼意義,倒不如回去繼續逍遙……俷公子,你找我們還有事情?”

薰俷撓撓頭,“我想請師兄幫忙!”

“幫忙?幫什麼忙?”郭嘉疑惑的問道。

“我想請師兄陪我走一趟宛縣……你也說了,我時常蠻勁兒發作。父親肯

派我前往。但如果有師兄相伴,想必父親會放心一曉得師兄是否願意?”

郭嘉看了看荀彧,又看了一眼陳羣。

這兩人則看着董俷,片刻後荀彧說:“既然如此,奉孝不如留下來幫俷公子一把,也算是了了心中的那份牽掛。”

陳羣也說:“如此甚好,有奉孝幫忙,再加上俷公子,定然可令宛縣無憂。這樣吧,我和文若先回田莊。若潁川戰事結束,我們準備去徐州一趟,拜訪漢瑜先生。若奉孝你想要找我們的話,就去漢瑜先生那裡找我們。估計我們會在那裡呆些日子。”

郭嘉點點頭,“既然如此,嘉就暫且留下來,幫我這小師弟一把。”

荀彧和陳羣二人帶着部曲飄然而去。

薰俷望着二人地背影。總覺得荀彧和陳羣剛纔是話裡有話,好像是在表達什麼意思。

“小師弟,難不成你就讓我在這裡陪你站着嗎?”

薰俷這才醒悟過來,有些尷尬的笑了笑,“奉孝師兄,我們往長社去吧。估計今天大軍就會往長社轉移,這營寨留着也沒甚用處。對了,我去找叔至他們,大家一起去。”

說着話,董俷興高采烈的走了。

而郭嘉看着董俷地背影。目光顯得格外複雜。

當晚,董卓的人馬全都轉移到了長社。

這是個小城鎮,一下子進去了幾萬人,令長社頓時顯得有些擁擠。

薰卓帶着李儒等人住進了府衙。本來是想要讓董俷一起去,但又被薰俷給拒絕了。

因爲董俷想和自己的人住在一起,早早的在長社城內包下了一家客棧。

李儒也完成了他的諾言,勸說董卓答應了董俷的請求。

他私下裡說:“父親。你就算把阿醜人留在長社,只怕心也不在這裡。他地性子您應該瞭解,如果決定下來的事情,一定不會有改變。萬一他偷偷的溜走,您豈不是又要擔驚受怕。倒不如大大方方的讓他走,至少身邊有人看着,也不用擔心。”

薰卓沉吟了一下,就答應了李儒地求情。

除了把董鐵四人還給了董俷之外,兩千巨魔士也一併交給董俷指揮。同時有從華雄那裡抽調了兩千秦胡兵。從徐榮的手中抽走了六千河東步卒,共一萬人給董俷。

統帥秦胡兵的,是一個名叫韓猛的武將,年紀大約在四十上下。

有很顯著的胡人特徵。據說他的祖上早年曾經隨定遠侯班超出使善的三十六勇士之一。後來娶了善女人,在西域安家。班超地兒子班勇後遭到陷害,讓早年老班家的親隨心灰意冷。韓猛的曾祖棄官而去,帶着一家子老小在武威安頓下來。

韓猛素有勇力,使一把開山斧。

受牛輔招攬隨秦胡兵一起來到潁川,並且立下汗馬功勞,深受華雄地喜愛。其子韓德,今年十七歲。受韓猛影響而習武,也使一柄開山斧,號稱有萬夫不擋之勇。

當然。在見過薰俷那般殺法之後,素來驕傲的韓德,倍受打擊。

此次得知要調撥到董俷的手下。韓德異常高興。二話不說,就催着韓猛帶他來拜見董俷。

這韓德身高八尺,雖只有十七歲卻是生地膀闊腰圓。

黑麪無須,脖子短粗。那雙大手好像蒲扇似的,見到董俷的時候,激動地有些說不出話。

薰俷在房間裡,正和陳到等人談話。

郭嘉因爲一夜未曾休息,所以早早的就睡了。韓德一來,立刻推金山倒玉柱的大禮參拜,弄的董俷也是手忙腳亂,說了好半天,纔算是把這小子給硬抓了起來。

這一抓不要緊,卻讓韓德更加興奮。

要說他地力氣不小,在武威的時候也只有少數人能和他較量。結果在薰俷面前,一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本來就有些崇拜之意,如此一來,卻變得是更加的崇拜。

看看俷公子,比我年紀小,卻已經有了諾大的名聲。

真是人比人,氣死人。我十四歲的時候,還被老爹逼着練武呢。

“韓將軍,俷尚年少。衝鋒陷陣或許可以,但說起統兵,還有些才能不足。此次前往宛縣,還請將軍多幫忙。秦胡兵騎軍還是有將軍統領,望將軍能多費心思。”

薰俷說完,向韓猛長揖一禮。

這可把韓猛給緊張壞了,連聲說:“韓某定當效死命。”

原本來的時候還有些擔心,因爲他在董卓軍中並沒有什麼靠山。能爬上如今的位置,還是靠着勇猛殺敵,得到了華雄的青睞。又不是董俷的親信,韓猛擔心董俷會奪了他地兵權。沒想到,薰俷對他非常的尊重,非但不倨傲,還讓他繼續統領秦胡兵。

說起來,韓猛這條命也是董俷救下來的,就算董俷真地奪了他的兵權,也沒怨言。

偏偏董俷這麼一尊重他。讓他很感動。

由於身上留有胡人的血統,說實話韓猛是沒少遭白眼。如今董俷禮賢下士,讓韓猛有一種找

地感覺,更希望能借此機會,找個靠山。至少,給山。

薰俷又勸慰了幾句,告訴韓猛明日一早出發。

韓猛這才帶着韓德告辭離去。臨別時更連連發誓,說定然不會耽誤了俷公子的事情。

弄的董俷頗有些哭笑不得,不過同時也很感慨。三國時期,武將何等風光。縱橫馳騁,盡顯男兒之本色。可偏偏現如今,武將的地位卻是如此低下。看得出來,這韓猛人如其名,是一個猛將。如果晚生幾十年,說不定也會在歷史上留下名字。

生不逢時,當真是生不逢時啊!

薰俷送走了韓猛父子。關上門坐下來。

裴元紹、董召看上去非常的激動,“主公,可真是想死我們了!”

是啊,一眨眼就過去了大半年。

薰俷笑道:“伯侯,董召,我也很想你們啊。來的時候,家中可好?奶奶身體如何?”

“老夫人身體很好,只是常唸叨主公。”

薰俷哈哈大笑道:“不止是念叨吧,恐怕更多的還是責罵。”

裴元紹等人也都笑了。這是事實。老夫人在家裡還真的是責罵薰俷不孝順,一走大半年的,居然也不想着回家一趟。哪怕是寫封信也好,也能了了她的牽掛之情。

薰俷很感慨……

黃巾之亂結束。大漢想必會平靜一些日子。

真地應該好好的陪陪奶奶。這兩年,當真是有些不孝順。

“綠姑娘也甚掛念主公,此次我們前來,綠姑娘本來也吵着要一起來呢……主公,綠姑娘如今可是越發的好看了,而且武藝比之當初也提高了不少,連伯侯都不是對手。”

“哦?”

薰俷目光一轉,笑道:“只怕是伯侯手下留情吧。”

裴元紹面紅耳赤,瞪了董召一眼,苦笑道:“非是伯侯相讓。實在是綠姑娘的進步太快。她從拙荊那裡學會了一手飛刀術,端的是神出鬼沒,元紹確不是對手。”

陳到在一旁。靜靜的看着衆人聊天。

心裡有一股暖意流淌。看這些人和董俷說話,如同一家人似的,感覺真地是很好。

也許,當初做的決定,並沒有錯。

薰鐵和成蠡在董俷身後跪坐,笑呵呵的不說話。董俷突然問道:“對了,棄人如今做的怎麼樣?”

裴元紹說:“董棄很認真!只是主公的那支人馬,要求太高了。他從張掖那邊弄了不少的好馬,可就是湊不足一千匹。而且,對人的要求也很嚴格,從數萬人中,只挑選出了六百人出來。不過董棄說,兵不在多而在於精,如今正在加強訓練。”

旁邊陳到一驚,心說:主要要訓練什麼人馬?從幾萬人裡,居然只選出了六百人?

“也好,六百就六百。能把這六百人給我訓練成虎狼之師,足抵得上千軍萬馬。”

“主公,元紹有一事相求!”

裴元紹在猶豫了好半天之後,有些羞愧的說:“非是元紹偷懶,實在是能力不足。一千巨魔士,至今也才堪可一用。元紹有自知之明,非統軍之才。能堅持到今日,實不願辜負主公的厚望。懇請主公,他日若有合適人選,讓元紹到您身邊吧。”

“哦?”

“元紹寧可隨您出生入死,也好過如今地事情。”

薰召也說:“主公,召亦有如此感覺,實在是有些力不從心。”

薰俷也知道,讓這二人來訓練人馬,確實有一點強人所難。可他手邊實在沒有多少能用的人。陳到確是一個好的人選,但無緣無故的把裴元紹二人撤職,會冷了部下地心。

沒想到,這二人居然主動提出,倒是有些出乎董俷的意料。

看了看陳到,又看了看裴元紹和董召。

薰俷沉吟片刻後說:“我也知道有些難爲你二人……不過一時間也找不到合適的人手來接替你們。這樣吧,此次宛縣之行,你們先暫時的頂着。我讓叔至過去幫你們一下。叔至,把丹陽兵也編入巨魔士吧。恩,等將來有合適的人,你二人再回我身邊,如何?”

“屬下定不辱使命!”

三人起身,同聲應命。

裴元紹和董召,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受。而陳到卻心中大喜,因爲他從薰俷的話語中聽出了一個意思,那就是等宛縣之戰結束後,他很可能會接手董俷的巨魔士。

也曾見過巨魔士的軍容,陳到頗爲羨慕。

不過他亦有自信,如果這支人馬在他手中的話,一定可以比現在更具有戰鬥力。

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305章 大生意第97章 桃園三英第143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一)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417章 議和第76章 五溪蠻人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490章 野望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413章 殺虎第86章 雒陽喋血第417章 議和第391章 十年(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393章 十年(三)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5章 溫侯(三)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70章 諸葛一家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12章 心思(2)第36章 一氣韓九曲第437章 僧與帝(三)第417章 議和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74章 飛燕南行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441章 千里草第13章 殺戮一(下)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12章 心思(1)第459章 亂局(三)第420章 煮酒(二)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487章 長安(六)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412章 老招數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198章 奔走雒陽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274章 他是誰?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457章 亂局(一)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80章 家與國第317章 幽州牧呂布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17章 求官(1)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
第254章 三韓獻寶,中藥變韓藥第305章 大生意第97章 桃園三英第143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一)第339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七)第475章 四猛八大錘(三)第471章 關中總動員(一)第442章 如此簡單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356章 諸侯亂,何去何從第150章 郎心死鐵,風情不解第278章 雒陽烽火紀(二)第85章 南宮鉅變第196章 漢帝崩,大亂將起(一)第308章 小兒也是大敵第374章 長安之亂(六)第390章 家國天下第116章 回河東(一)第417章 議和第76章 五溪蠻人第235章 滎陽大戰(一)第490章 野望第329章 西域二三事(三)第167章 雒陽名士皆瞽目第413章 殺虎第86章 雒陽喋血第417章 議和第391章 十年(一)第107章 王佐才也第120章 河東一霸第41章 反目成仇(1)第393章 十年(三)第20章 董衛聯姻(1)第126章 一手黃金一手屠刀(一)第64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465章 溫侯(三)第438章 另有蹊蹺第272章 喜事連連第273章 陰謀與背叛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109章 奉孝出馬第335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三)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443章 賈詡一謀蜀中第122章 疑似夢中第290章 南山桃花源(二)第207章 董卓二進雒陽第219章 孺子心歹毒(二)第325章 遼西起風雲第337章 大戰起,誰是黃雀(五)第203章 誰爲虎狼將第369章 長安之亂(一)第70章 諸葛一家第5章 欲學萬人敵(1)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295章 並非那麼簡單(二)第180章 疑似太平盛世來第301章 隴西大會師(一)第12章 心思(2)第36章 一氣韓九曲第437章 僧與帝(三)第417章 議和第372章 長安之亂(四)第133章 正宗五禽戲第157章 建春門血案(二)第74章 飛燕南行第164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關二哥怎麼辦(1)第441章 千里草第13章 殺戮一(下)第355章 孫劉聯盟第12章 心思(1)第459章 亂局(三)第420章 煮酒(二)第462章 沒落陸家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38章 中原無戰事(一)第145章 雒陽城內大宅門三(下)第102章 陰錯陽差第19章 綠漪心思(1)第487章 長安(六)第123章 白衣麗人第214章 昭寧大事記(一)第183章 雍丘之戰(二)第412章 老招數第436章 僧與帝(二)第198章 奔走雒陽第43章 父子一諾(1)第130章 美女野獸第274章 他是誰?第318章 大決戰(一)第457章 亂局(一)第452章 張任露崢嶸(一)第480章 家與國第317章 幽州牧呂布第154章 老實人發怒(二)第17章 求官(1)第16章 所爲何來(1)第173章 籌謀建新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