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陝甘

新作《異仙之門》已經發布,希望大家喜歡,另外如果能把李富貴的推薦票投到那邊就更是感激不盡了。

——————————————————————————————

陝甘這些年一直不太平,回民起義此起彼伏,而且往往演化成民族之間的仇殺,這個時代不管是哪一方都做不到秋毫無犯,內戰的殘酷性更是加深了雙方仇視的程度,所以說陝甘總督瑞麟對於這樣一條鐵路倒也不是一味的反對,但是既然朝廷已經發了話他還是堅決執行的,他和徐繼畲當年倒是有一些交往,現在見了面不禁一番感慨,寒暄已畢徐繼畲就開門見山,“鐵路這個東西總督大人是攔不住的,河南和山西的巡撫已經答應了,到時候一直鋪到你的邊界上難道你真的派兵阻攔不成。”

瑞麟哼了一聲,“我就不信,李富貴還能把兵派到我陝西來,你還真的以爲這個天下沒有王法了。”

“我說句話您可別不愛聽,您的那些兵未必打得過修路的工人,王爺對西北迴民的叛亂一直很擔心,若是大人能讓鐵路修到西安,王爺願意向大人提供四千杆馬槍。”說着命令下人把禮物當中的一個紙盒子打開,從裡面拿出一杆最新設計的六五式卡賓槍遞給瑞麟。

瑞麟對槍並不怎麼在行,不過洋槍的工藝出色他還是能看出來的,對於這些內地的省份來說洋槍仍然是一件稀罕的東西,說起來四千只還真的頗有誘惑力,“王爺真是肯下本錢啊,不過我已經說了,陝甘決不能修一寸鐵路,誰修都不成。”

“總督大人似乎太不給面子了吧?”徐繼畲看到瑞麟這樣說心頭也不禁有氣。

瑞麟哈哈一笑,“別人怕鎮南王,我卻不怕,他當年敢殺上海道可是今天我卻不信他敢殺陝甘總督,你回去告訴鎮南王,有什麼招儘管使出來,我在這裡接着。”

徐繼畲笑了笑,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也不知道金積堡的馬化龍對這些槍有沒有興趣,聽說他們現在到處採購武器。”

“你敢,”瑞麟大喝一聲,這個馬化龍是一支回族起義軍的首領,他在寧夏一帶屢破官軍,現在更是設立堡寨,擺出一幅進可攻退可守的架勢,瑞麟對他們非常頭疼,如果這些叛軍能夠得到洋槍那整個寧夏府恐怕就保不住了。“我與你家王爺本是義氣之爭,有什麼事儘管衝着我來,勾結叛黨這種十惡不赦的事情你們怎麼能做得出來,那些回子殺的最多的還是你們漢人。”

“總督大人似乎應付不了這個馬化龍?”徐繼畲仍然是不急不躁,支持西北的回民是他的王牌,既然使出來了下面就只剩下開鍾了。

瑞麟哼了一聲,“這是我的事。”

“總督大人應付不了的馬化龍在我們王爺眼裡也不過是一碟小菜,到時候他們鬧將起來王爺再將他們平滅也就是了。”徐繼畲說的輕描淡寫,實際上李富貴對於西北的起義倒是頗爲頭疼,這裡的情況和長江流域差別很大。

瑞麟知道自己遇到麻煩了,徐繼畲所說的這些李富貴絕對能夠做到,兵匪一家的把戲自古就有人玩,本沒有什麼新鮮的,如果自己真的控制不住陝甘境內的回民起義李富貴介入也是遲早的事情,到時候可就不是一截鐵路那麼簡單了,“此事容我再好好想想,徐大人以前還未來過西安吧,敬請多盤桓幾日。”

把徐繼畲安置下來以後心煩意亂的瑞麟找來陝西巡撫柏瑾商量此事,柏瑾聽完瑞麟的描述之後立刻嚇得六神無主,“這可如何是好,李富貴那個流氓有什麼做不出來的,他養賊自重也不是這一回兩回了,到現在石達開這個長毛還被他養在九江,前一陣子他抓住伊犁的那個阿古柏大做文章不就是想要染指西北,我看還是不要擋他的路了吧。”

“那你說怎麼辦?”瑞麟現在也有些打退堂鼓的意思。

“立刻派快馬將此事稟報恭親王,我猜王爺恐怕也沒招,到時候只能任由李富貴去修鐵路,這樣他就怪不到我們頭上了。”

弈欣得到瑞麟的報告也是一愣,他也看出這件事的嚴重性,西北局勢不穩,如果李富貴介入恐怕用不了兩年那裡就都是他的天下了,心急如焚的恭親王趕忙把所有的人都找來商量此事。

衆人七嘴八舌一時倒也想不出一個好計策,最後桂良提出了一個建議,“現在神州基本上已經平復了,山東還剩下一些捻子,不過也正在商量招安的事情,所以說西北這些回子也的確需要整治一番了,問題是由誰來做,如果李富貴來做回子肯定是難逃一死,可是以後從河南到甘肅恐怕就不是朝廷的地方了。”

“桂大人的意思是,由我們來平滅西北的叛亂?”文祥覺得這個主意倒是很有意思,“釜底抽薪,果然是好計,就是不知道朝廷能不能禁得起這樣一場大戰,雖然各地的賊情有輕有重,可是這平叛的地方實在是不小。”說着文祥略帶疑問的望向弈欣。

弈欣的目光和文祥一碰也就知道了他的意思,想了一會之後一掌拍在桌子上,“不能再退讓了,新軍現在不用就沒有機會用了,錢的方面我來想辦法,先把西北掃平,那個時候天下太平、四夷賓服,老百姓對朝廷的信心就會重新建立起來,現在其實民心還是向着我們的,只不過他們害怕李富貴,只要他們相信朝廷,自是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了老百姓的支持我們再和李富貴周旋就是事半功倍。”

文祥可沒有弈欣這麼強的信心,這場大戰一起花費必然巨大,這些錢最後都要壓在老百姓頭上,要說老百姓會爲了這樣一場戰爭變得擁護朝廷他可是沒法相信,對他來說平定西北不過是走一步看一步而已,如果不這麼做立刻就會喪失西北,至於說平定了以後會怎麼樣他還真的看不出來。

“要不要請俄國人幫忙,聽說他們也正在和浩罕開仗。”醇親王插嘴問道。

弈欣考慮了一下,“暫時還不用,我們現在主要是對付陝甘,伊犁的事情還要放一放。”

“那三省鐵路該怎麼辦呢?如果我們用兵肯定會有很多錢糧從南方運來,有了這條鐵路那勝利地把握就要大很多了。”

弈欣嘆了口氣,“這條鐵路塔要修就讓他修吧,鐵路這東西我也早就想修了,到時候的確會對戰事有很大的幫助,鐵路等於一把雙刃劍,我們弱的時候它能把對手帶到我們面前,可是我們強的時候它又能把我們送過去,既然我們現在決定了不再隱忍那就不應該再害怕鐵路了。”

就在北京開始準備經略西北的時候李富貴的注意力卻被西南給吸引了過去。六六年的歐洲普奧戰爭如期而來,普魯士只用了一個多月就乾淨利落的解決了奧地利,到這個時候拿破崙三世就算再遲鈍也察覺出普魯士有些不對勁了,他一方面應奧地利請求出面調停,另一方面開始把散佈在各個殖民地的軍隊抽調回國。王彥超此時已經憑藉一系列的出賣得到了法國人的完全信任,實際上他現在控制了法屬越南的大部分越軍,隨着法國軍隊開始逐步的撤走這支軍隊的地位變得越來越重要,可是法國吞併越南的時間實在是太短了,不但越南民衆人心不服,這些越軍同樣也懷着二心,平時鎮壓起義出工不出力,反而把軍火糧食偷偷地拿出去賣掉,民間的反抗一直沒有被平息。

王彥超的嫡系部隊數次擊破數量龐大的義軍,每次攻克一個地方之後伴隨而來的都是縱火、劫掠、屠殺,實際上這支軍隊經由這種殘酷的戰爭已經成長爲一支真正的僱傭軍,每天的殺戮成爲他們生活的一部分。王彥超有時候看着這些手下會感到一陣陣的內疚,最初他有兩百多名手下,現在隊伍的規模雖然有一千多人可是當年跟隨他來到這裡的戰士只剩下不到一百人了,不管未來他們會得到什麼樣的補償現在這些人都已經墮入地獄,他懷疑要是真的到了解甲歸田的那一天這些人反而無法適應。不過這種小小的波動並沒有對王彥超的決心產生任何影響,看過太多的犧牲已經讓他的神經變的非常堅強,比起那些死去的同袍他們這些人還算是幸運的。

在法軍減少駐軍之後越南皇帝嗣德立刻察覺到這麼一個機會,民間的反抗都打着復國的旗號,這當然可以利用,不過他相信光憑這個是無法趕走法國人的,畢竟那是一個如此強大的過家,反覆權衡之下嗣德還是隻能尋找中國的支持。雖然在上一次出賣與反出賣的遊戲中嗣德輸得很慘,不過他倒也摸到這個遊戲的竅門了,在嗣德的計算裡想要復國就要這幾個大傢伙打起來,英國對越南沒有興趣,他們目前在東南亞的重點是緬甸,那麼只剩下中法,可是現在中法瓜分了越南,這是嗣德最傷心的事情。現在他必須讓中法再起衝突,那個時候法國人氣勢正盛,中國撈了點好處就退讓了,可是現在此消彼長,法國軍力減弱了不說,吳淞口中國人居然打敗了英國人,看起來的確到了重新洗牌的時候了。

而且嗣德對越南底層的瞭解當然要比法國人多的多,所以他相信這段時間民間的反抗背後肯定有中國人的影子,這也說明中國對於上一次分割越南並不是心服口服的。

在越南北部李鴻章花了不少的心血,各種民間的貿易十分的活躍,作爲融合的先行者,那些小商人在越北得到了兩廣政府十分有力的支持,市場上呈現出一片繁榮,張樹聲也覺得鼓勵商人走出去是尋求發展大好機會。

隨着法國在東南亞的擴張結束法國神父們的活動也變得不那麼活躍,說到底他們還是在爲政府服務,如果政府沒有能力進取那他們的活動也就沒有什麼意義了,所以暫時法國人呈現一種蟄伏的狀態。這個時候中國神父們就開始走上歷史舞臺了。岡薩雷斯這幾年爲上海神學院的建設耗盡了心血,整個人完全瘦了一圈,比鄰神學院的上海聖母院也建的恢宏壯觀,爲此李富貴還不得不放了一筆血,不過主要的經費還是由岡薩雷斯想辦法籌集的,經過突擊培訓一批中國神父拿到了學士學位披上黑袍開始踏上宣揚基督榮光的神聖之旅。

李富貴對這第一批畢業生不是很滿意,這些人都是早已接受基督教的人員,大部分人都有多年在教堂工作的經驗,所以這些人受基督的感化頗深。李富貴和這四十名學員親切會面,然後又單獨約見每一個人,最後只有一個能夠讓他接受,其他的人基本上只能充當傳教的角色,李富貴只能寄希望於下一批學員。

那個被李富貴看中的人叫趙保羅,他入教前接受過一定的文化教育,之所以會入天主教還是因爲在家鄉和惡鄰爭一份地產,最後被人冤枉一怒之下就入了教。李富貴覺得這個人有一定的野心,同時對國家、民族似乎還看得比較重,加以引導倒是個好苗子。所以其他人奔赴各地參加到弘揚天主的大業中去,而趙保羅則留在了李富貴身邊擔任顧問一職。

岡薩雷斯對於這個結果有些失望,他本來覺得應該能有好幾個進入政界的,不過對於趙保羅能夠成爲李富貴的高級顧問他還是很滿意的,彼得雖然和李富貴十分親近,但是這個人的能力實在是太差,他只能作爲私人神父來鞏固李富貴的信仰,而趙保羅做事幹練,應該可以影響到李富貴的決策。不過他沒有想到李富貴只用了兩個月就得到了這位保羅先生的效忠。

第三十六章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七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179章 神蹟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一百零五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七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九十一章第179章 神蹟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八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一百七十一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五十八章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三十九章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11章 李府第22章 皇權第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十一章第27章 遠行第一百六十三章第八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6章 戲迷第51章 平衡第16章 戰廣州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179章 神蹟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67章 戰爭輿論第一百八十五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67章 戰爭輿論第203章 太平洋第一百一十七章第76章 大阪府第一百三十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6章 戲迷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44章 交易(上)第三十三章第5章 官與商第八十三章第206章 競選第163章 陷阱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97章 合圍(下)第一百零九章第132章 平局第171章 化學戰第73章 增兵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十四章第22章 皇權第31章 侵略者第197章 海參崴第一百六十章第90章 科舉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53章 捻子第98章 破城第七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212章 遠航
第三十六章第193章 敗後之局第七十一章第七十四章第179章 神蹟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一百零五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191章 中俄爭端第七十一章第一百八十四章第十五章第十七章第143章 左宗棠與三鞭酒第九十一章第179章 神蹟第167章 封疆大吏第一百二十五章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八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142章 歡樂的馬尼拉第一百七十一章第160章 安集延第五十八章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61章 個人傳記第三十九章兩廣總督葉名琛第111章 李府第22章 皇權第十一章第九十五章第88章 壬戌事變第十一章第27章 遠行第一百六十三章第八章第187章 經略蒙古第6章 戲迷第51章 平衡第16章 戰廣州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179章 神蹟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198章 光復吉林第67章 戰爭輿論第一百八十五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149章 珍珠翡翠夜光榻第67章 戰爭輿論第203章 太平洋第一百一十七章第76章 大阪府第一百三十章第33章 廣東戰區(下)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6章 戲迷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44章 交易(上)第三十三章第5章 官與商第八十三章第206章 競選第163章 陷阱第141章 人心隔肚皮第97章 合圍(下)第一百零九章第132章 平局第171章 化學戰第73章 增兵第一百八十六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十四章第22章 皇權第31章 侵略者第197章 海參崴第一百六十章第90章 科舉第一百零七章第七十四章第二十六章第53章 捻子第98章 破城第七十六章第三十章第三十四章第一百四十六章第九十五章第六十九章第212章 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