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廣東戰區(上)

打發走葉伯仁李富貴爲這次廣東之行的人選動起了腦筋,這次任務相對上次來說要簡單一些,就是統合廣東的軍力給英法聯軍造成一些麻煩,不過這一戰對指揮官的軍事素養要求很高,而且葉名琛現在在廣東的影響力究竟有多大李富貴並沒有把握,所以如果葉名琛對那些將領已經喪失了控制力,拿自己派去的人必須能夠震得住那些傢伙。

“有個人可以震得住他們,但是他打仗又不行,真的需要派一個軍團司令去嗎?”李富貴對此有些猶豫,仔細考量了一下李富貴還是決定派一批有潛質的下級軍官去,估計廣東的軍隊現在也已經分的一盤散沙了,派一批人去指揮起來應該更靈活。這批人裡爲首的就是上次劉銘傳介紹的張氏兄弟,還有劉仁輔和他的特種女兵連,相信他們肯定能鎮住那幫傢伙。

楊秀清這個時候同樣在爲南進做着緊張的準備,首都的遷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好出征的藉口讓大家沒有理由在南昌爲自己大興土木,所以天國的各位侯爺、丞相們的生活條件一下子下降了很多,不過畢竟是戰時,大家還是可以克服的,只是各種各樣的工匠營搬遷起來太費事,那些老弱婦幼也並不適合長途行軍,這樁樁件件都要讓楊秀清煩心,幸好楊秀清一直執掌天國的方方面面,所以遷移雖然慢了一點,但還算是井井有條。

陳玉成和楊輔清接過了這次南進的任務,現在他們正在泰和秣兵厲馬,準備對付贛南的張國樑。這一次陳玉成獨當一面自然是意氣風發,楊秀清向他許諾,這次進軍廣東,打到廣州之後就向洋人購買一大批軍火,模仿富貴軍組建一支火器營,以後就交給陳玉成。所以對於這次南進陳玉成是勢在必得,一方面積極籌劃糧草,另一方面天天操練士兵,整個泰和簡直成了一個大兵營,所有的老百姓都是一身天國軍人的裝束,人民羣衆的革命情緒十分高漲。

泰和這麼大的動靜,張國樑當然不會不知道,自從江南大營覆滅以來他可算是倒了黴,江西是個窮地方,而且湘軍也在這裡籌糧籌餉,他們這些殘兵敗將又沒有老大罩着就不大受地方官的待見,再加上張國樑一向驕橫慣了,受不得閒氣,手下的部隊軍紀也沒有湘軍好,這關係處的就非常緊張。開始還能受到廣東的接濟,可是自從廣州陷落之後連這一條路也斷了,張國樑自從聽說馮子纔在浙江混得不錯之後就一直想轉移陣地。馮子纔來信說那裡地方官人又好,老百姓也富裕,還能經常受到富貴軍的照顧,張國樑再看看自己的部隊,缺衣少食不說,這贛南的鬼天氣也讓人受不了,很多士兵不服水土,一個拉肚子就不知道要了多少好漢的性命,而且今年還特別的熱。

感覺到太平軍將有大行動的張國樑自然是去意更決,可是臨陣退卻可不是個小罪名,雖說江西現在的形勢很亂朝廷未必能注意到自己可是還是應當想一條萬全之計。很快張國樑就想到了辦法,這還是從李富貴那裡得到的靈感,就在這一天的夜裡張國樑的手下突然鬧了起來,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他們已經有大半年沒有發過軍餉了,而且天天紅米飯、南瓜湯能把人的嘴淡出鳥來。這樣一羣破衣爛衫的士兵打起來卻很是厲害,那些地方部隊沒幾下就都被繳了械。剩下的就是在贛州府放手大搶,贛州知府這回算是知道了這位張爺爺的利害,求爹爹告奶奶的一般把張國樑的毛縷順了,張國樑這才彈壓住士兵掉頭回營。可是這件事情還沒有完,駐紮在南面的一營人馬在得知有人正在大搶贛州的消息後立刻拔營起寨,緊趕慢趕的趕到贛州,沒想到到這裡一看已經搶完了,沒他們什麼事了,立刻就指着城頭破口大罵,贛州知府趕快關上城門、拉起吊橋不讓他們進城,這些傢伙也不客氣先是把城外的兩個鎮子洗劫一空,然後就開始拆房子、收集木料、扎雲梯準備攻城,這一下可把贛州城裡的人都給嚇壞了,如果是打破城池那就不是搶一搶那麼簡單了,到時候殺人放火都是不在話下。

贛州知府趕忙再派人去找張國樑,張國樑的回答很乾脆,他把兩手一攤說了聲:“我也沒辦法。”就把來人又給打發了回來。張國樑說的也是實情,雖然這件事是他幕後策劃的,但是這些惡狼一旦聞到了葷腥想讓他們住嘴那可不是他所能做到的。贛州知府知道張國樑在東面還有一營的部隊,這小小的一座贛州府讓他們這樣三天兩頭的搶劫如何受得了,只好親自出城去求張國樑,張國樑這才提出一個解決方案,“朝廷的軍餉遲遲不到,你們地方又一毛不拔,讓我們這些當兵的喝西北風去啊,他們不搶一點怎麼過日子啊。”

“贛州城小人窮,還望將軍手下留情。”

“誰都有難處啊,你看這樣如何,你們籌一筆銀子交出來,我們呢以後也不再難爲你們了,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處,我們拿了銀子這就開拔,以後再不會贛州了,你看怎麼樣?”

聽說這幫瘟神要走致富老爺打心眼裡願意,趕忙告辭回去想辦法籌錢,看到他遠去的背影張國樑實在開心不行,“就這樣正大光明的走了,還撈了一筆盤纏,我怎麼這麼聰明啊。”

張樹聲和張樹珊在去廣東前李富貴就告誡他們一定要與當地的各種勢力處好關係,千萬不要有什麼瞧不起對方的感覺,打仗也要以對方爲主,另外去了廣東一定先要把形式情報弄清楚,萬萬不可急躁。李富貴對張氏兄弟辦事的能力還是放心的,只是害怕他們兩個年輕氣盛,把事情辦過了。

廣東的形勢比葉伯仁說的要糟上許多,真正還聽葉名琛指揮的也就是那麼幾個將領。廣東提督在上次廣州之戰中陣亡了,所以大部分的軍隊已經陷入各自爲戰的境地。不過劉銘傳在這些人心中倒是替富貴軍留下了一個不錯印象,大家對於張樹生一行都還算客氣,但是說到復奪廣州很多人都有一些不以爲然,英法聯軍的利害他們可都是見識過的,如果說有幾萬富貴軍開來他們當然會爲收復廣州而歡呼雀躍,可是現在只有幾百人,那又能頂個什麼事。真正堅決要求收復廣州的只有兩支部隊,一支是葉名琛的那隊心腹新軍,還有一支就是跟隨劉銘傳堅守沙角的那支隊伍,本來他們是從各個部隊裡抽調出來的精銳,廣州失陷後他們也就沒有回各自的隊伍,反而繼續作爲一個編制活躍在粵北。其他的部隊大部分都認爲洋人是無法被打敗的,而且他們現在又沒有哪個上司逼着他們去收復廣州,這多一事當然不如少一事。

張樹聲也不着急,對他來說統合這些力量將會花上大量的時間,這是早已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願意打廣州那就先不打,不過做做準備總是沒有壞處,萬一朝廷哪天突然下旨要收復廣州呢,有備無患總是好的,其他人對他這個想法倒是很支持,富貴軍介入廣東對他們來說畢竟是一個機會,怎麼說首府被洋人佔去了總是面上無光,富貴軍來了就給大家一個希望。

特種女兵連的設置可讓這幫廣東人大大的開了一回眼,實際上樑榮她們在接受軍事訓練的時候就每人分了一門科目特別加以訓練,她們必須保證自己起碼有一項能夠壓倒男兵,在這項任務基本達成之後李富貴就派她們到各個部隊去踢場子,被女兵擊敗的恥辱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各個軍團的大老爺們可不敢有絲毫的懈怠,這已經成了富貴軍中一項很重要的激勵手段。現在這一招用到了這些清軍頭上也同樣管用,即便是那些只是抱着混口飯吃的兵油子們看到同僚被一個女人輕鬆的擊倒心裡也不是滋味,而且這些女人下手非常黑,和她們比武絕對不是點到爲止的旖ni風光,弄不好就是脫臼,基本上用不了兩三個回合場上的清軍就要叫得跟殺豬一樣,這對男性的自尊可以說是一種致命的打擊,恐怕只有那些大煙鬼才能無視這樣的威脅。在這樣一種風氣的帶動下終於這些清軍也開始認真的訓練起來了,這股風頭一直持續了兩個月,直到被太平軍的南進所打斷。

二張在經過福建的時候特意去拜訪了一下他們的老鄉李鴻章,李鴻章自然是熱情接待,並且請他們參觀了他新訓練的閩軍。閩軍現在大約有五千人,裝備還算不錯,訓練在清軍中也算是好的,不過在張樹聲這樣的職業軍人眼中這支軍隊還顯得太過稚嫩,軍紀也不夠嚴格,不過土著民風淳樸雖然軍紀不好但是倒不會變着法的去違反軍紀,士兵的士氣也挺不錯,想到李鴻章畢竟是個文人,能帶出這樣的軍隊也算是難得了。

李鴻章對於自己的成績也是非常滿意,最近福建境內的起義基本上已經被他平息下去了,志得意滿的李鴻章躍躍欲試,想要殺出去和太平軍決一雌雄,這次看到李富貴有意廣東他也覺得對太平軍的戰略包圍已經形成,只差收緊口袋了。

張樹聲對李鴻章現在就出去和太平軍決戰並不看好,畢竟他的軍隊並沒有大戰的經驗,李鴻章也一樣,而且土人的特點就是戰事順利的時候極其勇敢,若是受挫則往往會亂作一團。

不過他的意見李鴻章並沒有聽進去,經驗是打出來的,不去打自然沒有經驗。現在一切都準備好了,而且長毛自己鬧分裂士氣低落正是長經驗的好時機,所以當二張在廣東練兵的時候,李鴻章也率軍越過了武夷山進駐寧都州的石城,這樣一來倒是正好碰上了去浙江投奔馮子才的張國樑,兩人算是一見如故。李鴻章對張國樑當然是刻意奉承,他現在手底下就是缺一個猛將,像張國樑這樣從廣西跟着長毛一直打到南京的悍將一見之下自然是打心眼裡喜歡,而且看張國樑的樣子就知道他現在混得非常不如意,這個時候雪中送炭就更是事半功倍。在這樣的招待之下張國樑自然也對這位李大人心存好感,所以當李鴻章出語想留張國樑下來的時候,張國樑還真是非常猶豫。閩軍的裝備他看過了,在他看來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了,看李鴻章的樣子出手也是非常闊綽,若是依附於他倒也是一樁美事,只是浙江那邊該怎麼辦呢?當晚張國樑看到自己手下的那些行頭之後決定先留下來看看,當年說起來自己還在馮子才之上,現在去投奔他屈居人下也就罷了,可是這幫兄弟弄得跟叫花子一樣,讓老馮看見豈不是要被他恥笑,所以張國樑決心就算要去也要堂堂正正的有個去的樣子。

李鴻章得知張國樑願意留下來之後大喜過望,趕忙給閩浙總督王懿德去信,說明張國樑的重要,並且申請軍費重新給這支部隊換裝。張國樑和李鴻章從系統上看互不屬統,所以這個時候談不上誰指揮誰,不過張國樑吃人家嘴短,這個時候當然唯李鴻章馬首是瞻,而且李鴻章這個人處理起人際關係來八面玲瓏,在軍事上也很尊重張國樑,所以兩個人相處的倒是非常融洽。

當陳玉成率軍向贛州挺進的時候,張國樑已經率師進入了福建修整,李鴻章急切之間不知該如何應對,於是也移師南下進入瑞金監視太平軍的動向,贛州城駐紮的清軍連張國樑手下那幾千人都對付不了,又怎麼能對抗陳玉成的大軍呢。結果天兵一到知府就獻城投降了,而這個時候他彈劾張國樑的摺子纔剛送到北京。

結果這道摺子非但沒有給張國樑帶來麻煩,反而幫張國樑洗脫了干係。

李富貴早就知道楊秀清在南方會有所行動,韋昌輝的諜報網給他帶來了充足的情報,察看贛州的地圖時才發現原來爲武林輸送了大量的奸邪小人的崆峒派就在贛州,“還是一個武林聖地,也不知道有沒有高手幫助協防贛州府呢?”李富貴笑了笑,“看來楊秀清的志向不僅僅是江西啊,陳玉成、楊輔清再加上十萬大軍,這傢伙所圖不小啊。” 如果是在以前楊秀清進兵廣東李富貴決不會皺一皺眉頭,太平天國向南發展將會對他有利,不過現在他剛向粵北派出一批人馬,這個時候太平天國集結大軍南下就有點意思了,“讓他們陪陳玉成玩一玩吧,要是真的不行就向廣州的洋人求助,真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啊。”

陳玉成橫掃了贛州府和南安府,楊輔清攻克了寧都州,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裡贛南已經全部劃入太平天國的版圖。只有瑞金這個地方例外。楊輔清在拿下寧都州之後領兵南下,一路上沒有什麼波折,可是進攻瑞金的時候被李鴻章打了一個出其不意,兵鋒受挫只好退出幾十裡尋找機會。李鴻章第一次面對優勢敵軍就打了這麼一個漂亮仗,興奮的晚上都睡不着覺,這可以算作自己出山的第一仗,贏得如此漂亮當然就讓他飄飄然起來。

遠在雩都的陳玉成得知楊輔清在瑞金受挫的報告立刻調集一支精銳連夜趕來,到了瑞金又是趁着天黑直撲城牆,而自李鴻章以下所有的人都還沉浸在首戰告捷的興奮當中,夜間的防守相當的疏忽。這支軍隊在這個時候就看出訓練不足的弊端出來了,整個城中很快就亂作一團,李鴻章從房間中出來以後也不多話,帶着親兵收攏了一些亂軍向着東城就跑,陳玉成這次所帶兵力不多沒有辦法包圍瑞金,所以李鴻章的逃跑並沒有受到什麼阻截,等到了大隘嶺的腳下李鴻章收攏殘兵一看,差點掉下眼淚,這幾年經營的家當就這樣損失過半,既然如此也只好老老實實的回福建,到了長汀正好碰上趕來支援的張國樑。看到李鴻章這樣狼狽,張國樑不禁勃然大怒,“陳玉成那個黃毛小兒,也不知道開襠褲換掉了沒有,竟然敢對大人如此,我這就帶兵過去讓他好看。”

李鴻章雖然這時候非常沮喪,不過他還是剋制住了情緒,反過來勸張國樑,“賊兵勢大,我看我們還是隱忍一二,看看情況再說,我這次吃虧就是吃在情報不準,沒有想到陳玉成來得這麼快。”

“大人難道沒有派探子監視陳玉成來的方向嗎?”

李鴻章長嘆一聲,“派了,可是他只帶了兩千騎兵,行動比我的探子還快,”說着他用手一指,“這幾個探子還是我在大隘嶺下整頓隊伍的時候向我報告的賊情。”

起點中文網 www.cmfu.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二十二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5章 國策第十六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24章 扶清滅洋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84章 南北戰爭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六十三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45章 交易(下)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120章 和平(上)第54章 回家第125章 新海軍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8章 三座大山第六十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8章 縱橫捭闔第六十八章第91章 辯論會第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八十四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6章 戲迷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120章 和平(上)第5章 官與商第十三章第137章 輸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180章 兩廣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6章 戰廣州第六十六章第212章 遠航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人己問對第三十三章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五十九章第22章 皇權第一百零九章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八十五章第131章 演習第一百零一章第136章 死士第一百零三章第30章 醋瓶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九十四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84章 南北戰爭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一章情節發展梗概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110章 浙江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84章 南北戰爭第186章 帝王第63章 禁毒第一百六十八章第30章 醋瓶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73章 增兵第200章 海上對峙
第二十二章第81章 計劃經濟第15章 國策第十六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188章 攻克奉天第24章 扶清滅洋第175章 倒幕之爭第177章 川鄂大戰第84章 南北戰爭第一百五十三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157章 新的目標第六十三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45章 交易(下)第164章 連環套(上)第120章 和平(上)第54章 回家第125章 新海軍第87章 背主做竊第18章 三座大山第六十章第1章 張家莊、漣河鎮第一百一十章第一百八十三章第8章 縱橫捭闔第六十八章第91章 辯論會第十九章第六十五章第八十四章第113章 三巨頭第二十三章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十三章第二十七章第二十五章第6章 戲迷第一百三十三章第185章 新朝禮儀第120章 和平(上)第5章 官與商第十三章第137章 輸誠第182章 禪讓詔書第一百一十三章第12章 天京事變第180章 兩廣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6章 戰廣州第六十六章第212章 遠航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4章 李鴻章的臺灣第147章 太后與攝政王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人己問對第三十三章第20章 海外命案第五十九章第22章 皇權第一百零九章第4章 假古董,傳教第5章 漕幫、王猛、罷工第八十五章第131章 演習第一百零一章第136章 死士第一百零三章第30章 醋瓶第八十一章第一百七十六章第六十章第一百五十六章第一百六十三章第九十四章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84章 南北戰爭第八十九章第六十一章情節發展梗概第七十三章第一百六十九章第82章 京都見聞第110章 浙江第187章 迴歸的大結局第84章 南北戰爭第186章 帝王第63章 禁毒第一百六十八章第30章 醋瓶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173章 清洗北京第32章 廣東戰區(上)第73章 增兵第200章 海上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