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回去的路上桂三發現李富貴的臉色很不好,陰沉似水,坐在那裡一言不發,這讓他對今天的所見所聞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本來他對這些已經見慣不怪了,實際上從他出生的時候八旗兵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可是沒想到這個李大人居然還是個憂國憂民的主,看到八旗軍軍紀鬆弛竟然會如此痛心,怎麼前兩天就沒看出來,今天可別把這位財神爺給得罪了。其實桂三是誤會了,李富貴不說話只是因爲他正在緊張的計算手中的力量,而且隱隱的爲自己可能錯過了一次大好機會而懊惱。

李富貴正在心中考量的是,如果自己的第一軍團現在是滿員,補給也充足的話,這麼近的距離直接突襲北京,把愛新覺羅一家都殺光,包括身邊坐的這個桂三(可憐的桂三一點都不知道李富貴正在動他的腦筋)那麼天下唾手可得,雖然這樣行動會產生的各種效應李富貴還沒有完全算明白,不過感覺到天下離自己咫尺之遙,自己卻擡不起手來,這實在讓他很難受。

剛回到住處李富貴就被手下人興高采烈的圍住,吏部的批文下來了,賞加李富貴兵部侍郎銜,幫辦兩江團練,朝服朝珠什麼的都已經送了過來,明天就要上朝了,關於李富貴的升遷朝堂上還是有不少反對意見的,主要是認爲讓李富貴做朝中大員有辱朝廷體面,最後還是咸豐拍得板,咸豐還拿出劉邦的那一套功狗與功人的理論來安撫那就些不太滿意的朝臣。可惜李富貴並不領情,在別人都散去以後李富貴衝陸歸延撇了撇嘴:“兵部侍郎,馬馬虎虎吧,可惜不是巡撫。”

“你就知足了吧,一下給你升了好幾級,巡撫你這輩子是不用想了。”

“爲什麼,我再打幾場勝仗也就差不多了吧?”李富貴奇怪的問道。

“纔怪,你也不想想,現在你手握兵權,再讓你掌握了地方政權,那你不是和藩王一樣大了嗎?朝廷又怎麼可能會容忍這種情況出現。”

有道理呀,這麼說自己的方向應該調整一下了,看來這些天要好好想一想。

當晚李富貴一直在計算北京的政治形勢,一直想到頭痛,政治中心的確不是說來玩的,各種勢力錯綜複雜,現在就他看來,肅順和恭親王奕欣似乎都沒有他印象中的那麼有權有勢,兩個人的關係看起來好像還不錯,下一步該怎麼走還真是讓人拿不定主意。李富貴剛睡着沒多久就被手下人叫了起來,一邊揉着太陽穴李富貴一邊發起了脾氣:“天還沒亮呢,這麼早喊我幹什麼?”

“大人您該上朝了。”

這麼早,拿出懷錶一看,我倒,才四點鐘,這個朝廷還真是變態,這簡直就是在摧殘青少年嘛。“過一會,然我睡個回籠覺。”

最後李富貴是被陸歸延他們從牀上架起來的,仗着自己馬快,居然還提前到了一會,一走進朝房就聽見一個老傢伙好像是禮部尚書什麼的正在吹噓軟玉閣新來的那個名妓如何如何,什麼色藝雙絕,進去以後如何焚香、如何撫琴、如何對詩,這時候李富貴插了一句:“這麼麻煩,要說還是我們江蘇的黃魚痛快,推dao就上。”

本來這個時候李富貴應該說完以後掉頭出去,讓在座的各位大人發泄一下,可今天馬上就要上朝了,李富貴也不想跑到外頭去喝冷風,所以坐在那裡一直沒動。過了一會老尚書的臉已經憋得和豬肝差不多了:“唉,人老了就是不中用了,這麼一回又得去出恭。”說完站起身來邁着四方步朝外走去

“哎呀,我也想去了,我陪老尚書一起去吧。”

“等等我。”……

各位大人在外面笑完以後,老尚書抹着眼淚說道:“不行了,再這樣下去,我這把老骨頭遲早要斷送在他的手裡。”

上朝之後李富貴自然要去謝恩,咸豐也着實嘉勉了他幾句,朝上議論的內容基本上不能提起李富貴的興趣,真是奇怪這裡的消息起碼比外面落後兩天,誰會有興趣聽這些舊聞。

看到李富貴對走門路的事情不太上心,桂三挺替他着急,這兩天天天往李富貴這裡跑,偏偏李富貴正處於利益調整期,下一步怎麼走還沒有完全拿定主意。

“大人您可不能做拖了,要是前兩天就把禮送進去了,您現在起碼也是個兵部尚書了,說不定就入了軍紀處了。”

還真能亂蓋,不過目前嘛可以先試着把宮裡的路子走通。

“宮裡,那沒問題,我已經幫您問過了榮二爺,大總管的外甥,哪天你們見見。”

走太監的門路當然錢是少不了的,送禮的細節李富貴交給陸歸延去辦,這幫痞子雖然挺油,不過陸歸延做事滴水不漏也不會怕了他們。這筆重禮送進去,把大總管砸的是眉開眼笑,也不求自己辦什麼事就直接送這麼多錢來,這年輕人有前途啊。這天桂三興高采烈的跑來:“李大人,給您道喜了。”

“喜從何來?”

“總管李公公收了您的禮物後,開心得不得了,一定要見見您,您看這是多大的面子。”

怪了,我一個兵部侍郎讓一個太監接見還居然是多大的面子。

“我跟您老說,您這次去再準備一份厚禮,到時候什麼好聽您說什麼,哎,李大人,您是父母雙亡對吧,到時候您就這樣,看到公公高興的時候您就說想認他做乾爹,要是公公能答應得話,那您這一輩子飛黃騰達那是沒跑的了。”

這個主意讓李富貴愣了一下,還真有意思,自出道以來每每都是李富貴出人意表,可到了北京以後他卻發現自己有點跟不上趟了,再看看面前的桂三,還真有點狗頭軍師的味道,怎麼以前就那麼不得志呢?“我是兵部侍郎,去認一個公公做乾爹合適嗎?”

“應該沒什麼問題吧,不過好象以前的確沒有這麼大的官認太監做乾爹的,不如這樣,大家都姓李,您就攀這一門親,認就認個親的,就說李公公是您親叔叔,就算是御史也沒話可說,我今天去給您打聽打聽李公公的籍貫,到時候話一對上事不就成了嘛。”

人才呀,這個主意倒是可行,明天就見機行事吧,順便打聽一下慈禧的下落。太監,沒想到自己真的要親眼見到這種人了。

PS:寫完這一章後,看到一條新聞,心情巨壞

http://news.sina.com.cn/c/2004-04-19/00363140767.shtml

各位可以想象,初爲人父的我看到這樣的新聞那滿腔的憤怒,本文自起筆以來一直試圖以平和、冷靜的心態來分析過去以及現在的種種黑暗,來理解這些現象,然後用自己的那一點點能力,來切實的想想辦法。我一直認爲這樣比吶喊、怒罵、一棍子打死要有用一些(並不是說大家不該吶喊、怒罵、一棍子打死,只是覺得這樣的人網上已經很多了),作爲一個小人物這可以算是我除工作以外的最大努力了。可是今天我對這個目標產生了懷疑,充斥於胸中的只有四個字:不殺不快。難道真的沒有一條理智的道路供我們選擇嗎,難道中國真的必須用*這樣的手段來洗滌嗎?

第三十六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7章 廷議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44章 交易(上)第九十二章第26章 天津(下)第三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121章 和平(中)第一百八十一章第48章 政變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40章 國際法庭人物表第二十二章第137章 輸誠第四十六章第十七章第134章 菲律賓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84章 南北戰爭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一百零三章第127章 山西第三十七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128章 陝甘第207章 巡遊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95章 突襲兩廣總督葉名琛第201章 海戰第109章 青幫第112章 黃昏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25章 新海軍第一百六十六章第61章 個人傳記第六十六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七章第二十四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78章 藝妓風波第43章 決戰第七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二十九章第159章 遠征人物表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201章 海戰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56章 出洋情節發展梗概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一百八十章第128章 陝甘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197章 海參崴第五十三章第137章 輸誠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十四章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48章 宣判第79章 勝海舟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73章 增兵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160章 安集延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八十八章
第三十六章第86章 叛變的羅大剛第17章 廷議第六十一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44章 交易(上)第九十二章第26章 天津(下)第三十五章第七十三章第121章 和平(中)第一百八十一章第48章 政變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140章 國際法庭人物表第二十二章第137章 輸誠第四十六章第十七章第134章 菲律賓第151章 封狼居胥第十八章第一百二十八章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0章 戰時經濟第84章 南北戰爭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一百零三章第127章 山西第三十七章第3章 入教、彼得、聖經第128章 陝甘第207章 巡遊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83章 得勝回朝第三十八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九十一章第一百一十七章第四十九章第95章 突襲兩廣總督葉名琛第201章 海戰第109章 青幫第112章 黃昏第一百六十九章第125章 新海軍第一百六十六章第61章 個人傳記第六十六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第七章第二十四章第35章 外交禮儀第78章 藝妓風波第43章 決戰第七十八章第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二十九章第159章 遠征人物表第42章 五八年的冬天(下)第201章 海戰第199章 盛世危言第56章 出洋情節發展梗概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一百八十章第128章 陝甘第161章 螳螂捕蟬第197章 海參崴第五十三章第137章 輸誠第2章 工作、要飯、教堂第十四章第71章 鹿兒島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第148章 宣判第79章 勝海舟第6章 見官、趙世祖第60章 李富貴的一八六零第73章 增兵第189章 與民同樂第160章 安集延第13章 北王韋昌輝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二十章第36章 共產主義第一百六十四章第七十一章第122章 和平(下)第十八章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八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