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當李富貴開始進行幹部選舉的時候那些老外不約而同地哀嘆一聲:這個中國小子又在亂來了,軍官怎麼能夠通過選舉產生。不過這次李富貴就沒有理會這些老外了,他直接在士兵中發佈選舉動員,主要着力強調選舉軍官的神聖性,一個士兵如果跟着優秀的軍官那他在戰場上活命的機會就很大,所以選舉自己的長官必須非常嚴肅認真,通過這些演習中的互相瞭解,要求每個士兵投票選擇他認爲最優秀的人做班長和班副。

在班幹部全部選出之後,李富貴又開始演習了,在演習中成績優異的指揮官得到晉升,成績不好的要加強訓練。那些老外們搖頭嘆息之餘也只好見怪不怪了。當後期對抗的軍事單位變大後,夜間奪旗的把戲就不太容易玩了,所以後來急行軍成了主要的評測手段。這種用急行軍治軍的手段一直保持了下去,以至於後來這支軍隊很快就得到了“行軍第一”的稱號。

一九五三年一月二十二日,這一天是富貴軍正式建軍的日子,這一天李富貴成爲集團軍總司令,五個團長和副團長被任命,分別是步兵一團團長林棟、副團長邱青山,二團團長陸樹城、副團長李世基,三團團長黃明、副團長王陽,騎兵團團長林雨長(林雨長如願以償地成爲騎兵團長,這倒並不奇怪,因爲那個團大部分人的騎馬都是跟他學的)、副團長張齊聯,炮兵團團長吳文氣、副團長雷決能,陸歸延任參謀長。這一天的誓師大會非常浩大,第一集團軍軍容肅整的按編制排列在操場上。邊上是留在訓練營的大約兩千人,這兩千人分爲兩個部分,一部分是不夠出色所以暫時作爲預備役,另一部分是非常優良留下來繼續學習以便將來成爲教官。剩下的人大部分都已經被淘汰到老兵營裡去了。李富貴站在高臺上看着自己的隊伍在號令下邁着整齊的步伐走過,槍刺反射着冬日的陽光,得意地瞥了一眼身邊的官員、鄉紳,這些傢伙明顯被這支軍隊的氣勢鎮住了,一個個面色發白,不錯,這就是自己的軍隊,要的就是這橫掃一切的氣勢。

閱兵結束後,李富貴召開了第一次高級將領會議,商討以後的戰略方針。在座的除了李富貴、陸歸延、林雨長外,其他人在半年前都還是農民,而今天已經作爲高級將領坐在會議桌前,會議最後沒什麼結果,這也在意料之中,因爲在座的絕大部分人對戰略根本沒有什麼概念。不過李富貴還是決定這種會要常開,必須讓這些人習慣這種指揮方式,同時軍官的教育也要跟上,培養軍官的話老外是指望不上了,他們自己就沒幾個受過高級軍官的教育,更何況語言不通,要想講理論門都沒有。幸好自己以前還看過幾本戰爭理論的著作,以後白天軍官帶兵訓練,晚上由自己給他們上課。

閱兵後不久,李富貴收到巡撫楊文定的公文,武漢三鎮被太平軍攻佔,總督陸建瀛已經帶着兵馬向西剿滅長毛去了,命令李富貴立即派軍保衛江寧。接到公文後李富貴沉思許久,倒不是這到公文本身讓他有什麼爲難,南京他是絕對不會去的,這個時候太平軍勢頭正猛,自己現在可沒打算和太平軍硬碰,自己只是個團練總辦,南京丟了和自己一點關係都沒有。不過這到公文引來另外一個問題,如果以後自己的軍事行動受到這羣官僚掣肘怎麼辦,畢竟不能總是公然抗命。說道對付官僚李富貴自然而然的又想到了洋人頭上,弄個洋人來做這支軍隊的總指揮如何呢?不過現在和自己公司的情況又有所不同,第一是如何說服上面接受這個建議,其次隨着以後戰功的積累這個洋人肯定會在官場上取得很大的資本,雖說軍權他是抓不去的,可要是以後這個洋人走上層路線不受自己控制怎麼辦?

突然眼前一亮,找一個好控制的不就行了嗎?想到就幹,李富貴立即給張*寫信要他在上海物色一個外形高大威猛的阿三送過來。至於上面嗎還是要搪塞一下,李富貴開始着手從附近地區的團練中挑選一些老弱病殘來組成去南京的援軍,身體條件好一點的就把他們關到老兵營裡去,現在李富貴發現這些不要錢的勞力還真是不錯,有必要再補充一點。同時還給楊文定寫了一道條陳,說明自己正在積極組織團練,可是新招的團練還沒有訓練好,如果想在近期投入戰場就需要委任一個洋人做指揮官,一邊打仗一邊訓練等等。

既然戰爭已經迫在眉睫,那個各方面都需要加快進度,這段時間李富貴真是覺得分身乏術。而且李富貴還發現了一些不太好的苗頭,首先就是在訓練中體罰的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了,本來在訓練中體罰是李富貴開的頭,不過李富貴在大部分時間只是做做樣子,並沒有帶惡意的去鞭打士兵。可是隨着軍隊裡等級的建立,部隊之間對抗又很激烈,另外那些洋教官都是用體罰來訓練士兵的,那些軍官自然有樣學樣。隨着訓練任務的加大,體罰有越演越烈的趨勢。李富貴這時發現自己前期忽視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這一方面是因爲太多事情要處理,另一方面就是李富貴作爲一個學生對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就有很大的牴觸。看來這個婆婆嘴的腳色自己也需要來扮演一下了,在軍中選出一些作風正派、嘴巴也比較能說的士兵,把他們抽調出來和那些中高級軍官一起參加夜校,從這天起李富貴就開始把他以前所討厭的那些馬克思主義理論、事例有選擇地向這些學員們灌輸。李富貴把其中比較激進的東西全部都刪掉了,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爲李富貴並不打算在這時的中國實行社會主義。準確地說李富貴是打算走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道路,之所以沒有選擇一條自己更熟悉的路來走主要是因爲李富貴認爲社會主義的發展太依靠領導人的力量,準確地說是太依靠偉人的力量,而自己不一定能做到這一點,而自己的繼承者就更難以指望了,而資本主義自己發展的動能很大,只要自己推一下就會一直運行下去。再說馬克思他老人家又沒說中國不能走資本主義,中國只是錯過了發展資本主義的最好時機才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的,可是現在卻正是資本主義大發展的最好機會了。而且說句實話,李富貴對他離開的那個社會究竟實行共還是姓資並沒有很大把握。

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十七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48章 宣判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100章 高考第一百零七章第51章 平衡第一百一十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二章第48章 政變第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127章 山西第八十六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6章 戲迷第二十九章第202章 賞櫻第七十五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八十五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棋局作者文海第150章 聯軍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04章 勸進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5章 天津(上)第70章 戰時經濟人物表第一百三十九章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一百七十二章第75章 虛晃一槍第11章 蘇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66章 外交第21章 種馬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40章 迷信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53章 捻子第一百零五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六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54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章第15章 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第64章 新風氣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九章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14章 容閎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一百零一章第31章 侵略者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210章 廢帝(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16章 海外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章第207章 巡遊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92章 胡林翼第159章 遠征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4章 長門決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第90章 科舉
第166章 外交第一百二十二章第十七章第140章 國際法庭第118章 阿斯本艦隊第一百八十四章第148章 宣判第128章 陝甘第一百七十七章第一百一十章第100章 高考第一百零七章第51章 平衡第一百一十章第八十二章第九十二章第48章 政變第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一章第127章 山西第八十六章第194章 東北軍區第6章 戲迷第二十九章第202章 賞櫻第七十五章第153章 橫行西北(下)第八十五章第66章 下關的導火索棋局作者文海第150章 聯軍第一百七十二章第104章 勸進第一百六十一章第25章 天津(上)第70章 戰時經濟人物表第一百三十九章電視劇本湘水悲歌第一百二十四章第三十九章第200章 海上對峙第一百七十二章第75章 虛晃一槍第11章 蘇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52章 戰鬥隊與宣傳隊第87章 背主做竊第一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二十二章第178章 中日友好第67章 戰爭輿論第166章 外交第21章 種馬第一百一十八章第四十六章第40章 迷信第169章 平定西北第53章 捻子第一百零五章第八十章第三十六章第2章 大清金融形勢研討會第54章 回家第一百三十章第15章 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第64章 新風氣第192章 會戰吉林第九章第55章 兩江總督李富貴第14章 容閎第68章 出征的日子第一百七十一章第155章 驅除韃虜第一百零一章第31章 侵略者第115章 籌備水師第210章 廢帝(上)第一百六十二章第16章 戰廣州第116章 海外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四章第108章 無限忠誠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八十章第207章 巡遊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一章第七十八章第92章 胡林翼第159章 遠征第一百一十二章第74章 長門決戰第一百二十七章第90章 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