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

晚上的西苑雖然燈火通明,哭喪聲依舊,比起白天的喧囂還是安靜下許多。郎闓先到太常卿署理公務的倉房瞅了一眼,發現石青不在,他便向新義軍駐紮地尋去,隨後在值哨的引領下,來到一個土壘營房找到了石青。

這是一間空曠的營房,除了石青,只中心地面放了塊大木板,木板上東一堆西一堆擺放着大小不一的石塊和溼漉漉的泥團。石青雙手團着一坨軟泥,蹲在木板一側沒有起身,只仰首衝郎闓笑道:“郎大人。找石某有事?”

他這一笑,雙眼彎成兩道月牙,兩排白生生的細牙露出來,與手上的泥團配在一起,恰如一個無邪貪玩的大孩子。

看到這副情景,郎闓不僅啞然,一肚子的鬱悶火氣不由得泄了大半,憋了好一陣他才憋出一句話:“石帥果是異人,還有這等雅興。。。”

石青只是衝着他笑,沒有解釋。

郎闓收攏心情,踱過去蹲下,隔着木板,認真地問石青:“聽說皇上留有遺詔,詔令石帥。。。執掌朝廷?”

石青笑容忽地一收,警惕地望着郎闓,沉聲喝問:“這消息郎大人是從何處聽說的?”

郎闓針鋒相對,反問道:“石帥擔心什麼?爲什麼要隱瞞?你想稱王稱帝,直接宣讀遺詔就是了。這般遮遮掩掩不怕朝臣誤解嗎?”

“是嗎?”

石青仔細審視着對方,稍後說道:“郎大人既已知道,石某就不再相瞞。實話說罷,石某擔心驟然宣佈遺詔,因襄國之敗而離散的鄴城會更加不穩。大將軍、皇后、王泰甚至包括郎大人肯定有一批人不服;觀風望色希翼投機取利之人必定也不少;絕望灰心,棄之而去者更不在少數。。。如此,石某人得一空城又有何用?其實,於石青而言,名分、權利都是小事,重要的是,鄴城必須上下一心以因應接踵而來的威脅——襄國羯胡和鮮卑慕容的進攻!郎大人可曾明白?”

“襄國和鮮卑的進攻?”郎闓神色一緊,追問道:“他們什麼時候會來?”

石青答道:“襄國威脅稍小,但迫在眉睫,異常緊急。鮮卑人距離鄴城較遠,中間尚隔着博陵鄧恆、王午和冀州石琨,但他們的威脅更大,很可能是毀滅性的。”

“啊——”

郎闓吸了口涼氣,看向石青的眼光已截然不同,襄國戰敗,鄴城人心慌亂,大多數人都在爲自己和家族尋找新的出路,眼前這人卻不一樣,既能清醒地認識到危機,又能踏踏實實地盡力挽救。與之相比,自己的憂慮實在很春花秋月。

觀念有了轉變,心思就會跟着轉變。郎闓不知不覺向石青靠攏,開始把心思用到鄴城即將面臨的威脅上。思忖片刻,他試探着說道:“石帥若是不在意名分、權利,穩固鄴城最好的辦法就是效仿周公、武侯,輔佐少主登基爲帝。新義軍與禁軍聯手與共,朝廷上下同心戮力。如此社稷可保,石帥亦可留名青史,成一千古佳話。”

“時移境遷,此法不可行啊。。。。。。”

石青嘆息着搖搖頭,緩緩解說道:“無論是周公或是武侯,昔日所處環境都較爲穩固,輔佐少主乃人心所向。大魏與前者不可同日而論。其內,朝廷雖有一些忠貞之士,更多的卻是三心二意,觀風望色之輩。這等人不受忠義束縛,只會依附強者亂世求生;太子一日不能讓其真心臣服,朝廷便一日不得安穩。其外,羯胡旋踵而至,鮮卑虎視眈眈,社稷傾頹就在眼前,內外交困之際,郎大人可知周公、武侯有多難當?況且,即便石某想做周公便能做麼?皇后和大將軍願意嗎?王泰願意嗎?他們若不願意,石某又當如何?羯胡兵臨城下之時,石某要在鄴城發動一場內亂將他們通通拿下麼?”

“這個。。。”郎闓猶豫着說道:“石帥只要自願放棄皇上遺命,並擁戴太子登基爲帝,皇后和大將軍得知後必將感激不盡,定然依將軍爲朝廷柱石、社稷幹臣。”

對郎闓這種天真的想法,石青直接予以否定,他堅定地回道:“郎大人想得太簡單了,人心之惡,怎麼比喻都不爲過。以周公之賢、武侯之能,尚且免不了受流言、掣肘之苦,何況年少資弱,名聲不彰的石青?若依郎大人之意,不知石某背後將會受到多少牽扯算計,哪裡還有精力應對羯胡鮮卑?殺胡復漢雖是皇上率先倡議,卻也是我輩共同之大業,與之相比,一家一姓之江山社稷算不得什麼。爲了完成皇上遺願,爲了中原千百萬黎庶安樂,石某不能受半點掣肘,必須將鄴城完全掌控在手。”

郎闓一僵。石青和當年的冉閔一樣,擡出了殺胡復漢的大旗,這讓他無話可說。在北地漢人心目中,殺胡復漢遠比一家一姓的江山社稷更重要。

“皇上睿智啊,他能看得透,郎大人爲何一直看不透。。。”

石青意味深長地對郎闓說道:“此爲亂世,強者爲尊。皇上很清楚,他離去之後,無論是皇后、太子或是董大將軍都無力支撐起大魏朝廷;即便沒有石青,鄴城也難逃羯胡鮮卑攻擊,即便能抵住羯胡鮮卑的攻擊,大魏江山也會被朝廷中的張青、李青謀奪。與其便宜羯胡鮮卑或者張青、李青,不如名正言順地送給石青,爲子孫謀一份人情,留一條生路。。。”

郎闓瞿然一驚,徹底醒悟過來。冉閔顯然經過深思熟慮才留下這份遺詔,自己竟然背道而馳,孜孜以求地希望能保住大魏江山社稷。這未免太不現實了。

郎闓倒也利落,一旦想透,立時認錯。站起身對石青鄭重一揖道:“郎闓魯鈍,一直未明瞭皇上深意,錯怪石帥了。。。。。。”

石青慌忙起身去扶,情急之下,他忘了手中泥團,一杵就把郎闓雙袖杵出了兩團泥漬。只是他心情甚好,對自己的魯莽舉動毫不在意,打趣道:“這個。。。郎大人以禮待我,石某以泥相還,相差彷彿哈——”

盯着對方手中的兩團溼泥,郎闓無奈苦笑,道:“石帥既承大任,與以往已然不同,一舉一動,必將爲衆人所注目,還請謹言慎行,發乎情,止乎禮。怎能做孩童玩耍姿態。”

石青呵呵一笑,道:“郎大人錯了,石某可不是在玩,而是在下一局好大好大的棋。”

“下棋?”

郎闓狐疑地瞅瞅腳下,只見木板上泥團、石塊散亂擺放,沒有半點規矩,無論如何不像是一局棋。嘴脣一動,他正想問出心中疑問,石青搶先開口道:“郎大人。你究竟從何得知遺詔之事?這個問題很重要,弄不好會打亂石某的謀劃,請務必告知。”

“這個。。。是劉公度劉大人告訴郎闓的,劉大人從一名返回鄴城的北征士卒口中得知此事,隨即將那名士卒殺了。他爲人素來穩重,若非被郎某所激,定然不會輕易相告,是以,應該不會將此事傳揚出去。”郎闓怕誤了石青大事,遲疑了一下,最終據實相告,只暗地替劉羣說了些好話。

“原來是劉大人啊。”石青不知可否地念叨了一下便沒了言語。

“石帥。你說這是一局棋,爲何郎闓看着不像呢?”郎闓開口相詢,除了好奇之外,他還想借這個問題將石青的心思從劉羣身上引開。

“告訴郎大人也無妨。郎大人,來,蹲下說話。。。。。。。”石青先自蹲下,待郎闓蹲下後,他指着那方木板說道:“這局棋叫做天下。郎大人請看。。。這條無土無石的縫隙是長江。。。這一條是黃河。。。這條泥壟是太行山。。。這一條是秦嶺。。。這塊石頭是長安。。。這是鄴城。。。”

石青的手指緩緩從木板上劃過,隨着他的解說,這方木板在郎闓眼中漸漸生動起來。幽冀平原、長江大河、巴蜀谷底。。。。。。一一清晰地展現出來。

“。。。郎大人注意石某用指甲掐出的印痕,你看,這一條東到淮口,西至秦嶺太白峰的印痕,以南便是江左大晉;太白峰西南這一小塊區域,乃是氐人仇池公楊初盤踞之地;再向西,過了黃河便是尊奉大晉的西涼張氏;這裡是河東,石勒強遷的氐人、羌人在此與匈奴雜居,其中匈奴人勢力最大;河東過來便是幷州,名義上尊奉襄國,實際幷州刺史張平收容枋頭氐人殘餘,已成割據之勢;幷州北部是爲代州,鮮卑拓跋在此休養生息,聽說很是興旺,也許勿須多久便會興起。代州之東北至大漠,東至大海,南至冀州的這一大塊便是鮮卑氏的大燕國。燕國之下,鄧恆、王午龜縮在魯口,勢力範圍不出博陵郡;石祗盤踞襄國、石琨盤踞冀州城,衰而未亡,還在苟延殘喘。。。這就是我們的中原,在諸般勢力包圍的中心。”

天下!這是天下。以天地爲棋,英雄豪傑皆爲子。果然是一盤好大好大的棋!

盯着這方‘散亂;的圖形,郎闓熱血上涌,心神震顫;鼻子忽地一酸,眼前竟然有些模糊,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石青似乎在敘述中想到了什麼,沒有再理會郎闓,只出神地盯着木板沉思。

營房裡陷入沉寂,只有四五支火把搖曳着青幽幽的光。

許久許久。。。。。。

郎闓動了一下,顫聲問道:“石帥。這盤棋該如何下?如何執子?如何落子?誰能有諾大之力驅使。。。。。。”

“哦?”

石青從沉思中驚醒過來,瞥了眼郎闓,笑了笑道:“這棋與通常之物不一樣,乃是多方對弈,對弈者身在局中,自知或不自知,知他或不知他,能做的只有各施機巧,各展手段。粗看上去棋局似乎混亂無序,實則其中自有因循之道。或爲人心世故,或爲禮法規矩,包羅萬象,不一而足。。。。。。”

郎闓聽得懵懵懂懂,糊里糊塗,嚥了口吐沫,他再次問道:“石帥具體打算怎麼下?”

“這個嗎——”

石青沉思片刻,隨即指着木板,道:“若欲下此大棋,需得自知。郎大人請看中原受到的威脅。南部,東有揚州的殷浩,中有荊州桓溫,西有漢中司馬勳,另外,還有豫州冉遇這個潛在威脅。四處威脅,殷浩可以忽略不計,冉遇和司馬勳卻不可小覷,稍不注意便會釀成大禍。但是,最致命的還不是他們,而是荊州桓溫。因爲受到諸多牽制,桓溫一直不能騰不手北上,河南遂安。可一旦他騰出手來,對中原的打擊很可能會是致命的。。。”

“。。。西部有兩個威脅,仇池國楊初和西涼張氏。這兩地倒不會出太大麻煩,楊初僻處山間,發展不易,實力有限。西涼張氏抱殘守缺,耽於安樂,難有大的作爲。有一得力之人坐鎮秦、涼,足以應對。。。”

“。。。與西部的輕鬆相比,中原腹心卻有大患。這就是河東以及幷州。石趙傾頹,河東失去管束,也許要不了多久,在河東混居的匈奴、氐人、羌人就會得到整合。從此地西渡黃河可攻入關中,向南能進弘農、新安,向東可經略河內,不可不慎。與河東相比,幷州張平實力更爲雄厚,威脅也更大,幷州軍可順太行南下,出軹關,經河內,直接突入中原腹心;亦可東出壺關,穿過太行,從滏口威脅鄴城、邯鄲。思之着實令人憂慮啊。。。”

“。。。再看北方,其他幾個方向雖說威脅不小,可還有時間緩解籌措,北方不然,北方是眼下主要威脅,也是最大威脅。渤海的逢約、劉準正面是鮮卑人,側翼是魯口的鄧恆、王午,境況不容樂觀;鄴城則面對襄國石祗和冀州石琨兩個方向的威脅,更可慮的是,鮮卑人隨時會突破魯口或者襄國,然後兵臨城下。。。”

聽着石青的描述,郎闓目瞪口呆,驚得身上出了幾層大汗。在冉閔的率領下鄴城人大多雄心勃勃,意欲橫掃天下,一統四海。很少有人能如此全面,如此明白地看清自己所處的窘迫境地。這是個危機四伏、到處冒風、四面漏雨的中原,稍一不慎,便是傾覆崩潰的局面。

石青沒有注意郎闓的表情,趁着敘述的機會,他似乎也在整理自己的思路,目不轉睛地木板掐指算計道:“內部因素暫且忽略,單說中原面臨的外部威脅就有大大小小十二處之多,可我方有多少人馬可以調用呢?關中雜七雜八能湊出十萬普通雜兵,徐州周成大哥有一萬乞活軍,新義軍連帶義務兵再算上渤海逢約、幽州劉準兩部也只有四萬五千左右,鄴城各部禁軍不到八萬;四方合計大約共有二十三萬人馬。二十三萬人馬需要應對十二個威脅,駐守的城池關隘多達,一個城池能攤多少人?一個威脅能攤多少人馬應對?”

石青自言自語。郎闓卻是膽戰心驚,忍不住脫口叫道:“石帥,快想辦法應對啊?”

“用什麼辦法應對?進攻?以攻代守?先把河東雜胡、幷州張平,豫州冉遇這些心腹之患解決?只是羯胡和鮮卑人大軍即將壓境,怎麼抽調得人馬?據城堅守?一處兩處尚能應付,若受到三處、四處的攻擊呢?相持下去,有糧草支撐嗎?”

石青自問自答,最終都搖頭否定了自己的假設。

郎闓聽得一陣着急,連聲問道:“那可怎麼辦?攻不能攻,守不能守,終究是不成麼?”

“石某算來算去,發覺無論是攻是守,傾盡我方之力也只能應對鮮卑人或者桓溫一方的威脅,而且這場對抗必定耗時良久,傷筋動骨,其間若再出點變故,便無法善了。這種情況太過險惡,絕不能出現。是以,石某認爲,此時該當以退爲進。。。對!就該這樣,退一步海闊天空!”

說到最後,石青重重地肯定着。

“退!怎麼退?往哪退?”郎闓茫然地追問。

石青一笑,道:“天機不可泄露。郎大人只管安心打理朝政就是啦。”

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十一章 雛形全面開戰中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六章 邂逅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四十五章 逃遁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章 聯繫上了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四十三章 契機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七十二章 分道十四章 隔岸觀火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三十三章 值得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二十五章 聯軍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五十九章 媾合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章 冉遇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九十三章 挑釁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十八章 灄頭人士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十一章 亂局三十四章 異人第6章 郎闓的發現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第4章 第一步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十四章 齊人之福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第10章 軍帥府長史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六十九章 合併十八章 灄頭人士第10章 聯合操演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第4章 力的領悟第8章 風起雲涌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四章 進位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二十八章 彌合四十二章 中毒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五十九章 驚變上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第4章 力的領悟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八十二章 博浪七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
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十一章 雛形全面開戰中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二章 屠夫父親的一面六十章 驚變中三十六章 邂逅六十章 慕容恪的疲憊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七十九章 慕容霸的祈禱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三十一章 全力一搏能逞否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四十五章 逃遁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五十章 聯繫上了三十九章 男人的眼淚四十三章 契機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七十三章 風滿樓下第7章 佈政第一步第1章 小耗子歷險記(上)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六十七章 膽大妄爲諸葛攸七十二章 分道十四章 隔岸觀火十五章 監察部採風司五十四章 一手硬還要一手軟三十三章 值得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二十五章 聯軍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五十九章 媾合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章 冉遇二十章 火燒懸瓠城九十三章 挑釁四十四章 四月初八四十八章 灄頭人士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十一章 亂局三十四章 異人第6章 郎闓的發現五十四章 心籠打開第4章 第一步三十九章 各有盤算十四章 齊人之福十九章 武術與殺法第10章 軍帥府長史第9章 行蹤泄露七十章 不一樣的思維八十二章 就叫新華吧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六十八章 豫州軍的破綻二十一章 血色浪漫四十八章 三月三十十九章 勝利的頂峰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九十九選擇退路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六十九章 合併十八章 灄頭人士第10章 聯合操演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第4章 力的領悟第8章 風起雲涌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二十四章 進位二十一章 天意人心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五十四章 浮光暗影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八十八章 順風順水三十六章 緩兵之計二十八章 彌合四十二章 中毒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五十九章 驚變上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五十三章 主公在上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九章 我的女人我做主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第4章 力的領悟四十五章 三月二十八四十三章 四月初八三第7章 出路在哪裡八十二章 博浪七第9章 好大的一盤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