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章 分道

七十二章分道

“劉羣?原來是他!”

石青低嘆一聲,無力地跌坐下來。 他原本不相信冉閔會殺他,可聽完事情詳細始末,他又不得不相信,冉閔確實動了殺心,他若前往鄴城,即便不會立時被殺,也會被囚禁起來,嚴加審問。

按劉啓的說法,是否幫石青躲過這一劫,劉羣自己並沒有主意;猶豫之中,他將冉遇密奏的內容以及冉閔決定將石青誑到鄴城的打算,告訴了劉啓,讓自己的嫡親叔父來決定,是否向石青報警。

劉啓、劉復一家和新義軍關聯日深,恰逢動亂,無論是青、兗兩州或是劉氏家族都需要新義軍庇護,這時候,他自然不願意石青倒下;得到密報後,劉啓二話沒說,直接召集劉徵、祖鳳、戴真、王猛等幾位軍帥府當家人商議對策。

王猛、祖鳳一聽,頓時急了。

王猛道:“當務之急是阻止石帥北上,善後事宜,等石帥回來再行商議不遲。”

祖鳳贊同此議。

石青對冉閔的推崇,對大魏朝廷的衛護,王猛洞若觀火,早在一旁看得清清楚楚;若是一般人將這個消息傳過去,王猛擔心石青未必肯信,他還擔心石青執拗起來,會去鄴城尋冉閔討說法。

基於此,王猛先請祖鳳派遣軍帥府護衛快馬飛奔枋頭,阻攔石青北上;隨後和大夥商量,請劉徵留守軍帥府,劉啓、戴洛、祖鳳一道西行,務必勸諫石青不要去鄴城。

軍帥府護衛從汲縣向西奔獲嘉,不防石青突然轉道東北到了西枋城,雙方因此在路上錯過;王猛一行坐船雖然慢了半日,卻恰好在淇河渡口遇上石青一行。

王猛的擔憂有些多餘,聽劉啓轉訴罷冉遇密奏的內容,石青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再到鄴城去了。冉遇的手段極其高明,密奏的五條罪狀並非純屬謠言,每一條都有事實鋪墊佐證。他的高明之處在於,如果這些事實是一塊無意義的頑鐵,通過引導和描述,這塊頑鐵成了鋼刀的雛形,而且是極爲犀利、極度危險的鋼刀;讓任何一個人都不敢輕視。

不僅是冉閔,換作任何一個君主都不可能置這種威脅與不顧!寧可錯殺一千,決不放過一個,是這時候最爲有效的手段。

“回去吧。。。我們回泰山去,好好過我們自己的日子。”

頹喪之中,石青覺得左手忽然一暖,被一隻柔柔的小手緊緊握住,祖鳳溫柔的話語如春風一樣拂過耳際。

“嗯。好。。。我們回去過自己的日子。”

話音出口,石青才發覺不知何時,自己的嗓子已經嘶啞了,以至於聲音低的仿如蚊蠅,他歉意地瞅瞅祖鳳,竭力讓自己露出笑臉。只是他從祖鳳的眸子裡隱隱瞧見,自己的笑容似乎比哭還難看。

自失一笑,石青清了清嗓子,環顧四周諸人,嘆道:“回去吧,不到鄴城去。。。”說到這裡,他眼神驀地一跳,感覺座中有一人看起來極爲扎眼。那人也知道自己處境的尷尬,正侷促不安地扭動着身子,眼神躲躲閃閃。

石青蹙起眉頭,目光爲難地落到魏統身上。

既然新義軍要和冉閔分道揚鑣,魏統不是新義軍之人,原該轉回鄴城或者轉到司州就任刺史,只是。。。他在此聽了新義軍諸多隱秘,特別是劉羣告密之事,這可是萬萬不能泄漏的內情也被他聽到了,這可如何是好?難道要殺人滅口?

石青不由得暗自嗔怪王猛,怎地這麼不識輕重,把魏統也邀請上了船。

王猛似乎知曉石青心思,不等石青責備,他搶先開口問魏統道:“魏將軍。石帥打算乘船返回青、兗。將軍可要下船麼?”

石青一下聽出,王猛之言一語雙關。

原來景略打的是這個主意,他故意將魏統置於嫌疑之地,逼魏統表態去留,此外他大概還擔心我會白白放走五千精騎,強逼我去吞併這部人馬。

轉念之間,石青已經猜出王猛邀請魏統上船的目的。

魏統是李農提撥起來的,冉閔將他從徐州調回,還殺了李農,只怕他已對冉閔生出間隙,若不然日後也不會投降大晉了。既然他不能爲冉閔所用,將其收入新義軍麾下也好。

石青拿定主意,目光旋即變得溫和起來,殷殷看向魏統,道:“魏統大哥。小弟被奸人陷害,不得不迴轉青兗避禍。大哥你。。。”

石青沒有繼續說下去。他認爲魏統並非愚笨之人,眼下情勢非常明顯,魏統根本沒有其他選擇,他只要敢選擇下船,不等下船便會被亂刀砍死。

“石帥。”

王猛問話魏統可以沉默以對,石青問話他卻不能不答。魏統站起身,向石青一揖,道:“統自徐州回防之時,曾接到朝廷詔令,命魏統率部歸入石帥麾下,協助新義軍作戰。前幾日,朝廷又有新的詔令下達,任命魏統爲司州刺史,不過就任之前,詔令魏統在石帥節制下前往鄴城。故此,未有新的詔令前,魏統仍需惟石帥將令是從。”

魏統語意含糊,辭焉不詳,不過石青還是聽明白了。

魏統暗示,冉閔沒有明令要殺石青,新義軍的想法只是單方面揣測;他的選擇是,作爲下官,他會依舊按照朝廷詔令,服從石青的命令,直到朝廷給他下達新的詔令爲止;其間他不會公然反叛朝廷,投到新義軍麾下。

在幾乎沒有選擇的情況下,魏統很固執爲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當然,他的這種固執在這個時候顯得非常‘愚蠢’;這種‘愚蠢’的固執來源於禁衛軍人的矜持。堂堂一個禁衛將軍怎能輕易投靠地方私軍呢?

石青不爲已甚,只要魏統聽令就好。石青很清楚,魏統說的朝廷新的詔令,以後只怕再也不會有了。他這樣說,除了自欺之外,也許還想給自己一個理由和安慰吧。

“魏統大哥既然願意聽從將令,小弟就不客氣了。”

石青客氣了一句,隨後一板面孔,肅然道:“魏刺史鞍馬勞頓,過於辛苦;石某命令刺史大人暫時在船上休養,不必隨軍行走。汝可願意?”

魏統一躬身,凜然答道:“魏統稟遵石帥將令。”

石青嘉許地一笑,點頭道:“魏刺史請隨石某一道去艙外傳令,禁軍精騎暫有魏憬兄統帶,大軍先返回汲縣,再定去留。”

“魏統遵令。”

魏統爽快地應承下來,跟在石青身後出了船艙,待兄弟魏憬來後,他站在船頭上交待魏憬暫時接管軍務,率領精騎回返汲縣。

“坐船不便溝通聯絡,本帥還是隨軍而行的好,沿路還有一些事情需要交代。”石青辭別衆人,棄船上岸。

祖鳳和王猛跟了上來;祖鳳看起來有些抑鬱,似乎不放心石青的安全,說道:“石青哥哥,我和你一起。”

石青只得點頭應允。

王猛眉飛色舞,神情與祖鳳截然不同,對石青說道:“石帥!新義軍應該在東枋城、西枋城各自派駐一支人馬。扼住淇河渡口,枋頭才能無恙。。。”

“不用了。”石青擺手打斷王猛,沉聲說道:“石某決定放棄枋頭,新義軍、屠軍一律撤至黃河南岸。”

“什麼?”王猛大吃一驚。經過氐人幾十年經營,枋頭土地肥沃,水草豐美,成了一片宜耕宜牧的綠洲。兼且塢堡林立,人煙稠密,各方面都比荒涼的青、兗好上不少,這樣的地方怎麼能白白丟棄呢?

“爲什麼?”王猛不敢置信地問。

“景略兄。這個問題,唉——到汲縣後,再和景略兄細說吧。”

王猛看出,石青的這個決定,似乎下的極爲艱難。他眸子裡的神色,顯得極爲複雜,有無奈,有痛惜,有愁苦,還有憤恨。。。。。。

——————————————————————————————————

諸位書友:縱橫論壇華山論書版正在舉辦一個評書活動,活動方式是請讀者爲自己喜歡的書投票;小弟的書也在其中,並且得到的票數非常可憐。看在小弟熬夜寫書的份上,各位讀者大人是否發發慈悲,前去聲援一把。

小弟拜求了!

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四章 殺胡令十五章 接戰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六十七戰事八十章 博浪五第2章 青兗的政治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十一章 雛形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四十七章 夜戰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八十四章 博浪九十二章 聚會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十九章 新生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1章 天塹變通途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一章 失望一百章 四面楚歌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十五章 接戰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四十四章 悲傷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六十章 酒盟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十七章 密謀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十七章 來了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十七章 來了四十六章 壓力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十九章 新生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第9章 荀羨之薦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六十章 酒盟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八十章 博浪五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四十六章 遇伏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三十四章 分化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六章 蟄伏二十章 有客來訪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六十五章 夜襲下第6章 佞臣的用途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三十一章 雙贏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三十五亞聖後裔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
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三十四章 殺胡令十五章 接戰四十八章 大兵壓界六十七戰事八十章 博浪五第2章 青兗的政治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九章 合肥遇險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第2章 小耗子歷險記(中)第2章 大晉朝廷的要求二十七章 開闢新戰場十一章 雛形三十四章 鄴城的陰影十四章 齊人之福第8章 慕容霸的成長四十七章 夜戰十六章 惡狼志願兵七十三章 兵不厭詐四十三章 楊羣應聘記八十四章 博浪九十二章 聚會三十三章 大英雄前來犒軍十九章 新生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第1章 天塹變通途七十二章 輿論戰心理戰五十一章 失望一百章 四面楚歌十五章 精雕細琢的風情五十八章 見便宜就撈九十四章 可怕的謠言十五章 接戰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四十四章 悲傷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六十章 酒盟十六章 義士的失望二十八章 中國式政治十七章 密謀第6章 初來乍到 沒人關照三十八章 變味的歡迎十七章 來了五十一章 僵持中的暗流十七章 來了四十六章 壓力四十四章 同修夫妻之道十九章 新生三十二章 祭竈節中第9章 荀羨之薦第9章 燕使皇甫真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六十一章 記住這個日子五十八章 張遇複姓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十七章 免費的晚餐五十三章 四千打劫三萬六十章 酒盟十六章 南安雷弱兒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五十八章 橫江之策八十章 博浪五二十一章 變幻莫測的戰局四十六章 遇伏十五章 傳國玉璽的僵局三十四章 分化第8章 風起雲涌三十五章 不關乎正義十七章 關中來得喜訊二十章 全面開戰上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三十六章 連番意外四十四章 進入幽州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二十九章 去戰鬥吧十六章 蟄伏二十章 有客來訪六十五章 南下陳留六十五章 夜襲下第6章 佞臣的用途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十五章 給你個馬紮坐不坐二十五章 不會再有灄頭人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四十五章 宣誓與族旗四十二章 金堤喋血三十一章 雙贏九十六章 此地而來的噩夢五十二章 誰會記住九十一章 如火燎原四十七章 慕容恪的謀算五十六章 襄國之戰六三十五亞聖後裔十三章 見到姚弋仲三十一章 荒唐的政治二十五章 窩盔西進六十二章 榮譽與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