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章 冉遇

五十章冉遇

周放拒絕出兵,石青和孫威拿他沒有任何辦法。 別說是他們倆,便是冉閔在此,周方以張遇的安危爲藉口,拒絕出兵,冉閔也不好強逼。

這時候家臣家奴盛行,對於家臣家奴來說,只需忠誠家主,即使不忠於皇帝,也會得到褒揚;向朝廷和天子效忠,那是家主的職分,沒家臣的事。

無奈迴轉後,石青開始收攏人手,清點傷亡。

此次追擊新義軍折損非常嚴重。追來的的四千多人,到如今連傷殘算上,能喘氣的勉強湊夠了兩千;身體完好,沒掛彩的幸運兒不到二十個。傷損過半數,戰力僅餘一成,傷損到到這般程度,可算是被打殘了。

石青默默地救治傷患,心頭一直有股子邪火在竄來竄去。新義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收穫將會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在他腦際縈繞不休。

天際發白的時候,武德王李閔來了。他只帶了三千輕騎,形色看起來十分匆忙。

來到伏擊戰場,李閔勒馬駐足;默默打量了一陣慘烈廝殺後留下的痕跡和遍地的新義軍傷患,他對迎上來的石青嘉許地點點頭。隨即,目光一轉,狠狠盯在孫威身上。

鄴城城防由孫威負責,鬧出這麼大的事,孫威難辭其咎。

孫威被李閔瞪得身子一顫,上前跪倒請罪,末了辯解了一句:“。。。張春、石嶽都在城防軍中任過職,親信不少。。。”

城防軍有三四萬人,孫威真正接手不到兩個月,就憑一營悍民軍,怎麼可能短時間內徹底掌控這麼大的一支軍隊呢?

太倉促了。李閔目光一黯,留給自己的時間太短了,短的連鄴城人心都未能歸附,何況孫威呢。

揮揮手讓孫威起來,李閔對石青道:“節義將軍。本王要去追擊張舉,汝還能跟隨麼?”

“小將願追隨武德王!”

新義軍不堪再用,石青命韓彭率隊回駐地休整療傷,獨自一人隨李閔繼續追擊。李閔聽孫威解說豫州軍拒絕出兵的緣由後,沒和農莊裡的豫州軍招呼,帶了孫威、石青徑直向西。

天色大亮後,戰馬速度提了起來,一路風馳電擎,潑喇喇風一般捲過。

追出一二十里後,張賀度、張季等人麾下士卒四處逃竄的身影開始在視野之內出現。李閔沒有理會,越過慌亂的軍兵,繼續向前。

石青心中一喜,既然能攆上張賀度,張舉有家眷通行,速度緩慢,要不了多久也該攆上了。又行了五六裡,前方現出一大片黑壓壓的身影,隱約可辨,其間混雜了無數車輛騾馬。

“那定是張舉!”石青打馬攆上李閔,驚喜地叫了一聲。石閔嗯了一聲,未置可否,只是死死盯着前方。

石青不由自主地順着李閔的目光向前看了過去。

雙方越來越近,此時各自情形已大略可辨。石青發現,前方里許,有五六千步卒正在結陣,意圖阻攔追兵。陣勢之後,無數牛馬車輛軲轆滾滾,揚起老高的塵土,一刻不停地向西趕去。西方地平線上,露出一道白亮亮的高壩。高壩之上,兩座寨堡高聳;高壩之下,距離高壩兩三裡許,又有一座農莊模樣的塢堡攔在兩道渠溝正中,與壩上的兩道寨堡共同構成一個互爲依託的三角。

石壩本來就很高,等若城牆,其上有寨堡依守,當真是易守難攻;何況壩下另有一堡。若想攻擊壩上,必得攻下壩下塢堡,這塢堡三面都在壩上兩寨的遮蔽之下,除非正面強攻,否則,再難有其他途徑。

看到這種地勢;石青不由倒抽了一口冷氣。

據史書記載,張賀度於石瀆舉兵與冉閔對抗,莫非說得就是這裡?據記載,冉閔、李農爲此很下了番功夫,三番四次出兵,折騰多日才得以剿平。若讓張舉逃進去,憑這三千多人馬絕對無法拿下。

念及此處,石青顧不得避嫌,大聲疾呼道:“武德王。快,我們繞過去,截斷張舉家眷歸路。絕不可讓張舉逃到石瀆。”

鄴城一帶,一馬平川,一眼望去,四野盡是凍結硬實的農田;正是理想的戰馬馳騁之地,只需輕輕一繞,對方步卒根本擋不住。

石青的建議讓李閔頗爲心動,他正思慮間,前方突然傳來喊話聲。對方几十個步卒齊聲喊道:“武德王可在?太尉請武德王出來答話。”

李閔眼光一閃,道:“先去看看再說。”

石青一聽頓時急了,緊追着李閔道:“這是張舉的緩兵之策,武德王仔細,休要中計。”

李閔聞言有些猶豫,躊躇之間,對面如水分波,一羣人從中而出,正中一人面目清癯,斯文儒雅,正是張舉。張舉騎在馬上,馬前五花大綁着一人,卻是張遇。

“罷了。張舉在此,他們走不掉的。”看到張遇,李閔打消了追擊家眷的主意,催馬趕了過去。石青無奈跟上,距離對方五十步時停了下來。

“張太尉。你這是什麼意思?意欲如何?”李閔按捺着性子,獨自向前行了一程後,揚聲向對面喊話。

張舉並不慌亂,施施然上前幾步,道:“張舉年事已高,體力不支,有心爲朝廷效力,卻不可得,此番西歸,意欲回莊中修養,悠悠山泉,安度晚年。怎麼,武德王不許麼?張舉倒向問問,武德王帶兵追來,到底意欲何爲?”

一席話說得不僅李閔啞口無言,便是石青也是一愣。

這是一個較爲自由、鬆散的年代,辭官歸隱、拒絕朝廷徵召之事在所多有,而且大多被傳爲美談。張舉辭官不做,按成例習俗來說,誰也不能勉強。

至於連夜西遁,帶走許多文官武將及其親信禁軍,也可以不願打擾他人等等託辭解釋;至於和新義軍接戰,更可以此指責新義軍橫蠻無禮,意圖不軌,乃強盜行徑。

畢竟,張舉沒有直接與李閔、朝廷對敵,也沒露出什麼謀逆把柄。李閔對張氏一族的監控提防也是暗中進行,卻是不能拿出來公開說事的。

張舉不願爲官,意欲歸隱,行徑堂堂皇皇,沒有任何可供指摘之處,反倒是李閔帶兵追趕,殺氣騰騰,倒顯得更爲理虧。

李閔皺起眉頭,思忖着怎麼給張舉按個罪名,看見張遇,他眼光一閃,已然有了主意,遂沉聲責問張舉道:“太尉既然歸隱,爲何擒拿張刺史?張刺史乃朝廷重臣,沒有旨意,豈可任人折辱?”

“呵呵。”張舉輕笑,從容道:“張遇雖被逐出張家,可還姓張。他以張氏子弟之名勸我,我自可以張氏之主之名拿他。如此說,武德王可否明白。張舉拿得不是豫州刺史,而是廢黜的張氏子弟。”

石青聽得暗暗着急,刀出見血之時,怎麼婆婆媽媽扯起嘴皮官司了。李閔那裡理會的石青心思,他只想在緝拿朝廷重臣這點上坐實張舉的罪名,繼續辨道:“既已廢黜,張刺史便不再是張氏子弟。太尉輕慢了。”

“嗯,是嗎?以張某看來,此事關鍵在於張刺史,他若承認是張氏子弟,張舉拿他乃張氏家事,勿須旁人置掾;他若不承認是張氏子弟,張某擅自緝拿朝臣,便是有罪。是否如此?武德王。”

張舉話語輕輕一帶,便將決定張舉是否有罪的權力從李閔手中引到張遇身上。而且,合情合理,不容辯駁。

石青一驚,這個張舉帶兵打仗不行,勾心鬥角的本事當真不小,他將張遇推出來,無論李閔是否答應,都很爲難;張遇同樣如此,若說不是張氏子弟,自己的父母兄弟可能因此入罪,怎麼忍心。若說是張氏子弟,等於和李閔作對,兩人弄不好會因此決裂。

張舉隨口一着,便穩坐了釣魚臺,等着收漁翁之利。

李閔似乎也想到了這些;沉吟半響,他還是點點頭,問張遇道:“張刺史怎麼說?”

此時的張遇行容慘淡,整個臉皺成一團,看起來極其痛苦。他不知所措地望望李閔,又望望張舉,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移動,遲遲拿不定主意似的。

石青擡頭望去,只見對方家眷車隊越去越遠,車隊前端以接近壩下塢堡,不由得心急如焚。

又過了好一陣,張遇才慢慢走到張舉馬前,雙膝跪倒,綁縛的身子艱難地向下叩了三叩。隨後說道:“從這一刻起,張遇再不是張氏子弟,從此與張氏恩斷義絕。父親大人,善自珍重。”

張舉乾瘦的臉頰露出三分笑意,什麼也沒有說,一擺手,幾個護衛上去,替張遇鬆開束縛。

恢復自由後,張遇再次下拜,又是三叩首,隨後,他來到李閔馬前,撲通跪倒,匍匐下拜之際,已是泣不成聲;傷拗之中,張遇悲聲說道:“自此時起,遇已是無家之人,願隨武德王姓李,以子之身伺奉武德王,請武德王收留賜姓。”

石青頭腦嗡地一響,張遇一再強調‘自此時起’,這是隱晦說明,之前張舉拿他,是以家主身份拿得。也就是說,張舉無罪。

管你有罪無罪,還是先殺了再說。石青惡狠狠地瞪向張舉,耳中聽李閔說道:“本王原姓冉,姓李是一時權宜,遲早還要回歸祖姓的;你就隨本王姓冉吧。”

李閔言辭懇請,對張遇甚是憐惜。石青聽在耳中,卻是一震,驀然有一種不祥之感。

冉遇!冉遇。。。原來是這麼來得,張遇不僅變成了冉遇,還成了武德王的義子。歷史一點沒變,還在按照原定的軌跡運行,那麼,張舉呢?武德王會不會因爲張遇而放過。

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七十二章 分道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五十一章 失望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6章 佞臣的用途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六十九章 合併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一章 禍福由天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第2章 青兗的政治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第7章 禽獸不如!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十三章 論兵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第8章 風起雲涌四十六章 壓力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第5章 韓氏入宮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第5章 豫州牧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十六章 蟄伏四十六章第7章 佈政第一步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第5章 隨時指點你第4章 力的領悟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四十七章 夜戰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十四章 好苗子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七章 來了第2章 青兗的政治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第10章 至方君子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六章 金鉤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七章 夜戰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十五章 笑臉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
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三十七章 包養倆男人七十二章 分道二十九章 兩個女人十八章 戰爭節奏難掌握四十七匆忙慌亂中的反應五十一章 失望一百零二章 投名狀二十二章 全面開戰下五十三章 襄國之戰三五十七章 不起眼的轉折第7章 公祭之序幕一百零一章 水火無情二十七章 因果循環第6章 佞臣的用途五十五章 意料之外的大魚六十九章 合併五十五章 襄國之戰五十一章 禍福由天四十九章 死又何悲第2章 青兗的政治五十七章 大禮的回報二十六章 不期而遇六十二章 賠償損失第7章 禽獸不如!七十一風滿樓上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六十六章 山重水複三十七章 魏關前的疑惑二十四章 其他人的心思一百零三章 沙發過短二十四章 勇者無敵四十九章 火燒慕容評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二十六章 血腥的襄國之夜十三章 論兵四十五章 逃遁二十六章 啼笑皆非五十章 最糟糕的局面四十三勝利來得如此簡單第8章 風起雲涌四十六章 壓力第4章 人吃人的年代七十二章 挺進豫州五十六章 雨夜追擊六十五章 全面開花五十三章 用什麼下酒五十八章 痛打落水狗三十五章 對決序幕拉開三十八章 變通之道五十六章 以退爲進好處多三十七章 各打各得三十九章 潼關露出的端倪四十六章 王猛定軍心第3章 小耗子歷險記(下)第5章 韓氏入宮四十四章 我們的家四十九將忽悠進行到底五十一章 以攻代守五十一章 信念與本能的對決第5章 豫州牧八十九章 困窘的燕國四十六章 大晉風流人物三十八章 進城二三事十六章 蟄伏四十六章第7章 佈政第一步二十章 郗愔迴轉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第5章 隨時指點你第4章 力的領悟二十三章 無眠之夜四十七章 夜戰二十章 關中的意外十四章 好苗子三十八章 雷弱兒的煩惱十七章 來了第2章 青兗的政治十二章 這個女人不簡單七十一章 人要有覺悟誤操作章節請勿訂閱五十一章 悅綰意外出現第10章 至方君子三十三章 上黨風雲補五十二章 你在害怕什麼一百零六章 突圍血戰下五十六章 金鉤第8章 如何選擇這是個問題三十章 感覺敏銳的人三十三章 祭竈節下三十二章 急轉直下二十九章 天網恢恢五十七章 襄國之戰七八十章 必須付出代價四十二章 諸葛攸入夥十四章 活捉美少女四十七章 夜戰七十一章 有理由嗎十五章 笑臉六十四章 王猛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