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火器“大師”焦玉

此刻,馮國勝的攻城部隊,在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之後,已經接近了城頭,接下來,就是最慘烈的城頭攻防戰了。

最前面,擡着雲梯的士兵們,正在加速向前跑,藉着衝勁,準備把梯子架到牆上去。

“轟!”第二聲巨響傳來,巨大的鐵球掠過他們的頭頂,直接向前飛去,這次,居然直接飛過城牆,飛到對面的城裡面去了!

焦玉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上次是偏近,這次是偏遠,肯定是裝藥裝多了。

“焦玉,再給你一次機會。”朱元璋說道。

“是,大哥。”焦玉知道,這次如果自己再打不中的話,後果很嚴重。

前線已經進入了白熾化的狀態,英勇的士兵們,順着梯子,爬上了城頭,不時有梯子被守軍撬了下來,整個梯子上了一連串的人全部掉了下來,摔成肉餅,沒有人在乎這個,他們將梯子豎起,再次爬了上去。城頭彷彿一個巨大的絞肉機,在吞噬着雙方的生命。

唯一不同的是,朱元璋這邊氣勢如虹,下定決心要將滁州城奪下來,守軍卻是在膽戰心驚中反抗着,他們已經被打怕了。

“轟!”第三聲響聲傳來,焦玉在心頭默默地祈禱着,兄弟,你一定要落到城牆上!

“啪!”也許是焦玉的禱告起了作用,鐵蛋直接砸在了城牆上,城牆隨之一震,卻還是結實地呆着。

“接着開炮!”朱元璋命令道。“別磨蹭了,直接開炮!”

焦玉只好放棄了清洗炮膛的工作,直接填火藥,鐵球,接着開炮。

此刻,城頭的戰鬥更加激烈了,攻城的部隊,損失慘重。

“徐達,郭英。”朱元璋大喝道。

“末將在。”兩人答道。

“你們倆各率三千勇士,從南面進攻,打不下滁州城,別來見我!”

“是,大哥。”兩人領軍而去。

朱元璋用的,乃是聲東擊西。在北面的城牆上如此猛烈的進攻,大炮,火銃,都用上了,其實只是佯攻,吸引了守軍的全部注意力,再派猛將從對面的南城牆進攻,出其不意,奪下滁州城

果然,徐達和郭英兩人率領着軍隊,沒怎麼遭到強烈的抵抗,很容易就攻上了城頭,打開城門,城外的軍隊一鼓做氣,全部衝了進來。

得知南城門被攻破,守軍的意志終於全部瓦解,他們紛紛向兩邊沒有受到攻擊的東西城門涌去,準備突圍。

花雲早已率騎兵在外面等候多時,衝出來突圍的韃子,全部丟了姓命。

黃昏的時候,殘敵終於肅清,朱元璋站在高高的滁州城頭,望着四面起伏的山巒,心潮澎湃。

一戰定乾坤,此後,自己是事業將不僅僅侷限在狹小的安豐路里,整個富庶的南方,都將踩在自己的腳下!

“大哥,焦玉丟了。”馮國用說道。

作爲最後進城的部隊,他發現,那個發射炮彈的陣地,已經空空如也,除了那門還在冒着青煙的大炮,看不到士兵的蹤影,那個指揮發射炮彈的焦玉,跑到哪裡去了?

他以爲焦玉跟着大部隊進來了,結果,四處都沒有發現,這纔來回報朱元璋。

焦玉丟了?這小子,還真經不起說,朱元璋知道,可能是自己在打仗的時候,沒有給焦玉好臉色,還恐嚇了他,那可是打仗啊,要是他的火炮能幾下將城牆炸開,自己將減小多大的損失啊!還好自己壓根也沒把寶全壓在他身上。

“讓花雲,派幾個騎兵,將焦玉找回來!對了,把那門大炮也搬上城頭。”朱元璋說道。

焦玉這小子,平時都怪自己太寵着了,現在,自己對他臉色不好,就撂挑子不幹活了,這可不行,這次回來了,得好好教育教育。

焦玉確實是跑了,他不能不跑,不是因爲他受不了朱元璋的冷言冷語,而是他終於發現,朱元璋看重火器,但是急於求成,也怪自己主動請纓,要是不將火炮拿出來,也不會受這種刺激。而更深層的原因,就是朱元璋對火器完全是門外漢,外行領導內行,結局是很悲哀的,三發命中目標,這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但是,對於朱元璋來說,必須要求第一發就命中,這怎麼可能?

還有,在他的想法裡,只有完全火力壓制住了對方,才能夠施展攻城兵力,火力是關鍵力量,那一千人的火銃手,如果能夠再靠近一些城牆,充分發揮火銃的威力,完全可以將城頭的那些弩箭兵壓制住,從而爲攻城部隊提供可靠的掩護,哪裡像現在,雖然滁州城拿下來了,可是,已經有上千名生龍活虎的士兵永遠長眠在了滁州城前。

看着進攻的部隊悍不畏死地攻進去,看着滿地的屍體,焦玉的心中,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即使自己苦心研究出先進的火炮來,在大哥的軍中,能獲得足夠的施展空間嗎?大哥永遠也會拿火器當作配角的。

焦玉趁着所有的人都在上前,他讓幫他艹作火炮的士兵也跟着向前推進,而自己,抽了個機會,轉身退出了戰場,向東面悄然離去。

焦玉對朱元璋誤會了,朱元璋其實很重視他,只是,隔行如隔山,朱元璋沒有給焦玉足夠的關心,導致兩人終於背道而馳。

從本質上說,焦玉不是軍人,只是個技術人員,用對待軍人的一套來對待焦玉,有點強人所難,焦玉終於離開了。

歷史在這裡,發生了很大的轉折,如果沒有張陽的天闕銃的出現,焦玉的火器,會是這個時代裡面最厲害的熱武器,沒有天闕銃的比較,朱元璋也不會對他施加壓力,可以讓焦玉從容地改進和提高火器,最終讓朱元璋的部隊擁有了讓其他人羨慕的火銃與火炮,東征西戰,而且一直影響到大明朝有了神機營,火器局

焦玉想到高郵府去看看,看看大哥說的那個可以在二百步內精確射擊的火銃,究竟是真的假的。眼見爲實,他的心中,始終不太相信。

“主公,最新消息,駐守在揚州的軍隊,已經準備出征滁州了。”在高郵府衙裡,羅貫中從揚州回來,得到了確切的情報。

看着羅貫中那疲憊的臉色,張陽就知道,他肯定是探得確切消息之後,連夜從揚州趕回來的。

“貫中,你回去休息吧,這次辛苦了。”張陽說道。

看着羅貫中走出了房門,張陽和身後的施耐庵說道:“請施先生出山,還順帶請來了一位情報專家,真是幸運之至啊。”

“主公過獎了,”施耐庵笑道:“貫中跟着我,也就是學些筆墨上的工夫,跟了主公之後,纔算是發揮了他的作用啊,在主公手裡,每個人都得到了重用,正是主公的事業能夠蒸蒸曰上的原因。”

張陽笑了笑,這句話也不知算不算拍馬屁了,還是考慮一下今後的事情吧。

“如今揚州的軍隊出發去了滁州,我們迫在眉睫的威脅,算是解除了。”張陽說道。如今軟禁了行省派來高郵府的府尹李普和達魯花赤怯不花,最大的威脅就是萬一消息走漏,揚州那幾萬軍隊會潮水般涌來,那個時候,還真頭疼。不是說現在的軍隊應付不了,而是好容易爭取來發展的機會就給斷送了,連綿的戰火,會將革命的果實給糟蹋了,如果百姓們得到土地,卻不能安心耕種,仍然沒飯吃。

“我們還在擔心這些呢,結果,鄰居朱公子幫了我們的大忙。”張陽接着感嘆道,上次邀請自己加入紅巾軍,自己沒有答應,還沒過幾天,就送給自己一份大禮。

“主公,我們暫時的威脅消除了,但並不是可以高枕無憂。”施耐庵說道:“朱元璋攻下了滁州,迫不及待地攻下了滁州,他想幹什麼?”

“幹什麼?擴大地盤唄,”張陽說道:“我們都在想這擴大地盤,朱公子肯定也是了。”

“不止這麼簡單,主公,滁州的南面,是集慶。”施耐庵說道:“朱元璋固然是想擴大地盤,而且滁州的地理位置也比較好,四面環山,易守難攻,但是,我看朱元璋更大的目的,是想要進攻集慶,將這個風水寶地拿到手。”

風水寶地?張陽一向不信的就是這些學說,受過現代高等教育的人,還相信這些迷信的說法?不過,他不信,不代表這個時代的人不信,這個時代的人都信得要命。

“怎麼個風水寶地了?”張陽問道。

“先有范蠡築越城,後有孫權定都建業,共有東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樑、陳,都在這裡定過國都,所以集慶一直都被認爲是有王者風範,攻下了這裡,在這裡建立國都,那可是天命所歸。”施耐庵解釋道。

“我不相信什麼天命所歸,我只相信人定勝天,施先生,我們和朱公子隔着揚州,對方有什麼打算我們也阻止不了,我們最重要的,是將自己的實力發展好,才能在這個亂世中生存。”張陽說道。

只是張陽不知道,這個集慶,後來被朱元璋該名叫應天,再後來,叫做南京

“是,主公說得對。”施耐庵說道。

“大哥,大哥。抓到一個殲細。”突然,一個衛兵進來回報道。

殲細?張陽問道:“怎麼發現殲細的?”

“大哥,我們昨晚睡覺的時候,將天闕銃全部一排放在架子上,今天起來,發現少了一支,最後在柴房裡面找到一個人,正在拆解我們的天闕銃,大家將他揍了一頓,現在在柴房關着呢。“衛兵說道。

在柴房裡拆解?張陽感興趣了,這絕對不是簡單的小偷,要是真的是小偷的話,他應該將天闕銃偷來之後,就儘快脫離高郵府纔是,只有傻子,纔會在離被盜位置不足二十步的柴房裡面興致勃勃地拆解天闕銃?或者說,這個小偷是來偷技術的?想把天闕銃的技術搞透了,再悄悄回去仿製?如果真是這樣,這個小偷一個也是個非常懂火銃技術的人才。

只是,想把天闕銃的秘密偷出來,也是非常難的。天闕銃的秘密,在於膛線,外面一模一樣,裡面膛線是關鍵,很少有人會主動向銃口裡面仔細觀察,發現那幾條凹進去的膛線,即使知道了,也無法仿製,膛線的製造工藝,也是非常巧妙的,除非是上了基地,親自觀察了自己的那些簡易設備,纔有可能仿製成功。

“將這個人帶上來。”張陽說道,這是哪裡來的大神,自己得看看。

來人很快就被帶上來了,中等身材,皮膚有些白皙,和經常在屋子裡搞研究的學究有點類似,就是差了副眼鏡,左臉有一片青紫色,應該是早晨受到的“優待”。

“將繩子解開。”張陽說道。

解開?衛兵有些遲疑,這個人要是暴起傷了大哥怎麼辦?

“快點解開!”張陽再次說道。“這位兄弟,請坐。”

衛兵不再猶豫,將來人身上綁着的繩子解開,來人也不客氣,大大咧咧地坐在了旁邊的椅子上。

“敢問兄弟高姓大名?跑到高郵府來,有什麼要事嗎?”張陽問道,話語中,充滿了春天般的溫暖。

雖然臉上被打得生疼,身上也狠狠地捱了幾拳,焦玉還是拱了拱手,和張陽說道:“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我乃是潁州焦玉。”

焦玉?張陽臉色微變,如果他記得沒錯的話,焦玉應該就是在朱元璋手下殫精竭慮,研究出許多種火器的火器大師了,他來這裡做什麼?別人還不擔心,要是被他給看出天闕銃的門道來了,讓朱元璋有了和自己相同的武器,那就危險了。

不行,既然這個焦玉看到了,那就絕對不能放他走!張陽在心中下定決心。

“原來是焦玉兄弟,常常聽朱公子得到了一個火器人才,只是沒有機會相見,今曰一見,果然是一表人才啊!”張陽說道。

一表人才的焦玉抽了冷氣,臉上還是很疼,這些人揍得自己真狠!他心中不禁來氣:“我是來找張士誠的,你們哪位是張士誠?”

這麼一說,搞得張士誠反而很沒有面子,這個傢伙,還真是個愣頭青啊,誰是張士誠,這一看不就明白了嗎?

“這位小兄弟,我主公的名號,也不是這麼叫的啊,看你這位兄弟,我家主公就在你眼前,你也真是目高於頂啊

。”施耐庵在旁邊說道,如果不是自己是個斯文人,施耐庵真想罵他狗眼不識人了。

“沒事,沒關係。”張陽倒是很看得開:“我就是張士誠,閣下怎麼跑到我高郵府來了?你不是一直跟着朱公子的嗎?”

你就是張士誠?焦玉打量了他兩眼,所有的人都以他爲中心,看來他還真是了。

“我是造火器的,這一輩子,就以火器爲樂,我不相信,有人的火器比我造的還厲害,我想親眼見識見識。”焦玉說道。

哇靠,你以爲你是大爺啊,想見識就見識?鐃是施耐庵這樣有涵養的人,也禁不住想要開口罵人了。

張陽仍然笑呵呵地說道:“既然焦玉兄弟想要見識,那也可以,不過,咱們得約法三章。”

焦玉雖然對自己沒什麼禮貌,在這個年代裡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在現代,什麼二比青年,什麼離經叛逆,桀驁不馴的人,張陽見得多了,對付這些人,也非常簡單,讓他們信服,他們就會對你有截然不同的態度。

“好!”

“第一,凡是見識到我的火銃威力的人,除了自己人,就只有死去的韃子。”張陽說道:“所以,如果你見識到了我的火銃的威力,要麼,成爲我的人,要麼,就去死。”

施耐庵心中一驚,主公,你也太狠了,這麼說,人家哪裡敢見識啊,不過這樣也好,把他嚇走了萬事。

哪知焦玉卻說道:“當然可以,但是,你得保證,你的這火銃的威力,要比我的火銃的威力大得多。”

“三百步內射擊固定靶算不算?”張陽問道。

焦玉面色不變,或者說,他根本就不信,他的火銃,能夠打到一百五十步,在這個距離上,彈丸根本就不知飛到哪裡去了,三百步,那絕對不可能,要知道,就算是強弓,也只能射幾十步遠,弩機也就一百步開外。當初朱元璋和他說的時候,也只是提到張士誠的火銃能夠射擊二百步外的目標,憑空多加了一百步?

“好,如果真的射中了,我願意遵守第一個條件。”

“第二,如果你想要看到我的火銃威力,那就得拿等價的東西來交換。”張陽說道:“天闕銃已經被你研究過了,我想要知道,你這個火器大師,還有什麼拿的出手的。”尤其是‘大師’兩個字,張陽說得語氣非常重。

“我懂得鑄炮。”焦玉說道。他已經知道,在張士誠的軍隊裡,火銃裝備量相當大,但是火炮,一門也沒有,這讓他有一絲優越感,至少在這個方面,他還是勝過眼前的這個人的。

鑄炮?張陽心中一喜,臉色卻仍然不變:“好,那請焦玉兄弟隨我到外面來。”

“你的第三條呢?”

“等你見識完了之後,再說吧!”張陽頭也不回地說道。

怕你做甚!焦玉也走了出去,我就不相信了,你能夠在三百步外射中目標,那絕對不可能!

第373章 佈置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226章 大婚(四)第25章 三號基地第45章 交接官鹽第137章 訂婚(一)第373章 佈置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218章 勸降第38章 芙蓉寨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7章 收租第223章 大婚(一)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16章 天下大勢第152章 詳談第299章 營救第66章 視察基地第352章 來援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382章 美人歸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48章 大醉第363章 篡位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72章 基地熱火朝天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145章 流民第151章 心服第66章 視察基地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32章 紅巾軍乾的?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20章 劫糧(二)第16章 天下大勢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8章 吃魚第90章 兄弟重逢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66章 視察基地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15章 怯不花的鬱悶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30章 暫緩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99章 營救第360章 失憶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25章 三號基地第340章 大都風雲(一)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47章 遭遇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13章 泰州城(二)第32章 紅巾軍乾的?第323章 苗軍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13章 泰州城(二)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373章 佈置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25章 投毒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90章 兄弟重逢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90章 兄弟重逢第62章 海市蜃樓
第373章 佈置第251章 高郵府大火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217章 攻打興化城第226章 大婚(四)第25章 三號基地第45章 交接官鹽第137章 訂婚(一)第373章 佈置第119章 卞元亨的訓練第218章 勸降第38章 芙蓉寨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17章 收租第223章 大婚(一)第156章 發現紅巾軍千戶第16章 天下大勢第152章 詳談第299章 營救第66章 視察基地第352章 來援第293章 浴血奮戰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246章 第二次合作第335章 造船廠(一)第382章 美人歸第167章 水上戰鬥(二)第315章 兵臨城下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348章 大醉第363章 篡位第281章 功虧一簣第69章 朱元璋自立門戶第72章 基地熱火朝天第65章 神箭手卞元亨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145章 流民第151章 心服第66章 視察基地第248章 祖墳風波(一)第32章 紅巾軍乾的?第2章 我是張九四第20章 劫糧(二)第16章 天下大勢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8章 吃魚第90章 兄弟重逢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350章 渡口戰鬥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66章 視察基地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194章 甕中捉鱉第215章 怯不花的鬱悶第310章 南進路線第330章 暫緩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48章 拍賣鹽引第146章 和我回揚州第299章 營救第360章 失憶第52章 酒館定大計(二)第128章 人肉盾牌第25章 三號基地第340章 大都風雲(一)第234章 請君入甕(二)第114章 殺人港換鹽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202章 施耐庵是卞元亨的表哥第181章 丁溪鹽場第371章 誰更陰險第347章 遭遇第236章 奔襲滁州第144章 暫住殺人港第13章 泰州城(二)第32章 紅巾軍乾的?第323章 苗軍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16章 下一個目標:興化城第13章 泰州城(二)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373章 佈置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25章 投毒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372章 別尋他徑第90章 兄弟重逢第107章 幫朱元璋的忙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73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90章 兄弟重逢第62章 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