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篡位

徐壽輝是個草包皇帝。

徐壽輝,名真一,又名真逸,羅田人,原本是個布販子。1351年八月,與麻城鐵匠鄒普勝宜春和尚彭瑩玉等人在蘄州利用白蓮教聚衆起義,以紅巾軍爲號。十月,攻佔蘄水與浠水,他被擁立爲帝,國號天完。任命鄒普勝爲太師,倪文俊爲領軍元帥,陳友諒爲元帥簿書椽徐壽輝能被立爲皇帝,不是因爲他有多勇武,雖然他爲人正直,見義勇爲,在羣衆中享有很高威信,但是,威猛不過鄒普勝和彭瑩玉,他能夠成爲皇上,那是因爲他身格魁偉,相貌非凡,有着“龍相”。

不過,徐壽輝在其他方面倒是非常計較的,比如說他的這個天完政權,天是大字多一橫,完字是元上面多個頭,自然要蓋過大元,他只會在這種地方耍小聰明,說實話,這個天完,還真有些不好聽,所以,他當皇帝沒多少天,就真的完蛋了。

建立政權後,布販子出身的他,深知百姓過得艱難,提出了“摧富益貧”的口號,得到了廣大貧苦農民的擁護,紅巾軍很快發展到幾十萬人,他以黃岡爲中心,向江西、湖南挺進。

紅巾軍出身貧苦大衆,他們紀律嚴明,不銀不殺,每攻克一地,只把歸附的人登名於戶籍,餘無所擾,深得人心,隊伍迅速擴展到百萬人,縱橫馳騁於長江南北,控制了湖北、湖南、江南、浙江以及福建等廣大地區。

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讓徐壽輝這個皇帝,坐在龍椅上感覺十分地舒服,他不知道,危險已經悄悄來臨。

首先傳來的噩耗,就是在與元軍的鬥爭中,彭瑩玉和尚戰死了。他是紅巾軍的重要核心人物,他的死,讓老徐感覺有些悲傷。

誰知,接下來,又發生了領軍元帥倪文俊的反叛,他想將自己從皇位上拉下來,自己坐上去。

事情敗露之後,倪文俊逃到了陳友諒那裡,妄圖藉助陳友諒的力量,反叛徐壽輝,但是,陳友諒“忠心耿耿”,親自看下倪文俊的腦袋,送到了徐壽輝那裡。

從此,徐壽輝對陳友諒更是信任有加,將他升爲平章政事,倪文俊的舊部,也被合併到陳友諒的手下。

陳友諒一路進擊,連下江西隆興、瑞州,直至攻克了龍興。

徐壽輝聽說陳友諒的部將攻克了龍興之後,非常高興,立刻決定,要遷都到龍興去,龍興,那自然就是真龍興旺的地方,他非常喜歡這個地名。

一個國家要遷都,那可是件大事,不過,天完政權本來就不大,而且,還遷過幾次都,所以,這次也是一樣,皇帝一高興,帶着幾萬人馬,就奔龍興來了。

陳友諒自己一個人在外,那是大權在握,自然不希望皇帝跑到自己身邊來指手畫腳,沒想到,還沒等他反應,皇帝就已經來了。

陳友諒終於動了殺機,那個坐在高高的帝王寶座上的人,何德何能?自己才應該是那個真命天子!

徐壽輝坐船路過江州,此時,陳友諒的主力正在江州休整,徐壽輝自然要進城巡視一番。

看着那浩浩蕩蕩的儀仗,在城門口迎接的陳友諒,氣就不打一出來。

“恭迎聖上。”看着徐壽輝從船上下來,陳友諒還是恭恭敬敬地說道。

“陳將軍免禮。”徐壽輝樂呵呵地說道:“今天我來江州住一晚,明天就可以到龍興去了,龍興,可真是個好地方,陳將軍,你真是我天完國的不可多得的將才啊!”

“謝皇上誇獎,微臣會竭盡所能,趕走韃子,讓我們天完國統治整個中原。”陳友諒說道。

“嗯,不錯,不錯,哈哈。”徐壽輝說着,向城內走去。

後面的文武百官,也都見過了陳友諒,向裡面走去。

誰都沒有注意到,陳友諒的眼底的那一絲殺機。

待得徐壽輝的所有人馬都進去了,他們身後的大門,突然關上了。

陳友諒並沒有進城,他在城外,聽着城內那不斷傳來的喊殺聲。

在城門口,他已經埋伏了五萬人馬,密集的箭雨,不停地射向無處可擋的百官和士兵。

接着,兩邊出來兩路人馬,騎着高頭大馬,揮舞着大刀和長矛,見人就砍。

徐壽輝徹底崩潰了,他還沒有搞清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就已經被幾個兇悍的士兵捆成了糉子,扔到了一輛馬車上。

“陳將軍救我!”直到現在,草包徐壽輝才喊出了這麼一句話。

陳友諒在城外,露出了會心的笑容。

等到一切都結束,陳友諒踏着腳下鮮血彙集成的小溪,走進了城內,他從來都不怕自己沾染了鮮血,相反,他喜歡聞血腥的味道,有些像小時在漁船上打漁聞到的魚味兒。

徐壽輝帶來的人,此刻都已經盡數倒在了血泊中。

而徐壽輝,在一旁,正躺倒在馬車裡,瑟瑟發抖。

“陳將軍,陳將軍,這些人造反,快吧他們都殺掉。”徐壽輝說道。

“是嗎?”陳友諒露出天真無邪的笑容:“皇上,我覺得,是他們在造反吧?”說着,他指了指倒在地上的那些屍體。

“皇上,你的璽印,借我用一下。”陳友諒說着,從徐壽輝的身上,掏出了一塊玉璽。

拿出來,陳友諒用嘴呵了口氣,在自己早已寫好的那張聖旨上蓋了下去。

“不錯,成了。”看着清晰的那個圖案,陳友諒隨口說道:“這璽印真不錯,我先給你收着了,以後我自己再刻一塊。”

看着陳友諒遠去的背影,徐壽輝終於明白過來,自己一直以來信任的陳友諒,居然反叛了自己,還把自己給軟禁了!

他渾身哆嗦,可是,他已經沒有任何能力,所有的人,幾乎都是徐壽輝的手下,他還可以相信誰?

不過,陳友諒既然沒有現在就殺自己,那說明,自己暫時不會有太大的危險,大不了,最多,這個皇帝就讓給他做好了!草包徐壽輝想到。

陳友諒看着外面的天空,心情大好,如今,那個高高在上的人,終於成爲了自己的階下囚,利用他的威望,可以號令其他不願服從自己的部將,天完所有的軍隊,都要把他們牢牢地掌握在手裡,然後,徐壽輝,就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

剛纔的那張聖旨,就是昭告天完國,自己,陳友諒,已經被皇上封爲了漢王,身份和地位,再次上了一個臺階。他立漢王府於城西門,重新置官屬,藉着輔佐徐壽輝的名分,開始大權獨攬。

有了漢王這個身份,辦起什麼事來,那就方便多了。

陳友諒發覺,文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的。

在打擊韃子的過程中,陳友諒也一直在籠絡士人,他在攻下龍芯後,立即召闢名儒吳澄的孫子、曾任元肅政廉訪使的吳當,而元廷已命吳當爲江西行省參知政事,陳友諒擺出諸葛亮三顧茅廬的姿態,終於將他請來。接着,他還在龍興城內親自登門拜訪元江南行臺侍御史韓準,。在他的積極爭取下,不少地主知識分子和元故官投奔而來,比如黃昭和解開、解開之叔解觀。解氏是江西名宦之家。黃昭曾任元兵部尚書,與吳當一起鎮壓過江西農民起義,這些人,都被他奉爲上賓。

而藉着徐壽輝遷都,軟禁徐壽輝的計策,正是解開提出來的。

謀反忤逆,陳友諒從來都不怕身上有什麼惡名,他是個敢作敢當的好漢。

陳友諒的眼光,已經瞄準了太平。

歷史上的太平,是由朱元璋的勇將花雲防守的,太平被破後,花雲被俘,英勇就義。

而現在,花雲保護這朱元璋,退回了滁州之後,再也沒有緩過勁來,所以,此時的太平,還是在韃子手裡。

陳友諒的手下,從來不缺水軍,而現在,他的水軍,更是勇猛不可擋。爲了在江南到處攻佔,陳友諒製造了大型戰船,外飾紅漆,艦高數丈,上下三層,每層都設置有上下相通的走馬棚,下層設板房作掩護。有櫓幾十只,櫓身裹以鐵皮。上下層住人,互相聽不見說話。這樣,即使是上面的人被殺了個乾淨,下層的人聽不到,還得使勁地向前划船。

靠着強大的水軍,陳友諒輕而易舉地攻克了太平。

此時,陳友諒覺得,徐壽輝已經沒什麼用了,唯一的用處,就是多浪費他的糧食。

是夜,雷聲大作,暴雨傾盆而下。

太平外面,採石礬,五通廟。

“皇上,我們來這裡,拜一下祖先和神靈。我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步,多虧了祖先的庇佑。”陳友諒說道。

“是啊,也多虧了陳將軍的奮戰,我們的軍隊,肯定會將韃子徹底趕走,恢復我們漢人的天下。”徐壽輝說道。

陳友諒半響,說出了一句話:“可惜,你看不到那一天了。”

死一般的沉默,徐壽輝驚了,這一天,終於還是到了。

一個時辰過去了,徐壽輝戰戰兢兢地說道:“我把皇位讓給你,我做平章,這總可以了吧?實在不行,我離開軍隊,做回以前的布販子,行嗎?”

看着草包皇帝,陳友諒冷笑道:“你是怎麼在這個亂世中生存下來的?還當了皇帝,居然這麼天真?”

衛士上來,向着徐壽輝的後腦勺,舉起了錘子。

()

第272章 應對第40章 進攻芙蓉寨(二)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102章 闖軍營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14章 說服第178章 借糧第289章 收兵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140章 訂婚(四)第93章 魯興是人才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351章 逃跑第60章 旁敲側擊第80章 鍊鐵(四)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第275章 水戰三步走第262章 夜戰第296章 彈劾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253章 備戰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89章 遭遇第102章 闖軍營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81章 歸宿第359章 意外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244章 獲救第255章 水戰第382章 美人歸第6章 屍骨未寒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劫糧(五)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55章 水戰第12章 泰州城(一)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383章 稱帝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311章 過江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88章 逃跑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272章 應對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324章 練兵第382章 美人歸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4章 救人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344章 陰謀第29章 殺人港(二)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153章 跟蹤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129章 還是爆頭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222章 專一第136章 我很忙第344章 陰謀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24章 得勝湖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74章 遇襲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373章 佈置
第272章 應對第40章 進攻芙蓉寨(二)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125章 探子劉三第102章 闖軍營第201章 海水曬鹽第214章 說服第178章 借糧第289章 收兵第115章 何家誰做主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140章 訂婚(四)第93章 魯興是人才第319章 進軍杭州第155章 發現秘密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11章 發現赤鐵礦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351章 逃跑第60章 旁敲側擊第80章 鍊鐵(四)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357章 進攻應天府第148章 書生酒鬼第3章 殺人償命,血債血還第275章 水戰三步走第262章 夜戰第296章 彈劾第143章 人工呼吸第253章 備戰第300章 朱元璋下集慶第389章 遭遇第102章 闖軍營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381章 歸宿第359章 意外第387章 進攻皇城第244章 獲救第255章 水戰第382章 美人歸第6章 屍骨未寒第280章 火藥助推式弓箭第91章 天價賣鐵第158章 探子,探子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265章 將計就計第23章 劫糧(五)第250章 軍火庫炸了?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255章 水戰第12章 泰州城(一)第233章 請君入甕(一)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383章 稱帝第120章 統一思想第311章 過江第309章 常遇眷來投第237章 大炮的威力第88章 逃跑第282章 進入高郵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272章 應對第220章 基地風韻第131章 杆子的末日第324章 練兵第382章 美人歸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14章 救人第318章 再次招安?第61章 找到硝石和硫磺第200章 江南沈家第37章 運勞力回基地(二)第160章 佈置戰鬥第378章 動亂江州第104章 給朱元璋送回禮(一)第344章 陰謀第29章 殺人港(二)第283章 佔領寶應第153章 跟蹤第219章 只爲爭取時間第129章 還是爆頭第207章 高郵府的對策第222章 專一第136章 我很忙第344章 陰謀第229章 天闕銃的系列化及萬能的原動力第157章 納速剌丁第24章 得勝湖第9章 突火槍,射擊!第134章 喜歡張公子第74章 遇襲第264章 再定計策第338章 造船廠(四)第291章 改變進攻方向第373章 佈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