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詳談

張陽一邊組織着他們訓練,一邊用眼睛的餘光瞅着李善長。

果然,他被自己這些人的訓練驚住了,也難怪,自己的這些跨時代的武器,怎能不讓任何一個普通人好奇啊。

一直訓練到四周的船多了,張陽才作罷。

“休息一炷香的時間,然後進行武器拆解訓練。”張陽說道。

天闕銃發射過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清除銃管裡面的火藥殘留,以免影響以後的發射,因爲這是黑火藥,燃燒之後,殘留比較多,所以,每個人不但要能百發百中,還得做到武器保養也能輕車熟路,拆解武器和重新組裝,也是訓練的一個重點。

但是,剛剛發射完,是不能進行的,因爲,那個銃管,已經開始有點燙手了,趁着銃管冷卻的這個時間,讓大家歇息一下,隨後再進行拆解。

“張公子,你們這是什麼武器,這麼犀利?”李善長問道。

“我的這個火銃,叫做天闕銃。”張陽淡淡地說道。

天闕銃?李善長唸叨着這個名字,若有所思。

“不知李兄有何感想?”張陽問道。

“僅憑一兩件先進的武器,恐怕還左右不了歷史。”李善長壓抑着內心的激動,說道:“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對呀,正是元朝失去了人心,或者說,他們從來就沒有得到過人心,所以,如今天下才會大亂,四周羣雄逐鹿,有道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張陽說道。

“那,不知張公子有何高見?”李善長問道。

“這正是我請李兄的原因所在,這些話,我倒是想聽聽李兄的高見。”張陽說道。

“秦亂,漢高起布衣,豁達大度,知人善任,不嗜殺人,五載成帝業。今元綱既紊,天下土崩瓦解。法其所爲,天下不足定也。”李善長搖晃着腦袋,說了起來。

張陽搖搖頭,不懂,這個古漢語太麻煩,還是給我用俗語吧!

“張公子,秦朝亂時,高祖劉邦也是百姓出身,他豁達大度,知人善任,只用了五年就成就了帝王之業。現在天下已不是元的了,只要您能向劉邦學習,按照他的行爲去做,這個天下,就一定是你的。”

這些話,李善長想了很久了,他本來是打算去和朱元璋這樣說的,見識了張陽之後,這些話,卻突然跟張陽說了出來。

不錯,人才,在亂世之中,人才是最主要的,士兵可以隨便招上來,可是千軍易得,良將難求,不過,自己已經從朱元璋的身邊挖過了兩個人來,武有湯和,文有李善長,再加上李伯升,呂珍這些人,自己的身邊,已經是人才濟濟,不知覺中,成就大業應該具備的條件,自己已經具備了。徐達是朱元璋的死黨,就是不知道,那個常遇春在哪裡?趁着他還沒投奔朱元璋,把他挖過來就更好了。

張陽擺正了自己的姿勢,向李善長行了個禮:“請李兄,助我成就大業。”

李善長匍匐在地:“承蒙不棄,我李善長願意助張公子成就大業!”

張陽拉起了李善長:“有李兄前來助我,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的!”望着外面一望無際的湖水,張陽心潮澎湃。

“喂,你們看什麼看,一炷香時間到了,快進行武器拆解,銃管裡面的火藥殘留,一定要清理乾淨!”張陽看着船頭的這些人,拉下臉來說道。

“李兄,我們去艙內詳談。”

張陽拉着李善長的手,彷彿自己的親兄弟,走進了船艙,兩人坐定。

“不知張公子現在手下有多少人?”李善長問道。

既然當作自己的心腹,張陽也就坦誠相告:“目前,我還正在發展階段,士兵有二百左右,後勤人員一百左右。”

“現在天下已亂,四周都是流民,爲何不大批徵召人手呢?”

“我現在還正在發展之中,人越多,費用越大,所以,目前爲止,我也只擴充到二百多人的隊伍,而且,你所看到的這種威力巨大的武器,操作有些複雜,需要嚴格訓練,產量也不高,所以,還得再發展一段,纔可以將部隊的規模進一步擴大。”張陽說道。

“此言差矣,張公子,你看現在四周的各個起義軍,都在不遺餘力地擴充軍隊,人手也是一個必要的因素,就這幾百人,想要攻城略地,恐怕還欠火候。”李善長說道。

“那李兄有何高見?”張陽隱隱覺得,李善長的思路,與自己有些出入。

“想要成就大事,一支雄壯的隊伍,是必不可少的,現在遍地流民,只要你願意,隨時都可以招收到足夠的青壯年,他們對元庭都有着刻骨的仇恨,所以,兵員並不是問題,關鍵是你願不願意這麼做。”

“那人多了之後,我的糧餉,武器,怎麼解決?現在天闕銃的產能,還不高。”張陽說道。

“能造出這麼先進的武器來,那麼普通的大刀,長矛,應該沒有問題吧!”李善長說道。

“這是自然,就是精鋼長矛,想要多少,隨時都可以造出來。”張陽說道。

“沒有你那先進的天闕銃,普通的精鋼長矛,也是不錯的兵器,有了兵員,有了武器,就可以攻城略地,拿下了戰略要地,據我所知,那些大戶家裡,有的是糧食和銀子。而且,只要先攻下了鹽場,還愁沒有銀子嗎?”李善長說道。

張陽眼前一亮,的確,自己彷彿走入了一個誤區,養軍隊,是需要銀子的,而且,爲了打造出一支領先這個時代的軍隊來,更是需要大批的銀子來,爲了賺更多的銀子,自己需要絞盡腦汁,想法賺錢,甚至冒着很大的風險和朱元璋做生意,而現在,李善長說了,拿下了鹽場,就等於有了一個聚寶盆,還愁沒有銀子嗎?

而且,鹽場的兄弟他都認識,作爲鹽民,比普通的農民還要悲慘,拿着少得可憐的工錢,被鹽場的官員騎在頭上。自己因爲混得好,當上了綱司牙儈,才能夠渾水摸魚,賺了一把,讓跟着自己的一幫衆兄弟,過上了好日子,鹽場曬鹽的那些兄弟,也都打聽過,想跟着自己,但是自己怕泄露了消息,纔沒有答應。

附近的幾大鹽場,白駒場,丁溪場,草堰場,都相隔不遠,一旦控制了這裡,那就是個印鈔機。

可是,這和自己的計劃不符,自己想要的,是裝備精良,能以一敵百的部隊,這樣任意招收人,不就成了烏合之衆了嗎?

李善長彷彿看透了張陽的擔憂,接着說道:“現在天闕銃的產量不高,所以,能夠使用天闕銃的,就是大哥的精銳部隊,而一般的部隊,使用精鋼長矛,也已經是很不錯的武器了,戰鬥勇敢的人,可以將他調入到精銳部隊中來,這樣,就可以起到一個良性循環的作用。等待天闕銃的產量足夠了,就可以全部配備,不過,我還是覺得分開比較好,部隊有了梯次,作戰纔會有動力,人人都想進入精銳部隊中,武器先進了,自己生存的機率就會更高,也可以提高精銳部隊的餉銀,來鼓舞士氣。其實,能夠裝備精鋼長矛,也比其他的起義軍要高級得多,與武器相比,更重要的,是訓練,有嚴格的紀律,部隊纔會有戰鬥力。”

說得頭頭是道,張陽聽得不住點頭。

張陽一直最頭疼的,就是糧餉與武器,他拼命賺錢,有了錢,才能擴充軍隊,拼命提高天闕銃的產能,希望利用這個跨時代的武器,來爲自己提高爭霸的資本。因此,進展一直緩慢。看着外面各路起義軍,高唱凱歌,攻城略地,自己只能乾等着,這二百來人的小分隊,在動輒幾萬的大軍中,只能是螳臂當車。

現在,李善長說出瞭解決的辦法:成立兩種軍種,一種是現在的精銳部隊,裝備天闕銃,一種是普通的野戰部隊,只要裝備普通的冷兵器就可以了,這樣,武器的問題馬上就不是問題。打仗之後,普通部隊的精英,可以調入精銳部隊之中,精銳部隊的武器先進,戰鬥力強,餉銀豐厚,這樣,人們都在瞄着這支部隊,也就有了動力。天闕銃的產能不足,也就被解決了。

隨着自己地盤的擴大,可以招收到的熟練鐵匠也會越來越多,天闕銃的產能,也會慢慢提上來,直至最後,每人都有天闕銃,每人都是神槍手,有了這支強大的部隊,有了嚴明的紀律,何愁大業不成?

“當今天下大亂,四周羣雄並起,唯有泰州這邊還比較安定,所以,大部分駐紮的部隊都被調去鎮壓起義了,兵力空虛,我們正好就勢而起,在高郵插上我們漢人的旗幟!現在,所有的土地都被韃子和大戶佔去了,我們只要將土地奪過來,重新分給農戶,那麼,所有的農戶都會支持我們!”李善長越說,臉上越有光彩。

張陽知道,李善長說得非常正確,千百年來,所有的鬥爭,基本上都是爲了兩個字:土地,這是農民們生存的根本,土地只有掌握在農戶自己手中,天下才會安定,土地被少數當權者兼併,導致大量農戶生活不下去,天下就會大亂。所以,這個土地政策,一定要有力地落實下去。

兩人越說越投機,沒有發現,外面天已經黑了下來,也沒有發現,有一艘不起眼的小船,一直跟在後面。

;

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24章 封鎖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140章 訂婚(四)第22章 劫糧(四)第47章 抓小偷第18章 回家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301章 兵痞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98章 基地的發展第377章 江州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370章 聯合第211章 總攻之前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137章 訂婚(一)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258章 投降第127章 抓了不該抓的人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100章 交貨第192章 偶遇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98章 危機四伏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126章 第一槍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344章 陰謀第345章 第二次談判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80章 鍊鐵(四)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91章 夜人得勝湖第50章 奪回鹽引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8章 芙蓉寨第28章 殺人港(一)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381章 歸宿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123章 發兵第123章 發兵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91章 天價賣鐵第88章 逃跑第224章 大婚(二)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192章 偶遇第85章 離島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58章 投降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226章 大婚(四)第374章 口袋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6章 屍骨未寒第344章 陰謀第13章 泰州城(二)第7章 自制突火槍第153章 跟蹤第342章 應天府第214章 說服第88章 逃跑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293章 浴血奮戰
第171章 先攻興化還是鹽場?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124章 封鎖第273章 糧食危機第140章 訂婚(四)第22章 劫糧(四)第47章 抓小偷第18章 回家第305章 各有對策第301章 兵痞第179章 平靜的一天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210章 游擊戰術第213章 守株待兔第199章 回白駒場第198章 基地的發展第377章 江州第56章 女人要頂半邊天第328章 進入杭州第369章 戰船入役第142章 何照依的憤怒第370章 聯合第211章 總攻之前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110章 進攻橫澗山(三)第112章 如此解釋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137章 訂婚(一)第190章 偷襲得勝湖第285章 大戰序幕第243章 高郵湖驚魂第258章 投降第127章 抓了不該抓的人第230章 紛紛暮雪進大都第257章 唯一的水路被堵死第100章 交貨第192章 偶遇第76章 劉若寒的財政大權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259章 地面戰鬥第341章 大都風雲(二)第89章 手榴彈的威力第98章 危機四伏第180章 北極殿誓師第287章 激烈戰鬥第126章 第一槍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344章 陰謀第345章 第二次談判第312章 三百騎兵下常州第84章 積蓄實力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306章 猛將常遇春第80章 鍊鐵(四)第46章 進入揚州城第355章 謝再興投降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191章 夜人得勝湖第50章 奪回鹽引第187章 何家風波第111章 純屬意外第38章 芙蓉寨第28章 殺人港(一)第254章 戰事爆發第381章 歸宿第59章 湯和的任務第271章 百萬大軍攻高郵第101章 找朱元璋算賬第83章 製作手榴彈(二)第123章 發兵第123章 發兵第170章 戰壕的作用第91章 天價賣鐵第88章 逃跑第224章 大婚(二)第316章 炮轟平江第379章 常遇春攻城第239章 帶焦玉回基地第192章 偶遇第85章 離島第53章 可憐的士信第10章 丘義的末日第258章 投降第71章 朱元璋的隊伍(二)第226章 大婚(四)第374章 口袋第35章 拉到壯丁了第6章 屍骨未寒第344章 陰謀第13章 泰州城(二)第7章 自制突火槍第153章 跟蹤第342章 應天府第214章 說服第88章 逃跑第55章 安置何大小姐第343章 士信被抓?第293章 浴血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