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

三韓是大刀闊斧的熱戰,那麼臺灣就是冷槍冷炮的冷戰。臺灣駐屯旅團的力量已經被削弱到極限了連維持臺北和高雄兩個大城市的駐軍都快不夠了,如果不是武裝了三千多僑民,僅僅依賴剩下的不到四千的駐屯軍士兵,島谷正雄都有自己割闌尾的想法了。現在國防軍的陸軍“虎賁”特勤團和直屬總參謀部的“驍騎營”特種兵訓練團都已經登陸臺灣,雖然何大壯親自領兵的想法被吳大官人給批得一無是處,但是撈到了臺灣戰役副總指揮角色的何老大也不在意,反覆囑咐自己的參謀長吳岱一定要看好這幫兔崽子,絕不能下軟蛋,更不能讓小鬼子跑個一半個。“虎賁”特勤團一直以小隊爲單位在臺灣活動,溫玉成團長帶着部隊東一槍西一炮的幹掉了將近一個大隊的鬼子,參謀長鍾偉也是個膽大包天的角色,帶着一個連冒充日本駐屯軍,直接端了基隆的日軍一箇中隊的老窩,半夜裡開打,不到天明就把日軍這個中隊全部送回大神那裡去了。

今天台灣海峽風平浪靜,奉命整編閩系海軍的陳嘉良站在“海琛”號的艦橋上,全白色的國防軍海軍軍服上一枚金星的准將軍銜熠熠生輝。

“嘉良,你起的早啊。”薩鎮冰的聲音響起,陳嘉良趕忙上前攙扶,老將軍常年在海上,以船爲家,關節受風寒,行動不便。

“薩公早,您在指揮台裡就好,何必來艦橋上吹風呢?”陳嘉良在吳宸軒親自出面說和下和薩鎮冰、程璧光等人算是冰釋前嫌。不過見到薩鎮冰還是有些不自然,加上今天是收復臺灣的大日子,他一早就在這艦橋上迎接日出了。

“哎,不服老不行啊,老夫縱橫四海四十餘載,怕是今後也不能再上艦了。”薩鎮冰錘錘膝蓋,看着眼前的三十多艘三千多噸的一模一樣的驅逐艦,和自己這些老邁的大號炮艦,還有那些徵用的中遠運的滾裝船,以及正在排着隊列上船的國防軍輕裝甲部隊。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國防軍真當代虎賁也。”薩鎮冰真心的讚歎道。

“是啊,薩公,聽說現在的聯合艦隊已經龜縮在橫須賀和吳港不敢露頭,海航剛剛還空襲神戶,把“河內”和“攝津”給揍趴下了,估計這一年都上不了場了。現在臺灣海峽除了我們就是英國的幾艘驅逐艦了,小鬼子的船都沉得差不多了。國防軍這一支機械化部隊上去,估計就是給臺灣駐屯軍釘上棺材釘的。”

“呵呵,現在的海戰我不懂了,不用再給我這個老朽說這些軍國大事了。嘉良,你年輕,有能力,跟着吳總座好好幹上二十年,或許能有讓我泱泱華夏揚威遠洋的機會。老夫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小鬼子的下場,也算能告慰二十年前的那些老夥友們了。碧光在北艦,你在南艦,算是我閩粵的海軍雙壁,眼光放遠,氣量容人,莫要以舊日恩怨矇蔽心智,相互扶持才能走的更遠。這次收復臺灣之後,老夫就回福州老家養老了,嘉良你也好自爲之吧。”再看

一眼雲集在廈門海港的那些戰艦,薩鎮冰轉身下了旋梯,看着老將的背影,陳嘉良的心裡也不是滋味,不過看看自己麾下的那幾艘嶄新的驅逐艦還有云集港口的南艦集羣,歷史上第三次收復臺灣的戰役就要從自己手裡發出號令了,直欲長嘯的陳嘉良胸中激盪不已。

此次收復臺灣的陸軍主力正是常年駐守濟南的“羽林”輕裝甲師,師長羅富榮少將是棗林軍校的第一期畢業生,後來送到法國聖西爾軍校學習炮兵科,是國防軍中步炮協同的專家。他的副手參謀長李惠忠准將和副師長聶光北准將也是棗林軍校的畢業生,不同的是一個留學德國一個留學美國,吳宸軒經常笑談羽林師的三位當家都是吃過洋麪包喝過洋墨水的假洋鬼子。這三人卻並非初出茅廬,他們在一戰的時候都曾經有帶隊上陣的經歷,和現在在秘書處軍事科的朱雲階有着相似的戰場經歷。按照預定計劃,三位將領各自率領一個團,分別向臺北、基隆和臺中進軍,羽林師的到來成爲壓垮島上駐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對於向形似游擊隊的特勤團投降,作爲正規軍的島谷正雄少將有些遲疑,不過當幾十輛輪式裝甲和拖帶105毫米榴彈炮的羽林師第一團到達臺北外圍,準備開始攻城的時候,日本守軍居然打起了白旗。島谷正雄在通過電報,得到了國防軍不虐俘、不殺降的承諾後,率領一千多名日軍和一千五百人的武裝僑民向羅富榮少將交出武器,主動投降了。弄的羅富榮少將一半會兒都哭笑不得,又是鐵路又是軍艦的從濟南轉戰千里到臺灣,纔剛剛登陸第二天,一槍不發,甚至大炮的炮衣都沒有除下來,這臺灣首府臺北就不戰而降了,一時間羅富榮少將都懷疑臺北日軍是僞軍假扮的。

島谷正雄識時務,不代表所有的日軍軍官都像他一般通情達理,李惠忠帶的三團在“虎賁”特勤團一個連的引導下,發起了基隆戰役。隆隆炮聲中日軍的炮兵很快就敗下陣來,幾門01式步兵炮在105榴彈炮面前毫無發言權。國防軍的巷戰技術早就練得駕輕就熟,而作爲衛戍師的羽林師可沒少聯繫巷戰技巧,在裝甲車的支援下,步兵很快就突破了外圍的防禦攻入市區,面對失敗心理上已經崩潰的日軍守軍發起了自殺衝鋒,結果都成爲街頭巷尾的碎肉。而那些雜碎武裝平民在最後的瘋狂後,禍害了百十名高山族和漢人婦女後也和第三機步團交上火,不到半小時就被擊潰了,抓捕他們到用了半天的時間,等一千多老老小小的鬼子平民被抓起來,李惠忠和三團的參謀長正在一所學校裡面對那遍地殘缺不全的女屍而睚眥欲裂。

“報告我部殲滅日軍一個大隊一千一百二十人,殲滅武裝平民四百七十三人,俘虜日軍戰俘三十七人,武裝平民九百六十二人。我軍陣亡四十八人,負傷兩百三十…”

“殲滅平民一千四百三十五人。”臉色如同鍋底的李惠忠低沉的聲音讓參謀一時愣住了。“一羣雜碎,留着有設麼用?”

“老李,你別犯錯誤。這些是平…”三團參謀長一下子着急了,這可是違反軍規的大錯,這位參謀長心裡也恨不得把這些雜碎千刀萬剮,不過他還是保持了理智。

“是人渣,禽獸、雜碎、私害子。”眼睛已經開始泛紅光的李惠忠准將一把扯開自己的軍服釦子“給張毅強說,老子接受戰俘,不接受雜碎。讓他把那些雜碎全活埋了再來給我報戰果,如果他不會寫這個戰報,老子帶着警衛班幫他寫。”

看着年輕的參謀掃視了一圈學校裡慘絕人寰的場景後,堅決的敬了個軍禮,收起皮夾子就小跑着去找團長的狀況,急的三團參謀長直轉圈,不過他也沒有辦法,畢竟李惠忠是這裡的主官。

三團的團長張毅強聞聽情況後,連忙來學校親自給李惠忠彙報,他也知道這幫俘虜裡全都是日本人沒錯,武裝僑民也絕對不少,但是畢竟還有一些可能是被誤抓來的普通日本僑民。“參座,您看這些僑民有的還是平民。確實沒有參加戰鬥,是不是…”

李惠忠霍地一轉身,一把拉住張毅強的軍服,把他拖到一具已經沒了聲息的小女孩屍體邊上,幼小的身子上七八處深可見骨的刀傷。“你的這些理由不要給我說,有本事你讓這裡的姐妹能答應你就不用管那些雜碎的死活。”

聽到參謀的報告是一回事,看到現場那麼多被虐殺的屍體是另外一回事。張毅強什麼都沒有再說,只是衝着場地裡那些還沒收殮的女屍端端正正的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傳令一個連隊的士兵跑步來這裡。

親眼目睹這一切的那一個連隊士兵當時就紅了眼睛,直接從工兵借來了剷車,押着那兩畝地的戰俘平民,全部趕到學校後面的滲坑裡,架起機槍衝着小鬼子的下三路一陣惡狠狠的招呼,打斷了多少條腿沒有計算,反正機槍打紅兩根槍管,然後不管這幫雜碎怎麼慘叫求饒,推土機上去一陣平推碾壓,不到一刻鐘就沒有了聲息。也許是當時過於激動,連那三十七名駐屯軍的戰俘也給填進去了,反正都是一丘之貉,也就不用再計較太多了。等多年後日本的一些人偷偷來祭奠的時候,把這片旺向的茅草地稱爲千人坑,還要和中國方面探討虐殺戰俘的責任問題的時候,已經退休多年的李惠忠老將軍不屑的一撇嘴,“三十七頭穿軍裝的豬和九百六十二隻雜碎,那裡有一千嘛。連九百九十九和一千都分不清楚,還死乞白賴的跟老夫探討什麼戰爭責任,想找他爺爺的話,老子的槍還能超度他,不想死的都趁早滾蛋。”

據說,戰爭結束後,第二天吳宸軒就已經知道基隆發生的一切。吳大官人爲此曾經大發雷霆,抱怨李惠忠這個混蛋,就讓一個連出了氣,還用機槍浪費大堆的子彈,打得這幫雜碎半死不活的才埋,太他瑪德人道了。要讓他吳大官人去當主官,一定讓這幫子雜碎跪求自己給他們個痛快,敢給中國人造這麼大的孽,臨死還想落個全屍,做夢去吧!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封推感言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二百七十八節 槍與火炮來對話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六十二節 調戲魔女她乾爹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
第五百九十二節 戰後掠影聯盟篇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封推感言第十二節 強攬買賣釀衝突第一百零六節 冤有頭來債有主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四百節 國防陸軍大換裝第一百四十節 旌旗半卷圍泰州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七十四節 俘虜是個大問題第五百四十一節 小亞細亞攻略忙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一百一十二節 前田出招欲驚蛇第九十三節 武翼練兵擴軍忙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二百一十七節 華府尋訪老麥克第二百五十八節 喬夫宣言搶總統第四百六十三節 驚天血案的波瀾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二百六十六節 戰士榮譽須敬重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二百九十二節 戰爭陰雲籠遼東第二百七十一節 直皖內訌戰三晉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一百六十九節 擲彈狙擊顯神威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五百一十節 三韓內亂青瓦臺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一百一十七節 初到京城見川島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二百五十四節 武翼出手定中原第一百四十三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四百一十五節 東線攻勢戰吉州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第四百二十節 旌旗十萬下江南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二百七十八節 槍與火炮來對話第四百九十四節 帝國國防動員令第三百五十三節 西線鏖戰凡爾登第三百二十節 基地聚首廿四將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十九節 捐官拜見徐卜五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百一十六節 黃金五年良工器第三百二十三節 離奇的薩拉熱窩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四百三十六節 下關和談第二遭第四百八十五節 光復錫金和不丹第三百八十七節 直掛雲帆濟滄海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二百零五節 約法五章革命黨第三百一十五節 武器貿易換貸款第五百零一節 圍困華沙的日子第五百八十八節 戰後掠影階層續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二百一十三節 暴斃疑雲難猜度第一百三十二節 當代不韋張南江第四百五十六節 抗震救災建家園第五百五十九節 硝煙瀰漫硫磺島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三百九十三節 中等收入的陷阱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二百六十一節 清亡拾遺三兩件第三十五節 魑魅魍魎謀商會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二百八十九節 共和萬象千里行第六十二節 調戲魔女她乾爹第三百三十五節 遠東雄鷹初試翼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一百六十二節 兵和一處出奇兵第三百八十一節 海上明月天涯客第三百一十九節 跛腳總統是黎叔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五百六十四節 橋頭堡行動啓幕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二百八十一節 威震敵膽戰青馬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零二節 海外遊子來投奔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一百二十三節 驚聞已成反動派第四百七十五節 基地升起蘑菇雲第一百三十六節 出兵鎮壓是與非第四百五十節 國務會議總結中第七十節 北地烽煙南國浪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