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節 最終簽署凡爾賽

巴黎和會本來就是大國的會議,凡和會一切重大問題均先由六大國會議討論決定。先有“十二人會議”,由美國威爾遜和蘭辛、英國勞合•喬治和貝爾福、法國克里孟梭和畢盛、中國吳宸軒和陸徵祥、日本西園寺公望和牧野伸顯、意大利奧蘭多和桑尼諾組成。“十二人會議”爲六大國“經常的正式會議”,和會期間共舉行60多次。1919年3月26日起,“十二人會議”縮減爲“六人會議”,即英、法、美、意、中、日六國首腦就和會中有關歐洲問題私下協商(4月23日意首相奧蘭多離會,由英、法、美、中、日五國首腦以“五人會議”形式控制局面)。

巴黎和會的全體大會,即27國全體會議,和會期間僅開過6次,完全是止於形式。和平正式會議,協約國代表與各前敵國代表分別相會,一次是遞交和約最後草案,一次爲簽署和約。和會附設有國際聯盟、賠償、領土問題、條約起草、戰爭責任、國際河港鐵道等專門委員會52個。中國參加了其中的28個,併成爲很多國際組織的發起國和締約國,在以白皮爲主的國際外交界,中國外交家的品牌也打響了,看着年輕的共和國外交官們在國際會議上縱橫睥睨讓很多歐美的老外交們大爲豔羨,沒有資歷包袱的共和國外交家們更容易讓年輕人發揮才華。外交始終是以綜合國力和展現出的國家意志爲轉移的,就像戰敗的德國即使有一流的外交家也只能在門外等着宣判而已。

6月23日,最終簽署的《凡爾賽條約》共分15部分,440條。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0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以及德屬新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萊茵河西岸由協約國佔領,東岸50千米內爲不設防區。禁止德國實行義務兵役制,只准保留陸軍10萬人。禁止德國擁有空軍、坦克和潛艇,海軍力量受到嚴格限制。

在1918年11月11日停戰時,就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法國,恢復法國在普法戰爭前的疆界。

北石勒蘇益格經過公投,迴歸丹麥。

承認波蘭獨立,並給予波蘭海岸線。把原屬波蘭的領土歸還,包括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東上西里西亞予捷克斯洛伐克。

但澤由國際聯盟管理,稱爲但澤自由市。

割讓尤本及薩爾梅迪給比利時;克萊佩達地區給立陶宛(1923年)。

薩爾煤礦區由法國代管15年,然後由公民投票決定其歸屬。

德國承認奧地利獨立,永遠不得與它合併。

意大利取得伊斯達尼亞和提洛爾

承認盧森堡的獨立。

德國在遠東和大洋洲的殖民地除了青島已經歸屬中國之外,其他島嶼殖民地由美、中、日三國分配。加羅林羣島、馬紹爾羣島、馬里亞納羣島、瑙魯島、俾斯曼羣島、西薩摩亞各自以託管的方式交給三國。非洲和美洲的殖民則由英法美瓜分。此外,還與其他戰敗國簽定了其他不平等條約。

通過巴黎和會簽訂的《凡爾賽和

約》、《國聯盟約》以及會後對其他戰敗國的和約,以條約法律形式,確立了戰後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的一般關係與制度,即所謂凡爾賽體系。英法力主建立凡爾賽體系其目的是想把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完成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成果鞏固下來,同時組織對列強的死敵紅俄的武裝干涉、經濟封鎖和顛覆破壞活動。不過巴黎和會遠遠稱不上和諧,期間的勾心鬥角幾乎已經到了冷戰的邊緣。英法已經被打得筋疲力盡,干涉俄國是他們無法完成的重任,而美國國內的孤立思想又重新盛行,爲了贏得大選而不得不收縮兵力的美國也沒工夫和老毛子過招。武裝一些白俄軍和捷克兵團一類的僱傭軍當然可以,但是在西線始終無法完成決定性的一擊,干涉變得遙遙無期。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中國和日本在東線的表現,特別是中國遠征軍那飛機大炮加裝甲的快速攻擊模式,特別適合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平原,當然是在有充足的補給的條件下。

中國會爲了英法火中取栗嗎?答案並不在英法的控制之下,這讓兩個習慣了操縱世界的老牌列強很不自在。爲了鼓動中國參加圍剿紅俄的戰爭,英法不僅對中國出示的紅俄同意歸還158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的書面證據表示了認可,並且擔保日後復國的白俄政府也會承認這份承諾。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法律上收回了青島及周邊的原德佔膠澳總督區,同所有歐美列強達成一致,即刻停止所有繼承自大清國的賠款義務,廢除領事裁判權等不對等權利,在兩年內廢除所有不平等條約,並交還所有租界。香港和澳門都在共和十二年結束前交還中國,當然中國也要相應免除英法和葡萄牙一部分軍火和物資貸款。中國將獲得德奧戰爭賠償的3.5%,成爲繼法國56%、英國28%、美國5%之後的德奧第四大債權國,而日本則僅僅得到了1.5%的賠償。

爲了彌補日本那受傷的小心靈,在德國海軍剩餘艦船的分佈上,日本和中國的佔比發生了逆轉,中國僅僅獲得2艘萬噸巡洋艦和4艘不過2000噸的驅逐艦,日本卻獲得了一條常規排水量25390噸的國王級戰列艦“藩侯”號還有一艘常規排水量24594噸的“塞得利茨”號戰列巡洋艦,另外還有一艘巡洋艦和六艘驅逐艦,排水量是中國的六倍。中國代表團在軍艦分配問題上的高姿態讓英法美都表示讚賞,中國趁機提出要求分配給自己的軍艦解除武裝後作爲運輸艦和近岸火力支援艦運送一個師的遠征軍前往芬蘭,會同芬蘭陸軍保護俄芬邊境,並威懾紅俄軍隊。這一提議得到了英法美的贊成,日本也沒有理由對此置喙,於是煙臺海軍基地派來的400名官兵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支援的210名船員在一個裝備了輪式裝甲的快速反應師的保護下接受了基爾港中停泊的2艘巡洋艦和4艘驅逐艦,與開往斯卡帕灣的公海艦隊分道揚鑣,直航芬蘭的布芬海姆港,當然同船帶走的還有數十位申請到中國避難的科學家和工商企業家。

6月28日是巴黎和會的最後一天,也是全體戰勝國在和約上簽字的一天。作爲戰勝國的中國代表全體盛裝出席會議,吳宸軒代表中國*政府在合約上第四個簽字,他身後是滿臉陰鬱的牧野伸顯

,西園寺公望因身體原因根本就沒有出席簽字儀式。

原因何在呢?

原來,日本代表團此次來巴黎的目的,主要有三條。即戰前德國侵佔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即使不能歸日本也要爭取補償,接管全部的德國在太平洋上的島嶼殖民地,迫使中國承認日本對臺灣、鮮國和關東州的佔領地位並得到世界公認。

本來日本當時參加了協約國,對同盟國作戰,曾支援協約國大量的物資(當然是收錢的),還派出5萬名精銳的陸軍遠赴俄國前線作戰,犧牲了2000多人。作爲戰勝國的日本,本來認爲即使無法索回德國強佔的山東半島的土地,也能得到一定的補償,這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卻無視日本的要求,中國更是態度惡劣的拒絕就此進行談判。因爲遠征軍起到的中堅作用,中國航空隊的巨大戰果讓列強不得不承認中國在航空方面的優勢,中國的地位扶搖直上,擠掉了擁有世界第四大海軍的日本和第七大海軍的意大利,而成爲會議身上英法美之後的第四大強國,這件事傳回國內已經讓日本代表團壓力倍增了。

開會了啊,開會了啊,反正日本代表團上不了桌啊。看來討還青島是沒戲了,那就退而求其次把臺灣、鮮國和關東州確認下來。可是列強們愣是不給大日本帝國面子。等列強討論到遠東問題時,威爾遜裝好人說:膠澳總督區是被中國軍隊最終打下了的,不過日本之前也對德宣戰而且也死了不少人,多少讓日本也聊聊嘛。中國方面感覺無所謂,反正青島都是我的了,進來就進來吧。於是日本代表團獲得了在和會期間,唯一的一次的在正式的公開的場合上爲自己的利益聲辯的機會,對於日本來說這算是一個成功的偷襲。在得知日方代表團的發言後,中國代表團還很淡定,不是說好的嗎,日本在30天沒有攻克德軍的最後防線,我們只用了一週就完成了佔領,青島的歸屬還有疑問嗎?在理由十足的中國代表團面前日本說出了自己的原因。日本人先說:第一:打山東的德國人,我們派兵了,還死了人,這是我流血流汗換來的,你們不過是撿了個便宜。第二:當時英法拉我們日本參戰可說好的,我打德國人,青島就歸我。第三:日本陸軍在冰天雪地裡跟德國人死掐,犧牲大大的,怎麼能毫不考慮日本的利益呢!

中方代表團發言人顧維鈞隨即反駁:第一,不管之前有沒有參戰密約,任何國家在沒有得到中國合法政府的授權情況下就中國領土的處置都是非法的和無效的。第二在中日關於青島問題的國際談判上,日方已經承諾了,日軍沒有在規定時間內打敗德國人,而中國做到了,願賭服輸,何必耍賴。第三:當年我們跟德國人籤條約的時候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德國的東西不可以轉讓給第三國。你以爲你搶就可以了啊,我們從來就沒有承認過這些權益是可以被轉讓的!這就是顧維鈞的水平!

被耍的日本人利用自己的外交優勢要與美國利益交換,不過美國也認爲被英國拉攏的日本並不是可靠的東方代言人,所以威爾遜也維持一副兩不相幫的公正嘴臉,牧野伸顯在這場竹籃打水一場空的和約簽字儀式上有好臉色纔怪。

(本章完)

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三百六十一節 進軍西藏吳子玉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三百五十六節 攘外安內事從權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二百二十六節 地下室裡擦火花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一百六十一節 吳宸軒暗布閒子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
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一百五十六節 刺刀衝鋒殲敵寇第四百三十八節 再揭革命黨老底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四百九十九節 鉗形攻勢閃擊戰第三百九十六節 知己知彼談軍改第三百六十一節 進軍西藏吳子玉第二百一十一節 初抵美國訪三藩第一百九十一節 戰後論兵談變革第五百四十七節 堡壘計劃的出爐第二十七節 初見項城美芹獻第五百七十八節 鋼筋鐵骨鐵五條第三百五十六節 攘外安內事從權第五百四十三節 貫通歐亞大陸橋第二百一十節 溫泉會議談合作第二百八十二節 蘭州外圍先接敵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二百二十九節 宴會炫技驚四座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三百八十八節 有女激將請昭南第四百五十二節 海原海原在求救第十三節 遠方有朋不亦樂第四百一十節 聯合艦隊升戰旗第一百五十節 情報戰線先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節 穿插殲敵擋俄軍第五百五十二節 所羅門羣島爭奪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七十九節 庚子和談某摻和第五百九十九節 傳奇時代百姓觀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四百八十三節 深遠包抄獵羣羊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五百六十六節 莫斯科戰役前奏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二百二十五節 談經論道博士女第五百一十二節 德國空軍入歧途第三百六十六節 宗方推斷寺內憂第五百七十一節 大和最後的一搏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八十二節 君子約定爲段公第四十節 杜子成獨守孤城第四百零三節 盡誅禍根判官團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一百七十四節 士兵突擊有奇蹟第五百五十節 狂飆突擊秋明州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四十五節 江浙商會商大計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三百二十七節 初次提案論出兵第五百四十節 西征漫漫黃沙路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四百七十節 烈火烹油華爾街第四百二十九節 烈焰升騰的島國第二百四十九節 浮雲遊子返齊魯第二十九節 借芝泉練兵臘山第三百九十二節 會前討論找病根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四百四十五節 七大原則定國策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二百七十六節 士兵皆是吾兄弟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二百六十八節 清鄉剿匪豫東北第九十五節 一不小心創紀錄第二百二十六節 地下室裡擦火花第一百一十八節 洋大人登門獻寶第五百五十七節 太平洋上西風緊第一百六十一節 吳宸軒暗布閒子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九十六節 吾與亂黨不兩立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三百零八節 臨終面談喬吳會第五十一節 爲煤鐵兵出兗棗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二百九十三節 日軍認慫熄烽火第二百七十節 亂局紛起論軍餉第二十四節 官司纏身難辨解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一百二十九節 說服鶴卿談合作第三十一節 小人毒辣施暗箭第二百零八節 不歡而散保皇派第二百六十四節 打出來的鐵防長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九十五節 戰後掠影經濟續第二百四十三節 慈禧光緒同駕鶴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一百四十四節 兵種協同鎮北洋第五百三十四節 北風之神如卷席第五百七十二節 敗犬扣門入中華第二百七十七節 商洛巨匪孟三春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