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節 大選再出洋咕咕

“革命黨解散國會,提前進行國會選舉。”中央日報上的頭條讓這位穿着呢料軍裝留着八字鬍的軍人大吃一驚,他把報紙遞給身邊的西裝胖子“克敵先生,您看這是?”

“還用說嗎?鬆坡。人家根本就沒有吧我們這些兵頭放在眼裡,提前國會選舉,不過是想保住議會多數黨的地位好制衡那位吳大帥。”

“這樣的話,會不會讓北邊的惱羞成怒,乾脆用武力解決?”蔡松坡當然也明白革命黨的這一手太過不要臉,先是利用國會尚控制在手的機會,表決通過了《國會組織法》,條款中幾乎是毫不掩飾的把屬於總統的人事權和最高司法權給收歸國會,而且把國家財政方案的審批權也劃分爲二元制,總統和國會一方不通過就得重新來過,所以總統管票子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其實現在南京的中央政府已經沒有多少錢了,省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在共和四年以前數量仍然很大,不過在丟失了大量地盤後,與中央的支出相比急劇下降。但即使把省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加在中央政府的支出上,總數也僅佔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一個很小的比例,在共和元年期間,僅佔3.2-6%。美國可以比較的數字是佔8.2%,共和四年佔14.3%,共和五年年佔19.7%。就國民收入而論,南京政府的支出爲數很小,這既反映了國家稅收基礎的狹窄,也反映了有限規模的現代經濟部分,這個部分實際上被要求承擔國民政府稅收的最大負擔。

負債經營的南京政府赤字的彌補主要靠借債,共和五年,政府所借各種內債共達兩億六千七百萬元。償債及軍費支出佔整個支出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償債支出佔25%到20%,對了,還有六千萬的庚子賠款,喬總統和革命黨的賢者們都認爲人之無信不知其可,既然如此願意背上俺大清的孫子債,就別顧錢不夠用了。

在共和四年舉行的全國財政會議上,南京政府正式把產生國民收入的65%田賦讓給各省。這在當時與其說是一種政策,目的在於改進從直系北京政權繼承下來的公認是混亂的財政管理,不如說是南京政府對政治現實的一種承認。它意味着,爲了報答空泛的政治支持,中國名義上的中央政府放棄對一部分經濟的任何財政要求。放棄了對一種不公平的田賦制度進行徹底檢查的任何嘗試,結果是一大部分潛在的農業稅收被截留,社會不能將它用於公共福利。

南京政府在整理財政的過程中,還建立預算度、推行直接稅、廢除苛捐雜稅和廢除厘金。廢除厘金方面,這幾年,喬夫頒佈裁撤國內通過稅條例,但因時局動盪,延至他去世都沒真正實行。在大選之年,各種厘金及由厘金變名之稅捐,一律取消,使國內貨物得以暢通無阻,目的是什麼當然不用說了。在廢除苛捐雜稅方面,國府曾經多次通飭各省廢除苛捐雜稅,5年間,全國25省市共廢除苛雜7,100多種,廢除款額達6,700多萬元。在推行直接稅方面,共和5年7月公佈“所得稅等暫行條例”,是年10月

1日正式起徵,首先開徵的爲公務人員薪給報酬所得,和公債存款利息所得,到今年又推及其他方面。這四點財政措施,足以納中國財政於正軌。可惜的是能真正執行的不過是北方省份和江西福建加上半個廣東,西南地區還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武力解決?怕是不會的。他吳宸軒的名聲可比起這幾個革命領袖值錢多了。”黃克敵對於這位老對手知之甚多,他可不認爲這位年輕的老狐狸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反倒是自己黨內的那些自命不凡的書生髮起傻來一個賽一個的奇葩。“鬆坡老弟,看着吧,吳宸軒不會動武,不過如果他打算拿下這個總統的位子,我想有喬夫在世的時候還能憑藉威望試試,胡傳儒和汪昭明這些書生能鬥得過他吳宸軒纔怪。”

“且看着吧。”用這麼個句子結束了兩人的談話,蔡松坡覺得黃督軍對革命黨的信心似乎非常不足,真不知道那位少年得志的吳宸軒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不過如果他能看到這位年少多金功成名就的吳大帥恐怕會非常的驚訝,因爲他和自己的幾位心腹幕僚商量的竟然是如何推選一個擋箭牌上去當總統。

“不能不說這幫革命黨簡直太異想天開了。”熊秉三和革命黨打交道時間長了,他對革命黨的這臺戲實在有些看不下去了。你以爲提前選舉,國會攬權就能把個活人憋死?“要不是總長不願意現在出山,就這點小把戲唱不了三天倆早晨的就得煞戲。”

“看來他們是想重新控制國會,放棄總統的位子,和我們玩議會制衡的把戲,不過是宋遁初當年的故伎,拾人牙慧而已。”徐菊人現在主政,對這位胡傳儒非常看不上,空有大志卻無手段,外和內厲,全然無人君之望。“不過總長,您覺得我們繼續韜光養晦會不會讓下面的一些同志有點失望啊?”

“管他們作甚,一幫趨炎附勢的小人,正好憑藉這個機會肅清各部的不堅定分子。”段芝泉還是一向嚴於律己,更加嚴格約束部下,但是實在搞不懂他對自己的幾個親信爲何如此的寬仁無邊?

“說到這次國會提前選舉,我們可不能再以商會的名義參加了,聽說這次國會大選要求按照黨派登記,不接受其他組織的參選。不知道總長有何決斷?”陳天華已經化名彼岸不過他更願意從事組織工作,鄒容在宣傳戰線上的地位已經被各位大佬所一致認可,現在他已經是半公開的擔任宣傳部總長的職務,不過還是用鐵流的筆名,加上在治療中對面貌的一些改變,除了非常熟悉的至親之外,已經沒有多少人能把這個滿口北方官話的中年和那個革命軍中馬前卒聯繫起來了,連章瘋子訪問《中華論壇》的時候和鐵流面對面的談了半小時都沒發覺這位是他在獄中的那位難友。

“我也覺得我們也該是走政黨化道路的時候了,畢竟在現在的制度下,君子不黨的古訓已經沒有多少實際意義,而且商會的代表性不廣泛,已經嚴重侷限了我們爭取更多羣衆基礎的工作,讓我們在政治上沒有獲得和我們實力相匹配的

地位。”鄒容和陳天華的意見比較近似,畢竟這兩位一個管組織一個管宣傳,對於政黨鬥爭的緊迫性感覺最爲深刻。

“嗯,既然如此,我們也就着手改造商會的政工部門,以此爲基礎組建我們的政黨。”見大多數軍政要員們都點頭贊成,吳宸軒把早已考慮過的腹案搬上了檯面“政黨的名稱嗎,大家可以集思廣益。綱領我先提個大綱,大家一起補充修正如何?”

衆人當然沒有意見,老大不發話萬一說的不合心意可不是鬧着玩的,以後如果被人翻舊賬,說自己和領袖的思想不一致,曾經在建黨的時候唱過反調,那可是難以磨滅的污點。這屋子裡的人除了人老成精的老官僚、久經戰陣的將領、商海沉浮的鉅商大賈、就連鄒容陳天華也是獨立領導一個部門幾年的精幹官吏,誰不明白這裡面的利害,如今老大先定了調子,這臺戲纔好一起唱啊。

“我們政黨是全體熱愛中華、遵從公民職責、願意爲中華崛起而努力的中華公民的政黨,不分地域、性別、種族、財富、出身或者宗教信仰,我們願意團結絕大多數的中華公民,共同奮鬥,同舟共濟,爲了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而無私奉獻。”吳宸軒說到這裡輕咳了一聲繼續說道“我黨的基本綱領可以總結爲四個帶領:帶領廣大黨員和衷共濟同心協力爲黨的最高目標而奮鬥,帶領社會各階層民衆爲建設和諧有序的美好家園而奮鬥,帶領一切願意認同我中華民族文化的炎黃苗裔爲祖國的健康發展而奮鬥,帶領世界上所有積極進步的力量爲了爭取世界大同的美好願景而奮鬥。爲中華民族的崛起而奮鬥,始終如一的堅持黨的綱領和最高目標,是我黨在一定時期內的基本路線。”

“哦,敢問總長我們黨的最高目標是什麼?”徐菊人問道,這也是其他人最關心的問題。

“最高目標就是中華民族的最終崛起和極大的融合,以我中華民族爲核心,帶領世界上一切願意與我中華民族和平共處的國家民族共同開創人類的美好未來,實現人類世界大同的美好願景。”吳宸軒的話語鏗鏘有力,衆位軍政要員聞言不由自主的一起挺直腰板,片刻後掌聲暴雨般的響起在這間會議室裡。

“總座,我看衆位兄弟都對您提出的建黨綱領沒有二話,您就給咱們的黨定個字號吧。”賀刑天高興的一邊鼓掌一邊大聲的喊道,徐菊人、熊秉三、張南江、段芝泉這一衆大佬都紛紛交換眼神,這位粗豪漢子也是個人精,這馬屁拍的的水準不一般啊,看來也是一位現實版的盧國公程知節、

“好吧,我就把我暫擬的一個名字提出來大家議一議。”吳宸軒也不再矯情,“我們黨既然以中華崛起爲己任,要除舊立新,不如叫新華黨如何?”

“新華黨!”“好,就是新華黨了。”“好名字,我贊成。”“新華黨萬歲!”一片喧鬧中,註定要主宰今後的中華大地的一個新政黨----新華黨,在共和六年的十月十九日誕生在這間山東商會的會議室裡。

(本章完)

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二百三十七節 養精蓄銳三兩事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四十九節 整軍備戰正規化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二百八十五節 西北軍政總督府第七十二節 鑾駕南巡東昌府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三百七十一節 爛尾一戰貢比涅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六十九節 聯軍將領遭綁票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三百一十七節 以農爲本糧作綱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一百七十二節 奉戰前奏黑溝臺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
第五百二十三節 英倫爭奪陷僵局第四百零五節 中日曼谷再和談第三百二十六節 共和六年風和雨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五百五十五節 反覆爭奪戰尤酣第六十八節 京城今年怪事多第一百九十四節 刺殺迷雲難破解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四十六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十五節 衙門公審明事理第一百四十五節 兩淮崩壞誰堪用第一百六十節 八角臺幸會雨帥第五百八十二節 二戰最後的戰場第二百三十七節 養精蓄銳三兩事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九十八節 滿漢相制尋常事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一百四十九節 整軍備戰正規化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三百五十四節 悲催元帥尼維爾第四百九十五節 國防體系之大成第二百三十八節 前度劉郎今入京第一百九十七節 停職留崗受排擠第五百一十一節 爭奪海峽制空權第五百七十五節 史詩一般的碰撞第一百七十五節 戰場高唱英雄頌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五百八十四節 國足精神的塑造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四百七十一節 刀光血影星期五第三百二十九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四十八節 回省城再續新篇第八節 柳暗花明遊島城第四百一十一節 國防海軍討血債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四百二十二節 趁虛而入鯉師團第八十四節 談判桌上露鋒芒第一百六十七節 三攻高地未盡功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四節 初出茅廬探世情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十五節 合作融洽買軍火第四百三十五節 基隆屠狗九九九第三百七十五節 斯卡帕灣升彩虹第二百八十五節 西北軍政總督府第七十二節 鑾駕南巡東昌府第五百五十八節 燈塔升起蘑菇雲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六十四節 懷來風雨起蒼黃第一百七十六節 飛兵智取奪冰城第八十七節 收服慶王鐵帽子第四百四十九節 一彈一星鑄脊樑第三百七十一節 爛尾一戰貢比涅第一節 誤打誤撞初選址第三百九十八節 軍事改革要深化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六十九節 聯軍將領遭綁票第四百二十六節 輪戰三韓練兵忙第六節 時來運轉遇苗家第七十一節 救人滅口兩廂忙第五百六十五節 葉爾紹夫的會師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三十四節 暗流涌動上海灘第一百六十四節 你做初一我十五第九十四節 新軍擴充終成鎮第四百零七節 原敬內閣總辭職第二百九十一節 推遲婚期親掛帥第五百五十六節 黯然收場倉皇望第三百零五節 宋案餘波尚未平第三百三十六節 歐陸空中鏖戰急第三百三十一節 日軍浴血青島堡第三十三節 肥城教案變亂起第五百八十一節 美利堅的國恥日第三百五十八節 飲馬珠江定兩廣第四百五十一節 中國崛起的信號第三百二十四節 歐戰爆發賣貨忙第四百六十節 十五年海軍假日第三百九十五節 判官團小試鋒芒第二百七十二節 皖系崩壞論出兵第三百一十七節 以農爲本糧作綱第一百零三節 詭秘風雲興亞會第五百零四節 死神揮鐮指阿登第三十九節 拳匪攻打濟南府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十節 大興土木開工廠第一百七十二節 奉戰前奏黑溝臺第二百零二節 船中論戰到東瀛第四百零九節 炮兵集羣顯神威第五百一十六節 日不落起死回生第四百七十二節 黑色風暴大蕭條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四百六十七節 閒子佈局顯聖手第五百零八節 追亡逐北第七軍第四百八十節 德奧合併策源地第四十七節 推心置腹攬大將第四百三十九節 翻舊賬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