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節 產業調整定大計

美國士兵自歐戰前線上歸國拉開了這一時代的序幕,隨後是爵士樂爲代表的新藝術的誕生,嶄新而自信的現代女性面孔的出現;儘管最後一場1929年的大災變宣告了它的終結,但此一時期內無數具有深遠影響的發明創造,前所未有的工業化浪潮,民衆旺盛的消費需求與消費慾望,以及生活方式翻天覆地的徹變至今也令人難以忘懷。生活在繁花似錦的時代裡,絕大部分美國人自然不會注意到全球經濟危機的悄悄逼近,但是中國因爲之前的自由資本主義發展和薄弱的工業基礎,導致低附加值的產業過多,已經提前感受到了來自產品過剩的危機。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浩劫,但卻給美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機遇。戰爭初期,美國和中國一樣利用“中立”的有利地位,利用交戰雙方對軍需物資的大量需求,充當雙方的兵工廠,迅速擴大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此外,美國還在戰爭期間對英法貸款(中國則利用這一時期減少了外債,並且奪回不少自主權),並乘歐洲交戰國在世界市場上競爭力減弱的良機,擴大工農業生產,進行商品輸出。戰爭結束時,美國已從戰前一個資本輸入國變爲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債權國。到二十年代,美國掌握的黃金總額已達世界黃金儲存量的1/2,控制了國際金融市場,戰後資本主義世界的金融中心由英國移到了美國。這就大大加強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的地位,爲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迅速發展生產提供了雄厚的資金,從而爲經濟繁榮奠定了基礎。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期,美國忙於軍工生產和重工生產,1917年4月參戰後又忙於戰爭,所以無暇顧及陳舊生產設備的更新,生產技術比較落後。戰爭結束後,美國靠在戰爭中積累下來的雄厚資金,並隨着一些新技術的突破,出現了一個更新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以及採用新技術的熱潮。與此同時,美國還大力推行“工業生產合理化運動”。當時,運動最有代表意義的就是泰羅制和福特製。早在19世紀80至90年代,年輕的工程師弗雷德裡克•W•泰羅就着手研究工廠的科學管理,並發展成爲一種理論。在這個理論成熟後,特別是中國的標準系企業採用的成熟的裝配線和其他專業分工方式,業務外包市場的形成,以及蒙塔古—標準體系的引進,讓美國工商企業中幾乎每一個部門都程度不同地接受了科學管理。所謂福特製,即採用裝配線作業或流水線作業技術。這種技術其實是福特汽車公司在和中國標準汽車合作後從標準系學來的,由於能大大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所以在20年代初期,被應用於許多工業部門。

美國壟斷資產階級還以加強工業部門的科學研究工作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戰後,美國大企業都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機構,1927年據208個公司的報告,它們用於科

學研究的經費總數近1200萬美元。工業部門科學研究工作的加強,推動了新技術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促進了經濟的迅速發展。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壟斷資產階級爲了追逐高額利潤,憑藉其在一戰中擴張起來的經濟實力和歐洲各國戰後經濟尚未恢復之機,以及西歐各國在財政上對美國的依賴,奪取大量新的海外市場,實行資本和商品輸出。一戰後,美國以經濟勢力滲透取代了英國在加拿大的優勢地位;在拉丁美洲,美國以“金元”外交、“大棒”政策並以“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掩蓋口號,排擠歐洲國家的資本,使得加拿大和拉丁美洲成爲美國壟斷資本的主要投資場所。美國對歐洲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則以幫助恢復戰爭破壞爲名,到處運用美元,推行“金元外交”。這樣,美國的對外貿易和資本輸出不斷增長。

美國在奪取新的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注重擴大國內市場。在20年代,壟斷資產階級挖空心思,用五花八門的擴大廣告宣傳和賒購的辦法來刺激汽車、住房及大件日用生活必需品的消費,這一點上美國這個移民帝國比起保守的傳統帝國而言要有利的多。

美國的繁榮雖然初見端倪,但是吳宸軒和他的幕僚們早就關注着美國的發展,而致公會等華人社團也幫助中國科學院經濟部的專家們進行了長期深入的調查,現在這本厚達上千頁的調查報告就在秘書處的內參室裡,供給這些參會的人查閱參考。

終於經過反覆的辯論和查找資料,大家都一致認爲,進入中等收入的中國面臨着一系列發展的風險,而中國具有的特殊條件會提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許多選擇。不過,所有這些選擇的實現都需要一種穩定的社會經濟環境予以保障。這也需要中國先解決外部的威脅(日本),和內部的紊亂(南京中央政府的空殼化和地方保守勢力),最終大家選擇相信國防軍,能首先解決外部威脅,而政府和新華黨方面則全力解決內部的紊亂,保證給二五計劃提供一個平穩過渡的堅實平臺。

從共和十二年的經濟數據分析來看,現在陷阱的主要入口已經開啓,主要表現爲經濟動力不足。不論是過分依賴外部經濟(出口爲主),還是內部經濟萎縮(導致通脹),都是因爲經濟動力不足而導致的經濟全面下滑。以這個結論作爲基準來看,最爲可控的擺脫陷阱的方式依然是促進內需最爲根本,因此增加就業(國家在大力提倡創業)並且最大限度豐富產業結構,尤其是高新科技產業和基礎建設是在大環境制低迷條件下的一個重要補充動力,以科技優勢來開闢穩定擴張的市場,加大工業產業的升級力度,並讓優秀的企業有機會進入高新技術領域,並提升研發水平是重要緩解;同時合理促進城鎮化,加大農業集中化和機械化,讓農業人羣收入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城鎮化新人口對於製造業的需求也是一個補充動力,但關鍵是國家不能在這個節點更多的發展傳統的高耗能低附加值製造業,否則只會因爲短期動力造成更大的產能泡沫,相反還要精簡現有的一般製造業產能,加速研發和產品的升級換代,這將是這股動力的真正作用;最後,提升城鎮人口收入,將是補充所有動力的聯動環節,因爲城鎮人口收入增加才能帶來更多的新產業創業機遇,帶動新城鎮人口的消費慾望促進製造業升級轉換提供動力,所有的環節必須環環相扣緊密連接,儘量降低外部環境(國際市場)的變化

造成的陷阱入口擴大、加深。所以經過五天會議,最終確定的二五計劃的四項原則就是:

第一,要以推動公平分配爲切入點,爲持續增長培育新的基礎。

中國在經歷共和開國前十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之後,已積累了較大的生產能力,製造業更是得到“世界第二工廠”的稱號。因此,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日益凸顯了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的地位,這就對居民收入水平以及收入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國家不僅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而且要縮小收入差距。對中國來說,出現的各種內外經濟不平衡都與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關聯,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縮小還是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基礎。更重要的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需要有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這必須由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和實現公平分配來保障。爲此,改變國民收入分配在國家、企業、居民的比例,扭轉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直至最終縮小收入分配差距,是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選擇。

第二,要以提升產業結構爲突破口,構造經濟增長新的動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是以可持續的方式保持經濟高速增長,這就需要構造新的增長動力。儘管經濟增長理論告訴我們,新的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於技術進步或創新、知識和人力資本積累等方面,但對於中等收入國家來說,最現實最直接的動力應該是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產業結構升級。之前大力發展的鋼鐵、紡織、糧油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所積累的生產能力已受到越來越強的約束,現已到了必須調整經濟結構的時候。如果今後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那麼就有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動力。

第三,要以循序漸進的城市化爲依託,形成對經濟增長的持續支持。

快速城市化會帶來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的矛盾,進而引起高額城市化成本,這將大大降低城市化帶動經濟增長的功能。部分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有其中的原因。因此,在二五期間,中國的經濟增長一定要把握好城市化推進與城市化成本提高的平衡,在不斷吸引鄉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的同時,也要加大城鎮基礎設施的建設投入,以逐步推進來緩解城市問題的集中爆發,不斷髮揮城市化助推經濟增長的功能。

第四,要以擴大和完善國內市場爲保障,降低受外部經濟波動的衝擊。

進入中等收入的國家易受外部經濟的衝擊,造成經濟徘徊。中國也會面臨這種衝擊,但中國廣闊且潛力巨大的國內市場,會成爲抵禦外部經濟衝擊的有效保障。因此,我國在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同時,還需要把注意力引向挖潛國內市場上來。

最後,在衆人的一致認同下,吳宸軒把整個二五計劃的核心,提煉爲十個字,那就是“科技、公平、保障、基礎、穩定”,在這十字方針的指引下,政務院和秘書處的衆人又廢寢忘食的進入了二五計劃的具體編制工作中去,而周仲輔、吳蘊璋、苗若曦、鄧先賢、李維常這些後起之秀也投入到忘我的工作中,實踐他們爲中華崛起而奮鬥的誓言。

在政界的精英們爲了民族復興而敬業工作的時候,其他戰線上的中華兒女也在做着自己的工作,爲這個古老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巔峰而付出汗水甚至生命。

(本章完)

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五百五十一節 雙刃齊飛戰巴庫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五百一十五節 海獅行動的序幕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三百二十五節 一戰起因君臣論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
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四百二十七節 第一屬國的光復第五百一十三節 志願空軍要介入第三百四十二節 機動先鋒初顯威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七十五節 整合齊魯產業廣第一百三十四節 吾之喉舌是鐵流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二百零九節 星臺論政得彼岸第三百六十八節 一九一八的瘋狂第一百九十九節 憑海臨風揚帆去第三百五十一節 無疾而終落帷幕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五百三十八節 日美激戰珊瑚海第三百五十九節 千里轉戰大西南第三百七十二節 巴黎和會預備會第一百七十九節 停戰之前三兩事第一百六十八節 乃木再請武翼軍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二百四十六節 北洋三分天下驚第二百六十節 上海會議立國體第一百九十八節 憲政考察始啓程第四百九十三節 恐怖戰車進行曲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四百一十八節 勢如破竹戰雲山第一百四十八節 日露戰爭顯端倪第四百二十三節 石原兵敗麟蹄城第一百九十二節 軍校授課親登臺第二百三十節 拜耳醫藥出新品第二十二節 商會武裝上戶口第二百三十一節 磺胺旋風起歐陸第一百八十一節 南北來客東西忙第九十六節 滬上華洋第一案第六十五節 辣手滅團阻救兵第五百四十五節 決定命運五分鐘第五百二十二節 摧枯拉朽奪獅城第一百三十三節 革命軍中馬前卒第三百零三節 低調做事高調人第五百二十四節 萊茵春天的驚雷第五百零九節 正前方就是巴黎第一百八十四節 飛兵海寧浙江潮第三十六節 魯北拳匪進省城第十一節 鬧事堵門動傢伙第五百五十一節 雙刃齊飛戰巴庫第二百三十三節 西門子也買專利第五十五節 赴國難厲兵秣馬第一百節 兄弟相煎何太急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四百三十三節 窮途末路日本島第四百一十七節 最寒冷的長津湖第一百一十節 總會來人勘實情第二百一十五節 泛美商會大開發第四百五十八節 龍有逆鱗汝可知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二百五十九節 逼宮功臣趙秉鈞第二百七十五節 寶雞除霸杭柺子第二百四十五節 蔚亭歸鄉遭身殞第五百零二節 靜默的西部前線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五百二十一節 所向披靡下南洋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五十六節 白馬誓師上京城第四百五十九節 G9大會的召開第一百五十一節 武翼出征到遼東第二十八節 承包軍營初合作第五百三十五節 西線鏖戰烏克蘭第一百二十二節 血濺京師陝西巷第五百七十六節 窮兵黷武德意志第八十九節 倒履相迎江浙客第二節 時間錯位難脫身第四百八十六節 南下恆河飲戰馬第一百三十節 勤工儉學有英才第一百八十三節 浙東暴*動風波惡第五百四十六節 日本的收縮戰略第七十七節 武翼初建名將投第五百二十七節 格魯吉亞狂想曲第四百六十八節 民工黨趁勢崛起第一百四十六節 秋操餘波仍盪漾第三百零四節 真相大白千夫指第二百八十八節 共和萬歲與萬*稅第二十節 大觀園裡有乾坤第四百零一節 王道行動在展開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四百八十一節 雪域烽火燃藏南第二百九十九節 政府稅收與法酬第五百一十五節 海獅行動的序幕第五百一十九節 俄芬戰爭檢討會第三百八十四節 親請昭南津門行第四十四節 理殘局宸軒震怒第五百零三節 總參部演進歐戰第五百四十九節 晨曦行動在東線第四百八十九節 談判無期備戰忙第五百節 波蘭騎兵之哀歌第三百二十五節 一戰起因君臣論第三百二十八節 青島問題浮水面第六十一節 網住王八逮到鱉第五十七節 京城埋伏釣金鰲第四百六十一節 海軍發展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