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不是這裡的該存在的,它們只能由於改變,大概它們的美麗和純潔都會變成,污褐色,成爲冷冰冰的一坨帶污漬的雪塊,小孩子們可不會,玩它們,因爲它們變了,不論是什麼緣由..都不會。
冷,即使外面的溫度高達七八度,我依舊只穿短袖,不過外面套了一件黑色風衣出門,我不能對我的身體開玩笑,
十幾歲的那年,我和今天一樣,出現這種情況,那個時候,又哭又鬧,父母都不在我身邊,當時我除了痛苦外,什麼也沒想到,不過在那次事情之前,已經發生過好幾次了,我沒有多害怕。身體上的痛苦,只需要一會就能消失。
過來1個小時左右,我的疼痛感就消失了,我好了之後,依舊在11月,穿着短袖,當時第二天的晚上,我就徹底明白了,什麼叫疼痛,似乎是在提醒我一樣。
2018年1月2號,11點49分,我從風衣寬大的口袋裡,掏出了自己的手機。
這是某華,某系列的手機,去年他們還在的時候,我過生日,父母送給我的,銀白色的機身我很是喜歡,但我不喜歡玩手機,平時便就用來打電話聯繫。
今天要去把自己的身份證弄好,已經三個星期了,上次去了公安局,*****,手續都填好了。基本弄證件下來,只需要等1個星期左右。
祥符區派出所,我找到了目的地,我沒有選擇座車,昨天才剛剛那樣,今天不敢到公共場所去,更不希望萬一突然發生那樣的事,就很狼狽了。
我家所在的小區,距離這派出所就40分鐘的腳程,祥符區,拱墅區,西湖區,上城,下城區,這幾個區,就是蘇杭基本的城市覆蓋區,當然餘杭也算,只不過,那個很靠近農村罷了。
京杭大運河,幾千年前古人運用智慧修築的河道,就算今,修修補補,改造的,運河已經沒有了以前的氣息,不過,那種大河的磅礴氣勢感,依舊不減。
冰還沒有化呢,我已經徒步走了20分鐘了,一條條馬路,修成大橋,每天來來往往的車流,從它的身上走去。
我挑了一條,距離祥符區派出所最近的路,這裡直接通往三墩鎮中心,和**所在地,那個地方是除了市中心最繁華的地帶。
一路上走來,看見的是整齊的街道,人行道上的法國梧桐,一排一排的,一排接着一排,似乎沒有盡頭一樣。
這一座城市變的很快,從3年前的G20開始,變的很快,我不知道人爲什麼這麼喜歡改變,辭舊迎新似乎是我們中國人都會遵守的道理,
但我是一個喜歡思念舊物的人,雖然一切都會變好,但是那些曾經帶過我們回憶的東西,就先,現在被人拆棄,然後被腐化,然後丟棄在垃圾場一般。
地鐵到修好了呢,我看見我身旁,那白瓷磚,和玻璃,紅色的站點牌,大大的蘇杭地鐵標準,這並不是什麼罕見的東西。
但是在這拱墅區,接近餘杭農村這邊,出現。我不得不驚歎,發展的迅速。
不過這樣真的好嗎?,一模一樣的道路,一模一樣的馬路,就連人們走那裡都規定了路線,黑漆柏油馬路....四五十層的高層建築...
已然是這裡,1點鐘了,我走到了三墩鎮**面前,裡面的大樓在重新裝修,以前還是4層樓,這次似乎裝了許多,辦公設備,大門口的大理石,刻的三墩**,格外顯眼,
真快啊,我明明幾個星期前,還來過,當時還在裝飾地面,和搭建樓層,現在連綠化都已經裝上了.....
在哪裡呢?,我看了看手錶,現在已經是下午了,我不先準備去詢問我的證件,那個平時辦證的人也多,
等待會,吃晚飯的時候在去,那個時候,辦證的人忙的吃飯,這樣就能把時間巧妙的錯開,我先去吃點東西去,我摸了摸口袋中的皮質錢包,雖然裡面裝的現金很少罷了。
我有時間,從去年結束的時候開始,我就有很多時間,那段時間裡很迷茫,現在有了前進的方向,人生似乎開始向前跨步。
應該是這裡吧,我從,三墩**路往東走,那裡的盡頭,我沒有記錯的,是一個非常大的農貿市場,那邊什麼都有,小吃,衣服,糕點....
一路走來,我在尋覓一種零食,餈糯粑粑,一種零食,以前住在三墩鎮的時候,我每天和小夥伴們帶個三塊錢,在家門口,等着,那位賣餈糯粑粑的老人。
現在還有嗎?,我朝着那個地方走去。
一路上,公路坑坑窪窪,到處都是在施工,原本就顯的狹小的路道就更擠,行人,公交車,私家車,電動車,都在單行線上,你擠我,我按喇叭,鳴笛,很混亂。
因爲前面就是三墩鎮最大的農貿市場,從廟前路,開始到真正的農貿市場還有幾百米的距離,人來人往,水泄不通,可以來形容路二旁的小吃攤位了,400米的馬路,都是這樣的情況,那種熱鬧感,不是言語能形容出來的。
因爲前面就是三墩整最老的農貿市場,從**路,廟前路,三墩路,三條路的交叉口,這裡很乾淨,沒有任何一絲的吵鬧,8米寬的,四向機動車道,還加二米的人行道,法國梧桐雖然葉子都已經掉光了,但龐大的樹軀,依舊還在,
路邊的店鋪好像都無精打采的,偶爾有1,2個行人走過,它們又恢復了生氣,當行人沒有進入店內,又恢復到那種無精打采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