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

第484章 獵馬敢齊出

五月底,高順引兵一萬渡過黃河,來到白馬,旋即燕公領衛將軍公孫珣連自己親兒子都沒看一眼便即刻召開了軍議。

之前早已得到風聲的軍中將領們自然羣情振奮,因爲夏侯淵可是一張馬牌,而且是馬牌第一的春馬, 這個功勳足以讓之前經歷了七相齊出卻又無一人享有爵位的所有軍中將領爲之眼紅。

“素卿渡河辛苦,留守白馬,監視濮陽。”公孫珣言簡意賅,開篇名義言道。“其餘全軍四萬皆出,隨我作戰!公明!”

“屬下在!”徐晃即刻出列。

“濮水以北,酸棗以東,敵有一大三小四城以作遮蔽, 乃是燕縣、韋鄉、瓦亭、桃城,韋鄉、瓦亭、桃城三城就在白馬身前,盡數委任與你!”公孫珣端坐於帳中,扶刀揚聲分派道。“限期到明日正午,務必攻下,而三座小城拿下後,即刻佈防,確保濮水南岸的曹操軍主力不得從正面突破濮水援護!”

“喏!”徐晃毫不猶豫的接下了最苦、最難,功勞卻最少的攻堅加阻援任務。

而這,也不免讓其他將領一時振奮。

“俊乂!”公孫珣忽然又喊了一個讓人不禁側目的名字。

“臣在!”張頜立即激動出列。

當日晚間,公孫珣與本部主力,外加張遼部,累計兩萬五千衆,成功於當日夜中急行軍來到酸棗南側的曠野之內,然後開始立寨建營,然而安頓下來之後,公孫珣卻又因爲沿途行軍之事勾起心思,不免疑慮,所以又召來了隨軍的兩位軍師之一,賈詡賈文和。

然而,賈詡一語點破,原來還可以出兵卻不作戰,隔河對峙一番,然後等到北面塵埃落定就離開。

公孫珣聞言坐在榻上怔了許久,卻最終是一聲嘆氣:“文和的智計,真是天下無雙,更難得是總能窺破人心……正如你所言,曹孟德必然來救,卻絕不會真正作戰的!”

“喏!”張頜即刻大聲接令。

“燕縣是大城,難攻一些,卻無阻援壓力,所以給你步卒五千。”公孫珣從容吩咐道。“孤什麼都不管,只要你拿下此城,然後再守住此城,並確保夏侯淵不從你處逃走便可, 城外他事與你無關!”

須知道,野戰的時候,那些本地的武裝民夫和戰鬥經驗極少的輔兵根本不可能是野戰精銳的對手,可一旦他們有城池作爲倚仗,那就會與攻城的野戰精銳形成有效的置換比,所以這種佈置絕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這個局勢下面,調整當然可以,但卻要看殿下是意在夏侯淵多一點,還是意在曹操多一點了。”賈詡從容回覆道。“若是意在夏侯淵,那就明日一早按照原計劃起兵向南,也就是往濮水方向進發,沿河佈防,以圖與徐晃將軍、張頜都尉連成一片,徹底鎖住對方;而若是更意在曹操,那何妨明日拔營向北,往酸棗城下走一走,將濮水那邊空出一片地方來……這樣的話,曹操引兵來到濮水,身前無一兵一卒卻不進軍,自然會暴露他不願意救援的實意……雖然屆時可以推說憂心河對岸有埋伏,但又怎麼能瞞過真正的有心人呢?不過如此一來,包圍圈必然會出現錯位和疏漏,而夏侯淵若是放棄其餘部屬,只引騎兵連夜從延津逃竄的話,說不得明日便真就讓他從這個空隙裡鑽出去了!”

猴子比馬貴重,這是常識。

“文和有什麼妙策能治軍中驕嬌二氣嗎?”公孫珣進一步擡頭追問。

一時間,似乎到處都是燕軍的旗幟!似乎到處都是燕君的騎兵!

這番介紹一出,不止是張遼,便是帳中其餘諸將也都一時沉默。

甚至考慮到高順與張遼到來之晚,西面洛陽三津卻是三津齊渡,彼處不僅有去幷州集結兵力的鄴下同僚們,而且還有程普的司州本地兵馬,指不定哪邊纔是真主力呢!

但是,人家曹孟德就是沒中計,這幾十天,那位曹奮武只是在濮水身後的平丘坐鎮,然後將身後逐漸到來的援兵有條不紊的分派下去……有戰鬥經驗、能野戰的精銳全都留在身側屯駐,有武裝卻無經驗的輔兵則被派遣到中原各地那些密集的城市羣中,以此來打造一條又一條防線。

其實,公孫珣產生疑慮的邏輯很簡單——他動用瞭如此龐大的兵力,如此精銳的部隊,採用瞭如此迅猛的手段去圍獵區區一個夏侯淵,從軍事角度來說,曹操的救援其實意義不大,濮水北岸的曹軍部隊,包括夏侯淵是指望不上曹操能在短時間內突破公孫珣的重兵部隊來完成救援的;然而問題在於,曹操又怎麼可能不救呢?

那是夏侯淵!那是好幾座城和一個港口!

曹軍如果強行倉促渡河作戰,很可能會白白在濮水北岸大規模損兵折將,但是如果他不救,人心會散的!

正是想到這一點,公孫珣纔會忽然鑽了牛角尖——換他在曹操的位置上,又該如何呢?

不過,剛一出口,這位偏將軍便即刻醒悟,然後俯身請罪:“臣冒昧。”

然而,其人此番先是得以率魏郡徵召兵從徐晃奔襲白馬,然後又在本部魏郡兵馬實際上被徐晃部吸收整編爲一個萬人野戰軍後,得以專門領兵五千單獨作戰,儼然是公孫珣有意栽培……又怎麼會在意什麼作戰任務呢?

賈詡攤手苦笑:“刀兵漸起,長時間拉鋸後,驕嬌二氣自然便去,而若想速去,除非再殺一魏越,可無故焉能殺大將?”

很顯然,這位燕公加衛將軍一開始就是打着誘惑曹操軍主力渡過濮水的主意,好讓對方陷入到洛陽地區和白馬地區兩個重兵集團的夾擊之中,以求上來便給此次大決戰定下一個基調。

公孫珣也不由失笑:“如此說來,若是夏侯淵一死,曹軍反而會全軍同仇敵愾,一時整肅了?”

“臣在!”張文遠振奮愈加。

然而這日清晨,當他的部隊剛剛和胙城守軍一起離開胙城後不久,便忽然有燕軍部隊從西面陰溝方向涌來,而且越來越多,最後不過是一個上午,完全超出想象的大軍便幾乎鋪滿了延津、胙城、酸棗一帶的狹窄區域。

“文和,你說明日曹操會來嗎?”

不然呢?

這種極端的兵力劣勢下,他們又能如何?

不過,說起救援,一個重要而有趣的事情是,燕軍的白馬大營和曹操的平丘大營距離濮水的最近點都有三十里的距離。只不過,白馬偏東,平丘偏西,而濮水大約是自西向東,微微偏北流向,所以雙方到達濮水的最近點之間又有大概三十里的距離。

“一定會來,卻一定不會渡河作戰!”賈詡似乎早就料到此問,竟然張口給出了一個確切的答案。

“這就是上位者的無奈了。”賈詡微微嘆道。“私情是私情,國事是國事……真要是敗了,到時候泥沙俱下,死的人就不只是一個夏侯淵了!”

他們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一時之名將?而如今結合之前的事情,他們又如何不能反應過來?什麼把曹操畫成猴子,什麼在白馬慢騰騰的對峙,什麼雨水阻攔騎兵,什麼前突……公孫珣是那種瞻前顧後的人嗎?

很顯然,這位燕公是對賈詡的判斷服氣的不得了。

當然了,完全可以理解,因爲這個陣勢原本是爲曹操那隻猴準備的,而不是爲夏侯淵這匹馬所準備的。

換言之,假設曹操此時見到烽煙後便即刻出動大軍,若是救援直面白馬大營的這幾座濮水北岸城池的話需要三日才能到達;若是反應過來,放棄這幾座城市,直接從濮水上游也就是平丘正北渡河救援夏侯淵的話,則需要兩日;最佳情況是曹操和夏侯淵望見烽煙後一起醒悟,然後一起出動,那麼到第二日中午或者下午左右,雙方還是有可能在濮水一帶會師的。

“你與孤一起,”公孫珣沉聲吩咐道。“到酸棗以南,濮水上游以北列陣……若曹操真有意救援夏侯淵,必然從彼處進軍!”

“那我們該怎麼辦呢?”公孫珣復又問道。“是不是可以稍作調整?”

諸將各有所思不說,而失去了主攻機會的張遼作爲公孫珣本部先鋒,一直率部走出白馬大營七八里路,這才忽然間醒悟了一件事情——爲了吃下夏侯淵部區區五千騎兵,哪怕是算上濮水北岸幾座城中的衛戍部隊,也不過是區區一兩萬人,然而自家這位燕公居然一口氣投入了足足八九萬野戰大軍!

實際上,雖然依舊是外圍攻堅,而且是要打最難打的一座大城,其人卻渾不在意,反而格外振奮。

話說,張俊乂這廝作爲降將, 雖然一直都在鄴下駐紮,卻並非是所謂‘鄴下諸將’之一,而是一直擔任着一個什麼魏郡都尉的官職,地位根本無法與其他諸將相提並論。

而三十里對於軍隊而言是一個很有趣的數字,早期工業時代,步兵在能保持戰鬥力的情形下長途行軍每日可以步行三十里,突襲急行軍,也就是奔襲作戰,一日行軍六十里便是極限;而更早的中古時代,也就是這年頭,全世界也都一樣,其中對於尋常步卒而言,長途行軍每日三十里的極限數字沒有改變,但突襲式的急行軍受制於時代發展卻要降低很多,能做到行軍三十里後再戰的步卒,絕對是頂級的精銳。

賈詡立即會意頷首。

公孫珣直接嘆了口氣:“夏侯妙才絕非是棄部屬而走之人。”

然而聽官職就知道了,龐德和韓浩肯定是要代理中軍隨行護衛公孫珣的,故此張遼自然振奮一時。

賈詡默然不應。

後者會意,立即以隨軍軍師的身份上前一步稍作解釋:“田豫將軍引本部與上黨、太原徵召兵計萬人;成廉將軍引本部與陝州、雁門徵召兵計萬人;楊開將軍引本部兼上谷、代郡徵召兵計萬人;田疇將軍引烏桓騎兵六千;宇文黑獺校尉引鮮卑、雜胡騎兵五千;劉張兩位校尉(於夫羅、須卜居次)各引匈奴騎兵三千……全都早已經渡過洛陽三津,在虎牢關後的洛陽周邊駐紮,之前殿下決心既定,各部便在婁軍師的調度下,運動到了陰溝、鴻溝一帶,明日主攻,便是這些將軍們的職責了,他們將渡過陰溝,直撲酸棗、胙城、延津,不管夏侯淵在三地何處,應該都能一戰而獲。”

賈詡搖頭不答。

回到眼前,這日早餐之後,四萬大軍洶涌澎湃,浩浩蕩蕩,忽然從原本就極爲壯觀的白馬大營中三面撲出,立即便驚動了曹軍濮水北岸的各城衛戍部隊……但已經來不及了,因爲混編成軍的燕軍主力中騎兵比例太高了,數量也太多了,很多中原士卒恐怕一輩子都沒見過這麼多騎兵部隊!

燕軍後面的步卒剛剛與運送甲冑、器械的牛車、駑馬車一起出營,前鋒騎兵基本上就已經抵達了濮水沿岸。大股騎兵呼嘯而至,立即便事實上封鎖了戰場,使得城中只能舉火燃煙向濮水對岸報信……然後被動等候援軍。

但問題在於……動員了八九萬野戰精銳,其中估計有三四萬騎兵,甚至親自帶大股騎兵督戰的公孫珣怎麼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便是徐晃和張頜那裡,公孫珣都下了死命令,第二日中午前必須要攻下濮水北岸的大小四城,然後連結騎兵,徹底封死救援路線!屆時整個濮水北岸、陰溝東岸到白馬大營和韋鄉爲止這片狹窄區域將會密密麻麻,鋪滿步騎八萬之衆,曹操敢來嗎?

張遼心下一怔,幾乎是脫口而出:“如此,誰去打酸棗、胙城、延津一帶的夏侯淵本部?”

“無妨。”公孫珣一邊作答,一邊看了眼立在一側的賈詡。

公孫珣點頭相對,卻是也不再多言——戰爭這種東西,從來都是用荒謬堆砌出來的現實,天知道夏侯淵什麼結果?又天知道此戰以後曹軍的反應?

一夜無語,第二日,公孫珣果然下令全軍向北,逼近酸棗,給曹操空出了渡河的地段。而正如他所猜測的那樣,夏侯淵並沒有扔下部隊單獨逃竄。甚至恰恰相反,在意識到自己被突然包圍後,這位曹軍大將當機立斷,連夜盡起延津五千騎兵向南,試圖沿途收攏胙城、酸棗的部隊一起逃走。

而公孫珣前幾日因爲王粲寫在軍令箋上的詩歌大怒,有幾分是氣王粲,有幾分是因爲曹操的穩重挫敗了他這位燕公的誘敵之策,恐怕也是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情。

“文遠!”公孫珣果然喊到了張遼。

“所以我才說這是國戰,一點都不能馬虎。”公孫珣斂容以對。“曹孟德和劉玄德那些人是真被逼到破釜沉舟的地步了,咱們的勝面也根本沒有想象中的大。偏偏軍中驕嬌之氣瀰漫,乃至於鄴下驕嬌之氣也難掩蓋……譬如我的原意,阿定本該留在鄴下坐鎮纔對,可是他母親卻非要送來,儼然是覺得此戰必然勝,想讓阿定撈些資歷……而我因爲立世子的風波和遼東那邊的事情,又不好在此時駁了他母親的意思。”

而此時,隨着徐晃、張頜、高順三名將領各有所分後,帳中其餘真正大將無外乎是中護軍韓浩、義從護軍龐德,偏將軍張遼三人……部隊也還有張遼所領萬人,公孫珣直屬中軍,包括白馬義從在內的一萬五千之衆。

“其實……曹孟德如何不想拼了命的來救夏侯妙才?這可是他至親兄弟一般的人物,而且是真正的大將之材,臂膀一般的人物!”公孫珣下定決心後不免又感慨起來。

原來,田豫等將爲了不失期,也是之前的戰爭經驗,再加上陰溝水只是一條人工河,所以便仗着人多連夜起橋,等到天一亮便全軍渡陰溝直撲夏侯淵!

軍隊的數量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質量也不行……夏侯淵所部主力,也就是曹軍一直視若珍寶的五千騎,基本上全都是生養在中原本地數代的馬匹,大規模騎兵對戰的經驗更是缺乏,所以雙方甫一遭遇,夏侯淵部便如雪崩一般潰敗下來,然後淪爲燕軍騎兵追殺的對象。

而隨着燕軍各路兵馬漸漸彙集,尤其是延津、胙城已經空置,彼處預訂的攻擊部隊紛紛向作戰處靠攏……這個時候,處於潰逃中的夏侯淵方纔醒悟過來,自己到底是陷入到了怎麼一種絕境!

這根本不是作戰,是圍獵!

作爲獵物,自己此時該怎麼辦?又能怎麼辦?!

————我是好爲難的分割線————

“夏侯、曹氏,世爲婚姻,故惇、淵、仁、洪、休、純、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左右,鹹有效勞。”——《舊燕書》.卷二十七.世家第二

(本章完)

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43章 不取第178章 定論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01章 大事(中)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關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91章 疾趨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86章 霜降第78章 撤屯(終)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101章 大事(中)第59章 問策第17章 歸家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晚上別等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85章 首尾第130章 一招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晚上別等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120章 崩壞(中)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123章 更勝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30章 一招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7章 汝南買士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第230章 歃血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09章 道旁第88章 巡視(8k)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168章 天命第28章 洛陽城中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173章 請降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70章 大饗(中)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165章 霧氣第6章 夜襲第165章 霧氣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364章第226章 不論身後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24章 緱氏山下
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68章 大人(下)(5.6k2合1)第143章 不取第178章 定論第394章 寸心自許尚如丹第473章 路漫漫其修遠兮第191章 天意憐孤草第101章 大事(中)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附錄9:女頻寫手日記(下)——sduyiyi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第505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關於完本與完本活動第466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8k爲白銀盟加更)第91章 疾趨第334章 一卷旌收千騎虜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新書《紹宋》已發,歡迎老朋友們去試試口味第86章 霜降第78章 撤屯(終)第441章 雲臺千尺盡功臣第497章 千里連舸斷龍背第221章 雕蟲小技第196章 不聞新人來(中)第523章 又聞子規愁空山第412章 關塞蕭條行路難第331章 太守半月覆遼東第269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中)第287章 夫子如何較去留第101章 大事(中)第59章 問策第17章 歸家第255章 時時鬥戰欲何須晚上別等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302章 河內洛中兩相隔第522章 但見悲鳥號古木第199章 摒除萬般事(下)第120章 崩壞(中)第377章 人言寶刀投烈士第260章 太守孝衣橫野渡第396章 中原北望氣如山第433章 一鼓難做氣第350章 南轅咄咄欲何求第85章 首尾第130章 一招必須要單章感謝瀟瀟和諸位新盟主晚上別等第510章 天時懟兮威靈怒第120章 崩壞(中)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352章 龍眠老子識馬意第291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對不起,寫了一章又刪除了第123章 更勝第26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30章 一招第276章 門前立故友(下)第495章 舊友南行雨紛紛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516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附錄4:《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第37章 汝南買士第295章 讀書萬卷不謀食第230章 歃血第309章 莫嫌舊日雲中守第109章 道旁第88章 巡視(8k)附錄8:女頻寫手日記(上)——sduyiyi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168章 天命第28章 洛陽城中第184章 檐下多蓬蒿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20章 殺人者,賈超也!(4k)第477章 宛城龍盤雖可貴第187章 羔羊臨釜鳴第467章 榆中西門逢故人(續)第535章 山形依舊枕江流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173章 請降第417章 掌上回旋皆造化第526章 使人聽此凋朱顏(續)第70章 大饗(中)第517章 屈指南行冬更好(續)第267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165章 霧氣第6章 夜襲第165章 霧氣第308章 恥令越甲鳴吾軍第322章 循循州牧道服人第364章第226章 不論身後附錄1:《喏,相公》——本初林登萬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60章 漢室諸公鳴玉佩第24章 緱氏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