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歲在甲子

第218章 歲在甲子

甲子年說到就到。

過年後,公孫珣身爲一郡太守,主要做了三件微不足道的工作。

首先,是下狠手大力打壓了一批豪強、世族。

作爲一個有爲的兩千石,幹這種事情倒也數尋常,只是公孫珣這一次卻未免太急太速了一些, 他幾乎是甫一到任,便直接用上了最粗暴的手段——用來殺雞駭猴的那一家居然被安上了謀逆之名,然後舉族被誅!

對於這事,不是沒人感到憂慮,審配就專門勸諫了一次……他的意思很清楚,這裡是幽州,君侯你家族和你本人在這裡的名望向來很高,根本沒必要這麼粗暴,完全可以威德並加,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

對此,公孫珣的回覆也很有意思,所謂:“時乎時乎,會當有變時!吾從速也!”

這話莫名其妙,但偏偏審正南是個聰明人,而且常年跟隨公孫珣,有些事情他可能並不如呂範婁圭那麼清楚,但此時回想起對方往日的某些作爲,和這次急速上任的舉動,卻也有些醒悟,便當即閉嘴不言了。

而當向來主張對世族豪右講規矩的審配都不說話時,那涿郡本地的這些豪右,一時倒也是真的毫無辦法了……因爲誠如審配所言,涿郡這地方雖然跟中山挨着, 卻已經是幽州的地方了,公孫氏在這邊的影響力,加上公孫珣本人在這裡的名望, 根本不是別的地方能比的!

如果再加上宛如一國之君的堂堂本郡太守身份加持, 那不說爲所欲爲了,最起碼這些人在公孫珣面前,就宛如那些閭左平民在他們面前一般……所謂弱者爲何要反抗?

家裡真沒餘糧了,簡直放屁!不做安安餓殍,猶效奮臂螳螂乎?

於是乎,涿郡這羣豪右目瞪口呆之餘,也只好任由官府將他們家中錢糧、布帛、牲口,以及各種物資,以一種搶劫式的手段送入了官府府庫之中。

其次,審配更是獨自領一屯人馬出鎮位於范陽城西側的北新城,他得到的命令是就地編練士卒、整修城垣、嚴防盜賊,與范陽城互成犄角之勢!

“這倒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君家中乃是邊郡名門,世宦兩千石又多有武職。”魏攸自問自答般的剖析道。“數代下來,自然有此家風。”

這裡有公車署,有三公府,有九卿官寺……總之,除了北宮的天子與南宮的中臺、御史臺以外,此地大概是一個普通人能接觸到的最高權力所在了。

“一時猜度罷了!”公孫珣坐在主位上,面色從容,倒是將自己對太平道的‘猜度’一一言出。

公孫珣一時沉默,只是依舊望向空蕩蕩的前方出神。

當然了,無論如何這是件好事!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此時公孫珣在郡北辛苦督導春耕的舉動也就更容易讓人理解了——天下將亂,但若能夠拒敵於涿縣以南的話,北面的老百姓每種下一顆種子,將來都可能多救一條人命……也說不定!

時間轉眼到了二月中旬,公孫珣不再猶豫,立即開始動員起了郡中的軍事力量。

公孫越當即閉口不言,魏攸也是一時措手不及。

“孟德。”這人追上車來,握住繮繩,也是無奈言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袁本初前後守孝六年,號稱天下楷模,如今隱居到洛陽……”

“你錯了。”曹操微微眯眼道。“皇長子如今長成,已無夭折之相,何進、何苗遲早要分攬朝綱,而依照那何遂高(何進字)平日裡對士人的傾向,怕是這個‘勢’,也只是遲早罷了!”

“倒也無可辯駁。”公孫珣與公孫越對視一眼,也是乾脆承認。

“我懂了!”魏攸趕緊起身勸道。“其實大事臨頭,君侯這般年紀能做到這份上已經很了不得了!回到范陽,我也會對我家方伯有所解釋。而事到如今,我只有一事想問……君侯以爲,彼輩何時舉事?”

“避讓什麼?”曹操忽然肅容起來。“以前曹節當政時,到底是爲政十餘年的老成之人,還能與劉公、楊公他們勉力維持局面。可自曹節死後,張讓貪鄙無度,趙忠肆無忌憚,朝政荒廢,士民生厭……若不解決他們,這天下遲早要出亂子!袁本初一萬個不行,就這件事情算他撞到了大義所在!元讓你少年剛烈,如今做了多年流亡之人,怎麼反而膽小起來了?”

夏侯惇細細思索,也是當即頷首,卻又再度詢問:“那‘時’呢?”

公孫珣再度點點頭,然後依舊望着空無一人的堂前出神。

於是乎,公孫珣又急速遣人去鄰郡查看,卻發現居然也是類似——隔壁廣陽郡那裡,南邊的安次、中間的薊縣(後世京城)赫然就有這二字,北面的昌平城卻無;再往東的漁陽郡那裡,東南方的泉州、雍奴有,可西北面的狐奴、安樂,以及公孫瓚任職的漁陽城卻無!

接下來,婁圭對本地太平道勢力的暗中調查也呼應了這種說法,據現在所知,幽州這麼大的一個州卻居然只有太平道的一個大方和一個小方,然後還都聚集在幽州的東南角這個位置上,北面根本沒有太大的力量。

坐在主位的公孫珣一時失笑:“魏公此言倒是有趣,我如何就不能寬宏有禮了呢?而且聽魏公的意思,非只是我,我族中兄弟幾個居然都有失寬宏嗎?”

話說,公孫珣原本還以爲此人又是哪個‘三國豪傑’呢,誰成想是自己鄉中名士,那麼想來這耳熟也是自家少年時便有所聞的緣故。但不管如何了,既然郭勳派遣了這麼一位人物前來,確實也顯得很有誠意,於是公孫珣一邊答應,一邊便引着自己族弟親自往外迎去。

夏侯惇恍然大悟,卻是直接動手趕車,載着對方往袁本初的住處而去。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因爲整個幽州十一郡國,有十個郡國都是邊郡!邊郡那裡,要防着鮮卑人,要防着烏桓人,要防着雜胡……當地豪強世族們普遍性願意讓出些許利益,來換取下層階級的團結。

“兄長何必自墮聲威。”公孫越倒是難得笑出了聲:“你便是再如何失措,也總比大兄那個得勢便不饒人的姿態強吧?連魏公這樣的鄉中長者他都能使出臉色,也是厲害!”

“你們公孫氏的幾位俊才,如之前任這涿縣縣令的伯圭(公孫瓚字);如舉了茂才,如今在尚書檯爲郎的文典(公孫範字);又如眼前這位之前在家中守孝恪節的文超(公孫越字),我都早已經見過多次……倒是文琪你今日才得一見,卻不想如此寬宏有禮。”落座以後,奉上加了雞蛋的熱薑湯,出乎意料,魏攸緩過氣來以後居然沒直接談論公事,反而是真如同鄉中名士相見時那般,以長者的姿態點評起了公孫四兄弟。

第三件事,則是巡視春耕。

“孟德。”一個形容高瘦,然後雙目炯炯之人自後趕了過來。“公孫文典今日休沐,卻去河南尹何進家中了,袁本初那裡相約的又是晚間,這時候咱們去哪兒?”

這下子,審正南之前因爲得知訊息較晚而產生的些許心思徹底煙消雲散……說到底,事到臨頭,能夠被託付獨當一面,去援護州中方伯,比什麼信重之語都要來的利索!於是,這位河北名士當即對公孫珣許諾,但有他在,絕不會任由城池失落!然後,便慷慨赴任去了。

但所幸公孫珣敬他是鄉中長者,根本不拿架子,反倒是以後輩的姿態在後宅招待了對方,倒是讓這位北平名士一時感嘆不已。

整備郡卒很容易理解,而廣納遊俠嘛……幽州的遊俠天下聞名,劉備、簡雍、張飛,其實都是標準的幽州遊俠。這些人和南方的遊俠相比,並不是說他們更不怕死一些,而是說他們一般會比南方遊俠多一匹馬,有的人還會多一柄長兵,而且普遍性對軍功更加推崇一些。

“其一,貴家子弟多生的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而且武藝過人。”

這下子,馬車上的這人再也忍受不住,他當即翻身下車,然後舉着一封書信跪在了銅駝街上,並厲聲而言:

今年天氣回暖的比較快,所以從一月中旬開始,就已經有百姓嘗試下犁試耕了,而作爲新上任的太守,公孫珣從一月中旬到二月上旬,幾乎全程在郡北的良鄉到郡西的遒國一帶巡視春耕。

魏攸滿口答應,也是顧不得車馬勞頓,就趕緊出門呼喊州中吏員,護送自己往范陽而去了。

“你莫不是傻了!”曹操無語至極。“‘時’這玩意難道不也是‘遲早’的嗎?”

“孟德。”這雙目炯炯之人,也就是夏侯惇夏侯元讓了,聞言再度無奈勸道。“就是因爲知道,所以是不是要避讓一下?沒必要走這麼近吧?”

從幾名心腹的角度來說,他們以爲自家君候是在外鬆內緊,故意麻痹越來越密集的太平道眼線。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公孫珣自己也沒有說的是,後者真的是在認真督導春耕!

話說,到了涿郡以後公孫珣才恍然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幽州本地的太平道勢力遠遠不如冀州……這一點,從各地官府大門上的‘甲子’二字便能看出端詳!

譬如涿郡這裡,南邊的范陽城公孫珣就親眼所見有這二字寫在官寺大門上,可是涿縣城中大小官寺卻不見這二字蹤影!然後,派出去的人彙報,據說涿縣東南側的方城有,北面的良鄉卻無。

…………

魏攸今年並沒有到四十歲的樣子,但神色中卻盡露疲態,儼然是身體虛弱,不堪行路所致。

首先,除去護衛在公孫珣身側的韓當以外,關羽、張飛、牽招、魏越、楊開等人紛紛各自入屯軍營。

魏攸早已經面色慘白。

“不是我膽小。”夏侯惇正色言道。“只是以我來看,袁本初那邊如今只因爲宦官倒行逆施而得大義,卻不得其勢,也不得其時……”

這名來自益州的地方郡國吏員怔了一怔,居然半響都沒聽懂對方的齊魯方言,而周邊也依舊是車水馬龍不斷。

“就是這樣了。”一番長談之後,公孫珣坦誠言道。“我從在趙國任職時,便與當時的冀州刺史,如今的南陽太守……呃,或許已經不是了……反正當時的劉公有所共識——太平道必反無疑!然而,自三年前到如今,我雖然與朝中多位重臣多次檢舉此事,卻始終不得旨意,便只好暗自防備……”

“魏公。”公孫珣也是自我檢討了一番。“你回去後,一方面要請方伯謹守范陽,小心應對;另一方面,卻也要代我致意,聊表歉心……非是我公孫珣傲慢無度,也不是我刻意置他於險地……戰事一開,哪裡又安穩呢?乃是我之前對太平道早所提防,數年間在中山更是多有佈置,陡然移到涿郡,根基俱喪,又臨此大事,不免心中紛亂!或是心存不安,或是意圖建功立業,又有幾分自得,又有幾分懊喪,一時強做鎮定,一時又失於操切……所以……”

“原來如此。”

前者不圍捕不行,因爲一旦亂起,這些依存於城市的無賴子很快就會成爲動亂的根源,至於收攏後者……其目的不言自明。

“誰?”午後時分,公孫珣正在與剛剛到來的族弟公孫越閒談,對於郭勳派人來詢問,他當然有所預料,只是來人居然有些耳熟,這才一時怔住。

到了這個時候,哪裡還能瞞得住人?

於是到了二月十四這一天,位於范陽的幽州刺史郭勳便派遣自己的心腹從事,從右北平提拔上來的幽州本地名士魏攸,徑直往涿縣這裡來了!

洛陽午後車水馬龍,這二人絲毫沒有注意到,他們與一個滿頭大汗之人交車而過。後者一路疾馳,直接來到了銅駝大街南側的那片區域,這才停車佇立。

“魏公。”公孫珣看着對方繼續笑道。“你我鄉人,又是長輩,有什麼話不能直言呢?做這種話術,反倒生分。”

“君侯,我此番言語,非是無端之言。”魏攸盯着眼前這個年輕到不像話的貴人認真言道,鬍子上的雞蛋絲都隨着他的言語上下晃動了起來。“當日你家那位長兄公孫伯圭去往遼東屬國上任之時,路過右北平,曾專門去拜訪過我,當時謙卑有禮,宛如剛纔二位出門奉迎我時一般。可等到他在塞外立了功勞,來到這涿縣成了千石縣令,再與我相見時便隱隱有些遮不住的傲氣了,而且平素裡官寺中往來的俱是商賈、方士,對讀書人與郡中世族子弟俱皆冷眼相對……”

然而,從午後到傍晚,估計那邊曹孟德都已經跟許攸那些人喝上酒了,此人卻只是坐在車上一動不動,而且還雙手執繮,似乎是準備隨時想跑一樣!

也不知道來此人來此地是要幹什麼?

而就在此人依舊猶豫不定之時,一名候在公車署外許久的地方吏員卻是注意到了此人……可能是覺得疑惑,也可能是覺得久候無聊,這位吏員居然徑直往此人處走了過來。

公孫珣啞然失笑,卻並未作答。

“魏公說的是。”公孫珣只能點頭稱道。

“兄長,如此便是你喚我來此處緣故嗎?”自後走出堂來的公孫越倒是沒什麼顧忌。

“魏公直言便是。”對方不談正事,公孫珣更是無所謂。

“其三,貴家子弟,多心高氣傲,官階、身份不到的時候,還能遮掩一二,可一旦登得高位,便遮不住自己的傲氣了,而且還尤其看不起如我這般的清白士人!”說着,魏攸從容放下手中湯碗,卻不知不覺中改了稱呼。“不知君侯以爲,我說的可對?”

公孫越不以爲意:“此行本就是要爲兄長效力纔來的。”

“去……”曹操抱着酒罈子上了車,然後方纔眯着眼睛想了一下。“還是去找袁本初吧!”

公孫珣送出門來,然後立在堂前,負手目視對方遠去,一時出神。

“范陽大城!”公孫珣起身拽住對方提醒道。“糧草、壯丁齊備,魏公一定要勸住方伯謹守城池,不要擅自發兵應敵,等我這邊破賊以後,再從後方發力,裡應外合,自然可以一舉滅賊!”

值得一提的是,這件事情公孫珣交給了新任賊曹掾劉備去處置……只能說後者作爲本地地頭蛇確實是此事的最佳人選。

“然也。”公孫珣當即點頭。“我要你入軍中爲軍司馬,替我看顧……劉備等諸將。”

“是魏攸。”公孫越經過三年閒居,倒是依舊老實誠懇。“魏公是右北平的名士,算是咱們鄉人,而且他也向來與我們公孫氏交好,又年長一些,兄長不要怠慢了……”

“阿越中了魏公話術了。”公孫珣不等魏攸開口便陡然言道。“他正是要你維護與我,然後反問我若是遵守禮節,卻爲何又失禮於方伯,並有所欺瞞……魏公,我所言可對?”

魏攸恍然若失!

“濟南唐周,出首相告太平道張角謀逆,中常侍封諝、徐奉與之相約爲內應,共約三月初五,攻打洛陽!賊軍已匿於河內!”

“其二,貴家子弟,尤其是近些年的年輕子弟,多重商人、財貨。”魏攸繼續言道,然後又是主動剖析了一句。“這也是合情合理之事,大族聚居,免不了漸生貧富,可偏偏貴族中出了一個安利號,獨大於塞外、渤海……這錢財商貿之利,你們這些年輕子弟自幼耳濡目染,那自然會有所輕重。”

“什麼都沒看。”公孫珣長呼一口氣道。“你以爲我剛纔對魏公所言的那番自省之語是假的嗎?我在中山準備三年,事到臨頭卻忽然被攆到了涿郡……之前種種做派,不過是在下屬前強做鎮定而已!阿越……文超……大事臨頭,我心中其實早已紛亂如麻,連自己的念頭都分辨不清,何況是應對呢?”

換言之,對於幽州大部分地區而言,當地的民族矛盾和邊患居然有力緩解了階級矛盾!

然後便躲在家中瑟瑟發抖,連大街都不敢上的。

“攸正有此意。”魏攸頗顯尷尬,但終究是起身正色一禮。“還請君侯正式回覆於我,爲何郡中大聚兵馬、糧草、物資,而且還讓我家方伯休整范陽……莫非是要打仗嗎?”

公孫越忍不住插嘴言道:“魏公想多了,我那位大兄確實有些……有些傲氣,但眼前我這位兄長卻多能禮賢下士……”

“我猜或許就是旬日之間吧?”公孫珣也是很不確定。“最近鄉野間歌謠相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又言,‘三月初五,太平將至’……或許便是三月初五!然而,這種謠言天下傳動,朝廷或許有所察覺也說不好!”

第二件事情,就是廣納遊俠,整備郡卒。

“這倒是……”

“隱居到洛陽!”曹操一時笑出了聲。“元讓,你說他怎麼不隱居到北宮?真以爲我不知道他袁本初打得什麼主意嗎?”

實際上,很早的時候,公孫珣往來於幽冀之間時就已經注意和認識到了這一點……只是沒有往太平道這個角度想而已。

而這一次公孫珣也並沒有一刀切,他一邊處置和圍捕了城內的那些‘無賴遊俠’,另一邊卻又公開打出了招募的旗號,去鄉野間收攏那些名聲較好的遊俠團伙。

順着公孫珣的目光延展,數千裡外,就在同一時刻的漢都洛陽,做了足足三年議郎閒職的曹孟德,卻正好從公孫範所居的那個院子裡出來,手裡還抱着一罈順出來的遼西佳釀。

公孫越一時不解:“魏公已走,兄長在看什麼?”

魏攸也跟着搖頭輕笑:“或許只是我妄加猜度而已。但據我所知,你們公孫氏的子弟,多有些許相似之處,所以纔會管中窺豹,見一而論三……文琪想要聽一聽嗎?”

當日晚間,宿醉的曹孟德被丁夫人從牀上強行拽了起來。

——————我是無所事事的分割線——————

“張角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訛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書京城寺門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字。大方馬元義等先收荊、揚數萬人,期會發於鄴。元義數往來京師,以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爲內應,約以三月五日內外俱起。未及,春,角弟子濟南唐週上書告之。”——《典略》.燕.裴松之注

PS:本月還有14k……還有,千萬別對十一爆更那個活動有期待……我本人是已經絕望了……月票該搶紅包搶紅包吧……不要在意我。

新書羣684558115大家可以加一下。

(本章完)

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97章 處置(中)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46章 幘巾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172章 直入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51章 當走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86章 霜降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45章 盛意(中)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27章 膽大包天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47章 軟紙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149章 清楚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171章 長驅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55章 望氣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67章 大人(上)第154章 張儉第230章 歃血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321章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37章 汝南買士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44章 醫無閭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7章 激戰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9章 移鎮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168章 天命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36章 潁川論士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24章 緱氏山下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178章 定論第237章 鐵騎橫百里(下)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111章 災異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42章 請和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172章 直入第168章 天命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330章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146章 盛意(下)第156章 謀斷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127章 巡遊第330章第11章 遠方的訊息
第195章 不聞新人來(上)第533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下)第97章 處置(中)第242章 釋懷難釋意第453章 何敢自矜醫國手第532章 不見枯枝培土時(中)第482章 紫氣黃旗豈偶然?(完)附錄6:舊燕書.太祖武皇帝本紀.卷一.卷二—第459章 舊恩如言亦難收(續)第257章 盡道亡人在無極第179章 封侯非我意第449章 玉壺寒冰不受污第46章 幘巾第265章 志氣方自得第414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第172章 直入第327章 戰歿尤思過往事第51章 當走第443章 南陽龍虎方爭鬥第86章 霜降第380章 破敵克將下蒲關第145章 盛意(中)第253章 思故明來意第27章 膽大包天第206章 人從河中來第425章 解衣方見血(4合一大章還債)第47章 軟紙第428章 文武同舊患第53章 中流擊水第311章 衛青不敗由天幸第509章 力盡關山未解圍(下)第228章 左右爲難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310章 猶堪一戰取功勳第149章 清楚第290章 故將直筆作春秋(下)第363章 臨河卻聞定國策一週年總結兼百盟感謝第401章 去留皆灑然第171章 長驅第349章 西北功名奮發冬第55章 望氣第280章 文物多師古(上)第67章 大人(上)第154章 張儉第230章 歃血第268章 草木黃落兮雁北飛(上)第318章 青草覆宗廟第321章第513章 誠既勇兮又以武第37章 汝南買士第391章 時事難從無過立(續)第44章 醫無閭第431章 漳河連清河第381章 長驅白馬向西殿第7章 激戰第369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89章 移鎮第273章 豪傑如土士如鐵(下)第232章 虛言復東阿附錄11:《舊燕書》孝莊文皇后本紀——sduyi第185章 淡淡夕陽景(還債)第281章 文物多師古(下)第168章 天命第539章 故人送客長江道第313章 漢兵奮迅如霹靂第292章 鄉音無改鬢毛衰第222章 擲首而還(7.7k)第245章 傅南容乘夜拭白珪第498章 百里沂水春秋風(大章還債)第36章 潁川論士第315章 白馬獵長原第24章 緱氏山下第189章 深居俯夾城第178章 定論第237章 鐵騎橫百里(下)第207章 喜怒形於色(上)第111章 災異第31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42章 請和第520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第172章 直入第168章 天命第404章 世情夢幻復作如斯觀(7k勉強2合1繼第375章 雄心如君莫可擬第386章 人生有新舊(繼續2合1還債)第330章第503章 寒聲一夜傳刁斗第223章 卷旗而出第506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續)第204章 誰問道左人(2合1)第410章 世間底是英雄物第521章 正與此意同一塗(續)第480章 秦嬴謾作東遊記(續)第146章 盛意(下)第156章 謀斷第519章 大雪照映如冰壺第127章 巡遊第330章第11章 遠方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