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得到了梅琳(阿爾託利婭)加盟後,爲了應證她的說辭,英國人做了一件事。那就是集全國之力,爲梅琳建一艘屬於她的寄靈艦。
在船廠二十四小時三班倒不停施工的情況下,只用了四十五天的時間,一艘爲梅琳準備的,兩千噸級的驅逐艦就建造完畢。
這艘驅逐艦在建造過程中,其艦身主體龍骨承重部分,沒有使用一根鉚釘,也沒有進行一處焊接,用的正是林漢等人用過的龍骨一體化技術。
神奇的金屬融合技術,讓知道這一機密的英國設計師們幾乎爲之瘋狂。他們興奮地圍着海軍部長大叫着:“皇家海軍重新復興的時代到了!”
同樣狂熱也體現在知情的海軍部門的人身上。
1940年的戰爭,摧毀的不光是皇家海軍的軍艦,還有他們的信心。
而後這艘被暫時命名爲林中仙子號的驅逐艦就出海,跟着大艦隊一起進行夜戰炮擊演習。
由於梅琳的力量還很弱,感知測距距離暫時只有十公里,但是這已經足讓英國人爲之興奮瘋狂了。
經此一事,英國皇家海軍終於解開了諸多不解之謎:比如德國人是怎麼用四萬噸的標準噸位,造出“五萬噸戰列艦”的效果,也總算弄明白了,和德國海軍的幾次交手過程中,德國海軍那神奇的夜間炮擊技術和戰場控制能力是怎麼回事。
在那之後,整個皇家海軍就成爲了梅琳最有力的支持者。因爲得到梅琳而瘋狂的英國人,此時正準備爲她專門設計一艘巨型戰列艦以作爲其的寄靈體,而這艘戰列艦的設計標準噸位,六萬噸只是起始點,而主炮口徑將高達十八英寸。和大和號的主炮是同一級別。
1942年,英國海軍完工了最後一艘喬治五世級戰列艦後,國內就陷入一番爭論:爭論的話題是是否還要繼續建造新的戰列艦。
第三次挪威海海戰的過程。已經向全世界吹響了航母時代到來的號角,而1942年六月發生在關島的大海戰。更正式宣告了航母時代的來臨。
歐洲戰爭結束後的英國,自身也承受着戰爭後遺症的陣痛。雖然咬緊牙根拼命地恢復海軍實力,但從前的戰爭消耗的國力過多,和美國人玩海軍擴軍大賽也力不從心——若不是關島海戰美國海軍全軍覆沒,當時英國人甚至都絕了爭奪世界第一海軍的想頭。
目前在英國的船臺上,只有一艘戰列艦正在“計劃建造”中,那就是四萬五千噸的獅級戰列艦獅號,但該艦在梅琳找到英國人前。就已經停建多時。(注:由於受沙恩姐妹艦出現產生的連鎖反應,喬治五世級戰列艦是四萬噸級別,下一級就自然升級成四萬五千噸級別)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英國人經濟困難,沒錢了。因爲沒錢,所以原計劃建造的二號艦都取消了,一號艦獅號了是三天兩頭停工甚至最後停建。
二是受關島海戰的影響,導致英國海軍內部是否要繼續建設戰列艦爭議極大。結果首艦獅號戰列艦才鋪了幾天的龍骨,就被叫停,然後一直擱置到今。
不過梅琳(阿爾託利婭)的出現改了這一切。皇家海軍的高級軍官經過內部討論,決定爲了梅琳專門建造一艘超級戰列艦。而其參考的對象,就是目前公認的世界第一的戰列艦大和號。
現在英國船廠的設計師,正在加班加點。根據梅琳的特殊能力,爲她專門設計配套的戰列艦。之所以選擇戰列艦作爲梅琳的寄靈體而不是航母,原因有三。
一是北大西洋特殊的作戰環境,在挪威海這兒,英國海軍要面臨四艘德國戰列艦和一艘蘇聯戰列艦的威脅。光靠原有的五艘喬治五世級和其對抗非常地吃力。挪威海夜戰的噩夢英國人至今揮之不去,雖然現在他們也擁有了艦靈,但是卻缺少能和四萬五千噸級別的卑斯麥級戰列艦單獨對抗的戰列艦——因爲皇家海軍役的喬治五世級都是四萬噸級戰列艦,噸位上少了五千噸,更只是用“傳統”的工藝製造而不是“魔改”後的產品。雙方性能差距很大。而有過從前夜戰的噩夢,皇家海軍不能不考慮夜間炮戰的問題。
其次就是戰列艦其對航母要皮實得多。不容易被擊沉。
第三個原因卻是英國上層領導的“戰列艦”情懷,此外還考慮到了“威武”的戰列艦更能刷到更多國民信仰的原因。
要實現造出象大和號一樣完美的“夢幻戰列艦”。英國人自身並不缺技術,他們唯一缺少的,卻是信仰之力。
至於十八英寸的艦炮製造工藝問題,對於英國人來說,他們雖然有些製造壓力,但並不嚴重。
歷史上二戰時,英國之所以沒有再製造出新的十六英寸的艦炮,一是不需要,因爲對手是貧弱的德國海軍,根本構不成什麼威脅,其次卻是十五年的海軍假日,技術流失,相關造炮設備報廢嚴重。
但這個位面,受到一年歐洲戰爭慘敗的影響,戰後痛定思痛的英國人,拼命地想恢復本國海軍昔日的榮光,在這之前已重新花費大量的經費在這方面投入。英國人的問題僅僅只是有技術而無生產設備,當官方想要艦炮國產化時,相應的設備很快就重新造了出來。
重新設計一款合格的十八英寸的艦炮,對英國科學家們來說有難度有挑戰性,但對於基礎科學二戰第一的英國來說,並非是很難達成的目標。只要不怕燒錢,官方總能堆出想要的東西來。
梅琳在幫忙造好自己的第一艘寄靈艦後,其擁有的信仰之力就已接近耗盡。暫時還是不完全體的她,現在能力很弱,根本無法實現這計劃。
如何幫助梅琳刷到更多的信仰之力,成爲英國人這幾個月來最頭痛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卻在日本人高調地宣佈大和撫子的存在後,得到了轉機。
在白金漢宮裡,英王喬治六世問首相艾德禮道:
“你們討論得如何了,我們能否象日本人一樣宣佈守衛英格蘭英靈的存在?”
問話的時候,梅琳正身着傳統的皇家海軍服飾,正站在海軍部長身旁。
一旁大主教答道:“梅琳的意見是,他們這樣的存在,只要誕生了,彼此間是會互相感應到的。中國,日本,德國,這三個國家他們都比我們更早地誕生了這樣的民族結晶,德國和中國的那兩位,更有可能是十年前就誕生的,我們現在只有快步跑纔有可能追上他們。”
英國人分析過,德國和中國的“神明”,或者說是“民族意志的結晶”,很有可能就是現在德國國教薩菲羅斯教的“雙神”。而英國政府中同樣不乏高人,他們在得到梅琳加盟之後,也早已確認林漢就是中國的“民族意志的結晶”。而英國情報部門精明的情報分析師,這總算也弄明白了,林漢當年在美國參加奧運時,對着記者的面說出來的“五千年文明底蘊”到底是怎麼回事了。按梅琳告訴英國人的所說,只有漫長文明文化底蘊的國家,纔會產生象她這樣的存在,而沒有歷史的美國,是不可能誕生出象他們這樣的存在——對英國人來說,這真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
爲了刷取更多的信仰之力,德國人靠着希特勒的鐵腕,一腳將舊有的歐洲宗教全部踢開,立薩菲羅斯教爲國教爲二人狂刷信仰之力,而英國人要這麼做,麻煩就相當大的,畢竟英王還不能象德國人般無恥到一腳將上帝踢開,直接以“邪教”爲國教另立神明。
至於象日本人這麼做,英國人也不是沒有想到過,只是他們在這之前,還沒有勇氣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掀開這個蓋子。但日本人先這麼做了之後,英國的最後一絲猶豫就再也不存在了
而對於大主教來說,要把梅琳當上帝來崇拜封神當然不行,但降一步,給她封聖什麼的,還是可以做到的。在世俗的力量面前,大主教的節操也就是這樣,聖經十誡裡的不可爲他人立像什麼的,早在把替梅琳刷取信仰之力的海洋女神像立在喬治五世級戰列艦上時,就被他扔到大西洋裡了。
首相艾德禮也贊同道:“內閣已經討論過了,我們一至同意替梅琳封聖。而且,1940年的戰爭後,國民的意志也很消沉,我們也需要一個亮點重新鼓舞起國民的信心和志氣!”
於是,象日本人一樣,把梅琳推到最前臺,充當日不落帝國守護神,藉此幫她提升力量和刷取信仰之力的事,也就這樣定下了。
1940年十月,隨着阿姆斯特丹協議的簽定,歐洲的戰火平息了。
戰敗的英國人失去了縱橫四海的無敵艦隊,失去了大片的殖民,比這二者更嚴重的,是整個英聯邦“向心力”也一併失去了。爲了提升民心民氣,就算沒有日本人這麼做,阿爾託利婭被推到前臺其實是必然的。(未完待續)
下午四點後還會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