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篇將軍採訪記和外篇
今年浙江的一位漁民在杭州灣靠近上海海岸五十公里處的海上,撈起了一架編號爲7 的戰機殘骸,經查這是1935年六月十六日攻擊日本第三艦隊時被擊落的空一師的第二飛行大隊大隊長東方高的座機。聞訊趕來的當地政府在整理飛機殘骸時,從座艙裡清理部分烈士的遺骸。
杭州灣,從1935年起兩次慘烈的空中絞殺戰後,因爲在杭州灣這一帶墜落了太多的戰機,這裡被外國人不約而同地稱爲飛機墳場。從1935年十二月到第二年二月那個三月的慘烈空中絞殺戰後不久,英國撤出了中國。
戰爭結束後的六十多年裡,在杭州灣打漁的漁民,每年都會“毫不意外”地在杭州灣裡打撈起各類戰機的殘骸。
聞訊趕來的空軍部隊的人接收了東方高烈士的遺骸,將其隆重地安葬在位於上海空軍革命烈士墓地。
事隔六十多年,參加過那場空戰的飛行員皆已年過古稀,記者在烈士墓地那兒有幸採訪採過這場空戰的唐珏陽中將。
以下是採訪記錄。
唐珏陽:1935年十二月五日的第一次上海空戰,是我的第六次實戰出擊。說起來還真是有些丟人,從前我雖然跟着隊長一同出擊過五次,但是那天到了天上,看着對面黑壓壓一片的機羣象一堵牆一樣地壓過來時,我當時腦子緊張得一片空白,什麼東西都忘記了。
記者:新手飛行員都會有這樣的毛病。幾百架飛機集中在很小的空域裡互相對衝時,那場景一定很震懾吧?
唐珏陽:是的!我當時完全看呆了。當時我飛的是i16 ,蘇聯飛機。在蘇聯那邊使用的是兩挺7.62毫米的機槍,不過我從蘇聯把飛機開到中國時,機上沒有武裝,省下來的重量被換成了兩個副油箱以增大航程方便轉場。在中國,德國地勤給我的i16 上換裝了報廢的he151 上拆下來的13毫米機槍。
記者:mg131 機槍嗎?
唐珏陽:“對,那機槍火力很猛,彈道很平直,比蘇聯原裝機槍要強大太多了。唯一的缺點就是子彈少了點。我的i16 每挺機槍只能配210 發子彈。新人飛行員上戰場,一緊張,扳機扣得太緊,幾秒鐘內210 發子彈忽地一聲就全打出去了。然後在戰場上就只剩下讓對手追着跑的命了。我在12月五日那天就是這樣(笑)。然後被對方的一架格鬥士咬住了,只能開足馬力,拼命地往本方機場方向逃。那裡有防空陣地,出擊前指揮官告訴我們,被咬住沒辦法擺脫時,就往地上有跑道的地方跑。”
記者:“那架咬住你的飛機後來被防空部隊打下來了?”
唐珏陽:嗯,是的。不過我也被他打中了。左邊的機翼被他的機槍咬下了一大塊,幸好機場跑道就在邊上,我在機場上空轉了一圈,好不容易歪歪扭扭地在跑道上迫降,結果迫降時飛機還拿了大頂,我也受了點輕鬆,手腕扭傷,被迫休息了兩個星期才恢復,錯過了那幾天後來的空戰。
(注:飛機降落時出事故,一頭載地上,頭朝下嘴啃泥屁股朝天,稱爲拿大頂)
記者:那幾天的空戰很慘烈吧?
唐珏陽:“是的。受傷的我當時沒法再上天,只能吊着膀子在機場看着戰友們出擊,返航,再出擊,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了。我當時心裡非常地難受,覺得因爲自己的無能被打下來還弄壞了飛機,就象對人民犯了重罪一樣。在機場上迎接戰友的飛機時,那些返航的飛機,幾乎每架身上都會帶點傷。有時候雙方殺紅了眼,甚至發生過飛機在天上互撞的情況,我就在機場上空看到一起。杭州灣這一片的空域太小,而那幾天雙方的飛機實在太多。”
記者:杭州灣空戰,由於交戰雙方機場相距太近,而飛機密度太高,是人類有史以來“飛機密度”最大的一次空戰,後來這被收錄吉尼斯世界記錄。也正因爲密度大,所以在空戰雙方飛機飛行員迴避的空間被壓縮到最少。由於空域狹窄,杭州灣空戰在當時被媒體稱之爲兩名槍手拿着手槍在籠子互對射。
記者:聽說當時您和李華梅將軍是同一支部隊的,而且還是同一個機場起飛作戰的。
唐珏陽(露出緬懷的表情):是的!她是我們空二師的傳奇,也是我們飛部隊裡所有人心中的女神。(用指指邊上的樑子曰中將)他,他當年就被她迷得要死。
樑子曰中將(白他一眼):“你當年不也被她迷住了,做夢都喊她的名字,還夢遺了。”(此段採訪記錄後來被刪除)
唐珏陽怒道:“第二天偷偷洗內褲的人是你吧!”(兩人八十多歲的老將軍開始打架,此段採訪記錄後來被刪除)
記者抹冷汗,(我好象知道了不該知道的東西,會不會被滅口?):“您是什麼時候才重新上天的?”
唐珏陽:“十二月二十一日以後的事了,不過那時我開的已不是i16 ,而是繳獲的格鬥士戰鬥機。十二月八日的空戰結束後,我們遠沒象後來宣傳的那般大獲全勝。五日開戰那天我們有五百五十架戰鬥機出戰,但到了十日那天,我們杭州空二師只有一百二十架戰鬥機能夠出戰,上海空一師那邊好點,也不過是一百三十架。雖然說被打下來的只有一百二十多架,但是受傷的,報廢,沒法修的,是一堆堆,當時地勤都忙壞了,天天加班加點地修飛機。很多飛機雖然飛回來了卻壞得厲害,根本無法修,只能拆開然後再拼湊起來。幾架湊成一架。就算是這樣,最後也就修好了七十來架,餘下的也只能是報廢回收零件用了。”
樑子曰(湊過來):“八日的空戰結束後,其實我們的空軍也受到了重創。只是我們主場作戰,飛行員損失比英國人要少很多。當時英國人家大業大,他們的空軍不象現在只有大貓小貓兩隻那麼可憐(笑)。當時英國人損失的飛機,不到三個星期就全部補充回來了。而我們這邊,一切只能從蘇聯那邊供應。十二月八日後,日本在山東登陸了,當時兩地能用的主力戰機。幾乎全調到徐州那邊去了。”
記者:“這點我知道。最艱苦的時候,我們在滬杭這邊只有一百多架飛機,而英國人那裡有八百架。”
樑子曰搖頭道:“哪有一百多架?實際上是三十架不到。”
記者:“三十架不到?”
唐珏陽解釋道:“我們這兒是擁有一百一十架飛機,不過每天能飛出去的。最少的時候只有二十九架。飛機不象汽車。能不能出擊。是要聽地勤的意見。我們手上的那一百多架飛機,都是狀態很不好的。要麼被用得太厲害,要麼是用損壞的飛機七拼八湊拼起來的。飛行一次。地勤要維護好幾個小時才能再次出動。而且那一百多架飛機,有二十多架是霍克ii,還有二十幾架波爾,全落後了,這些東西放出去,根本就是讓對面的格鬥士屠殺,所以我們師長根本不准他們出擊,真正能戰的還是要靠fw90和he51,總共只有五十八架,而且由於用得太厲害,狀態都很不好。”
記者:“那段時間是你們最艱苦的日子吧?”
唐珏陽:“嗯,十二月下旬,我們纔得到蘇聯那兒轉場過來的飛機,不過那些飛機都優先供應徐州和山西戰場。閻錫山那混蛋,居然收過路費扣了我們八架(開始罵娘)整個十二月下半個月到整個一月份,其實是我們最艱苦的日子。這個情況,一直到一月底,大量的i16和fw90到貨才被改變。當時對面的英國飛機一天比一天多,天天壓在我們頭上轉,投彈,掃射,每個機場都被炸過。好在我們機場很簡單,機庫都是竹子和木頭搭的涼棚,比他們的炸彈都要便宜多,他們炸得越多,虧得越多,哈哈哈.......”
記者旁白(這段話顯示出唐珏陽將軍開朗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記者:當時的戰鬥機部隊出戰時很辛苦吧?
唐珏陽:“是啊,那時候我們的眼睛又去了徐州……(突然打住,不說)當時我們的戰鬥機部隊,每次出擊都象作賊一樣,摸一把,然後撒腿就跑。身後象引怪似的,跟着一串又一串的格鬥士飛機在後面死命地追殺。不過,我們的飛機比他們的格鬥士快,他們追不上只能在後面吃灰。但是十幾架甚至二十幾架飛機在後面追,子彈亂射時的場景……你問問他,他嘗過這種被追的味道。”
樑子曰:“有時瞎貓也會蒙中死老鼠的,我的飛機座艙就這樣被擊中過。有一次我開飛機跑了上百公里,把我追我的飛機全甩掉六百七百米外了,然後突然有個東西咚的一聲撞在我面前的擋風玻璃上,然掉在儀表盤上。我撿起來一看,是個不知從多遠打過來的子彈,打穿了我後面的座艙玻璃,然後動能不足,被前面的擋風玻璃擋住了,就是這個彈頭,我一直留着做記紀念。”
樑子曰將邊說從脖子上解下那個作爲護身符串在鏈子上保存下來的子彈頭,記者拍照。
記者:“談談你們偷襲舟山機場的那次李鬼行動吧。”
唐珏陽:“我傷好了後,我的飛機i16 因爲傷得不重,很早就被修好了,可是卻被部隊調到徐州去了。我們當時的情況是飛行員比飛機多,fw90和he51這種好飛機也輪不到我這樣的菜鳥開。十九日那天,防空部隊打下了一個格鬥士,那飛機迫降在田裡損壞得不嚴重,我們將飛機拉回來,當晚就修好了,是用其他被打下來的格鬥士上的零件修的。我飛過一次格鬥士,這種雙翼機比i16 容易駕駛太多了。我看法是,能飛i16 的飛行員。就能飛這世界上所有的飛機。(對樑子曰投去鄙視的眼神)”
唐珏陽又道:“然後我找到老樑,出了個主意,說我們不如試試開着英國飛機去舟山島上做一票,老樑同意了。然後我們去找我們的團長,說了自己的想法,團長和政委覺得這主意不錯,然後第二天我們把隊裡的另一架格鬥士也塗塗改改,換回原來的英國飛機的圈圈標誌,然後在二十五號那天,我和老樑就駕着格鬥士飛機飛到舟山那邊去了。”
記者:“這種使用對手標記的飛機去偷襲。如果擊落被俘了。會不會按間諜處理?”
唐珏陽:“那是肯定的,不過團長告訴我們,如果我們被俘了,英國人要槍斃我們。就告訴英國人。我們這邊有兩百多個英國飛行員俘虜。他們槍斃我們,這邊就殺他們十倍的飛行員抵命。”
記者:“果然是狂猛酷霸屌炸天啊。”
唐珏陽:“二十五號那天,我就開着格鬥士。機身上裝了個發煙罐,飛到舟山島上空時,打開發煙罐,冒着黑煙裝成要到當地的機場去迫降架。而老樑開着另一架格鬥士,裝成是友機爲我護衛引導。當時英國人根本沒有想到我們倆個是李鬼,下面還忙着爲我們清理一條跑道。然後我們就一個猛子紮下去,對着旁邊一條跑道上排得整整齊齊一排的格鬥士戰鬥機掃了過去,總共十六架!真爽啊”(說到了這唐珏陽和樑子曰一起露出猥瑣無比的得意笑意)
記者旁白:英軍戰損記錄裡,二十五日那天從飛機名冊上勾掉了十六架格鬥士戰鬥機。而據戰後回憶,因爲這起“李鬼”事件,當時在皇家空軍中引發不小的混亂。而後返航的英國戰機,每架都會被地面人員重點監視。
樑子曰(露出遺憾的表情):“可惜這樣的好事只能做一次,不做第二次了。”
唐珏陽:“那次李鬼行動後,戰後我們這邊的宣傳部門在大稱讚我們這次行動,英國人當時很憤怒,在廣播裡說要教訓我們這兩個有間諜嫌疑的李鬼,然後上級把我們的格鬥士也收走,送到徐州前線去了。主要是滬杭這兒地面防空高炮部隊這段日子被英國人搞得有些過敏,看到一切四個翅膀的傢伙都想打下來,飛敵人的飛機很容易被誤傷的。我們那次行動返回時,幸好事前和高炮連的兄弟們通過氣了,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自己人打下來的。”
樑子曰(插嘴):“當時防空部隊裡有個笑話,社會主義的飛機是兩個翅膀的,帝國主義的飛機是四個翅膀。嗯,你知道,這只是笑話,別頂真。”
記者對唐珏陽道:“聽說你的第一個空中擊墜是架駛hs129這種攻擊機上取得的。”
唐珏陽:“格鬥士戰機被收走後,我又沒有戰鬥機可以開了,正好這兒有一架hs129 剛剛修好。這款飛機雖然名氣很大,其實很不好開,主要是裝的武器太多了,尤其是三門長管炮的那種,機槍和機炮不能同時射擊,否則很容易失速。德國人飛行員撤走後,留下這批飛機轉交給我們,我手上的這架是被用得很厲害的,嗯,他的發動機和fw90是相同通用的。戰前我們庫存了不少bmw750發動機,但是那幾個月的空戰下來,庫存的備用發動機都用得差不多了。那架hs129 受過傷,他的兩臺發動機當時被拆下來挪給別的fw90用了。不過這些日子,我們繳獲了一些格鬥士飛機,得到了幾臺完好的英國發動機。那些亨舍爾公司的技術人員很厲害,他們用錘子挫刀敲敲打打,折騰半天,居然硬是把大了一圈的英國發動機塞進德國飛機的身體裡,試飛了一下,性能居然比原版的還要好一點。我是開i16 的,那東西其實比hs129 還要難開,開起這玩意用起來很快就上手了。”
記者:“你是怎麼想到用攻擊機參加空戰的?”
唐珏陽:“是德國人的意見,他們的想法是想驗證一下hs129 充當截機來用的可能性。我的那架hs129 ,最初是c 型,本來是裝12挺機槍的。用來掃軍艦壓制防空火力時很不錯,不過掃人時,飛行員嫌子彈太少火力持續性差,而且不能掛炸彈,於是就把機頭機身的機槍減掉四挺,省下來的重量就可以加掛小炸彈了,而且機槍配備的子彈也多了不少。不過我這架,機頭四機槍換成了兩門30毫米的長管機炮,變成兩炮四機槍配製,速度很快。火力非常猛。我很喜歡。”
記者注:唐珏陽將軍駕駛的hs129 其實是一架沒有量產的自用改良型,在中國戰場由地勤自己私下改造的,在hs129中沒有獲得過正式序列編號,不過這款攻擊機作爲特殊機型在某些二戰遊戲中常有出現。需要在特定的情況下才能獲得。遊戲中給予的編號d型是後來遊戲公司賦予的。由於減少了機腹的機炮。又使用了馬力更大的英國發動機,該機最大時度超過450 公里,在1935年時。這個速度幾乎超過當最所有戰鬥機的最大時機,只有著名的藍色十三駕駛的h51f型戰機速度和其相當。
唐珏陽:“我開上那架hs129d型時,已經是第二次空中大會戰了。我的任務很簡單,對着敵人的飛機編隊,衝進去,見什麼打什麼,反正我的飛機皮粗厚糙,正面對衝不怕英國人的機槍子彈。當時我就是這麼一個對衝,然後正面就把一架飛機凌空打爆,hs129 上的30機炮,就算用來打後來的b17都非常有效,更不要說那時的紙飛機了”
記者:“野豬戰術?”
唐珏陽:“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
樑子曰:“可惜只有一頭豬……”
唐珏陽:“你去死……”(兩個八十幾歲的老將軍再次象孩子一般地互相打鬧)
結束胡鬧後,
記者又問:“所以您後來就轉飛hs129了。”
唐珏陽:“開上hs129後,我發現自己對開攻擊機更有才華,就賴在上面不肯下來了。”
唐珏陽得意道:“自從我開上hs129後,老樑就成了我的警衛,整天開着戰鬥機跟在邊上當我的保鏢。有未來的空軍中將當我的保鏢,瞧我這行頭夠氣派吧......”
樑子曰:“......”
記者注:唐珏陽將軍是駕駛hs129強擊機的超級王牌,在後來的戰爭中,他開着hs129在空戰中擊落戰機七架,擊毀坦克三十輛,汽車八十多輛,摧毀碉堡四十五座,擊毀跑道上飛機二十一架(其中十六架和樑子曰共享)。他所駕駛的hs129強擊機戰後被中國空軍博物館永久保存。該館的另一件鎮館之寶是李華梅將軍的座機,著名的藍色13。在此說明一下,當時李華梅將軍駕駛的編號爲13的he51f型戰機其實共有兩架。由於空戰密度大,一架用於空戰一架停在地面備用。一二五空戰和二五月空戰,李華梅將軍經常是返航後就直接跳上另一架飛機再次上天。這兩架he51f型都存活到了戰後,一架被北京空軍博物館收藏,另一架就停在上海空戰紀念館的大廳內。
外篇:燃油和抗戰
1934年後,當紅色空軍成立時,中共上層就極重視燃油供應的問題。奪得武漢三鎮,取得安源煤礦後,就開始策劃建立自己的煤化油工廠和戰略燃油貯備基地。1934年九江戰役結束後,根據地進行大規模的軍工建設中,煤化油工廠更是建設中的重中之重。
在德國,煤化油同樣也是漢娜極重視的項目。早在穿越之後的1930年起,漢娜就拿出一筆資金用於這方面的技術投入。小鬍子上臺後不久,德國自己就從美國引進了這項技術,加德國自己自己的研究,煤化油技術已經成熟。
不過1933年時,全世界的油價都處於極低的水平,此刻還有很長的時間,暫時還不需要建設這種成本高昂的煤化油工廠(二戰時煤化(汽)油的成本是煉化石油成本的四倍),所以這項技術在1934年後就拿到武漢這裡“試用”了。
九江戰役結束後,大量機器設備通過長江航道不斷被運進湖北省,在德國技術人員的指點下,當地加班加點建設,到1935年六月時,工廠已基本成建成。又經過兩個月的調試,八月後開始生出第一批煤液化的航空汽油。到1936年一月時,位於安源煤礦附近的煤化油工廠,每月已能生產超過兩千噸的煤化油。產量雖然不高,但已勉強維持前線防空軍的使用。
爲了充分利用煤化油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尾氣廢氣,還在邊上建立了配套的工業酒精廠。酒精是一種優秀的抗爆劑,滬航大空戰時,前線空軍使用的航空燃油,有相當一部分都是這種酒精和液化石油的混和燃油。雖然這種混和燃料對飛機的航程有所減少,但對發動機性能的提升卻有益處。而對於本土防空作戰的飛機來說,混和工業酒精的燃油造成的航程減少問題不大。(未完待續。。)
ps:??上一章感覺是走大綱流,很多細節都交待得不清楚,想了想,還是用這種人物採訪的外篇來寫完這一段。這樣是用最少的字數寫出最多劇情的寫法,大家看了也省錢。
此外要說某個舉報的讀者,前面寫李華梅狙擊的那篇,其實也是這樣的。你舉報了,嗯,你看看我後來怎麼改的,也就是去掉標題,一字未動,然後硬塞去了。然後某人就沒有意見
然後,你滿意了?